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中新媒体运用研究*
——以“掌上赣图”为例

2016-02-12 18:40
图书馆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图书馆社区资源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

社区文化建设中新媒体运用研究*
——以“掌上赣图”为例

崔 芳

(江西省图书馆,江西南昌330046)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离不开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在简述社区文化建设目标任务的基础上,以“掌上赣图”为例阐述了以手机为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在我国的发展简况和突出优势,提出将图书馆APP运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构想,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建议。

社区文化;图书馆APP;掌上赣图

社区文化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性文化建设,搞好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社区的软实力,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响应社区的呼唤,运用数字图书馆、图书馆APP服务为提升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强化政权根基做出自己的贡献。

1 社区文化建设的呼唤

1.1 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区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方面,社区文化建设,既是文化建设,也是社会建设,是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必然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文化是社会的灵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可以说,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社区文化建设。

1.2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与社区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目标:第一,提升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区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法律知识等为重要内容,提升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法律法规素养,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第二,增强社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会,要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社区文化建设可以文化活动为抓手,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维护社区稳定,促成全社会稳定。第三,通过不断创新的文化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不断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想方设法满足辖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要求。

从上述目标出发,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站、社区休闲广场、社区宣传视屏、社区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器械以及社区文化环境等文化载体建设,学习读书活动、群众体育活动、休闲娱乐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养生文化活动等精神文化建设,以及作为社区文化载体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保障的制度文化建设。

1.3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文化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大批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社保、医保等社区化程度不断提高,“居家养老、文化展演、体育彩票”等进入社区,社区文化工作得到很大加强,但问题仍然不少:一是社区文化所需的硬件配置不足,如有的社区没有图书馆,缺少室外活动场地,没有社区文化站,缺少必要的设备等。二是社区居民沟通不畅,缺乏沟通途径,缺乏交流时间,居民之间缺少了解,导致难以形成社区文化活动的有效组织[2]。三是社区文化内容不够丰富,对居民缺乏吸引力,参与者少,难以组织。四是社区相对封闭,内部自身封闭,与外部无形隔离,没有与社会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社区活动难以获得社会支持。五是资金匮乏,经费没有稳定来源。六是人才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居民个人的兴趣爱好不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得到有效提升[3]。七是社区居民没有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在动力,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各自忙自家的事,一有困难干着急。

1.4 社区文化建设亟需图书馆加盟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标任务和存在的问题,都亟须有关部门加强领导、采取措施,都呼唤有关文化传播机构助一臂之力。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向来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己任,在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时代均与社区建有一定联系,为活跃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社区群众的综合素质做过大量工作。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社会职能相契合。现代图书馆具有保存文化遗产、开发智力资源、传递情报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提供休闲娱乐等多种职能,而这些社会职能无不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密切契合,特别是开发智力资源、传递情报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提供休闲娱乐的职能,正是社区文化建设十分需要的。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图书馆办馆理念相契合。如江西省图书馆的办馆理念是“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说明社区居民也是它的服务对象。事实上,江西省图书馆不仅对进馆的社区居民大开“绿灯”,而且设置少儿部门,举办社区分馆,为社区送书刊、开展读书活动等。

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与数字图书馆发展目标相契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采取总分馆模式,在“十三五”期间将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基层乡村和社区居民均能享受到以海量文献为支撑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大餐”。

总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向来被定位为文化传播机构,而笔者认为,图书馆应当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须自觉地承担起包括社区在内的文化建设生力军的职责;而在以APP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图书馆更有条件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担当重任。

2 图书馆新媒体服务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称为传统媒体,新媒体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继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一般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媒体,当前最有代表性的新媒体就是APP。因此,图书馆加盟社区文化建设,其利器就是数字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APP服务。

