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申论》考试对《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教学的启示
——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
李红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基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申论》考试中高校毕业生成绩偏低的现状,探讨了《申论》和《公文写作与处理》在写作上的关联性,提出借《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其更适应《申论》考试的要求,以便高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加入公务员队伍,更好地为公共管理服务。
[关键词]申论;公文写作;公共管理;教学模式
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从事公务活动进而服务社会的公仆职业,由于其进入门槛的公平性和职业发展的稳定性,“公务员报考热”逐年增温,更是被全国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视为竞争最激烈的“入职考试”。2000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第一次增设《申论》考试科目之后,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总结了考试各个环节的工作经验,将《申论》列为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正式科目,并在2002年之后作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的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沿用至今。近年来公务员考试竞争程度也日趋白热化,报名人数甚至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在一些热门地区热门职位的竞争最高达到了1:1200。公务员在客观上已经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公务员考试中两门课《行测》和《申论》,偏重的方向和答题形式、思路都不相同,学生们往往都认为《申论》作为一个写作类考试,是考试较难的科目。那么,如何能通过在校的课程设置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申论》应试能力,从而使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人尽其用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公共管理学科包括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经济管理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等多个管理的方向,而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很多趋向于到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就职。公共管理是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服务,要求其公务员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社会中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问题的能力,而这与高校中大批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从公共管理视角对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提出培养既能适应未来公共管理需求又能顺利通过公务员选拔考试的要求。
对于“申论”的理解,“申”是申述、辩明,“论”为议论、论证。申论是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提出观点、阐述理由、进行论证,即通过对材料与材料以及观点与材料之间逻辑关系的分析,引申开来并展开议论。“申论”与之前学生们高中阶段学习的议论文完全不同,它要求在分析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申述,发表见解拿出办法,重点在于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议论文则是那种凭主观好恶选材,尽情张扬个性的豪言宏论,重点在于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申论”考察考生从一大堆反映日常问题的现实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搜集和处理各类日常信息的素质与潜能,考察方式充分体现当前信息时代大数据的特征,模拟公务员日常公务内容和工作方法,考试题型全部是主观试题,不包括客观试题,这体现了《申论》考试既注重考核文案工作的写作能力;同时也要考核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贯彻执行的信息能力。
《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从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教育的特点出发,是政府部门及各级行政部门对公文的整体构思和写作技巧、行文规则、公文格式、法定及常用公文的撰写、收发文处理的程序化规范的一门课程,它以写作任务为载体,以相关公务活动为导向,以公文技能训练为主线,根据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工作情境来设计写作任务,是行政机关和各级管理部门为了实施管理,对各类社会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利用,并进行调控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民众的重要工具,它和《申论》存在同源同性的特征。
《申论》考试同《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考察的都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这点上来看两者的要求是一致的,具有很强的关联性。《申论》考试的题型背后都渗透出要求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即两者的考察目标是一致的。
无论《申论》考试还是《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学习,首先阅读理解能力是基础。《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写作之前多读一些公文或者了解公文有关的事件背景,因为不了解问题就无的放矢,只要具备公文阅读的语感、语境,才能把公文写得规范完整。《申论考试大纲》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出:要求能全面把握所给资料,理解资料所包含的涵义,能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反映材料中问题的本质。
其次,综合分析能力是重点。《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每个文种的写作要求学生对收集的公文材料进行分析,将相关材料综合转化成公文,要准确把握所起草的问题及问题的关键所在。《申论考试大纲》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提出:要求会分析归纳给定资料,从不同角度思考资料,对资料进行合理推断、评价。
再次,解决问题能力是关键。《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要求学生对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能够务实而具体提出解决方法和措施,写出的公文不能华而不实、只具备规范华丽的形式而无法落到实处。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依靠学生平时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性思考,从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申论考试大纲》对考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出:要求考生借助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对给定资料进行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从理性的高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后,文字表达能力是基础。《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要求学生具备非常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语言形式表达公文的主题,懂得语法和逻辑知识,能选用最恰当的词语表达公文意图。《申论考试大纲》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提出:要求熟练使用正确的文体,文字表述简明畅达,并符合党政书面用语的规范。
通过分析《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申论考试大纲》的要求,要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贯穿在其中,并不是依靠简单套路技巧所能掌握。从这方面讲,《申论考试大纲》的要求与《公文写作与处理》能力要求是一致的。
