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桂莲
刍议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下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梁桂莲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是由教育部建立统一考试标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的标准参照性考试。与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相比,考生范围、报考条件、考试难度、考试内容等都有创新与突破。从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趋势来看,职前教师教育在完善课程体系上要更新师范生对师范教育的观念,增加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完善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计,并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以期培养出专业素质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优秀教师。
教师资格考试;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自2011年秋季起,我国正式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教育部建立统一考试标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考试。目前已完成三轮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此次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较大。无论是考生范围、考试条件还是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都有新的突破。这标志着我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逐渐摆脱“知识本位”,向“知识能力并重”发展。此次改革对完善教师质量保障制度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也给我国的师范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因此,在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研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问题显得极其重要。
改革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此次改革的总目标是,通过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建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改进考试内容,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改革考试形式,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引导教师教育改革,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结合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1]与传统的教师资格考试相比,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有很多新变化。
1.1 师范生列入考试范围
在实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之前,我国实行定向性教师教育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师范生实行自然认证方式。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师范生培养体系逐渐转变为开放式的教师培养体系,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行双轨制,即师范生实行自然资格,直接申请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而非师范生实行法定资格,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2]由于国内师范院校开设的有关教师教育的课程良莠不齐,师范生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因此,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实施后,师范生也被列入考试范围,师范生只有通过国家考试后才能获取教师资格证。这既有利于提高持证者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学校对教师的择优聘任。
1.2 提高报考条件,限定时效性
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大大提高了申请人员的报考条件,其中最明显的是报考学历。报考学历从原大专毕业即可报考初中教师资格,提高到本科毕业。原幼儿园教师资格中师毕业即可报考,提高到大专毕业。另外,高校只有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这些限定条件使报考门槛大幅提升,从入口处保证报考人员的基本素质。此外,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还限定考试成绩和资格证书的时效性,建立动态的教师退出机制,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笔试单科成绩两年有效,笔试和面试都合格方能参加教师资格证书的申报,两年未通过全部考试,需要重新报考。教师资格证书执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未经注册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职务);待情形消失或改正补齐后,方可重新申请认定注册。暂缓注册结束仍不达标者退出教育系统。
1.3 考试难度增加,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
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没有指定的教材,只有统一的考试大纲。这无疑给考试增加了难度,申请人想通过考试只能靠平时的积累,死记硬背或临时突击都难以奏效。试题类型多样且更加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综合性越来越强。如写作题要求根据一些教学实例,结合教育方面的有关理论和学科特点,谈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既涉及学科专业知识,又涉及教育教学理论和实际应用。[3]这就要求考生不但要有足够的理论素养,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考试内容多元化,突出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改革是重点。改革后考试科目从原各省自行规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或教育法规调整为全国统一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幼儿园、小学除外)。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呈现多样化。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例,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7个模块,[4]综合素质包括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和基本能力5个模块。[5]从考试内容来看,教师资格全国统考重点考察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突出考试的专业导向。
此次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无论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较大,有许多创新与突破。通过对改革内容的解读,挖掘改革的深层内涵,将有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这将关系到师范生的专业特色地位和职业竞争力。若处理不当将会使师范教育成为应试教育,严重损害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比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前后(见表1),可以发现此次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教师资格考试以选拔优秀人才为主要目的。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取消师范生“自然认证”,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资格考试的难度,严把教师入口关,择优选拔乐教、适教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第二,考试条件与时效成为教师资格制度的质量保障。目前,考试条件和证书时效性已从过去人们抨击的对象转而成为保证教师资格考试质量的重要措施。不仅如此,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深入,二者也将更加完善。
表1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前后对比分析[6]
第三,能力考查成为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的基本能力包括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写作能力,所占分值比例可以达到近50%,考点集中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考生要通过考试,不仅要修完一定的学分,还要经过相当长的教育实践。
