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杨,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
李杨,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开展离不开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学科服务的发展。“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与新业态,那么这种新形态的互联网技术势必会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互联网+”与学科服务的内在联系,从服务理念与技术革新两方面指出了“互联网+”对于推动学科服务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引文格式】李杨,韩洁茹.“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2):10-13.DOI:10.3969/j.issn.2095-5707.2016.02.003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于201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提出的4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全面部署“互联网+”行动。在各行各业与互联网深入融合发展的进程中,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应对,尤其是对于依赖互联网技术而开展的学科服务而言,“互联网+”能为学科服务带来何种变革。本文试图从服务与技术2个层面,探讨“互联网+”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的积极影响。
“互联网+”的概念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年11月的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其实今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和服务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1]。经过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凝练与升华,“互联网+”已经成为全国的战略行动。“互联网+”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升级版,它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传统服务业全面融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2]。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但是二者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让这些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并激发这些传统行业的新的发展生态。
从图书馆数字化、自动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几乎每一项新的服务理念、信息技术或服务模式的兴起,都能引起图书馆领域的极大关注并推动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升级[3]。作为文化信息传播中心的图书馆行业,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传统行业”,按照“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图书馆”将互联网基础与图书馆工作深度融合,势必会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激发出图书馆行业新的发展生态。当前,高校图书馆传统工作凸显出一些问题,如重视信息服务,缺乏知识服务;重视用户的到馆服务,对融入用户一线的个性化服务重视不够;重视对用户显性需求的服务,对用户的隐性需求研究和服务不够;重视资源建设,对用户服务重视不够。如果自身缺乏转型的压力和动力,高校图书馆将日益被边缘化,因此,必须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重构图书馆服务,尤其是图书馆扮演的角色应该从信息中介变为科研伙伴,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应该由图书馆员提升为情报专家,为学科服务,将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传统被动服务向主动的学科服务转变。
2.1 开展学科服务应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有机融合
所谓的“+”就是要求跨界、变革、开放、重塑与融合。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初衷是面向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科研、教学等活动,开展定向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服务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但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科学研究人员的需求与科学研究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科学研究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信息与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产生大量数据。同时,学科发展逐渐呈现交融化、协同化和复杂化,研究人员逐渐把数据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和工具,基于数据来思考、设计和实施科学研究,因此促进了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兴起,使密集型数据成为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并逐步总结形成了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研究模式[4]。在这种研究模式下,学科不断交融,科研项目合作越来越紧密,这些都无疑增加了科研人员对科学数据融会和多学科协同的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5]。由此,学科服务的开展,尤其是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服务,应该注重不同学科的互相融合,从而满足科研用户个性化的相关学科的信息知识需求。
2.2 学科服务以创新为驱动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因此可以说“创新”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与要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处理数量庞大的数据的能力成为衡量学科服务水平的标准之一。为了更有效地处理数据,需要将信息服务的工具、方法、技术和传统的分析工具结合起来,催生出创新性的分析方法,由此,大数据对学科服务产生的影响是工作策略的创新。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给学科服务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高校图书馆在开展学科服务时必须对其服务理念、服务制度、服务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在新的服务模式下,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为学科科研、教学服务,以“创新”为学科服务的驱动力。
2.3 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应对业务、组织进行重构
信息革命、全球化、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结构、文化结构,“互联网+”的另一大特点就是结构的重塑。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也必须对图书馆原有结构进行调整与重构,整合组织、部门,减少工作内容,减少没有实质工作内容的部门设立,结合人员结构的特点,合理安排学科馆员分配,将学科服务作为图书馆的重点服务项目大力扶持,集中全馆力量开展学科服务。
2.4 学科服务要尊重用户需求、强调用户参与
“互联网+”强调尊重人性。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强调用户参与则是学科服务的核心。学科服务最核心的价值体现就在于“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的文献信息服务。学科服务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努力,同样需要科研用户的支持,图书馆必须重视并强调用户参与,尊重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制定出个性化、学科化、知识化、增值化的服务产品,让科研用户接受甚至享受图书馆学科服务。
2.5 建立物质与虚拟、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有效连接
“互联网+”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链接一切。同样,学科服务的目的也正是建立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跨学科之间、物质世界与互联网虚拟世界之间的联系,让用户通过这种连接,获取所需。在构建学科服务的“连接”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如移动互联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通过传统实体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甚至是信息交互平台等连接媒介,在一定的服务协议、交互规则及信任关系规范下,让学科馆员、用户、读者、机构、行业等多元素进行有效连接。
3.1 移动互联技术为学科服务带来便利升级
