于光君
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光君
科学的性别教育不仅包括性别意识教育、性别平等教育,还包括性别角色教育。当前,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存在着忽视甚至否定性别角色教育,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尤其是与传统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的问题。同时,女大学生性别教育还存在着教材和师资等方面不足的问题。推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性别平等的深刻内涵,并汲取传统性别角色教育的精华,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结合起来,把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女大学生;性别教育;性别平等;性别角色
受教育者都是有性别的,对受教育者分性别进行性别教育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关于性别教育的概念学术界有很多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和教育方法,使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都能够获得自由、平等、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是消除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在发展上的差异,而是使不同性别的受教育者都能够获得发展。[1]有的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也是一个新的领域。性别教育是受教育者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并形成与其性别角色相符合的性别行为的社会化过程。性别教育以社会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的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2]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标准的理解,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3]尽管各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不同,但其本质意涵是相同的。关于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笔者认为是指以女大学生为教育对象,向女大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性生理方面的知识,进行心理、文化、社会层面的两性关系、两性角色、两性地位、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健全、自由、全面发展的女大学生,使其既具有性别平等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又具有贤惠的品德,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女大学生是时代新女性中的代表性群体,是女性中引领、弘扬和践行先进性别文化的精英群体,也是推动实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市场经济与信息化时代,由于娱乐化的网络消费主义盛行,在资本运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使下,受资本运行逻辑支配的网络文化消解了对知性高雅女性的尊重,年轻而又知性的女大学生很容易成为被网络污名化的目标。网络媒体关注的女大学生议题主要集中在身体、情感、工作方面,其中身体所占比例最大。在网络媒体关于女大学生形象特征的呈现中,正面形象与负面形象比例严重失衡,负面形象充斥网络空间。这种扭曲化的呈现方式使女大学生的整体形象严重异化,“女大学生”这个指代知性高雅女性形象的词语被贬义化,甚至人们习惯性地把“女大学生”与受骗、被包养、被欺凌等受难形象和负面形象联系起来。[4]女大学生被污名化固然有外在的原因,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女大学生不尊重自己的性别形象,不保护自己的性别利益,通过把自己的性别工具化从而谋取利益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被网络媒体不负责任地扩大化了。科学的性别教育有利于抵制网络媒体基于商业利益而对女大学生形象的扭曲化和污名化,对于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性别意识,克服性别盲点,尊重和爱护自己的性别形象,完善自我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成长为时代新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中主要存在着国家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教材和师资,以及教育内容中性别角色教育缺失等问题。
1.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在我国中小学阶段,没有对女生进行专门性别教育的课程,至多是对男女学生通过健康教育和生物学等课程进行零散的性生理知识教育,而且受传统性观念的影响,老师羞于教,学生也不好意思学。女学生的性生理知识和青春期知识主要是从家庭中母亲、姐姐等女性亲属那里获得的。在以专业教育为主的大学阶段,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情况仍然没有很大的改观,这与国家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尽管男女平等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国家在推动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在校男女大学生的人数基本持平,甚至女生略多于男生,有的专业女生人数还远远超过男生,但是,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高校层面,都对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相对而言,与女大学生就业率相关性较大的专业教育受到更多重视,而性别教育却越来越被边缘化。即使是在全国妇联所属的专门从事女性高等教育的中华女子学院,其对全校非女性学专业的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也只是通过《女性学导论》这门特色课程进行的,性别教育的力度仍显不够。
2.缺乏性别教育的相关教材和师资
由于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重视不够,高校在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力度也不够。尽管很多高校设有女性或性别研究中心等机构,开展了关于女性和性别方面的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关于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专门教材极少,目前为止也就是有数的几本。而且教材种类少,内容雷同。就师资方面来说,除了少数的几所女子院校以外,各高校基本上都没有专门从事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和研究的专职教师。就性别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很多教师是凭着自己的学术兴趣开设选修课或博雅课,选课的学生既有男生也有女生,授课内容缺乏性别针对性。
3.性别教育内容单一,性别角色教育缺失
由于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以及对男女平等内涵的曲解,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不自觉地把性别平等教育与性别角色教育对立起来。在教育实践中,往往把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简化为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缺乏性别角色教育。而开展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对于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非常重要,因为女大学生每时每刻都是以一定的角色参与到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将来还要扮演新的角色,并且抽象的性别平等必须通过具体的性别角色来体现,如果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只停留在抽象的性别平等层面而不落实到具体的性别角色上,很难真正取得良好的教育结果。
