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的基本路径

2016-02-11 20:33孙清华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显性隐性

□孙清华

论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的基本路径

□孙清华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显隐结合,除坚持以“显”为主、以“隐”为辅的根本性原则之外,还应深入把握两者结合的基本路径:明确“显”、“隐”的时机和领域,进行有效分工;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隐性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渗透性;充分汲取隐性资源,实现载体多样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围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两者密切配合。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结合

隐性教育源自1968年美国学者杰克逊的“潜在课程”,上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2000年以来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视野,学者们提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教育方法”、“隐性课程”等概念。尤其是2010年以来,相关的文章不断增多,研究不断深入。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已为大多数研究所默认,但是关于结合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却鲜有深入、系统的探讨。在理论上厘清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透彻地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更有助于现实生活中重视“显”“隐”结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显”与“隐”及其结合的必要性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隐”的存在已被关注,只是在表述上存在诸多差异。例如,有的学者使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法”,将它置于方法范畴;有的将它定位为课程,提出“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更多的是直接概括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各方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却未达成共识,各有偏重。从下定义的落脚点来看,有“资源说”、“模式说”、“理念说”、“方法说”、“载体说”、“类型说”等不同的切入方式和定位。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没有定论,但大家对这种提法却并不陌生,使用时也不会出现太大偏差,甚至能举出相似度很高的实例,如校园文化对人思想品德的熏陶影响,非政治课程(专业课程)蕴含的价值观因素,校外实践活动,教师的言行举止等等。

笔者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之“隐”是指教育者有意隐藏教育目的,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它涉及方法、资源、理念等各个层面上的“隐”,并不是仅仅作为一种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而是广泛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甚至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之“显”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开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旗帜鲜明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根本特征上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截然相对,但两者并不是毫无交集,它们可以共同存在于同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整体”。[1]在实践活动中,两者的边界也远远没有理论分析中清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显”与“隐”的结合既具有可能性,也具有必要性。

1.提高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两者结合的根本原因。我们之所以区分“显”与“隐”,人为制造出这样繁杂的概念,最终的目的还在于更深入细致地研究人们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特殊规律,从而改进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领域更加多元化,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精神冲击。这些现实因素都使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非常复杂、开放的环境,需要采用多元、细致的方式方法来应对挑战,完全依赖显性教育的旧模式无法满足新需求。在我们还没有提炼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术语之前,它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已然存在,也在默默地发挥着正面或负面作用。而当我们把它提到理论高度详细研究时,正是基于它在实践中已经产生的作用,可以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更好地让理论掌握群众,入耳入心。

2.“显”“隐”优劣互补,相得益彰是两者结合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隐性教育愈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不意味着它就是十全十美的,可以替代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更不是说当前的显性教育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相反,两者所具有的特点使它们可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一般而言,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针对性强、开门见山、重点突出、系统深入的特点,往往更易立竿见影,节省时间,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认知体系的形成,也更容易为教育者所掌控和运用。尤其是正好击中受教育者思想“疙瘩”的显性教育,能够直面困惑,只要道理讲得好、深入彻底,更容易解开这些“疙瘩”。但同时因其“显”,强制性突出,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又太过系统深入,易使人厌倦疲惫。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疲软”的这些地方,隐性教育恰恰能大有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隐藏教育目的,让人不知不觉中受教育,整个受教过程具有愉悦性,从而有效地降低逆反心理。又因其“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性和弥散性,影响人的情感乃至深层次的潜意识,有助于教育内容的入耳入心。而且它强调日积月累,融入生活,其效果具有可持续性。但也因其“隐”,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引导性也不突出,不能够有力地回应错误思潮和思想困惑,而且也不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因此,只有将“显”“隐”结合,才能互相弥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我国设有专门的、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隐性概念”的国外引进是两者结合的现实性原因。在西方国家鲜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所能够依靠的只能是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通过通识课、专业课、校园文化、学生管理,还有利用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如政治选举、参观博物馆、义工活动等等)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他们而言,隐性教育异常重要,除它之外别无选择,因此对其非常重视,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更为深入、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的问题对于他们不能称之为问题,因为他们的实践领域并不存在这个难题。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的情况就大不相同。高校是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而思政课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擂台。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旗帜鲜明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见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这是我们的传统和突出优势,可以类比为“硬手段”。而国外所依赖的隐性教育(“软手段”)同样可以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发挥作用的空间。正是这样的现实背景,让我们得以有机会也必须去尝试“显隐结合”的新模式,回应两者有机结合的理论问题。

结合路径之一:明确“显”、“隐”的时机和领域,进行有效分工

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显”“隐”结合的文章鲜有论述具体结合路径,多是强调两者不可荒废、必须都重视,而且以“显”为主,以“隐”为辅。这自然是两者结合的前提和根本性原则,甚至在一定的语境中,重视两者各自的建设本身便是一种结合。但这只是浅层次的理解,需要更深入的探讨。至少有两个基本问题需要思考:一是让它们在各自适合的领域和时机内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寻求两者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契合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各自的特点,各有它们发挥自己优势的时机和领域。只有认识清楚这一点,才能该“隐”时隐、该“显”时显。

