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林,刘 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的历史变迁研究
姚春林,刘 红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新中国初期(1949~1956)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校人文关怀政策,对于新中国初期各项事业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文章对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的历史变迁的环境特征、依据及其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历史变迁
人文关怀意识在中国古代就有。早在封建社会,作为统治者的教化工具,人文思想一直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并作为统治者巩固权力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一直被强调,这是人文关怀在特定时期的具体表现。人文关怀延续至今,表现为一种人文精神(也即人作为主体),关注人的个体生存与价值,注重人的生命和命运的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放在首位,以爱、自由、平等为基本特征的人文情怀,追求人的发现和解放是它的目标。人文关怀强调关注个体的存在、价值,是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终极关怀,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前后就已在多方面充分体现这一问题。
建国后的新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即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巨大的历史性转变;其次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经济过渡到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再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再次,中国的阶级性质发生了变化,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的社会阶级演变成了农民和工人两大基本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的新型阶级关系;最后,中国的思想文化也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占主导地位,过渡到了进步与保守、先进与落后、科学与反动多元思想文化并存的阶段,最后再过渡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文化领域指导思想地位的阶段,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成为社会和广大民众普遍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追求”[1]的阶段。建国后的新执政党面临着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的严峻挑战,而这些挑战都使建国初期的高校人文关怀教育环境表现出异常复杂的特征。建国后的高校如何能够适应因社会变迁所形成的人文关怀教育的特殊环境,充分发挥高校人文关怀在建国初期社会变迁中的巨大作用,成了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以及高校教育者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人文关怀意识与人类文明的发展紧步相随,并具有时代的痕迹。建国前后的高校人文关怀相关的政策、措施既有其内在的联系,又有根本性的不同。时间发展上是紧密相连的,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层面;而人文关怀的实质与内容上,又突显了其本质的区别与不同。例如解放前的高校人文关怀在不同时期就具有不同的表现:这段时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即五四时期和三四十年代。这两个时期,高校人文关怀都具有不同的表现:一是启蒙意识下对人的发现,关注个体的解放与价值;二是在尊重个体价值的前提下,着重关注现实中人的生存状态。建国后由于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占据主动地位,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2]。与建国前相比,这是对建国前高校人文关怀的相关举措的突破性改革,突显了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政策与措施的先进性与全面性,代表了历史前进与发展的方向,这一结合爱国主义运动的“关怀”,真正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去强调“认识自我”和“发展自我”。
2.1 建国前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人的发现”是五四运动产生的前提,也是五四时期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正如郁达夫所说:“五四运动的最大的成功,第一要算‘个人的发现’,从前的人,是为君而存在,为道而存在,为父母而存在,现在的人才晓得为自我而存在。”
相对于五四时期而言,三四十年代,在“人”不断被发现和觉醒的同时,人们面临的是战争,是个体真实的生存问题。战争环境中的“人”受到了关注,此时不仅仅是对人的思想的解放,更是要从残酷的现实环境中解脱出来。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内许多大都市相继沦陷,同时,108所国内高校都相继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的打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开辟了根据地,并相继建立了一些大学,旨在培养党团干部或军事干部。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我党就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入到敌后根据地的大学里,作为武装干部思想的有力武器,人文主义得以实施。纵观党史和战争史,我党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大学传播马克思主义,实施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精神的教育,极大丰富了五四时期和三四十年代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发现人”和“解放思想、从残酷现实中解脱”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人的解放”,而且彰显了人文关怀的终极目标,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放全人类”,这为建国后人文关怀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2 建国后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1949~1956)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此时的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的过渡阶段,即将向社会主义迈入。中国相继开展了土地改造运动、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对旧社会的大学接管和改造等活动,这一系列的改造与活动中无不体现了人文关怀。无论是1950年的土改运动、抗美援朝,还是1951年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都是解放前人文关怀的延续和发展。土改运动让北大、清华、辅仁、燕京等全国高校学生参与其中,发动群众、培养积极分子、成立农会、开展妇女、青运、建团建党等工作,树立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思想。土改运动是人文关怀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一次很好的实施。土改运动提倡的是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是鲜明的马克思主义阶级立场,是理论联系实际。1950年的抗美援朝,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也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1951年的知识分子改造运动旨在更深层次的“认识自我”,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为宗旨、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一次整风运动。除此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接管和改造大学中也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建国初期,人文关怀关注的不再是五四时期的“人的发现”和解放前的“人的解脱”,而是“为人民服务”以及“人的全面发展”[3]。
新中国初期高校人文关怀历史变迁大致经历了五四时期、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等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的人文关怀都具有深刻的历史痕迹。
3.1 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教育及人文关怀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始,就创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一直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陆续办起了培养革命干部的大学,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例如1921年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是第一所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培养党团干部的革命大学,该大学在其《组织大纲》中明确表示,培养“较高阶级斗争觉悟和具有一定水平的革命干部”。1933年在江西瑞金的中央苏区创建了苏维埃大学,后并入党校,该校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为革命战争服务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求大学生与中央苏区下属单位专业对口,并以高尚品格为前提用以动员群众工作。1941年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了延安大学,其创办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党或非党的政治、文化、科学和技术人才,并推行新教育,反对过去空虚、不实教育,反对教条。1943年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和新文字干部学校并入延安大学,1944年5月,行政学院也并入延安大学,同年颁布了《延安大学教育方针及暂行方案》,全校共同课程包括中国革命史、革命人生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除了以上学校,还有1936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干部学校,即1937年更名的抗日军政大学。抗大的建立旨在培养军事干部,抗大制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和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抗大学生指明了培养要求和目标,又体现了建国前高校人文关怀的情怀。
