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野下对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工作的思考

2016-02-13 17:21朱汝光李鸿江
中国考试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程考试互联网+

朱汝光 李鸿江

“互联网+”视野下对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工作的思考

朱汝光 李鸿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四个配套“意见”正式出台,标志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这项最重要、最复杂的改革已经扬帆起航。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考试招生管理工作的进一步融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北京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化实践,提出在“互联网+”视野下信息化工作的一些思考。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信息化效能;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考试

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被认为是继以蒸汽机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将带来工业化4.0时代。信息化对教育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有学者认为,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作为教育链条的重要一环,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如何适应教育发展需要,更好地为各级各类学校选拔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重建与时俱进的人才观,是教育考试招生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

1 信息化建设的层次及价值

一般认为,信息化的价值有: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明晰职责,实现有效管理;信息有效流通,实现快速决策;资源高度共享,实现知识管理;突破场所限制,实现泛在办公;流程管理为主,增强应变能力。信息化程度不同,其影响及作用也不相同,信息化的价值也不相同。这表现在以下几个层次:

层次一:数据处理。信息技术主要用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主要关注信息的正确性,在及时性方面要求不高。正确性和及时性的保证主要来自于信息的提供者。这个层次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单机应用和基础设施建设。

层次二:部门级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主要在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在上一层次基础上更加关注采用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这是体现信息技术价值最明显的一个阶段。其典型应用是一些部门通过信息系统提高日常工作效率。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局部流程的规范化。

层次三:企业级系统应用。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信息的集成化。该层次的应用更加关注信息的全面采集和应用。在完成部门级系统的应用后,只有采集全面、原始的信息,才能提高信息的正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全局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这个层次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飞跃,也是信息化为管理带来蜕变的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从这个层次的应用开始,信息化建设将从IT支持业务逐步向IT支撑业务转变,IT与业务将逐步融合,信息化的价值体现将越来越依赖于管理变革。从这个阶段开始,管理将从职能导向向流程导向转变,从面向职能的绩效管理向面向流程的绩效管理转变。

层次四:跨企业的系统应用。信息的关注点从内部转向上下游,关注全价值链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从流程方面讲,这个层次主要关注价值链流程的重组和优化。

层次五:创新型应用。这是信息技术应用的最高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的方式。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递的限制,改变了客户沟通方式,为创新提供了机会。

在较低的应用层次,信息技术在进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IT作为工具将手工处理和流程映射到信息系统中。随着IT工具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痛苦的变革管理,IT工具逐渐和业务融合,工具就逐渐成为管理的有机组成,IT工具演变为IT能力。随着IT能力的逐步增强,信息化逐步融入业务的血液中,信息化演变成业务能力,信息化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

从管理角度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变革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信息技术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小。如ERP项目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在这个层次的应用上,技术所占的份量其实已经很小,关键在于管理和数据。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信息化过程本质上是管理变革的过程。

从管理者角度讲,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人逐渐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地从事知识性的工作,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综上所述,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技术、流程是三大核心要素。只有这三者之间持续不断地进步,才能将信息化的价值最大化。[1]

2 “互联网+”特点及其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一浪高过一浪,倒逼着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思维方式的革命。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带来全社会对“互联网+”思维的热议。各行业都试图借互联网之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那么,怎样理解“互联网+”?它对教育及教育评价有什么影响?对我们教育考试机构的信息化工作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研究表明,“互联网+”的基本特点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跨界融合。“+”就是跨界,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敢于跨界了,创新的基础就更坚实;融合协同了,群体智能才会实现,从研发到产业化的路径才会更垂直。融合本身也指身份的融合——客户消费转化为投资,伙伴参与创新,等等,不一而足。

二是创新驱动。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道路上来,这正是互联网的特质。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也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

三是重塑结构。信息革命、全球化和互联网业已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和文化结构。权力、议事规则和话语权不断在发生变化。“互联网+”社会治理、虚拟社会与传统社会治理有很大不同。