首先,从教育环境上看,显性教育更适合封闭性强的环境,而隐性教育更适合开放性强的环境。这里的环境,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思想氛围和心理状态。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人们掌握的有关信息量相对较少,获取知识的渠道有限,心理的依赖性强,对权威的认可度也更高。因此,采用显性教育,旗帜鲜明、专门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凝心聚力,立竿见影。但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人们有自己发现“对与错、真与假”的强烈欲望和渠道手段,独立性较强。在这种情况下,再只是采用鲜明灌输的方式便较容易引起抵触,相反,隐性教育却能实现有效渗透,自然而然地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情感。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为例,在讲授类似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性、道德的起源和性质等需要做出理论剖析的内容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希望得到权威性的阐释和讲解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能够起到高效、直接、迅速的效果。而在这些理论讲解之外,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实生活中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道德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时,隐性教育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这种对学生自主性和情感卷入要求高的情况下,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氛围、教育者个人的人格魅力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潜移默化地实现情感因素上的感染和转变,激发受教育者自身在宽松、开放的心理氛围中体会心灵的感受、提升自我的认识。

其次,从教育内容上看,显性教育更容易传递系统性的知识,而隐性教育更适合传递情感等非理性的内容和缄默知识。无论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还是政治教育,都包括知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多种层次的内容。专门的思政课和明显的理论教育法、说服教育法有利于传递系统的理论知识,深入剖析突出的思想困惑,有利于帮助人们认识并掌握一定的事实材料,进而为正确“三观”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隐性教育虽然也可以作为承载知识的媒介,但是因其隐蔽性和非主导性,以及对受教育者自身领悟力的依赖,不能传递大量系统深入的知识和有效提高思辨分析的能力,反而对人的情绪、态度、情感等非理性因素产生渗透性的影响。例如,校园文化能够传递一种价值观,它发挥作用的重点并不是这种文化认知层面(是什么,怎么形成的)的因素,而在于大家对于它的真实感受和心理认同。

再次,从教育要求上看,显性教育更适合理论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隐性教育则更适合行为的模仿和习惯的养成。这是因为相比之下,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多为活动载体、文化载体、管理载体,其教育方法也多用渗透式教育法、陶冶式教育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法。[2](P171)这些载体类型和具体方法,大多有利于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具体的行动去体会和感悟。付诸行动、从行动着手,是其鲜明的特征。例如,前往红色革命景点参观学习前辈们的爱国精神,这一隐性教育的实施起点并不是理论上讲解爱国的内涵,而是将受教育者带入到一种活动中去,从行动着手,通过行动去改变他们的认知和情感。在参观过程中,他们自然会去感受因为奉献、奋斗、爱国所营造的肃穆氛围,学会一些表达敬意的仪式行为。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中,不可能要求受教育者讲清弄懂爱国主义的理论难点,而是期望他们能够习得对革命前辈表达敬意的行为习惯,深受爱国精神的熏陶。又如,学校的校规校纪作为一种常见的管理载体,其突出的教育作用就在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形成文明、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合路径之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隐性教育理念和方法,增强渗透性

显性的、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意味着就只能运用显性的教育方法,只是以它为主。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便正在努力进行改革,完善理念和改进方法,让学生真正爱听、愿听,并把所学落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运用隐性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便是这些尝试中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存在,不是一种可以随便加以套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类型。把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不在于把握其实践形式,知其‘形’;而在于把握其实践理念,懂其‘神’。”[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理念较丰富,如有学者概括的“系统育德、以人为本、贴近生活”。

笔者以为,隐性教育的这些理念中最为根本的内容是对受教育者持积极的定位,相信他们的自我学习和提升能力,挖掘他们内在的个体力量。因为隐性教育中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均呈现出较强的隐匿性,教育者无法旗帜鲜明地引导,在这种情况下,便颇为倚赖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力。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个体持积极乐观的定位和评价会激发个体自我实现的潜能。隐性教育在肯定和挖掘个体积极自我的心理因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关怀和无差别尊重,这本身便是一种积极评价的突出表现,而且可以转化为受教育者对自身的积极评价,例如高自尊感、高自我效能感等等。以上理念都有利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天然的“权威化”态势和“僵化”的倾向,在目标定位上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方式方法上注重灵活性,更大程度地整合教育资源。而且教育者在积极贯彻隐性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这些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有利于形成民主、沟通式的教学风格,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自我修养。即教育者的自身修养与隐性教育理念的实施,两者存在良性互动、相互增益的关系。

有关隐性教育的方法,从根本特征上看,是运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活动。从具体类型上看,学者们的概括各不相同,如“文化建设法”、“环境优化法”、“实践内省法”、“心理咨询法”、“价值澄清法”、“社会学习法”等等。这些方法原则或具体类型,有的能够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灵活使用,但也要注意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例如“寓教于乐”,思政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品、演讲、相声、微电影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分享中受到感染、熏陶,思考现实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不能完全依赖“寓教于乐”,在这些有趣的课堂活动中需要教育者恰如其分地引导和思想提升。又如“价值澄清法”,它关于“现实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等相对主义的前提假设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格格不入,但是作为一种隐性教育的方法,它其中蕴含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领悟正确的价值观”、“利用问题和活动来教学生评价”、“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尽可能不被学生觉察是在进行严肃的价值观教学”等因素却值得借鉴。