2.1 泛在化服务的利器

史蒂夫·乔布斯打造的iPhone开启了行动运算的大时代,互联网的不断进步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造就了后Web阶段的APP时代。基于智能手机终端开发的掌上图书馆软件,结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果实。掌上图书馆系统具有高度可移动性,满足读者泛在化利用图书馆的需求,使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都可以搜索和利用任何信息(anything)成为现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手机已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而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上升至90.1%。同时,2015年人们花在手机APP上的时间日均198分钟,比上年增长53.4%;中国区的APP下载量强劲增长,其中IOS的下载量超过美国而位列全球第一[4]33。在这种背景下,APP凭借便捷、迅速、可个性化定制推送等优势在信息服务和知识传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APP服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最新服务利器。

数字图书馆、图书馆APP服务等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1)实现目标人群的全覆盖。可以在全时覆盖全域的全体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要传播的信息送达目标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居民无论身处社区之内,还是出差在外,都能及时收到相关信息。(2)传播速度快。社区居民只要有一人收到有关信息,就能即时、快捷、迅速地传播给本小区的每一位居民。(3)互动共享。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是互动的。信息接受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可以与信息发布者形成互动,对源头信息进行修正、补充、再创作,然后再反馈给信息发布者;也可以在对源头信息进行修正、补充、再创作后再发布传播,使信息更加真实,或者加工后产生信息失真。(4)多元多维。新媒体的传播途径是多元的,它可以是互联网传播,也可以是微信、微博、博客、播客等多种途径传播;传播的内容是多维的,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或不同形式的组合等。(5)分众个性。新媒体可以根据目标居民的兴趣爱好,分设不同的群体,使其传播的信息针对性更强,影响力更大。(6)数字虚拟。新媒体的基础是数字化。新媒体可以将社区的全部信息数字化,从而建立虚拟社区、虚拟图书馆、虚拟棋牌室、虚拟文化站[5]等。

由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APP服务等新媒体集平台、资源、社交为一体的上述特点,其拥有的功能就不限于传播知识信息,还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图书馆APP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是新媒体的杰出代表。

2.2 图书馆开展APP服务的概况

APP(Application)即手机客户端应用程序,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衍生出来的方便实用的产品之一。作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是网络内容和社会化入口的链接方式,集平台、资源、社交为一体,构成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移动阅读、视听的基础。图书馆APP服务在国外始于2000年,在国内则由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于2003年率先推出。

据邓景贤[4]33-37和曹鹏等[6]研究可知,虽然我国APP服务开展得比发达国家稍晚、特色资源挖掘尚待加强、服务项目有些雷同、对读者的互动交流重视不够,但国内高校图书馆和省级以上公共馆开展APP移动服务的热情很高、进展很快。2016年上半年在我国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和“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的图书馆APP服务开展率分别在87%左右和100%,大致与国外相当,其APP开发模式包括自主建设模式、联盟合作模式和第三方开发模式,而以联盟合作模式为主;侧重主营业务的深化和数字资源的拓展,普遍具有书目检索、馆情公告和用户管理功能,大都提供收藏、预约图书、条形码扫描功能和资源推介功能,近半数在不同程度上提供文献、电子书、音视频等在线和离线阅读服务,语音检索、用户评论、用户荐书、豆瓣评论、摇一摇功能、有声读物、地图定位、离线展览、社交平台分享、活动和空间预约服务等新的移动图书馆服务也开始采用。国外图书馆在开发特色APP服务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如特色馆藏转化、3D技术应用、虚拟现实、个人空间、教育培训、游戏服务、主题指南、特殊人群服务等,即使是同类应用,我们在制作精美度、内容拓展面和服务延伸性上也与外国同行存在较大差距,需要下功夫努力提高。

2.3 江西省图书馆的“掌上赣图”