而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在对“孝女”、“贤妻”、“良母”这些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进行批判和抵制的同时,没有建构出新时代女性性别角色的理想模式,从而使性别角色规范处于“中空”状态。同时,网络媒体基于商业利益的驱动,以不负责任的态度塑造了很多女大学生的负面形象,也对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造成较大冲击。由于缺乏科学的性别角色的教育,使得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走入婚姻生活以后,反而不知该如何扮演妻子、母亲、女儿和儿媳的角色,造成婚姻和家庭生活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对此,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家长教育学》中举了一个做了妈妈的女学生婚姻生活失败的例子,说明性别角色教育对于一个人过好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书中的那个女学生说,她在大学学习了两年,成绩很好,但是命运却捉弄了她。她出嫁了,由于丈夫工作的原因,他们经常搬家,她只好退学。半年以后她和丈夫分了手。她觉得她和丈夫分手,既不是因为彼此失望,又不是因为性格不合,只是因为他们不会生活,不会相亲,也不会相爱,爱一个人是需要很大技巧的,而他们不懂得爱的技巧。他们想象不出夫妻相爱的样子,因为从来没有人给他们讲过这个,甚至连尝试讲一下都没有。他们没有学会相互尊重对方,也不会体谅身边的人,不善于相互忍让。他们既不善于用理智驾驭感情,又不懂得珍惜生活;既不知道怎样做妻子和丈夫,又不知道怎样做孩子的父母。最后她总结,教师也好,家长也好,他们都没有思考生活中最重要、每个公民都应该懂得的学问——和人相处的学问。[5]6-7在我们国家,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也不少,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性别角色教育缺失造成的一个恶果。
针对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提高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根本上说,国家和高校要从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高度去认识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高校要深化性别教育的理论研究,通过推进女大学生“四自”精神教育和性别角色教育,把性别角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和改进女大学生性别教育。
1.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研究
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首先要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理论研究,高校尤其是女子高校要承担起这个理论研究的重任。《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在国家社科基金等科研基金中增加社会性别和妇女发展的相关项目和课题,推动妇女理论研究。提高女性学学科等级,鼓励高等学校开设女性学专业或女性学课程,培养女性学专业人才。”这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意见。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工作,组织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研究队伍进行理论研究,努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性别教育理论和教材,以指导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要走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误区,消弭“不健康的二分法”①杜维明先生在《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一书的“序”中指出:“从事人文学的探讨要超越各种不健康的二分法,如‘传统’和‘现代’(应该既有传统意义,又有现代意义)、西方和西方之外,或者是‘本土’和‘全球’。”参见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在性别教育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准确理解女性主义的思想和主张②杜维明先生认为:“人文思潮意义上的女性主义,就是除了自由之外还要注重公义;除了理性以外还要注重同情;除了法治以外还要注重礼让;除了权利之外还要注重义务;除了尊重个人之外还要注重人是关系网络的中心点,也就是群体的价值。”参见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准确把握性别平等的内涵。③《墨西哥宣言》对于男女性别平等做了比较权威的界定:它是指男女的人格尊严和价值的平等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要把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与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结合起来,既要汲取中国传统女性性别角色教育的精髓,又要借鉴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既要强调女性的权利,又要强调女性的责任和义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建构起新的性别角色理论和相应的性别角色规范,以更好地指导女性的生活,引领广大女性的发展。
2.加强女大学生的“四自”精神教育
“四自”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全国妇联为了鼓励中国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而提出的新时期女性精神和道德生活的指导原则。尽管我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实际生活中,“以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强女弱为特征的传统社会性别歧视观念,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大众传媒、教育环境、家庭生活等渗透渠道,使不少当代女大学生无意识中形成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倾向,表现为认同郎才女貌、男强女弱的婚恋观,逃避竞争的择业观,事业观的选择则处于进退两难境地。”[6]一些实证的调查数据也表明,女大学生的性别自我认同程度普遍低于男大学生。例如,廉枫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校的男大学生对自己性别的肯定和认同度比女大学生高出22百分点。[7]李茂所做的一项调查发现,男大学生对自身性别的满意程度更高,其非常满意自身性别的人数比例达到61.7%,而女大学生的比例仅为24%。[8]张延华等所做的调查显示,男大学生对自己性别的满意度比女生高,女大学生对自己性别不满意的比例将近男大学生的3倍。[9]以上数据说明,女大学生对自身的性别认同不高,缺乏应有的性别自信,还应进一步加强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教育。要通过“四自”精神教育,培养女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女性主体意识,使女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性别特征,热爱自己的性别形象,增强性别自信,充分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和性别潜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性别存在。女大学生“四自”精神教育要贯穿于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教育之中,以增强其教育的实效性。
3.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教育
加强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要充分认识到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把性别平等教育和性别角色教育结合起来,克服把二者对立起来的倾向。譬如,大多数女大学生将要扮演的角色——母亲,在价值观念的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传统中国,将上一代的价值观念传导到下一代,最重要的角色是母亲,即母亲的身教。[10]30但是,受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孝女”、“贤妻”、“良母”等中国女性传统的性别角色受到批判和质疑①对此,笔者认同王东华的观点:“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只有走向社会与男性同工同酬,才能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女权主义者的分析是对的,但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错的。女性生儿育女本身就是对社会的贡献,承认这种价值是承认女性价值的第一前提,把母亲当成一种社会职业从而获得经济上的认可是女性价值获得根本认可的前提。先要承认女性作为贤妻良母所创造的价值,然后才是承认女性作为单位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参见王东华:《发现母亲》,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时代新女性所应扮演的性别角色没有建构起来。
