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
《老子》“不言之教”对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启示
王萍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新形势下的高校师生关系有着其特殊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不言之教”是《老子》道德教化论的主要内容。《老子》所倡导的教化,是以万物本性为基础的,不有意而为。重温《老子》“不言之教”的思想,对如何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老子》;不言之教;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是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困境的难题。众所周知,只有高校师生关系和谐,才能推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师生关系来看,师生的本位主义、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和微课的广泛推崇,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矛盾日益加深。从中国教育资源中汲取、继承、发展新的教育思想,对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有着重要意义。《老子》的“不言之教”思想为教育领域提供了诸多认识思路和研究意义,本文从《老子》的“不言之教”思想出发,对传统的高校教师角色及新时代下师生关系出现的新难题作了反思和批判,并确立了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1传统教学观念与现代学生主体意识的冲突
传统社会是一个前示型社会,前人、父辈、老师做后一代的示范,尤其对高校老师来说,高学历、高职称让他们在大学生面前自然成为话语霸权者,拥有至上的权威和尊严。所谓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也就是说,教师要按照已经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模式化、模块化地培养学生,而忽视每个个体的自主性和潜能。但是,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理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简单、机械地传递知识,而要在交往过程中进行心灵的交换与对话,使学生不仅对学习知识感兴趣,更能生动感受教师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融合发展。但是,从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仍处在矛盾与困境之中。
1.2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带来的师生情感交流的缺失
当前,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被广泛推崇,各种多媒体课件、翻转课堂、微课在高校盛行。不可否认,这些高科技的运用活跃了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作为一把“双刃剑”,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板书的缺乏,语言交流的缺乏,沟通方式的网络化,师生交往中的情感成份在减少,而机械式的交往或情感交流的淡漠却在显著增加。因而教育任务完成之时,往往也就是教育交往结束之际,教育交往成为即时性的、“露水式”的交往。同时,作为新一代90后大学生,尽管他们有着很强的进取心和独特的创造性思维,但是,缺乏独立性,抗压力能力不强,很容易导致对前途的迷茫和对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当。因此,这种仅限于教与学,忽视情感沟通的师生关系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情感需求。
面对当前高校师生关系教学和情感交流的困境,从中国传统教育资源中汲取解决对策是一条有效途径。《老子》“不言之教”思想要求构建一种“自然”的师生关系,教师所要遵循的教育准则便是“法自然”:尊重学生,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万物看待,以学生的自然个性发展为己任,为学生提供最有利于其成长的服务,使学生更有个性魅力。
2.1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
《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二十五章),“道”是依靠“自然”来运行,“自然”是《老子》道德哲学思想的逻辑展开起点,是一切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所应该依据的基础[2]。具体来讲,在《老子》看来,事物的自身之“道”或者说其自然之存在是天地万物得以生生不息、绵绵不绝的根源,故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1](一章)。“道法自然”昭示了《老子》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即归本“自然”和归宗“自然”也。对于“自然”之“道”,《老子》又常常用“樸”、“素”、“无极”、“一”、“大”甚至“婴儿”等词予以描述,为的就是突出这种“自然性”。“道法自然”是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的哲学基础,也是最高准则。正如《老子》所说,万物依靠“自然”的规律成长发展。同样,每一名学生拥有自身独特的成长规律,又有着自身独特的潜能。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遵循每名学生的自然性,转变职责,由传统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大学生学习的协助者、促进者、启发者。
2.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现实基础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现代社会从前示型社会变为后示型社会,年轻一代在引导社会前进。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媒介社会造就了这样一种可能,年轻的一代比教师、父辈等成熟的一代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对知识的掌握和占有往往更快、更多。所以,现代知识的传播模式已经不是、至少不只是年轻人向老年人学习,更多的是互相学习。对高校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传输知识,而是按照《老子》“道法自然”的启示,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情绪等发展特点和规律性,教导学生如何把知识深入到毛孔里面去,变成他们的血肉,变成他们的灵性,将所学知识用生,用世,立命。
“不言之教”并不是“不言”,而是指不发号施令,不用政令,不用形式化的条规督教,消除话语霸权,消除固定的培养模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努力赏识每人的特性。大学生已经是成熟的个体,对自身有足够的认识,教师应该按照当代大学生的自然本性办事,按照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办事,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为原则