(一)《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现状要求
目前,多数《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所编纂的教材大多不是过于理论化、抽象化,就是为迎合社会上的“速成秘书”而编写成《公文写作一点通》、《公文写作模板设计》等套用模板式的僵化的培训教材。这种状况一方面过于学术化造成了公文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感觉课程过于“高大上”,缺乏生动性;另一方面公文写作模板设计使公文教学授课过程中单纯依靠讲解套路的教学思路泛滥,务虚抽象过多,没有能够结合当前学生感兴趣的时事,使得《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被很多人误认为是“靠临时抱佛脚”也能“八九不离十”地模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二)《申论》培训良莠不齐的现状要求
目前,《申论》考试没有官方指定的辅导班,考生想要在短期内了解和提高《申论》的写作能力,主要有三个途径。第一,一些写作网站开展了申论写作指导的内容,如考试无忧网等。但是,方便快捷的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难免会有一些写作讲师不具备相应的教师资质,教学水平低而且缺乏实际教学经验,造成考生花了时间和精力,其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的后果。第二,社会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公务员考试的网站,如中公、华图网校,专门开设了申论写作辅导班,编辑了配套的资料和书籍,还有视频、音频的教学,表面看师资力量非常雄厚,很多都是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和知识经历,据一些考生反馈教学效果没有想象中能得到太多有效的帮助。第三,大多数高校里设置《写作》课程,但这些课程过于笼统,大多数教师只是在写作理论上进行研究,而对于参加《申论》考试的学习者来说,渴望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公文能力,尤其是能通过上课来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习惯,而普通的《写作》课程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这类学习者的要求。
以上无论从《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的现状还是《申论》培训的状况,都需要以公共管理视角从《申论》考试需求对《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进行改革。
公务员考试持续进行,《申论》考试被考生评为“国内最难考试”,如何经济方便地为高校公共管理类毕业生铺就顺利考取公务员的平坦之路。《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教学模式应该以《申论》考试为契机,改进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变革教学内容,来适应毕业生就业的需求。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从教育理论来讲,学习活动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教师,而教师的任务是要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和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将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强行“填鸭”给学生。传统的《公文写作与处理》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要发展学生的公文写作和申论考试的基本能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广泛地涉猎多种学科知识,增强学生挖掘素材深度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字材料的敏锐性和辨别力,改变《公文写作与处理》以往的“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师依据教学规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创建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而采用的教学模型或过程,但“教学有模,但无定模”,几乎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会完全适应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可以根据所讲授的《公文写作与处理》不同模块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案例主导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社会问题能力;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合适的思考题,通过启发式交谈,促使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小组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有争议性的政策和文件,引发学生自由讨论,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等。同时在课下为学生提供BBS、留言簿等写作和交流工具,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收集材料和数据、分析问题、提出对策。通过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地提高学生应对《申论》考试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适应《申论》考试的要求,《公文写作与处理》的教学手段不应局限在传统的写作理论讲授上,而应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学生公文写作能力和申论考试能力的提高。
1.“范文点评”。对那些优秀的能够结合给定背景资料的,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公文进行分析,针对范文中的闪光点进行评点。具体操作方式是积极发动学生畅所欲言,首先是请被评作范文的学生自我点评,谈其写作的思路和表现的方法;其次其他学生去点评,在点评之中指出认为哪里写得好以及这样写阅读者有什么感受;最后教师归纳概括,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范文点评的方法效果明显,对学生有很好的鼓励和促进效果,能避免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公文写作热情不高的现象。
2.“病文纠错”。对于初次接触《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实践经验,难免会犯无论内容上还是格式上的错误,之前单纯的“范文点评”无法避免学生会犯错。但是通过“病文纠错”可以快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会提醒学生以后注意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从而在短期内快速提高其写作水平。“病文纠错”有语法错误、逻辑错误、文种错误、格式错误、语言错误,通过大量的练习之后,学生会对在公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并且会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准确度,也增加了《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意识到写好公文是一件重要而且严肃的工作。
3.“换位思考”。《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申论考试的内容、考试方法和测评功能都体现了公务员考核的基本设计思路。因此申论要求考生在作答时,要以国家公务人员的身份出现,而不是普通的社会公众,更不是学生。这也是申论考试与其他写作考试最重要的区别。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教学中,学生要养成“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在一个“虚拟”的空间,把自己假定为某一具体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这个职位便是学生提出对策的基本立足点,只有这样学生写作才不会偏离方向,也就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可以站在宏观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去思考。
(三)教学内容的变革
1.关注社会现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公文写作与处理》教学中,作为象牙塔内的高校学生来说,大多缺乏感受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国家大事、百姓冷暖、社会变革等社会现象让学生们提高感知与研判的能力,并且能够极大地活跃教学气氛。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隐匿性,教师要正确引导与梳理,以便学生形成正确认知力,力戒片面认为事物“非黑即白”、“非好即坏”,避免简单化评价,让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公文写作的素材紧扣时代。