移动互联技术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柱,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发展迅猛,根据基于Talking Data数据的《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用户规模达10.6亿,较2013年增长231.7%,增速远超全球同期市场。至2015年,移动互联技术又有许多技术突破,例如4G网络的普及、5G网络的研发、可穿戴设备的出现、移动支付的盛行、物联网和跨平台体验等,这些技术让民众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同样,如果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学科服务当中,也势必会为服务水平与质量带来飞跃。例如,如果用户拥有一部性能较高的移动智能终端,学科馆员就可以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通过移动互联网络,搭建双向移动学科服务平台,学科馆员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向用户推送服务内容,展开学科内部甚至跨学科之间的交流,用户也可通过平台与学科馆员进行互动。这样利用移动互联技术的便捷性,不仅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会提高学科服务的影响力。
3.2 “云计算”为学科服务带来智力升级
金山软件张宏江说:“2015年是云计算普及的一年,‘云’已经成了‘互联网+’的标配。”[6]云计算的优点是更加强大,速度更加快捷,让交流更方便。采用云服务在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花费成本,让很多企业可以专攻擅长的领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已经明确表示不再购买服务器,将一切交给云服务。云计算的优势在于高效节能、扩展性强和节约成本。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云计算与图书馆服务相互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在云环境下,采用应用信息检索、数据挖掘、智能代理、知识发现等技术,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挖掘、组织、管理与分享,达到充分满足不同学科用户对知识高层次的需求,最终实现知识创新的高层次智力服务[7]。
3.3 “微服务”为学科服务带来渠道升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微服务”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微服务指通过微博、微信等第三方自媒体应用平台,并结合一些技术手段实现营销策略的一种服务提供方式。这些自媒体平台体现出了较强的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交互强、易操作等特点,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每个方面。将微服务体系引入图书馆学科服务当中,充分利用其优势特点,以用户为中心,依托各种全媒体信息技术,通过便捷的移动通讯设备,为用户提供图文并茂、细致化、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8]。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图书馆学科服务小组可以搭建“微学科服务平台”,通过该微平台实现学科服务最基本的信息发布、参考咨询、沟通交流、微图片(视频)演示、构建学习小组等功能。在“互联网+”时代,移动阅读正当其道,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把握住读者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利用微服务体系,开展学科服务,既顺应时代要求,也为学科服务提供发展的动力。
3.4 “物联网”为学科服务带来内容升级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目前物联网处于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作为准入基础的阶段,将新兴的物联网技术与日趋成熟的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及云计算相结合,将掀起网络技术和业务运用的新浪潮[9]。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往往基于互联网而开展,互联网连接的人与人的信息沟通。而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通过传感技术能够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使接入到物联网的各种“物体”也可以具备网络能力,从而实现真实世界的业务[10]。因此,如果将一些信息传感设备接入物联网,会给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带来变化,且伴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相应的接入物联网的科研设备也会发生变化,产生动态的物联网信息,届时学科服务内容的重要基础就成为对这些物联网信息进行云计算或其他大数据处理,成为互联网学科信息服务内容的补充,可以实现学科服务模式的创新。
以往许多新技术、理念的出现都为图书馆带来新的发展与生机,例如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图书馆、Web2.0、移动图书馆等。这次“互联网+”的出现,又为图书馆的发展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必定会为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完善产生积极影响。虽然“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前景是光明的,但是“互联网+”不仅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带来许多机遇,同时带来许多挑战,包括信息技术的整合、服务理念的更新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凭借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实现“互联网+”与图书馆的完美融合,从而推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腾讯科技.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变[EB/OL].[2012-11-14].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080.htm.
[2]马化腾.“互联网+”激活更多信息能源[EB/OL].[2015-05-09].http://news.gmw.cn/2015-05/09/content_15611320.htm.
[3]张兴旺,李晨晖.当图书馆遇上“互联网+”[J].图书与情报,2015(4):63-70.
[4]王学勤,Amy Stout,Howard Silver.建立数据驱动的e-Science图书馆服务:机遇和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80-83.
[5]邓仲华,李立睿,陆颖隽.大数据环境下嵌入科研过程的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4(1):30-34,40.
[6]韩琮林.云计算将成“互联网+”标配[EB/OL].[2015-11-10].http://it.people.com.cn/n/2015/1110/c1009-27796323.html.
[7]吴秀珍.云计算使图书馆知识服务更需团队协作[J].现代情报,2011,30(11):82-84.
[8]刘丽萍,庞彩云.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4):60-63.
[9]杨莹,潘无名.基于物联网的学科服务系统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5):99-封3,98.
[10]NONAKA I,TOYAMA R,KONNO N.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1):5-34.
(修回日期:2015-12-14;编辑:魏民)
Research on Strategies of Discipline Services of Lib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Internet+” Era
LI Yang,HAN Jie-ru*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China)
Abstract:Nowadays,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big data,discipline services of libr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annot be developed without internet technolog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are also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Internet +” is a new form of internet in the innovation 2.0 era,so it will also be positive to discipline services in libr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Therefore,based on the concept and features of “Internet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intrinsic link between “Internet +” and discipline services of libr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and pointed out that “Internet +”is positiv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services from the aspects of service concep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Key words:Internet+; librari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iscipline services
收稿日期:(2015-11-25)
*通讯作者:韩洁茹,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学科服务、科技查新。E-mail:87569229@qq.com
基金项目:2014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4b022);2013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基金(XJJ20B38)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2-0010-04
第一作者:李杨,馆员,研究方向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医史文献。E-mail:864520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