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编辑部门绩效管理分析与实践

2016-02-13 19:18武晓雁
中国出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

□文|武晓雁



出版社编辑部门绩效管理分析与实践

□文|武晓雁

[摘要]编辑部门作为出版社的业务窗口,负责图书出版项目的策划、编辑加工、宣传推广全流程。做好编辑部门的绩效管理,也势必能提高出版社的效益。文章从科技类图书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经验出发,分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误区、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编辑部门 绩效管理 绩效指标

绩效是指实现的工作结果和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绩效既包括静态的结果内容,也包括动态的过程内容。[1]绩效管理的提法由来已久,但从操作实践来看,绩效管理往往只被出版社用作年底考核的手段。而实施绩效管理能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出版社的效益,似乎就很少有人去关心了。本文将从绩效管理的误区讲起,尝试探讨编辑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最后落脚在绩效管理的实践操作层面,介绍绩效指标的设计和绩效计划的执行,以期抛砖引玉。

一、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误区

编辑部门的绩效管理,不应该成为简单的指标管理,而应该考虑出版物的特殊属性和编辑成长的特有规律。在实际操作中,管理者应规避以下几个误区。

1.单纯的量化指标不能体现出版物的特殊属性

出版社转企改制之后,由受政策扶持走上了自主经营之路,因此,建立健全出版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很多出版社提出了精细化管理和绩效管理的方案,制订了多种多样的量化指标考核制度。有的出版社采用多指标加权重的方法,有的出版社采用多指标积分制。[2]两者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论从可操作性上考虑,还是从股东回报率角度考虑,这些指标多为量化的,特别是经济效益上的指标,例如利润、新书品种数、再版重印率、基金数量等。这些单纯的量化经济指标只照顾到了出版社经济效益的增长,并不能很好地促进出版物社会效益的增长。为此,出版社在制订绩效管理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双效益,采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办法。

2.重视阶段性指标的完成,忽视了长远利益

大多数出版社都会制订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但从管理的便利性出发,考核指标的制订往往是阶段性的,例如年度指标、季度指标等。而且年度指标的完成率是与编辑的收入挂钩的。若是阶段性指标制订得科学合理,既能照顾短期收益,又能照顾到长远利益,那是最理想的情况了。但从现实来看,这是很难达到的。这就要求出版人要有企业长远利益之大局观,在阶段性指标的设定上要辩证对待。编辑部门在绩效实施过程中,也要取舍得当,决不能单纯追求码洋、利润,做一些急功近利、不理智的行为。其实,对出版业这种具有双重属性的企业来说,我们更应该注重其长远发展及长远利益。因为从一个良性发展周期来看,阶段性指标和长远利益并不矛盾,并且阶段性指标还是长远利益实现的强有力的推手。

3.指标设计一刀切,没有考虑编辑的成长周期

目前,编辑部门的绩效管理仍属粗放阶段,每年年初,出版社会对各业务部门做一些经营指标上的要求。多数部门都是根据编辑人数,按人头分配,未能考虑不同编辑所处的事业周期不同、特点也不同。正是由于未能对部门成员的岗位做很好的规划与安排,使得制定绩效指标的时候不能够精细化处理。如果目标定得太高,会造成新编辑压力太大,无法企及。如果目标定得太低,会造成老编辑工作积极性不高。在这种两难情况下,指标往往制定得中规中矩,既不能很好地提升部门的业绩,在考核时也往往流于形式。

4.对编辑个体的考核取代了对团队的考核

编辑部门的管理面向的是编辑,容易将绩效管理等同于对编辑个体的考核。其实,绩效考核的主体除了编辑个体层面外,还应有对项目组和编辑部层面的考核。管理的主体和考核的主体不一致,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管理时,对每个岗位定岗定责,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各岗位都尽职尽责。考核主体为团队,能一定意义上规避系统内耗,能够取长补短,毕竟,整体的利益才是个人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更为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避免发生缺乏团队合作、浪费人力资源的情况。

5.简单地把“绩效考核”当成了“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是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是以“过程”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动态的过程。[3]因为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编辑部门错误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其实,绩效管理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即绩效反馈。在一个工作阶段的考核之后,必须把考核结果的问题找出来,并反馈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因此,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做好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地与团队成员一起,改进工作上的不足。

二、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核心

编辑部门的绩效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但从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考虑,管理者应该抓大放小,主要关注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

1.考虑人力资源和图书类别等因素,制订出关键绩效指标

人力资源是完成绩效指标的主体,人力资源与绩效指标的适配性是设计绩效指标的重要因素。同时,绩效指标的设定也可反作用于人力资源的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人力资源与绩效指标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和论证。只有厘清了对应关系,才能统筹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的潜力。只有搞清楚了利弊,才能制订出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另外,图书类别也是影响关键绩效指标的重要因素。由于大众图书和专业图书在受众、市场份额、出版周期、发行模式上截然不同,制订这两类图书绩效指标时的侧重点就会完全不同。大众图书的绩效更看重发行量、码洋、市场份额,专业图书的绩效反映在学术影响力或图书奖项上。只有确定了合理科学的关键绩效指标,编辑部门的绩效管理才不会流于形式,编辑部成员才会明确奋斗的方向。

2.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将预期的绩效指标“化整为零”