如何加强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建构新时代女性性别角色规范呢?笔者认为,要批判地吸收传统女性性别角色规范及教育的精华,加强传统家庭美德教育。既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又要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这是党和政府对时代新女性性别角色的要求和期待。“孝女”、“贤妻”、“良母”等理想型传统女性性别角色规范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近代以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其传承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同时,在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影响下,家庭美德教育被弱化。但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吸纳,因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家庭美德应该成为女大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对女儿、媳妇等女性家庭成员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教材、教育规范、教育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11]许多女学者参与编撰了《女四书》等经典的女性教育的教材,社会上有女塾、女学等专门的女子教育机构,贵族家庭中还聘请师、傅、保、姆以及女塾师等专职女性教育者,一般家庭中也存在着女性长辈对女性晚辈进行家庭教育的传统。不论是一般家庭、贵族家庭还是社会上的女子教育机构,在教育过程中都把女性品德教育放在首位,除了进行女性的行为规范教育之外,着重培养女性贤惠的品格。贤惠不是对女性的束缚,而是儒家文化中的“仁”与“礼”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体现,是儒家所倡导的君子品格和君子风范的女性表达,是女性性别优势和性别魅力的展现。[12]中国古代针对女性进行家庭美德教育积累的成功经验,为教育工作者对女大学生进行家庭美德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资源。
那么,通过传统家庭美德教育培养女大学生贤惠的品格,培养新时代的“孝女”、“贤妻”、“良母”,会不会强化传统的性别分工,引起“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回潮呢?不会。因为“贤惠”是一种高尚的操守、终身的修养、不懈追求的境界、超凡脱俗的气质,它不影响女大学生在思想上、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独立,也不妨碍女大学生在事业上获得成功。无数的社会生活经验证明,一个贤惠的女性,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尊重、事业的成功和组织的认可。
4.把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结合起来
要把女大学生的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实效性,而不使性别教育游离于高校主流的教育和教学之外。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因此,既要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先进思想内容引领女大学生性别教育,又要把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内容融合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去,从而提升女大学生性别教育的影响力。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进一步阐释“四自”精神的内涵,增进女大学生对“四自”精神的理解,使她们自觉地用“四自”精神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对自身性别的认同和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从而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即借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塑造女大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13]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增设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选修课,为女大学生性别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供一个显性的平台。
[1]陈文华,白朝霞.因性施教与女生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1997,(4).
[2]方蓓.我国基础教育中性别教育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盖笑松.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4]贺洁.网络时代的女大学生性别教育[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苏)B.A.苏霍姆林斯基.睿智的父母之爱[M].罗亦超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6]陈媛.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自我歧视倾向的形成与教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3).
[7]廉枫.大学生性别教育略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2).
[8]李茂.高校大学生性别认知与性别教育调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
[9]张延华,姚江林.农业院校大学生性别认知的调查与对性别教育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0]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11]于光君.传统文化与女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5).
[12]于光君.女大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1).
[13]杨亚庚.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性别意识教育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5).
责任编辑:董力婕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Gender Education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YUGuangjun
Scientific gender education not only includes gender consciousness education,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but also the education of gender roles.At present,female college students’gender education neglects or even denies gender roles’education.It makes educ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and gender role education,especial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in opposite positions.Meanwhile,gender education lack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ers.To promote gender education needs theoretical researches,understands the connotation of gender equality,learns from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gender role education,and integrat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with gender roles education and integrate gender education with politic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gender education;gender equality;gender role
10.13277/j.cnki.jcwu.2016.06.008
2016-09-02
G776
A
1007-3698(2016)06-0049-05
于光君,男,社会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副教授,中华女子学院女子国学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女性学、传统文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