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510410)
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
□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410)
公共文化服务是面向大众的公益性社会服务,也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主要渠道,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应该进入新阶段:推动文化服务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推动管理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良好的、灵活的、适应性的运行机制将带动城区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在机制创新领域有所突破,继续发挥文化引领的重要作用。
文化创新;运行机制;广州市;越秀区
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必须承担的责任之一。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心城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应该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这就要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具有主动应变、适时调整的创新能力。
运行机制存在于人类社会有规律的运动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以下简称运行机制)是影响文化发展的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关系总和。它可以外化为一系列政策、制度、措施,去引导和制约人、财、物的各种动向和各种分配,良好的运行机制可以协调各种因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保证文化服务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得到高效地完成和实现。
越秀区位于广州市中心,有着近2230年的悠久历史。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城区,越秀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公共文化设施完备、高层次文化人才集聚等,同时,也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受土地资源匮乏的制约、文化投入增长受人口总量庞大的制约、文化产品创新受文化需求复杂的制约等,如不开动脑筋,创新思路,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必然无法带动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产品、模式的全面创新和提升。本文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探讨如何促进中心城区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的创新问题。
时代的发展,带来社会的进步,过往的运行机制建立在过去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上,在某些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新人群的需要,机制创新必须要解决社会环境与文化现状之间的矛盾,具体到越秀区,在21世纪,面临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远大目标,目前的文化发展与社会条件之间存在着以下矛盾:
第一,土地资源紧缺与公共文化设施增长的矛盾。越秀区是广州市的老城区,是历史悠久的政治中心区和文化中心区,面积33.8平方公里,没有任何农业用地或者城中村,土地资源极为紧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像新城区,有大量的储备土地可以使用。
第二,人口总量大与文化需求大的矛盾。越秀区户籍人口达到116万,相当于国外一个大型城市的人口总量,目前平均人口密度是34320人/平方公里,已经超过了纽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口数量之大给文化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第三,人口结构复杂与文化需求多元的矛盾。越秀区不仅有省市党委政府部门和众多的企事业单位,也有个体商店、批发市场。有土生土长的老广州人,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广州人。有信仰佛教的群众,也有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群众。学历水平、宗教信仰、薪酬收入、文化背景等主体要素千差万别,对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要求也各有不同。
第四,文化资源丰富与权属多头的矛盾。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越秀区的特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6处2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5处16个,但是,这些文化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并不在越秀区,也不集中在广东省、广州市的某一个部门,例如中山纪念堂归属市林业园林局,而农讲所归属市文广新局,资源对应多头,整合难度较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创新是一项结构性工程,它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基本文化需求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社会各界参与建设,目的是向社会提供多元、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一)创新的目的
