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2016-02-13 05:39储开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建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储开峰,孙 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对策思考

储开峰,孙 杰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高校教学质量历来是高等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与重点。文章从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构建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搭建资源丰富的现代化“学习工场”、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建议。

教学质量;教师发展;教学模式;学习工场;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概念,其涉及所有与教学有关的元素及其运作的情况,任何一个微小的因素都可能对教学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1]。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其水平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学质量是无法把握的,而是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树立整体的系统的教学质量观,另一方面要能够抓住不同时期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

1 促进教师的教学发展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所有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总体说来,现代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仍然是学识和道德修养的完美统一,也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学高为师”。但是,除了这两点永恒的要求之外,社会的发展总是不断地对教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必须以更高水平的专业发展来应对新形式的变化,实现专业发展,即使得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得以可持续性的提升。

1.1 促进教师角色定位的发展

对现代大学教师的要求早已超越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时代,他们扮演着更为复杂的角色。大学教师以学术创新和学问研究承担着其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而与一般知识分子所不同的是,他们还通过教学这一特定途径来保存、传播知识,不断地发展知识和学术、创新科学和技术,并以此作为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之资本。所以,大学教师不但是单纯的科学的探求者和学术的研究者,也集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智力资源的开发者、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者等多重角色为一身。

1.2 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

鉴于其履行职责的多重性,教师有必要整合和建构其全面综合的能力与知识结构,这里面至少应该包括教学的能力与知识、研究的能力与知识、社会服务的能力与知识,以及各种综合能力。其中,教学能力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学科的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正确评价学生的知识等;研究的能力包括学术研究理念与精神、学术研究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和发表、欣赏及批判能力;社会服务的能力与知识包括服务理念与精神、社会文化特性与知识、社会批判理念与精神等;而综合能力则包括各种认知能力和教学操作能力。所有的各种能力都是作为现代大学教师的必备素质,并最终表现为支撑教学的优秀素质。

1.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师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生也得到发展,但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不能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需求。教师的教学只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认识的基础上。只有知道了学生想学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学习更有效,教师才能够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的组织和设计等,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4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教师需要发展,除了教师必须有自我发展的自觉意愿之外,还要看到他们更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机制“被促进”发展。由于教师发挥作用的主要舞台为学校,就需要学校做出更加有效的对策,比如开放教师来源、优化的队伍结构;建立教师教学培训与学术发展中心;广泛开展交流培训、促进教师学术与教学发展等,当然还必须构建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用正确的导向使得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提升其职业道德水平[2]。只有教师自身感到自己得到了发展,并且也的确得到了发展,那么才能以更多的热情和更高地能力投入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工作中去。

相对于之前把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加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上,当前应该更加关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既是当前大学教学发展的最急迫的要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最重要、最本质的因素。这就真正应验了办好大学必须依靠教师,依靠名师,依靠能够给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加有效指导的大师。

2 构建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和学所结合的方式,即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作用极其明显。传统的教学重教轻学,重讲授轻自学,而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则打破了这一判断。有关研究表明,积极的教立足于主动的学,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新教育观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他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知识,而是主动的建构知识,知识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内化才能够形成意义。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口袋”,同时也是潜在的知识创新者和研究者[3]。作为知识的自主构建者和教师的合作探究者,学生必然要做学习的主体,进行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所要求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材和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工具。

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真正在教学中贯彻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坚持将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作为学习的基础,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为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放权、让权、还权”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鼓励探究合作学习(项目学习、案例学习),鼓励开设新生研讨课、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等,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指导,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和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但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更高了,需要教师高瞻远瞩地站在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立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给予学生及时有效、针对性强的指导与帮助。

综上,在现代社会中,通过逐步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形式,提供创新人才自主性、研究性、多样性的学习舞台,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综合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极为必要。而这恰恰正是我国高校教学模式与世界先进教学模式的最大落差。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模式惯性极强,教学的继承性和教师的思维定势注定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艰难性和长久性,各级教学与管理人员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坚定不移地推动和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倡导小班互动教学,倡导国内外联合与合作教学,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和网络助学等方面全面构建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做学研相结合,实现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