“掌上赣图”是江西省图书馆推出的一款手机APP,技术开发方为北京世纪超星,于2014年8月开通。“掌上赣图”是该馆数字图书馆向手机终端的延伸,本质是在读者的手机中建立一个虚拟图书馆,在手机中实现借书、还书、阅读、听讲座、听音频、看视频等功能,为读者学习、阅读、休闲提供贴身服务。“掌上赣图”的功能表包括以下功能:书架、最美图书馆、馆藏查询、学术资源、公开课、报纸、学术视频、赣图资讯和办理续借;个人中心包含以下栏目:我的收藏、扫描历史、学习历程、借阅信息、消息中心、意见反馈和设置;扫一扫具有以下功能:图书条码扫描和手动输入。

发挥“掌上赣图”的优势,可以在以下方面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可以通过“掌上赣图”向社区发布有关信息,让相关企业、团体、个人了解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的资源,使需求与供给间信息畅通,开展合作。二是解决时间场地矛盾问题。社区居民的工作时间、生活习惯不一致,有时大家要当面交流不容易。通过“掌上赣图”,可以将兴趣爱好一致的居民组织进虚拟图书馆、虚拟文化站、虚拟棋牌室,交流、切磋方便。三是在“掌上赣图”上构建虚拟社区,开展图书阅读、影视观看、课程学习、才能展示、问题求助、经验分享、心灵交流等活动,加强居民间的沟通了解,增强社区内部的凝聚力。四是通过“掌上赣图”对居民开展教育培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新媒体对社区居民有较强的亲和力、渗透力,通过手机APP开展教育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五是利用“掌上赣图”的海量资源,解决专业指导人员不足、活动内容不丰富等问题。现在网上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涉及思想修养、科学技术、音乐艺术、书法摄影、体育健身、家庭烹饪、健康养生、美容养颜等方面。如果图书馆APP能帮助居民群众使用这些网上资源,可极大地提高社区文化建设的水平。

3 完善图书馆新媒体功能和服务的构想

我国图书馆APP仅有十几年的历史,建设质量较差,平均下载的总数量不大[7]16,不仅利用率较低,一部分人还不知道有APP服务[8]66。只有下大力气改进跨平台性、馆际合作性、资源集成性、功能完善性和服务利用性,逐步完善图书馆APP等新媒体,才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大功能和优越服务。

3.1 加强自主开发

针对目前国内图书馆APP主要采用联盟合作模式带来的内容和形式的千篇一律弊端,图书馆要加强设计方案的自主开发。只有图书馆才最了解自己的馆藏资源和读者需求特点。要设立开发基金,并募集社会资金,大力扶植图书馆APP的自主研发,强调自主开发的原创意识,对现有平台进行不断创新完善,真正开发出具备地方特色或馆藏特色而又有出色的个人定制和适合读者用户需求的APP应用程序[7]17。即使是“掌上赣图”这样采取联盟合作模式的APP,也需要在另外两个方面加强自主性:一是加强馆藏资源开发的自主性,要在集成第三方资源的同时,充分挖掘自身的馆藏资源,加强对特色资源的转化应用;二是加强服务需求的自主性,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经自己需要的设计方案提交给平台开发商,以研制出更多符合图书馆特色要求的APP应用[4]37。

完善设计方案可以考虑适当开放读者实名注册的门槛,方便社会用户(如社区居民)通过身份实名注册分享公共图书馆内的数字信息资源及其便捷服务;适应总分馆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APP的集体服务功能开发,以便有效减少平台技术、资金和人力成本,实现集约效益[9]80;向纽约公共图书馆学习,增加“社区服务”“特色文化资源”等专栏,方便社区居民利用图书馆APP服务。如果能建立一个不限于支持系统、由第三方和图书馆合作、采用统一标准、集成各地区各类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通用移动图书馆系统,则有望真正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搜索和利用任何信息资源的理想[10]78。