通过改革和创新,新的越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机制要达到如下目标:
首先是多主体运行,文化发展不能只依赖“市长”,还需要依靠“市场”。不能只有政府在唱独角戏,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文化企业也要加入,成为文化发展的主体。
其次是少层级运行,改变以往层层报批、道道管卡的行政体系,实现扁平化操作,在促进社会和谐、丰富群众生活的前提下,放权搞活,打开文化繁荣的方便之门。
再次,高效率运行,机制灵活运行的标准之一是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社会期望,满足群众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指出的是,大量的文化场馆完成建设、文化产品完成创作之后,往往进入闲置阶段,基础设施和文化服务的低利用率是全国较为普遍的现象,实现高效率运行是运行机制创新的基本要求。
(二)运行机制创新设计的原则
一是科学合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设计,要运用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科学手段,确保制度设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机制设计的合理性,不仅体现为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改革的一系列精神,还表现在注意从越秀区独特的文化实际出发,强调上下平衡,既有高度,能宏观把握大方向,也接地气,能够对街道、社区实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
二是操作性强。制度和措施的创新,根本目的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必须坚持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原则,注意区分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发展水平的不同情况,在充分调查研究和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摸索越秀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独特规律,提炼成措施,再在实践中进行完善和丰富,最后形成指导全局的政策。
三是系统严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机制创新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系统,涉及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方面面,小到广场、文化馆的开放时间,大到评价考核体系的落实,各个要素之间关联密切,具有很严密的逻辑性,制度内部不可自相矛盾,务求完整统一。
四是带动辐射。加强运行机制创新,是广州市推动“十三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越秀区地处广州的中心,城区历史最为悠久,文化具有代表性,越秀的创新不仅要为本区116万居民服务,还要能够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将经验加以示范推广,带动其他各区的文化实践走出新路,促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更上一层楼。
多年来,越秀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时代带来的挑战,必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
(一)创新文化设施高效运行体系
坚持放开管理、便利使用、充分运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辖区内文化硬件资源,逐步构建起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类型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场馆网。要实现文化设施高效运行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管理模式网格化
在创新文化设施运行机制方面,越秀区推行“双轨+五级+两层”的综合管理模式,具体说来,“双轨”是积极推进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参与的双轨并行建设机制,“三级”是区、街道、社区三级融合管理机制,还可以向上延伸到省、市,形成“五级”资源共享,“两层”是居民借助实体场馆和网上虚拟两层空间,与文化设施的管理机构联动,获得便利的文化服务。
越秀区是广州市的文化强区,辖区内有省、市众多党政部门管理的公共文化资源,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越秀区构建了省、市、区、街、社区五级服务网络,构成了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密度最高、设施最齐全、需求最便利的“10分钟文化圈”,使居民群众出行不到10分钟便可到达公益性文化场所。
实现全区公共文化建设网格化是文化硬件便民的首要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越秀区覆盖全区的文化设施网络已经形成,目前,文化设施正从以“建”为主,转向“建、管、用”并重。全区18个街道全部建立了文化站,其中省特级文化站12个、省一级文化站10个,全区267个社区居委会社区文化室覆盖率已达100%。建有大小文体广场167个,总面积达17.3万多平方米,满足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文化娱乐活动的需求。
