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辩证思维

2016-02-13 13:32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3
探求 2016年4期
关键词:德治依法治国总书记

□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510053)

·党建研究·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辩证思维

□吴灿新(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广州510053)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有着十分丰富的辩证思维。他从理想与现实的辩证认识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又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对全面与重点、动力与保障、法治与德治、政党与群众等关系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治国理政;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思维方式。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就充满着辩证思维的光辉。

一、理想与现实

社会理想,是人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状态的美好愿景,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期盼与追求,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是人们走向未来的方向指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起,就将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社会理想。然而,最高理想的实现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脚踏实地。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最高理想与阶段性理想统一起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又推动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创造了令世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另一方面,社会各种矛盾涌现,挑战前所未有。面对机遇与挑战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又一次辩证地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他清楚地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只有发展,才能解决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与挑战;而要引领和推动发展,必须要有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社会理想。

党的十八大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P19)他深谙“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道。从中国的国情和历史的经验教训中,他指出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三位一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2](P25)与此同时,他又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这个宏伟目标,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可以说,没有全面小康的实现,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今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就是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

二、全面与重点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往旧的社会发展观影响下,经济建设虽然一马当先,成就斐然,然而,其他方面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不同程度上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有些矛盾和问题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威胁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一情况,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关键一步,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推动社会发展,以克服过去片面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科学发展观。“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全面推进,协调进步,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既要注意全面性,但也要注意抓住重点。因为辩证法本质上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既然辩证法把世界看作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因而要求用全面、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同时,辩证法又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在的矛盾性,而矛盾不仅具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在众多矛盾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抓住主要矛盾,就是抓重点。因此,习近平总书记为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能够预期实现,他又先后抓住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三大重点。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战略举措,“全面从严治党”则是推进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的根本保证,从而形成了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顶层设计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2](P46)

三、动力与保障

社会发展有三大动力系统构成: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或改革)。在社会基本矛盾存在着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已经不存在着对抗性、阶级已经被消灭的社会中,改革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往由于体制等的束缚,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作用发挥不到位,社会发展比较缓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改革。他说:“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3](P150)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进一步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4](P14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成就突出,也问题重重,但问题都是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也唯有在发展与前进中才能不断解决,也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2](P67-68)然而,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要遭遇到种种艰难险阻。因为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利益的调整,而既得利益集团必然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与阻挠,甚至设置重重障碍与重重陷阱,要不让改革半途而废,要不让改革背道而驰。为了保障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全面从严治党”。前者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大的法治保障,后者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同时,只有坚定不移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特别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才能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也唯有坚定不移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特别要进一步深化党内各项制度的改革,方能做到全面从严治党。

四、法治与德治

德治是中国古代的基本治国模式,是儒家学说倡导的一种治国理论,渊源流长。从中国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尚书》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尧、舜、禹三帝到夏、商、周三朝,都普遍宣扬“德政”之理念。“《尚书》的整个政治思想,可以说就是贯彻以德治为中心的统治经验”[5](P60)。周公在总结了历代治国安民的经验教训之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德治”思想:“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因此,必须“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和“制礼作乐”。孔孟继承发展了周公以“敬德保民”为中心的德治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论。虽经秦朝张扬法家学说,以严刑峻法治国,结果却二世而斩。汉武帝汲取秦亡之训,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德主刑辅”的以德治国之道。从此,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的“德治”传统。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德治”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第一,“德治”的基础是封闭式的“熟人社会”,依赖于传统乡村治理中的乡规民约这一坚强后盾。而现代社会,已经摧毁了这种封闭式的“熟人社会”,不断走向开放,建立开放式的“陌生人社会”。在这种现代社会里,不仅传统乡村治理中的乡规民约已经崩溃,而且道德维系的羞耻心理效应也因“陌生人社会”而走向历史的低谷。第二,“德治”的本性要求“德治”者的“仁者”品格,保证“仁政”、“王道”的实行。而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这是一种本质上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对金钱的疯狂追求和崇拜,已经冲破了人类社会的“道德防线”,单靠“德治”者的“仁者”品格,保证“仁政”、“王道”的实行,几乎已经成为“乌托邦”。第三,“德治”依托于人的“自律性”,本质上是社会治理的一种“软约束”和“软管理”。正由于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是“陌生人社会”的生成,这种“软约束”和“软管理”已经不能发生主要作用,它必须得让位于现代社会的基本治理模式——“法治”。

在法律成为现代社会治国之重器、法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依托的历史条件下,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2](P87-88)然而,全面依法治国,还必须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律的制定和法制的建设,离不开道德精神的引导与支撑。道德是法律之母,权力是法律之父。道德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有两个突出作用:一是张扬人性,使人不断摆脱动物的兽性而走上文明;二是治理社会,使社会能够在依赖人的自律性基础上和谐共处。在这个意义上,道德精神本质上就是一个真正的人的精神,就是文明的精神;因而,一个没有道德精神引导和支撑的法律和法制,就不可能是良法,就不可能得到民众的真正支持。没有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良好的职业道德建设,法治建设不仅寸步难行,而且还有可能异化为压迫民众的工具。法治建设,离不开全体公民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法治是当代社会最有效的治理方式,但法律也有自身的弱点,如法不制众、事后惩罚、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如果道德建设缺失,公民连最基本的守法道德意识都没有,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法治困境。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6]

五、政党与群众

自古以来,执政者与人民群众是一种对立关系,是统治者与被统治的关系。而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是一种既区别又统一的关系。从区别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共产党是领导者,人民群众是被领导者。“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P102)在当今中国,“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2](P102)离开了党的领导,群众就变得群龙无首,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变得没有方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会成为泡影。无疑,“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坚持党的领导,就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从统一来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与其他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等的根本区别,就是她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历来都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利益。新党章明确指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7](P56-57)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为群众谋求利益是党的力量之源。因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2](P128)我们党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变质,就会丧失自己的战斗力,就会丧失自己的政治生命。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本来就是“鱼水关系”,只要紧密联系群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就能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因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不久,就在全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刹住“四风”蔓延势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才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以上笔者只是就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部分(中国梦和“四个全面”),对其中的辩证思维进行了探讨。在整个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还有许多丰富的辩证法,诸如辩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辩证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辩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辩证处理好吸收西方法治精神中的合理因素与根据中国国情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辩证看待党和法的统一关系;辩证处理好“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关系;辩证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辩证认识制度建设与教育引导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辩证思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作出探讨。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罗国杰主编.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14—10—23.

[7]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编写组.党的十八大文件汇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三虎

B27

A

1003—8744(2016)04—0005—05

2016—5—18

吴灿新(1953—),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二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伦理学。

猜你喜欢
德治依法治国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困境与路径探析——基于德治的视角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