结合路径之三: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汲取隐性资源,实现载体多样化

政治课教学、主题会议、相关报告等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能利用的资源和可供借助的载体局限于此。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可以汲取隐性资源,运用一些隐性教育常用的载体,更大程度地实现资源整合。文化载体、活动载体、教育者的身行示范为隐性教育的常用载体,它们均可以借鉴到政治课的教学中来。

文化元素可以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加以运用。学生在课程之外,通过各种渠道可以亲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载的价值理念。在课堂之上,教师可以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去。例如以我国的山水文字等文化元素作为幻灯片的背景图案反复呈现,借助古代经典语句和传统文化名人的案例讲解课程内容等等。甚至可以通过直接的、明显的、有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相关认识和感受,以便他们更自觉、更先进、更有高度地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习得价值判断的方法。同样,除传统文化外,校园文化亦可以成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自觉地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但因为缺乏系统、深入的引导,他们未必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而这一任务恰恰可以在显性教育的舞台上找到实现的契机,教育者借助校园文化元素展开显性教育,能够弥补学生在对校园文化认识方面的不足。总之,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将隐性资源“挑明”,把它们作为素材,公开地、系统地讲授和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因受隐性资源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感情基础,再在课堂上受此“点拨”,更容易产生认同感,进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活动设计可以作为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加以运用。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固然是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可以有这种类似的参与性活动。活动载体侧重人们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和领悟,重视活动氛围对人们的熏陶作用。最常见的是角色扮演活动、情境教学活动、课堂学生展示活动等。通过丰富教学的方式,营造或阐述某种特定的情景环境,以此为载体,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影响其认知、情感和态度。如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小组展示汇报,让学生自己通过小品、演讲、相声、合唱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呈现自我的感受和认知。而作为听众的其他同学亦可以在观看、参与的过程中受现场氛围的感染,触动相关的感受和体会。

教育者的人格魅力、修养品格、仪表体态、肢体语言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在显性教育中发挥隐性教育作用的重要结合点。得体的仪表体态、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感受教育者的情绪状态,进而受其影响,作用于自己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理解教育内容。相较而言,人格魅力、修养品格发挥着更为根本性和持续性的影响。一方面,教育者的修养品格会直接影响其在受教育者心中的形象,进而影响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认可度。“爱屋及乌”,具有人格魅力、修养品格高尚的教育者所讲述的内容更能打动受教育者的心灵。相反,面对自身修养尚存在问题的教育者,人们很难相信其所讲内容的真实性,更难遵循教育者的指点和建议。另一方面,教育者的修养品格会产生示范效应。如果教育者注重自我修养、身行示范、人品高尚,那么会被受教育者视为榜样,见贤思齐,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负面示范后果。

结合路径之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围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即使“隐”,但无论其物质形态、文化形态,还是制度形态、管理形态[4],都离不开一定的内容设计。当然,内容设计者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是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非政治课教师、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校园秩序的管理者。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在所有的配合中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目标上的契合性。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要围绕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两者不能相互抵触消解。

隐性课程(非政治课)教学中涉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需要和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目标相契合,至少要保持一致性。否则,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会产生负效果,甚至会严重降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在关于钓鱼岛争端问题上,专业课老师在没有任何说明和引导的情况下,做出“目前钓鱼岛属于中国的证据不足”的论断或者类似的态度倾向会严重影响学生在该问题上的认知、态度和立场,让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论证和倡导显得“不专业”、“苍白”。又如,校园文化娱乐活动的设计和安排除了凸显该类型活动本身的特点和吸引力之外,还要慎重筛选内容,保持积极向上的风气,从而确保这些活动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让低俗、错误、恶劣的思想风气将校园文化娱乐活动当作自己的“挡箭牌”。

再如,教师(尤其是导师)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处世态度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因其渗透性和持久性,丝毫不逊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果这两者能够保持一致性,那么对学生的作用便是双重叠加的正面效果。但如果不一致,在课堂上讲一套,在生活中又是另外一种做法,则极容易降低其旨在传递正确价值观的可信度。又如,校园管理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之一,也应该突显“人本、服务、奉献、和谐、友善、敬业”等正确的价值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隐性载体。让学生在日常中能够切实感受到这样的风气,从而自然而然地要求自己,而不是心生失望情绪,降低认同感。总之,要高度重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设计,不能因其“隐”便放任不管,要使它与显性教育的目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两者的密切配合。

[1]王淑荣、孟鹏涛.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条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

[2]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白显良.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定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

[4]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责任编辑:杜洪梅)

G41

A

1243(2016)05-0087-005

作者:孙清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编:100872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显性隐性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