越秀区的文化网格不仅层次丰富而且重点突出,以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博物馆为代表的“三馆”为其中的龙头,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均为“国家一级馆”,区博物馆是综合性历史博物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硬件设施的档次高、业务水平好、服务能力强。
2.投资主体多元化
运行机制的创新之处在于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的开放,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前提下,放宽“准入门槛”,在确立政府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同时,准许“民办”文化。
为吸引社会投资,适应多元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越秀区可以鼓励以下做法:第一,凡法律未禁止的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有步骤地对社会民间资本放开;第二,一些非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可以通过公开招标或公私合作等方式让渡给市场主体经营;第三,通过财政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
3.精细管理指标化
制度健全,管理有方。在已有的《越秀区街道文化站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制定《越秀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建立越秀区公共文化设施“使用规范、服务章程、功能保障、活动公告、社会监督、网络服务、重大活动、实时监控、设备管理、维护赔偿”等多项日常管理制度,确保全区各级设施的使用有章可循。
弹性服务,全时开放。为提高场馆的公益性和利用率,很多城市的文化场馆都已经实现了全天候服务,越秀区可以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适时推行“弹性服务”,辖区内的公共文化场馆实行“延时服务、错时服务”,保证居民下班后还有馆可进,节假日有书可借。
量化管理,精细控制。推进越秀区文化场馆的指标化管理,可以先由区文广新局制定具体的标准,例如区一级文化场馆年开放天数达到360天以上,街道的文化设施年开放天数达到350以上,社区文化站的年开放率达到90%以上,通过指标的设定及考核,提高场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
4.设施建设特色化
第一,集中资源打造知名文化圈。通过新建、改造或者资源共享,集中力量,在越秀区打造出类似纽约格林威治村、伦敦西区那样知名的文化圈。
经过2200多年的沉淀和30多年的快速发展,越秀区完全有条件和信心打造伦敦西区式的文化集中地,其中第一个文化圈位于沙河顶,有广州话剧团、广州杂技团、广州歌舞团、广州画院、广州芭蕾舞团等演出团体,也有13号剧场等表演场地,专业人才聚集,以艺术表演为特色。第二个文化圈位于二沙岛,有广东美术馆、星海音乐厅等,以艺术展览、欣赏为特色。第三个文化圈位于文德路,经过改造,提升档次,变为画廊集中地,以艺术交易为特色。三个文化圈分别位于越秀区的东北、东南和中部,三足鼎立,与越秀区的十字分割相统一,成为支撑起越秀区文化空间布局的骨架。
第二,围绕岭南文化主题,巧妙改造并积极利用老建筑。充分利用城市改造产生的边缘资源,建设非营利性公共文化空间。如前所述,中山路为越秀区的文化走廊和枢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也是广州著名的骑楼街,中山三路改造后,城隍庙以西、北京路以东的骑楼基本废除临街铺面的作用,而变成吊脚楼式一楼空置的走廊。
建议将中山三路设计为“广府文化之路”,全面提升越秀区广府文化的宣传格局,从中山三路到四路,将沿街的新改造骑楼,变为一个越秀区展示民俗文化、艺术创作的平台,变为一个开放的展览馆,常年展示广州的“三雕一彩一绣”以及越秀区的文艺创作成果,例如越秀区少年绘画展览、美丽越秀摄影展、我爱越秀征文比赛获奖作品展等等,与城隍庙、文德路商圈相匹配,宣传越秀区的广府传统文化。
5.资源融合纵向化
越秀区的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广泛、资源丰富,进一步提高利用率的关键在于“纵向多级”融合,以图书馆为例,除了在区图书馆、文化站、文化室之间,还可以向上到省、市图书馆,打破行政区隔的人为阻碍,实现文化服务、业务运作的全流通、全融合,在社区文化室也可以借阅区图书馆、市图书馆甚至省图书馆的书籍,“纵向多级”融合将大大提高书籍的流动性和图书馆的便民性。
互联网时代,“两层”便民是重要的服务手段。“一层”是场馆之间实体化的互联互通,另“一层”是网络。互联网搭建了快捷便利的互动平台,越秀区可以参照广州市体育场馆惠民便民的经验,将场馆服务免费化、公开化、网络化,群众需要使用场馆,只要在家借助网络预约,便可完成全部手续,方便快捷。
文化资源在目前条块分割明确的行政体制下,要想实现全面流动,是非常困难的,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下级单位无法使用上级单位的资源,例如广东省粤剧团、广州市歌舞团的人才和场地,分别属于省文化厅、市文广新局,越秀区就无法使用。但是,越秀区可以探索建立“文化资源纵向融合”的共建共享机制,可以侧重于实现部分领域的共享共建,以共建为起点突破阻隔,推动共享。
破解行政体制导致的文化资源难以共享难题,必然要分步骤进行。首先,全面梳理辖区内省市文化院团、企业、教育、体育、卫生等各系统、各单位的人力资源、文化产品和设施资源,建立“越秀区文化设施数据库”、“越秀区文化人才数据库”、“越秀区文化产品数据库”,全面掌握情况,能无条件利用的,则充分加以利用。例如有些场馆虽然属于省市文化部门,但是担负的是服务全社会的功能,例如属于省文化厅的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博物馆等,越秀区则应该加强指引,指导居民利用其丰富的图书、文物资源,进行学习。
其次,在越秀区文化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配套建立“越秀区优秀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的不问所有、但求所用,以灵活多变的方式,广泛建立越秀区的人才合作网络。