例如:组织学生讨论对“微信商家”的看法,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社会现象:面对这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具有熟人传播信赖程度高、营销成本低等优势,但随之而来的朋友圈刷屏广受诟病,屡次被曝光的产品丑闻也将微商行业推上风口浪尖。一方面其成交量在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由于交易模式、监管制度不成熟,微信商务尚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从公共管理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来政府应该出台政策引导微商走向良性发展之路,高性价产品才是微商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这些社会问题的讨论不是哗众取宠地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而是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以后参加申论考试也具有很强的前瞻指导性。尤其对于各级政府出台的最新公文,应该与学生共同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和出台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公文的实用性,从而增强其分析问题的敏感度。
2.探讨社会焦点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新媒体的出现,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受到学生的关注,如果教师在《公文写作与处理》授课过程中及时把具有代表性的新闻事件引用在课堂,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鸣。通过这些受到普遍关注的焦点事件,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原因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民众的角度、学者的角度、官员的角度、政府的角度等多个角度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求变求异,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不要局限于传统的固有的解决方法。在申论考试的社会机构培训中,过于将学生的解决具体问题能力固定在政府、市场、法律等宏观的万能模板对策上,是不科学的,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2015年网上的“证明你妈是你妈”事件的热议——公民出国旅游需要填写紧急联系人,有关部门却要求其提供材料证明“你妈是你妈”,2015年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李克强总理痛斥“这怎么证明呢?简直是天大的笑话”。这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曝光各种奇葩证明的热潮。
针对这样的社会焦点,教师要组织学生分析原因:从公安部设置这样规定的原因分析,从一些基层部门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分析,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需要各部门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整改,把简政放权提上日程,确保简政放权的效果能体现民之所需,让行政审批权力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方便市场主体的活动。所以说,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就是一场责任与公心的“自我救赎”。通过这样的课程教学设置,学生解决现实焦点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能更自信地应对《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学习和《申论》考试。
3.勤读慎写,规范公文写作表达。要应对《申论》考试,完成公文写作任务,必须要增强驾驭语言的能力,遵循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不能随性地自由表达。但是,目前参加《申论》考试的学生学科专业背景五花八门,学过公文写作的占少数比例,文字功底水平参差不齐,甚至在历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了用诗歌、寓言形式答题的现象,更多的是考生的语言习惯不符合申论要求,使用的是口语化语言,无法正确表达国家和单位当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意图,致使许多考生的申论成绩不理想。
公文写作的语言要求是由政府部门公务工作的特性决定的,对于代表政府草拟将要出台的关于相关社会问题的公文,学生必须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与处理》课堂上勤读慎写。首先是勤读,养成眼勤看、嘴勤问、手勤记、脑勤思的良好阅读和学习习惯,学习规范的公文语言;其次是写实,无论是叙述事件还是说明理由,都要言之有物,事件真实。大量阅读范文是写好公文写作的基础,谨慎地进行公文专业语言训练又是提高公文写作的点睛之笔。公文写作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上,在批改学生习作时要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是公文语言的表达问题,虽然见效速度慢,但重在坚持,争取每一次练习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语言问题,最终达到语言简明、概念清晰、内涵准确的目标。
有人形容公文写作是“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对公文写作难最为贴切的比喻,不过经过专业地培养和训练后,可以适应《申论》考试的要求。高校应该不断深化《公文写作与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公共管理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岳海翔.公文写作应符合什么标准[J].新闻与写作,2014(4):81-82.
[2]张磊.申论教学与研究悖论式分析[J].秘书之友,2014(6):38-41.
[3]张磊.关于警察院校申论教学的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506:119-122.
[4]秦剑英.从申论考试反思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J].科教导刊,2010(11):3-5.
[5]罗洁.加强公文写作教学效果的探讨[J].新一代(下半月),2010(11):131-141.
[6]陈翼霞.论"申论"考试与《写作》教学[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227-229.
[7]张保忠.中国党政公文写作要领与范例修订第二版[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4:10-20.
[8]夏海波.公文写作与处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20.
DOI编码:10.13782/j.cnki. 2095-106X.2016.02.014
Inspiration of Essay 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on the Document Writing and Processing Teaching——Based on Public Management Perspective
LI Hong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for Essay 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in the low college graduates score situation, discusse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ssay 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and Document Writing and Processing in writing, which makes the course Document Writing and Processing by reforming teaching mode is more responsive to Essay 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requirements Thus college graduates can smoothly through the Essay 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join the civil service in order to better service for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Key Words:essaytests for civil servants; document writ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teachingmod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6X(2016)02-0067-05
[收稿日期]2016-04-03
[作者简介]李红(1980-),女,山西晋城人,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行政管理、公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