第四,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教师资格考试的重中之重。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教师资格全国统考坚持专业导向。因此,无论是在内容安排上还是在考题设计上,无处不体现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理念。这有助于申请入职者从多角度学习和领会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有利于强化专业意识,从而促进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提高了教师资格证书获取的难度,也提升了社会对教师专业地位的认可度。同时,改革对师范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为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尤其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方面。
3.1 更新师范生对师范教育的观念
当前,师范生不再享有毕业自然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权利。因此,要重新设计和更新师范教育课程门类体系,[7]更新师范生的观念,使他们对新时代的师范教育树立正确的认识。首先,要养成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观念,要认真对待每门课程。其次,要让师范生关注能力养成的观念,扎实地掌握教育教学技能。此外,还应该形成定期注册观念,注重平时学习积累的观念等。让师范生通过师范教育课程的熏陶,养成自主从教、终身从教信念。
3.2 师范教育课程评价要以学生能力为主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评价实行的是考试中心主义。与许多普通大学的学业考试一样,师范院校的学业考试一直存在着不重平时学习、只靠临时突击的奇怪现象。[8]师范教育课程并没有建立起适合于师范生全面素质评价的价值体系。评价结果并不能说明被评价者素质的优劣,而且评价仍停留在甄别与选拔的功能,不利于促进师范生发展。在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要求下,师范教育课程评价要以学生能力为主,着重关注师范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堂实践能力。另外还要革新见习和实习的评价,让师范生真正参与所在实习学校的各方面具体事务,积累真实而具体的教学经验和处理学校事物的能力。
3.3 优化课程结构,增加教育专业课程比例
我国现行的师范教育课程结构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改革,总体上没有大的突破,仍存在“学科本位”意识过重、课程结构比例失调、忽视教育实践等问题,已明显不适应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教师教育的改革需要。以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为例(如表2所示),教育学科专业课程占卷面分数的90%,而现行的师范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约占总课时的60%~75%。[9]因此,优化课程结构,必须大幅度提高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突出师范教育特色。
表2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卷结构
3.4 完善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设计
目前,我国已充分认识到实践对师范生的重要价值,并大幅度提升了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比例。例如,教育实习已从原来的8周延长至1学期。但实践性课程的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在于实践性课程设计有失科学性,使实践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根据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要求,应科学设计实践性课程,把教学实践活动分散在各个学期,使师范生从学习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始阶段就有机会接触中小学实际,积累实际的教学经验及培养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师范生真正可以从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准备,完成角色转换。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更成熟,更富有经验,更加适合教学工作。[10]
3.5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在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把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渗透到改革的全过程,使教师资格考试成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考核。以教师专业发展理念指导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不仅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且有利于时刻检验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专业性。另外,师范教育课程也要密切联系真实的教育情景,着力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和研究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师范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1]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常见问题[EB/OL].(2014-07-13)[2015-12-12].http://www.ntce.cn/a/changjianwenti/.
[2]闫建璋,郭赟嘉.从双轨走向单轨: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应然路向[J].当代教师教育,2013(2):16.
[3][4]《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5]《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综合素质(小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6]腾讯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前世今生[EB/OL].(2014-06-09)[2015-12-12].http://edu.qq.com/a/20140514/040294.htm.
[7]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8]周宁之.近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249.
[9]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51.
[10]王泽农,曹慧英.中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On the Pedagogical Curriculum Setting under the Reform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
LIANG Guilian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is a criterion-referenced test,whose examination standard is esta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and organized by the provinci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there are innovations and breakthroughs at the range of candidates,application requirements,examination difficulty,and examination content.Based on the trend of the reform of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system,the concept of normal education should be updated,the proportion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hould be increased,the design of normal education practice course should be perfected,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cep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normal education courses should be emphasized.These are expected to cultivate teachers with all around development.
National Teacher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Normal Education;Curriculum Setting
G405
A
1005-8427(2016)06-0035-5
(责任编辑:陈睿)
梁桂莲,女,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广州 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