再次,以项目合作起步,从局部共建迈向全面共建。文化设施的共建是社会资源交换的另一种方式,以越秀区的优势资源与兄弟城区、省市单位的优势资源进行共享,才能长久和持续,才是和谐的共享机制。“越秀区文化资源纵向融合共建共享机制”,力求发现本区的优势资源例如资金、历史等等,盘活全区各类文化可用之源,找准全区各类文化可为之事,构建文化深度渗透的共建共享体系。
(二)创新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机制
创新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市场供应体系,建设“越秀文化大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模式,构建开放多元的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形成有活力、全覆盖的服务体系。
越秀区在创新文化产品生产方面,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通过推动公共文化活动品牌化、社区文化活动特色化、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文化创作精品化、文化共享工程标准化,高效供给满足市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需求。
1.“七大模式”引领创新发展
近年来,越秀区积极实施文化引领战略,创新发展模式,勇于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突破中心老城区人口密度大、文化需求多元化、场地资源不足等发展瓶颈,形成了越秀公共文化服务的七大模式。
一是博物馆群建设“微博”模式。越秀区专门制定了《越秀区民办博物馆建设扶持办法》,将微型博物馆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试点项目,由过去一元化的政府投入转变为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多元化投入,整合资源建设新型博物馆,先后打造出东濠涌河涌博物馆、广州市东平典当博物馆、北京街考试博物馆、光塔街民族文化博物馆等27个各具广府文化特色的微型博物馆。
二是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活化”模式。越秀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一些历史建筑,探索出一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例如逵园从旧时的东山民居变为逵园1922艺术馆,成为近年来越秀区的民间人士对建筑遗产“活化”再利用的成功范例。
三是品牌文化活动战略合作模式。不断探索引入文化总部企业扶持公共文化的发展,广府庙会与中国移动、广府文化旅游嘉年华与岭南集团、迎春花市与中国电信、艺术广东与广州市光合作用有限公司等建立了战略合作模式,四项重大文化活动每年耗资均超过百万元,其中广府庙会超过三百万元,主要由企业赞助解决,大大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四是民间文艺团队“孵化”模式。越秀区借用企业孵化器的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整合民间文艺团队资源,充分用好、用活现有的文化场地,在全国首创民间文艺团队孵化基地,吸收社会上有热情、有资质、有水平的民间艺术团队组成艺术联盟,把这些分散活动、分散管理的民间文艺团队集中起来,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集中他们的力量以社区巡演、基层辅导等方式带动社区广府文艺的发展,形成了公益文化服务链,以推动我区文化公益事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广府音乐联盟、鳟鱼歌剧艺术团、芳华十八时尚国乐团、岭南艺术团、人人畅歌剧团、越秀区达人艺术团等十多支团队入驻孵化基地,并定期开展艺术沙龙活动。
五是文化社区精品模式。从2008年开始,越秀区每年投入500万元,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精品文化社区”计划,以“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为目标,依托社区人文资源,着力打造具有越秀特色的文化社区示范点,例如六榕街旧南海县社区、梅花村街共和村社区、建设街建设新村社区、广卫街都府社区等。2008年,代表广州市唯一报送的“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项目”获得世界大都市奖第2名。
六是文化民生工程社会拓展模式。从2009年起,越秀区在全区推动“文化民生工程”,主要内容为:以文化慈善、文化低保、文化自助等三种形式为主要载体,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到文化民生事业中来。其中文化慈善指在全社会开展慈善捐书活动;文化低保指利用公益性场馆长期举办免费的文化培训、文化讲座、文化展览;文化自助指为民间收藏家、民间艺术爱好者等人群提供展览场地。广大民众参与到文化事业中来,既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供给又让更多群众实现了乐善好施的愿望。
七是文化队伍志愿服务模式。从2011年起,越秀区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志愿者队伍2000多人,辖区内的领导干部、文化名人、普通市民都成为我们的文化传播者、服务者。他们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街道文化站、社区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场所,为市民做志愿服务,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成为广大群众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
2.“四大带动”推动文化生产品牌化