自五四运动以来直至抗战全面爆发,西方人文思潮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解放区创办各种大学旨在为战争服务,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课程,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根据地、解放区的大学已经开枝散叶。由前面已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有人文关怀,而这种人文关怀的教育自然也在这些根据地、解放区得以传播。例如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整个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大学,并将这一思想列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行为准则。1941年党外人士李鼎铭提出的“精兵简政”,旨在减少根据地人民大众的负担,也是人文关怀的具体表现,并且毛泽东将这一“精兵简政”学说带入了大学课堂,为的是培养更多的精兵强将,由此可知毛泽东已经将人文关怀这一思想扩大了。
五四运动之后的人文思潮在整个中华大地传播,并在解放区和根据地得以放大、发展。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教育的引入,不仅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军事人才,也积极调动了根据地和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抗战和解放战争中来。解放人民、解放劳苦大众、解脱自我、脱离残酷现实,这就是解放前人文关怀在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传播和发展。尽管在整个战争年代史未曾发现人文关怀的字眼,但却处处洋溢着人文关怀的内涵,既有理论上的高度自觉,又有具体运用上的高度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灌注“进步的政治精神”,不断校正在校干部和学生的价值追求;(2)不断地提高干部和学生的政治素质以及科学文化水平;(3)放手发动群众工作,充分尊重干部的主体地位;(4)发扬“三民主义”,切实维护广大在校生的权益;(5)反对“本本主义”切实从在校干部的切身需要出发;(6)关心群众生活,积极解决广大在校干部的困难[4]。
3.2 建国初期高校教育改革与人文关怀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对高等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及大规模的院系调整奠定了今天中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基础,对后来的大学发展影响深远。
(1)新中国党和政府在高校接管和改造中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新中国成立后宣告了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诞生,因此建国初期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就是: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尽管这次院系调整也是为了改革南京政府所贯彻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为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主义服务的旧教育,但是,自始至终党和政府在接管和改造这些旧社会的大学时都体现着人文关怀。在新旧政权交替之际,上海、南京、广州等著名高校的一些领导和教授都留在了大陆,这些校方领导不乏是“迎合新政权、投机取巧”、教会大学领导“诚惶诚恐,不知所措”。以交大、同济、复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为代表的高校,新政权没有派军方接管,而是直接宣布复课,迅速稳定了人心,得到学生和教职工的积极响应,如此为接下来的政权交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国初期,国统区的高等院校根据其性质可分为四类:1)教会大学,如圣约翰、沪江、震旦等;2)私立大学,规模较大,但校方反动,如大同、光华;3)一些大专院校,当局较进步;4)可以军管而尚未实行的反动学校。新政府对上述高校实行的政策是“维持原状,逐步改造,以适应新社会”,这些政策与措施中无不透露着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府对新中国初期高校及高校师生的人文关怀,即使在逐步改造的过程中也是以稳定人心为首要任务,然后采取“改造人、改造社会,最终取得全体解放”的方针使大学朝着“符合新民主主义的总方向”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尊重、关心与爱护。
(2)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对新中国高校制定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体现了人文关怀。1950年5月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当前教育建设的方针》,指出:“为人民服务,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强调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从这几个教育方针可以看出其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人文关怀精神,尤其是与时俱进,是人文关怀精神的有力体现[5]。
随着三大改造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时期,这段时间高校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教育处于曲折发展的阶段,也就是1957~1976年这一时间段。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同时在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校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产生一定的思想起伏,毛泽东于1957年2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文章。这一文稿的出现,较好地稳住了当时的形势,我国高校关于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根据讲话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57年12月,国务院教育部作出明确的指示,要求全国范围内各级高校普遍建立“社会主义教育”系列的课程,指示中明确规定我国高校当中的全体学生和青年教师都需要积极地参加这次学习,不允许有例外。在这一段时期,之前我国设立的四门政治课程全部关闭。教育部在1961年7月对我国全国范围内的高等院校安排了共同的政治思想教育课程,设置了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以及《形势与任务》,这一指令结束了当时我国高校普遍单一开设的《社会主义教育》的课程,这也成为高校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教育的重大举措。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我国的“左倾”思想蔓延较为严重,在1964年10月,中宣部以及高教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这一意见中明确指出了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教育要突出其政治方面的功能,弱化其人文方面的功能,这就导致了以人文关怀为精神的教育逐渐偏向了现实的政治运动方面。
[1]张连仲.《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一[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M].北京: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2.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5]王树荫.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杨荔晴)
Research the History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ity's Humanistic Care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New China
YAO Chun-lin,LIU Ho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tract:Initial period of new china(1949-1956)is socialism transition period from new democracy to socialism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ollege humanistic care policy is of grea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every undertaking.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basis and process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from the colleges 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new China.
rds:the initial period of new china;college;humanistic care;history evolution
G641
B
1671-0142(2016)05-0001-04
姚春林(1975-),男,江苏泰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科研项目(TZYKY-16-1,项目主持人:姚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