3.2 丰富服务内容

一些图书馆成为服务商相关数字内容的“二传手”,其APP上甚至没有馆藏书目查询、本馆馆情信息等内容[9]32,这就失去图书馆开通APP的意义了。要增加用户交互功能,让用户可以跟馆员进行实时交流,后者能根据用户的分类和需求提供建议和向导;资源推介要能根据新增资源、年龄层次、国籍、地区、学科等分类进行推介,并分析用户的借阅记录提出建议;在资源检索利用上,支持楼层平台定位功能,向支持电子书在线阅读、下载和邮件传递方向发展;通过培训、3D展览、主题指南、个人空间、虚拟现实、游戏服务等开展社会教育;加强为特殊人群服务,如盲文阅读,针对儿童群体的学习向导、兴趣向导、创造向导,针对父母的早教向导、课余向导和暑期阅读等[4]35-36。在这方面,首都图书馆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其“掌上阅览室”为读者提供100台10英寸平板电脑,内含讲座报告厅、北京故事、老北京照片等馆藏资源[11]。开辟乘车方案、图书馆定位、分馆信息、浏览畅销书等实用信息提供专栏,是体现服务人性化的好措施。

3.3 注重资源建设

目前,国内图书馆APP服务基本上限于数字图书馆功能的延伸,然而在数字图书馆三大资源中,一般馆仅能获取馆藏资源,个别馆有购买的数据库资源,仅国图一家集成了网络信息资源[10]76。另一方面,特色馆藏转化也是短板。作为资源搭载的多类型、集成化的技术平台,APP不仅能胜任将图书、图片、手稿、音视频、珍贵史料等馆藏资源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浏览和阅读,并且还能将特殊资源个性化推送给特定用户,因此要深入调研、分析馆藏资源,善于利用数字化、可视化和3D等先进技术,重视实体馆藏中优质资源的转化,注重资源集成。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发的“每日一档”APP集成其特色馆藏图片,使公众随时随地接触这些珍贵的资料[12]39;国家图书馆的“国图选粹”“文津经典诵读”等专题APP,得到业界和用户普遍肯定。“掌上赣图”可效法国家图书馆,把《八一南昌起义》《江西地方人物》《江西旅游》《江西特色之乡》《江西革命文献》《江西民国文献》《江西企业》《江西地方戏曲》《江西地方志》等30个专题图文数据库集成进去,或者单独制作成APP客户端;关注用户需求,针对职场人员、老年群体、女性、少年儿童、残障人士等集成一些实用性强的教育类APP;重视用户体验,利用虚拟现实、游戏平台等植入馆藏资源,让用户在多维度的应用体验中获取信息、提升素质、愉悦身心[4]37。参考上海市奉贤区图书馆有关挖掘本地风俗、文化名人、纸艺、地方文献制作APP的想法[13]61,“掌上赣图”也可以充分利用收藏有赣版图书样本的优势,制作“赣版图书”APP客户端。

3.4 强化需求意识

APP服务应充分满足用户基于时间、地点、个性化和互动性的需求,重视用户体验,为其提供实用的应用功能和服务项目。如满足社区用户在闲暇时间开展信息搜索、专业学习和自娱自乐的要求,用户临时有需求时,则能得到图书馆员即时的有关馆内设施、服务项目和资源状况等服务;能提供图书馆地理位置查询、交通信息以及临近位置用户的信息交流服务、虚拟导航服务、馆藏定位服务、拓展的旅游导航服务(有关参观的历史文物、景点的馆藏信息);能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根据用户偏好定制相关的主题和引导,提供个性化推送、推荐建议和服务,帮助用户发现和利用馆内资源;能建立社区工具、个人空间,让用户拥有自己的收藏、资源评论、个人创作,发掘兴趣相同的人,并提供互动交流便利[4]37,[12]38。为满足用户对学术资源的需求,图书馆APP应向国外同行学习,设计访问IEEE、Google Book、PubMed等数据库的功能。还可以利用设置学科主题、在线研讨、协作网络、参考咨询等板块,开展用户培训[12]37-38。