从文化产品的生产组织来看,越秀区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四大带动”。一是重大活动带动。经常承担国家、省、市大型活动,每年承办“岭南民族民俗旅游节”、“金钟奖”、音乐花会等省市重大活动30多场。二是特色项目带动。引导基层推进“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建设,组织举办“越秀越精彩”群众文艺大展演、“快乐有约”文化广场活动、“广府庙会”民俗节庆活动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三是文化精品带动。近三年,创作或选送的文艺作品获国家级奖项达140个,其中原创小品《她和她》获第十五届群星奖,越秀区小云雀合唱团获第十九届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合唱一等奖。四是民生工程带动。从2009年起,越秀区率先推出了以“文化慈善、文化低保、文化自助”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民生工程,为外来工、残疾人、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公益文化服务,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四大带动”的好处在于集中了政府力量,投入有保障,品牌有影响,能够迅速打开局面,拉动城区文化水平的提升。不足之处在于文化主管部门较多地追求活动规模,追求影响力和知名度,至于群众是否真正喜欢或者需要这些文化内容,并没有排在决策的第一要位,导致了部分活动群众的参与率与满意度并不很高。
近年来,越秀区注意调整了举办大型活动的方向,以“广府庙会”为标志,越秀区成功地通过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制造中来,迎春花市、广府庙会都是以市民参与为设置目标,政府降低文化参与的门槛,把最受市民喜爱的民俗文化作为抓手,以文化活动的亲和力、凝聚力带动和促进市民参与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广府庙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品牌活动”。
3.“三种反馈”表达群众对文化的真实需求
每个区都有自己特定的居民人群,他们不同的特点构成了该区文化消费的独特需求,越秀区是广州的老城区,是广府文化的中心区,本地居民较多,大多说广州话,热爱并认同广府文化。有的放矢地提供文化产品,是大幅提升服务效能,满足越秀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关键,而实现这一目的的第一步便是建立完备的文化需求—供给反馈机制。
创新需求供给反馈机制,必然要建立市场研判体系,研判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于反馈信息的掌握。群众对于政府文化服务的反馈包括质量、数量两大方面,具体来说:一是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信息的表达,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人群对文化需求的不同,可以通过政府设置的常用信息通道得到反映,政府工作的一个内容就是保障信息通道的双向畅通。
二是对公共文化名牌产品的反馈,政府投入资金重点打造公共文化名牌,主要目的是既要满足大多数居民对高端文化产品的要求,又要能通过品牌文化传播城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何同时达成两个目的而不损坏群众利益,需要一个民主程序和意见反馈机制。
三是对公共文化实际接受的反馈,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不仅要有质量,还要有数量。惠民演出多少场合适?辅导资金落实多少才够?这些问题都要从居民对文化的实际感受出发,建立健全的反馈机制,完善监督,实时纠偏,达到有针对性地科学管理的目标。
良好的服务离不开对需求的认知,立足公共文化产品消费动向与规律,建立开放式的、科学化的公共文化产品需求表达机制,是未来越秀区满足多层次人群文化需求的第一步,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的主要内容有:
借助外部力量,开展“越秀区居民文化满意度及需求情况问卷调查”。每年的第四季度,由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负责执行,区文广新局指导设计问卷内容及样本构成,选择200名不同收入、不同学历、不同户籍、不同职业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实际使用区文化设施、参与区文化活动的具体数据,积极研究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了解下一年居民文化产品消费动向,只有了解,才能明确不同层级人群对公共文化产品的共同诉求。
通过市场调查,一方面,对现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度量现有公共文化产品是否符合广大居民的文化需要,供给数量是否充足,供给质量是否满意,以此来评估现有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绩效。
另一方面,要改变现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建立以居民文化需求为核心的表达机制,依托调查结果,根据不同层次的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种类、供给数量与供给质量的实际需求,由参与居民对所需要的公共文化供给要从“单向输送”向“双方互动、供需对接”的方向转变。
4.“两大群星”培养后续业余文化队伍
目前,群众对文化产品生产速度的要求越来越快,欣赏的品位越来越高。对此,文化主管部门除了注重提升“送”文化的品质和实效外,更重要的的工作是“养”,培育文化生长的良好土壤和环境,为未来准备充足的人才,为人才发展搭建各类展示成果的平台,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市民自我发展、创造文化的能力。此外,还要建立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引入项目招标等竞争机制,鼓励一些来自市民中间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项目,参与政府招标,通过竞争提高城区民间文化产品的质量。
具体到越秀区,创新文化主体发展机制可以从广府特色文化出发,抓紧“两大群星”培养方面的工作:
“粤剧群星”:以资助带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粤剧是老广州喜闻乐见的艺术品种,是广府文化的代表艺术,群众基础非常好,区政府应该着力引导,以场地支持为抓手鼓励“私伙局”发展,加强粤剧表演的培训,促进优秀业余表演人才的层出不穷,定期举办粤剧演唱大赛,使得粤剧成为越秀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
“越秀群星”:以表彰鼓励群众进行艺术创作。越秀区历史悠久、文华荟萃,是广州古城文化、商贸文化、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创作素材十分丰富。
围绕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的浓厚特色,越秀区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鼓励群众进行戏剧、诗歌、小说、曲艺等艺术体裁的创作。为弘扬广府地方文化特色,越秀区还可以将地方文化发展的重心持续下移,设立“越秀群星“奖,以资金资助、评奖评选、重点扶持等方式推动群众业余创作和文化保护的发展,以个人风采展现越秀区的精神面貌,增加居民对社区历史、广府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5.“一个市民日”建立文化事业共管机制
优质的文化供应只提供丰富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良好的事业管理,才能持续发展。市民共管机制,就是让市民有机会参与到文化管理的具体事务中来,这是阳光政府开放、透明的执政理念所允许的。
具体做法可以设置“市民日”,每月选择特定的时间,由市民中产生的文化志愿者代替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服务广大市民。市民参与管理、体验服务的好处在于,让群众了解越秀区文化设施的具体现状和内部运作,让大家更加理解政府,更加配合政府。以此“市民日”为起点,设立“市民月”,尝试让市民逐步介入文化事业的决策,体现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宗旨。
建立市民共管机制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培育市民的公共意识,市民的公共意识指的是市民不仅仅从个体利益出发思考和行为,而是从群体利益出发,孕育形成市民的共同体则。
公共意识是形成良好的城市治理的关键,广大市民只有自觉参与到城市公共事务中,才能具有良好的公共意识(包括权利、意愿、能力、习惯等),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既要有政府部门广开渠道,多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提供市民参与文化建设的途径,也要有市民个体的努力,才能有道德水准、公共意识的逐渐提高。
运行机制经过以上调整,越秀区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形成“文化设施便利化”、“文化服务规范化”、“文化品牌基层化”、“文化网络一体化”、“文化制度完善化”等全新特色,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充分、均等享受先进文化的权利,形成公共文化服务“公益凸显、设施齐全、布局均衡、服务便民、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崭新局面,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打下坚实基础,不仅全面满足辖区内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还可以在中心城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发挥应有的作用。
[1]毛少莹.公共文化服务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陈瑶.公共文化服务:制度与模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3]王列生,郭全中,肖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
[4]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2011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文化服务指数蓝皮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李景源,陈威.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 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春舞花城心舞虹:广州“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巡礼[Z].2011.
[7]王晓玲.幸福广州文化惠民: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纪实[Z].2011.
[8]魏灵玥.公共文化服务组织运行机制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0.
[9]麦帆.深圳福田: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1—3—29.
[10]解学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绩效与文化消费生态研究——以上海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7).
[11]东城区新闻报道中心.北京东城:全力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N].中国文化报,2014—5—15.
□责任编辑:温朝霞
C913.4
A
1003—8744(2016)04—0035—09
2016—6—26
梁凤莲(1963—),女,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一级作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岭南文化与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