四是尊重人性。人性的光辉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最根本力量。从根本上讲,互联网的巨大威力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以及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

五是开放生态。“互联网+”关注全生态,而生态的本身就是开放的。我们推进“互联网+”,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要把制约创新的环节化解掉,把孤岛式创新连接起来,让市场驱动研发,让创业者有机会实现价值。

六是连接一切。“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移动互联网尤其是物联网让时间和空间都无法阻挡人们的连接渴盼。互联网的未来将是所有人、所有物和任何地点、任何时间的连接。[2]

3 北京教育考试院信息化现状

北京教育考试招生信息化工作在全市的统一架构下进行,遵循“三层三平台,两支撑两门户”的基本技术体系。系统分为网络通信平台层、基本信息与资源层、业务系统层三层结构,以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安全体系为支撑,基于协同工作平台、公众服务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通过固定网站和移动APP两个门户向社会公众、教学单位及政府部门提供服务。

在业务系统层,定级为2级以上的有13个子系统。综合办公平台用户以市考试院为主,兼顾区县考试机构、招生学校等体系用户,实现日常网上办公;中招、会考、高招、研招、成招、自考、社考7个子系统处理各自的核心业务,是数据生产中心;远程电子巡查系统、扫描及阅卷系统对考试施考环节及答卷的处理进行管理,确保考试及阅卷过程的标准化;网上公众服务平台、高招录取及志愿填报系统面向考生,是连接考生的纽带,是对外服务的窗口,分别负责向考生提供报名报考、成绩及证书查询等服务;高考试题资源库系统、自考题库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了命题的科学性,加强了保密性;考试评价系统能及时对高考、中招会考进行试卷评价和考生评价,并能按需要提供专项评价服务。

“十二五”期间,北京教育考试院进一步优化环境,规范标准,强化安全,推进信息技术与考试招生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术的服务保障支撑能力。目前,北京市已实现考试招生业务“全业务上网,全流程上网”,基于信息化、规范化的考试招生管理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特别是在远程电子巡查为核心的标准化考点建设方面,北京市走在全国前列。

从信息化层次上看,同全国大多数省级考试机构一样,北京教育考试院大致处于上述第三个层次初期,处在信息技术与业务融合、管理从职能向流程转变的重要关口。要完成这一痛苦的转变,从而向更高层次的跨界应用和创新应用迈进,还需要解决以下诸多问题:

(1)信息化对各业务部门起到支撑作用,但部门间数据未能完全互通,尚有信息孤岛存在。数据在部门间未能全面共享,与招考系统外的共享程度更低。考试招生数据的生命周期太短,其潜在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对历史数据挖掘应用动力不足。

(2)面向个体的服务方面,当次考试服务中的网上咨询、查询、报名报考、信息互动等服务全覆盖,但个性化评价与服务、基于综合性数据分析带来的增值性服务还刚刚起步。

(3)面向群体的服务方面,实现部分项目体系闭环评价,即针对高考、中考和会考,一方面每次考试后都能对试题(试卷)进行信息评价,有利于指导下一次命题工作;另一方面,针对区、校进行考生水平评价,有利于以群体为单位的考生诊断。但纵向跨年度的评价还很少涉及。

(4)教育考试招生数据对教育决策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通过综合分析教育考试数据、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人口资源变化等跨界数据而提出的主动性政策建议少,对教育教学的预警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

(5)内部管理上,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对技术服务公司的依存度较高。信息技术提高了工作效能,但由此带来的流程优化和再造以及治理能力的提高还不明显。

(6)现代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有机融合,但对物联网、虚拟化、云技术应用研究不多,特别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如何与“互联网+”趋势相适应的研究较少。

总体上说,考试机构的信息化发展中,跨界应用及创新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 教育考试招生工作面临的挑战

研究及实践表明,“互联网+教育”的结果,将会使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大家所熟知的极客学院、慕课学院、中国大学MOOC等自上线伊始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好例证。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这就是“互联网+教育”。