3.5 培养用户和加大宣传力度

截至2014年9月,苹果APP Store中国区开发的移动图书馆APP已达102个,总下载量超过30万次,但从用户反馈看,每天使用这些APP的用户不到下载人数的30%,使用时间超过1个月的用户仅为60%[14]95-96。据对17个公共馆APP的调查,累计下载1万次以上者仅上海图书馆一家,其余均在1 000次以下(与其庞大的持证读者数不成比例),用户评级、评价参与度很低[9]30。宣传推广移动图书馆APP,不仅要让用户知晓,而且要让用户下载,更要让用户使用,使用户获得超值体验,从而留住用户,并使用户成为移动图书馆APP宣传推广粉丝。而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提升服务满意度,使其对图书馆产生信任、形成认同和依赖,无疑是培养用户关系最有效手段;还要切实提高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努力做到功能全面便捷、性能稳定易用,增强用户对图书馆APP的使用意愿[8]72。

加强APP的宣传推广,要帮助用户了解移动图书馆APP的下载途径和各种功能,引导其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同时重视习惯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显著影响,重视培养其使用APP的习惯,对停留时间较长的用户和互动较多的活跃用户提供资源奖励,从而提高用户黏性[14]100。可通过Twitl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网站或制作介绍视频,宣传推广自己的APP[12]39。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业已证明是很有效的推介手段。如2015年6月上海市奉贤区图书馆以阅读节为契机为教师们举办多场培训讲座,结果当月的奉图APP点击量明显高于其他月份[13]61。

图书馆是泛在环境下最有条件提供无处不在服务的文化传播机构,以APP为代表的新媒体则为其最有力工具和手段,如果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者能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和APP服务的功能,组织社区居民利用好“掌上赣图”等提供的资源开展文化建设,并处理好线上线下关系,实现虚拟、现实两种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定能为建设学习型社区发挥巨大作用。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2]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5):125.

[3]APP时代来临[EB/OL].[2015-01-17].http://iphone.265. com/news/132838.html.

[4]邓景贤.国内外移动图书馆APP服务的对比研究[J].图书馆界,2016(3):33-37.

[5]刘静.试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与社会影响力[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5):222.

[6]曹鹏,明均仁,段欣余.国内图书馆APP移动服务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5(16)77-83.

[7]张洪铭.探讨APP在公共图书馆的利用与建设[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1):15-17.

[8]徐承欢,管弦.移动图书馆APP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顾客承诺和创新扩散的双重视角[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5(4):65-74.

[9]温慧仪.公共图书馆APP服务应用研究[J].当代图书馆, 2015(2):28-32.

[10]田丹.我国移动图书馆APP应用现状分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5):74-80.

[11]首都图书馆推出“掌上阅览室”数字资源服务[2011-11-28].[EB/OL].http://www.cnr.cn/newscenter/gnxw/20111 1/t2111128_5088433464.shtml.

[12]田蕊,陈朝晖,杨琳.基于手持终端的图书馆APP移动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7):36-40.

[13]李能.移动APP应用于手机图书馆的实践和思考——以上海市奉贤区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 39(9)60-61.

[14]赵杨,高婷.移动图书馆APP用户持续使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情报科学,2015(6)95-100.

(编发:章忠平)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Taking“Jiangxi Mobile Library”as an Example

CUI Fang
(Jiangxi Provincial Library,Nanchang 330046,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is the soul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which need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libraries.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objective and cont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taking“Jiangxi Mobile Library”as an example,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truding superiority of the library APP with mobile phone as terminal,puts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applying library APP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and provides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 for solving the existing problem.

community culture;Library APP;Jiangxi Mobile Library

G250.7

G250.7

2095-5197(2016)06-0012-06

崔芳(1963-),女,副研究馆员,本科,研究方向: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2016-10-10

*本文系2015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社区文化建设中新媒体运用研究——以“掌上赣图”为例”(项目编号:YG2015268Z)。

猜你喜欢
图书馆社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社区大作战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去图书馆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