编辑部门可以通过项目运作整合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式,来提高整体的绩效指标。这里项目指的是重点出版项目,尤其是大规模丛书,以此来提高编辑部门的整体工作效率。编辑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采用项目运作制可以改变多年来编辑单打独斗的局面,以项目团队的形式来整合资源,进一步形成品牌效益。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编辑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设计不同的项目组。以科技类图书编辑部门为例,可以在大中专教材、高端学术专著、考试辅导书三个板块上分别设计一个或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共同或分别承担了关键绩效指标任务。例如大中专教材项目承担了销售码洋等绩效指标,高端学术专著项目承担了学术品牌影响力等绩效指标,考试辅导书承担了利润等绩效指标。

3.为配合项目运作,部门成员实行阶段性定岗制

部门成员实行定岗制,强调两点:一是编辑部内部成员分别承担项目流程中的一种或两种角色。例如,可以设置策划编辑岗,由资深编辑承担,主要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和作者资源的积累;可以设置项目编辑岗,由年轻编辑承担,主要负责已签订出版合同项目的催稿、编辑加工、排版印制流程的监管等;还应该设置营销编辑岗,由编辑或营销经理承担,主要负责部门所策划图书的宣传和推广等。在项目完成或一个考核周期结束后,不同岗位人员之间可以流动。二是项目运作全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负责,即根据岗位制订绩效指标。一个项目中的策划编辑岗、项目编辑岗、营销编辑岗的绩效侧重点完全不同。即使同是策划编辑岗,也要根据执行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一位策划编辑的主打板块是教材,那么和主打板块是大众图书的编辑的绩效指标出发点就会完全不同。

4.突出编辑部门自主经营,强调部门“全员参与”

出版社有多个编辑部门,或是侧重不同的图书类别,或是侧重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和长处。一刀切、搞平衡等流水线上的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出版社这种手工作坊式的文化企业。按编辑人头分配书号、按部门平均分配资源等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出版社在统筹管理的时候要突出编辑部门的自主经营意识,使每个编辑部门都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良性发展。编辑部门也要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在绩效指标的分析、制订、执行和反馈中提倡全员参与的原则。考核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要让部门成员理解并愿意参加到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中来,并通过绩效实施的过程,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发展,以期取得更高的提升,获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三、编辑部门绩效管理的实践

在编辑部门进行绩效管理实践,不外乎绩效指标的设计和绩效计划的执行两个方面,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绩效指标应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个性化设计

鉴于出版物的特殊属性,出版业的绩效至少应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4]当然也可以使用“平衡计分卡方法”的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归类。我们发现,分类方法不同,常见的编辑部门绩效指标细目却大致是相同的。例如在社会效益指标中,有权威机构的社会效益评估、图书获奖情况、国家(部委)基金支持情况、代表作者在业内的影响力等;在经济效益指标中,有新书品种、再版重印品种、销售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及排名等;在工作量指标中,有编辑加工工作量、编校质量检查结果、撰写书评数量等。不同的编辑部门、不同事业周期的编辑,可以使用在绩效指标上加权的方式制订出个性化的绩效管理方案。从横向来看,编辑部门的绩效指标可以分为部门指标、项目指标、岗位(人员)指标等不同层次。从文化企业使命、投资回报率和企业运营成本出发,可以较容易地制订出编辑部门的绩效指标。比较难的是把部门指标分解为项目指标和岗位(人员)指标,这并不是数字的简单加减,而是要根据项目和岗位的具体性质予以个性化设计。

对经济类绩效指标的设计已经常见,本文着重讨论一下对社会效益类指标的设计。例如针对“图书奖项”细目,不同类别的编辑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排查可以申报的图书奖项以及具体的申报要求和时间,并据此在三年规划和年度指标中予以体现。以科技类图书编辑部门为例,可以申报的图书奖项或荣誉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年度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省部级图书奖、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各级优秀教材奖以及各类协会或行业图书奖项。掌握了这些奖项的特点和具体申报要求,编辑部门就可以把“图书奖项”绩效分解到具体的项目,由具体的岗位人员来负责。

2.绩效计划的执行要立足于“解决问题”,落实在日常管理中

制订绩效计划,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双效益。如果只是把绩效计划当成年度考核指标,到年底时考核不合格,恐怕也于事无补了,至少这一年的效益泡汤了。首先,绩效计划的制订既要包括具体指标,也要包括该指标实施的时间节点(开始、过程、阶段性成果、最终成果)。以上文提到的“图书奖项”绩效为例,如果部门把某图书奖项列入了某年度的绩效指标中,就一定要事先预判该指标实施的时间节点,包括什么时候准备材料、什么时间提交、什么时候公示等。不论成功与否,都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其次,制订好翔实、操作性强的绩效计划后,还需要把绩效反馈落实在日常管理中。例如可以设置每月、每季度的绩效分析会议,针对绩效指标的完成做阶段性的汇报总结。最后,绩效计划执行的关键是要立足于“解决问题”。只有时刻牢记绩效是一个“过程”概念,才能真正利用绩效计划的实施过程,锻炼一支队伍,成就一番事业。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1]顾琴轩.绩效管理(第三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唐荣跃.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与细节[J].出版参考,2014(1)

[3]胡佳.S出版社有限公司编辑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4

[4]高云松.编辑部门绩效考核方案设计与实现[J].现代出版,2013(4)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
企业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
湖南工程学院外籍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医院政工绩效管理探析
浅析高新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于绩效管理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