3 建设资源丰富的现代化“学习工场”

按现代教育的观点,图书馆、实验、实训室应该发挥“学习工场”的作用。“学习工场”不仅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地方,而且是运用知识、产生新知识的地方,它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活动,将教师和学生的研究和学习成果由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加工形成各种载体形式的知识产品,这些知识产品通过图书馆、实验室再一次提供给教师、学生使用。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创新价值、创造知识。

3.1 加强以现代化图书馆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建设

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丰富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不再仅是收藏、保管知识信息文献的场所,而且应该是现代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要加快转变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要更加注重把那些经师生咀嚼、消化、吸收之后制造出的知识资产,如学位论文、科研报告、专题报告、教案、课件、讲稿、学生作品,以及来自校外的各类出版物、数据库等,由信息加工、技术服务、典藏流通等部门进行整理增值,将创新的知识以图书、电子出版物、课程教学资源中心、学术研究资源中心、网络助学平台等形式回到图书馆实体或虚拟的架位上提供使用;要把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嵌入到课程学习活动中,做到图书馆与课堂的融通,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收集整理、建构创造知识的课堂。

3.2 构建开放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

近年来,各类实验室已成为学生自主研学、建构并创造知识的重要场所。学校应适当增加项目投入,建设受益面广的学科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发挥教学示范中心的作用,综合开展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加强研究性学习,特别要增加开放度,从时间、空间、内容、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开放,适应学生做、学、研、创相结合的要求。

图书馆员、实验、实训室人员是“学习工场”的管理者、知识的保管者和传播者、探索活动的帮助者,所以也应提供机会增进其素养进而使其能够提高服务品质[4]。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图书馆、实验、实训室由以管理资源为导向的封闭式使用状态到以满足读者信息需求、探究需求为导向的角色转换,真正成为能让师生充分利用资源自主研学的“学习工场”,成为能让师生自主选择的便捷高效的“知识超市”。

4 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课程设置的变革和培养方案的优化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热点。然而,我国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仍然较窄,培养模式封闭、开放性差;课程模式单一,选修课程、综合课程、跨学科课程开设较少,缺乏通用性;教学活动重体系、重知识、重课堂,轻问题、轻实践、轻应用;其结果造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综合创新能力差,不能适应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改革培养模式,推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协调发展。

因此,一要探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探索实施优才优育的个性化培养模式,探索实施大类培养和复合培养模式、主辅修与双学位培养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国内外联合培养模式等多种方式;二要积极构建贯穿育人全程,贯通课程内外,全面体现自主开放和创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开辟学生自主选题申请立项、参加教师科研、学科竞赛、课外研学讲座、提交研学作品、发表论文或申请专利等自主研学途径,形成从自主开放引导、基础综合训练、项目专题研究到自主研学创新的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模式;三要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培养方案的多元性和包容性,课程菜单要丰富合理,专业选择要增加弹性,努力为学生提供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乃至跨国界学习的空间,拓展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舞台。

[1]郑家茂,潘晓卉.深化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65-67.

[2]胡明华.刍议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对策[J].成人教育,2011(1):70-72.

[3]丁远.高师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诉求与提升策略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4(6):14-16.

[4]解艳丽.论校园文化在艺术类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32-33.

(责任编辑 杨荔晴)

The Strategies and Reflection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CHU Kai-feng,SUN Jie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xi Jiangsu 214121,China)

ract:University teach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the hot and key re-searchers.This article from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eaching to build teaching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build a wealth of resources to build modern"learning workshop",continued optimization of training programs and training model,the four-building campus culture and so forth and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Suggestions.

rds:teaching quality;teacher development;teaching model;learning workshops;cultivation of talents

G642

B

1671-0142(2016)05-0008-03

储开峰(1975-),男,江苏海安人,助理研究员.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之教育部重点课题(DDA120195,课题负责人:徐晴);无锡市社科联2016年度精品课题(16-C-43,课题负责人:孙杰).

猜你喜欢
建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