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的文学 浓缩的思想
——《中国文学发展史》评析

2016-02-13 20:13阳玉平
中国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样态文学史文学

□文│ 阳玉平



个性的文学 浓缩的思想
——《中国文学发展史》评析

□文│ 阳玉平

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既是对文学演变的纵向归纳和文学形态的深入把握,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认知过程。由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大杰所著的《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文学发展史(全二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出版),突出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漫长历史及每种文学样态的特点,凸显了文学作为社会思想的高度浓缩,对其所处时期的时代精神的概括和升华,在个性的文学和浓缩的思想中将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该书追溯了中国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脉络,全面呈现了中国文学从殷商到清代的源远流长,详解了诗词歌赋等诸多文学样态的渊源、特征和兴衰,强调了情感和思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以及文学模式对历史和思想的真实反映。该书剖析了每一时期的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密切联系,并力求真实解读作者的经历、社会背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文学与文化、共性与个性、宏观与微观、时代的整体特征与作品的自身特性之间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其中蕴含着刘大杰独特的视角、客观的定性和精辟的论述,充分展现了作品的前瞻性、学术性与客观性。

就文学作为个体的研究对象而言,该书彰显了中国文学史上每种文学表现样态的生动个性。书中列举了唐诗、宋词、元曲、杂剧等形态各异的文学形式,研究了社会诗、抒情诗,以及宋代小说、明清小说等每种文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及其自身特性。如此大规模的整理,既有对文学体例共性的叙述,亦有对个体研究对象的推敲,在共性的归纳中凸显了各种文学形式所蕴含的个性的追求和显著的风采,使得诗词歌赋能够成其自身。特别是作者对《红楼梦》等作品的深刻解析,对魏晋文学在独立性和浪漫性上的举证,都是以特定的文学面貌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本身的角度,阐发研究对象的价值和结构,性质和走向。并以此为脉络,展现中国文学不断进化的华丽篇章。

就文学史作为研究客体而言,该书彰显了立足于社会背景和时代语境来阐述文学史实和文学样态的文学史观。作者在书中以开拓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学修养,在反思学术思潮对文学史研究的影响的同时,结合每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社会状况、政治发展、经济影响以及作者的思想认识、写作动机和观念态度等因素,来界定研究客体的本质属性,探索文学史在特定历史年代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而客观叙述每个时代的精神价值和人本追求。通过讨论文学发展轨迹与时代语境的关系,表达了文学作为人类思想的高度浓缩,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社会的变迁史、思想的进化史的文学史观。

就文学史研究的方法论而言,该书彰显了实证分析法与理论研究法、文化诠释法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书中既有将文学事实的存在依据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实证法,如对汉赋、戏曲等文学事实及其相关体系的逻辑性描述;也有对文学现象的存在依据作为基本研究对象,试图寻找时代语境和逻辑架构中深藏的流变规律的理论逻辑法,如透过商代的社会组织、经济情形、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来认识原始文学的精神实质;还有强调文学史作为研究主体的个性文化功能的文化阐释法,如对《儒林外史》等作品作为研究对象所展开的对话过程,等等。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避免了文学本位的缺失和文学史研究中历史性的忽视,使得作者能够尽量客观地看待中国文学纷繁复杂的发展史,适时地提出独树一帜的观点,丰富了该书的学术性、人文性。

就学术意义而言,该书彰显了中国文学强大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在诸多的体例、样态、风格、流派中,整理出中国文学几千年来清晰的发展画卷,在体会文学独特的个体魅力的同时,也是对发展中的中国文学乃至社会的深度解读,回味了中国社会长久以来灿烂的思想文化。这本书既可是一部文学通史,也是一部思想史。

(作者单位:社会科学家杂志社)

猜你喜欢
样态文学史文学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以校园足球打造育人新样态
探索评价新策略,营造课堂新样态
我们需要文学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