实施“不言之教”,首先要明确,教的对象是一切学生。新型的高校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无弃人”的平等关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它认为“道”是公平的,无所偏爱,无所嫌弃,圣人也要效仿天地“不仁”的实践准则,与天地合其德,任凭百姓的发展。教师对待大学生应该“不仁”,没有任何偏爱,善待所有人,因为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本性,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和大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1]。教师要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希望,不抛弃学生,这是构建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
3.2以“辅万物之自然”为途径
《老子》认为,要达到“自然”的生命状态,必须通过“辅”的手段。所谓“辅万物之自然”,流于语言灌输的教化准则是《老子》坚决反对的,要达到挖掘学生的潜能目标,师生关系要更少地体现为有知识的教师教导无知的学生,而是做到“辅”学生之自然,更多地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相互影响,共同探索,达成共识。因此,“辅”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因循的教育方式,强调在教育教学中,以师生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通过对话,学生才能成为主体,意识到自我的塑造、定位与发展,发挥自主性,使他们的人格和创新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时,教师的权威不再是超越性的、外在的,而成为共有的、对话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持续地进行思想交流[4]。
3.3以“以身观身”为方法
教师除了要善于充分发掘学生的自主性之外,《老子》第五十四章中提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1]。人格的形成是靠内化的,这种内化作用不可能是由外而内地灌输给学生的,“故,以身观身,”意思是将“道”贯穿在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德”纯真了,不违反“道”的准则,靠这种品德来影响学生,教育才会无意识地对学生起到情感感染和熏陶作用。也就是说,只有教师自身首先践行了职业道德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专业课堂中,渗透给学生,使学生自然受到熏陶,内化为自身的德行。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拥有卓越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湛的业务能力,这是任何外在的教科书、规章制度和道德箴言无法比拟的一种教育力量。
3.4以“真、和、静”为目标
通过不言之教,新型的高校师生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正是《老子》所提倡的“真”,“和”与“静”的关系。首先,“真”的品质为“婴儿”的朴素状态,婴儿是本真生命的象征,本质地处于一种物我两忘的混一境界——“自然”、“无为”,是人最纯真、最素樸、最自然的状态,因而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其次,“和”的品质为“守中”的精神状态,“守中”即持守中虚,保持住生命自然发展的状态。《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1],阴阳两气相互交冲而成均调和谐的状态。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要达到和谐的“中”的状态,不偏不倚,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双方都实现人格上的自由。最后,“静”的品质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1](十六章),这是“道”的极致状态,是个体的生命的“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十六章)“静”的生命是一种从“真”过渡到“和”进入到超越的生命状态,静和樸都是“道”的表现形态,是自我生命回归其本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超越的回归,是经历过道的一番持修后的超越的回归,重新回到那真实无妄的自我。
总之,就如何构建和谐的新型高校师生关系,《老子》强调的“法自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线索。高校师生教学及交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思想激荡的过程,思想不是固化的知识,关键在于创造性,在于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新型的高校师生关系,并不是要抛弃教师的作用,而是要因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导学教育的发展规律,根据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重新构建师生关系,从外在的专制者转化为内在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主见,培育学生的创造性,循序渐进,利用“起于累土”、“始于足下”的教学方式,从课堂开始,从日常交流开始,逐步鼓励,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为将来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许建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姚蓉.从“不言之教”解读《老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1):48-51.
[4]姚裕萍.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与障碍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23-25.
(责任编辑杨荔晴)
The Theory of Experience without Abstraction of LAOZI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WANG Ping-ping
(Taizhou Polytechnic College,Taizhou Jiangsu 225300,China)
In new situ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has its particularity,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Experience without abstraction of Lao zi is the core of moral education theory. The education of Lao zi bases on the nature of everything.The theory is important for building a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LAOZI;experience without abstra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olleges
G645.6
B
1671-0142(2016)02-0013-03
王萍萍(1986-),女,江苏兴化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