这一变化给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带来什么挑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下一步信息化工作的方向是什么?限于问题的全局性和广泛性及个人研究的局限性,诸多问题这里只提出来供思考,未提出解决方案。笔者认为下面几方面的挑战是不可回避的:

(1)学习方式变了,考试评价方式如何跟进?传统的校园式学习转变为以网上学习为主,由集中时间学习转变为碎片化时间学习,由固定学制转变为无学制或弹性学制,等等。是否应当研究开发适应网络化学习的机考或网考方式?这给全国统一考试提出挑战,给聚力于升学选拔性考试的教育考试提出挑战,给传统的纸笔考试方式提出挑战。

(2)能力组成变了,考试内容如何改革?考能力,是考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知识记忆能力?借助于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可穿戴设备,几乎可随时查询到任何资讯,但考试是不可以使用这些设备的。如何重新审视能力的构成,改革考试的内容,减少或摈弃对知识的记忆考核,这是对考试内容改革的巨大挑战。

(3)生产力进步了,生产关系如何调整?考试招生管理方式如何改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无疑也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招生考试管理模式还能否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是坚持国家省地市县的垂直层级化管理,还是改革为相对扁平化的管理?是坚持命题、考试、招生这样的闭环管理,还是应该改革为有一定开放度的社会化考试模式?

(4)社会分工细化了,专业考试招生机构的核心职责如何界定?在“互联网+”时代,仅靠考试招生机构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从命题到最终录取的全流程工作。如考试环境的净化、诚信体系建设、试卷印制和答卷扫描、外语口语考试中的自动判分等工作要分解到系统外来完成。如何建立有效机制来协调国家相关行政力量?如何加强对协作公司的管理,确保安全可控?

(5)自媒体和信息公开时代,如何处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长期以来,教育考试招生系统的工作被视为神秘神圣的,其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内外信息不对称。考生拿着自己的分数,不知道这个分数的排位,甚至对学校的录取规则也是一头雾水,对升学去向只能被动接受。当考分、排名、录取规则都公开透明之后,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所谓竞争力,在“互联网+”时代被毁灭了。考试招生管理机构的工作重心或核心职能需要重新审视。

连接是“互联网+”的本质。[3]教育考试招生工作是诸多考生之间、考生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考生与教学部门之间连接的枢纽。“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要把这些服务对象当作客户而不是用户。人生中最重要的几个转折点都和教育考试招生有关,要充分认识和利用好这种黏性。我们提供的产品——考试及招生服务不是一次性的,而应当是连续性的、增值性的。

在“互联网+”背景下,考试招生机构下一步的信息化工作,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标准统一、平台共用、分级管理”的全局信息系统;二是要有“互联网+”思维,要顺势、借势改造和优化考试招生管理流程;三是要注重提高体系内人员的信息能力素质,优化人员结构。

[1]冯璐.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与模式分析[J].情报科学,2003(7):745-747.

[2]百度百科.“互联网+”[EB/OL].[2016-5-10].http://baike.baidu. com/view/10991568.htm.

[3]周鸿祎.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Thoughts on the Education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Plus Perspective

ZHU Ruguang&LI Hongjiang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vowed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the reform in our country.In“Opinion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made by State Council,the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i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The publication of the four supporting“opinion”document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ignals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complicated educational reform has set sail.At the same time,internet plus has become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How to use the internet thinking and how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management will be an unavoidable and worthwhile subject of study.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informatization of Beijing Education Examinations Authority,the author raised some issues from the internet plus perspective.

Information Efficiency;Internet Thinking;Internet Plus Examination;Examination and Enrollment System Reform

G405

A

1005-8427(2016)06-0025-5

(责任编辑:周黎明)

朱汝光,男,北京教育考试院,处长(北京 100083)

李鸿江,男,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流程考试互联网+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析OGSA-DAI工作流程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