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孔子的“二元形象”及其当代启示

2016-02-11 18:40唐百成盖鹏超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圣人弟子普通人

唐百成 盖鹏超

试析孔子的“二元形象”及其当代启示

唐百成 盖鹏超

孔子长期以来被称为“圣人”,其实君子才是孔子所追求的且已经实现了的个人形象。孔子的君子形象主要表现在向学博学、学思并重、勇担道义与勤于实践四个方面。同时孔子又是一位食人间烟火,有喜怒哀乐,有血有肉,真实可爱,会同常人一样犯错误的“普通人”,孔子是“君子”又是“普通人”,这种“二元形象”既对立又统一,且对当代人的修身养性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论语;君子;普通人;对立统一

孔子 是中国的文化名人,从古到今,人们对于他的形象一直难有定论。孔子确实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对于他的看法迥然不同。本文以《论语》为切入点,试图直观而清晰地勾勒出孔子作为“君子”与“普通人”看似二元对立,其实统一的“面貌”,并阐发此种形象对当代人在修身方面具有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的“二元形象”及其对立统一

(一)君子是孔子所追求的且已经实现了的个人形象

孔子有一个最为耀眼的标签让后人对之奉若神明,即他被称为“圣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都对孔子顶礼膜拜。《论语》开篇谈的就是学习,那么孔子到底要让弟子学习什么呢?概括地说就是学习并思考如何做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君子。具体地说是学习知识、礼仪和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个方面对成年男子而言无疑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笔者认为,孔子的个人理想并不是成为圣人,而是成为君子。孔子曾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述而》)。[1]从这句话中我们还可以得知,孔子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君子很少,甚至压根儿就没有君子,因此,他向往君子的出现。在孔子眼中,君子是这样:“故夫君子博学深谋,不遇时者众矣,岂独丘哉?”[2]孔子不仅说明了君子应是“博学深谋”者,还明确表达了自己就是君子。其实,在先秦典籍中,“君子”一词已很多见,其意多为君王之子,着重强调政治地位的崇高。但孔子为君子一词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此后君子就成了道德高尚和人格完美之人的代名词。《论语》中关于孔子谈论君子的记载非常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君子是向学博学之人。孔子不仅要求弟子经常学习,而且他自己也确实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论语·为政》篇清楚地记载了孔子一生的求学心得,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孔子刻苦努力、敏而好学,如他向师襄子学琴,“十日不进”不满足于“习其曲”、“习其数”、还要“得其志”、“得其为人”,“令师襄子辟席再拜”。[4]孔子自己也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5]孔子不仅好学,而且博学。孔子对《诗经》有深刻研究,多次谈及《诗经》,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6]此外,孔子晚年学《易》,由于兴趣浓厚,手不释卷,致使编连竹简的牛皮绳都断了多次,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韦编三绝”。孔子自己说:“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7]孔子还编次散乱的《诗》《书》,修葺废坏的礼、乐,晚年更序《易传》而作《春秋》,可以说,孔子对《诗》《书》《易》、礼、乐无一不精。孔子不仅好学、博学,而且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其次,君子是学思并重之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8]孔子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9]孔子既反对学而不思,也反对思而不学,主张学思并重。那么君子思考些什么呢?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10]而且君子应该时刻反省自己,例如曾子就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1]人只有不断自省才能不断进步,显然孔子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虽被后人称为圣人,但他并不是完人,他也会犯错。这是他和普通人一样的地方,而他和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他能通过自省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下决心加以改进。

再次,君子是勇担道义之人。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12]这说明君子要把求道和弘道当做毕生的追求。孔子所向往的大道非一人之力所能远播,因此,如果谁有幸领悟了道的内涵,那么他就要把这种大道传授给那些尚未得道之人,他希望自己的弟子都来志道和弘道,最终能成为君子或志士。孔子说过很多与道有关的话,例如,“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里仁》),[1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14]作为君子,一定要牢记并躬行仁义,而孔子把道和义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因而,虽然几千年过去了,孔子仍堪称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标杆。

最后,君子是勤于实践之人。孔子一生的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实践。一是实践自己的品德与操守。如孔子曾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5]只有符合道义的财富,他才会去求。孔子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在周游列国时,他有很多机会取得高官厚禄,但他坚守自己的品德与操守,如果国君不重用他,或有违他的主张,他就会挂冠而去。 二是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如“德政”、“礼治”,孔子大半生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奔波,他也愿意向统治者推荐自己的弟子,希望他们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践。因而,他很乐意弟子从政,对于那些愿意从政的弟子,孔子会尽全力帮助他们。《论语》讲:“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这也反映了孔子在对待做学问与做官时的明确态度,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当好官,而只有当了官才能让自己所学的知识付之于实践。三是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孔子奉行“有教无类”的原则,孔子的学生中有官绅之子也有贫民之子,以致南郭惠子曾对子贡嘲讽道:“夫子之门,何其杂也?”[16]虽然门下鱼龙混杂,但孔子都尽力帮助弟子发挥各自的特长,这不仅说明孔子的胸怀宽广,也说明孔子善于运用教学策略。孔子从30多岁开始办学,40多年时间里,“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17]既教给别人已知的知识,又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不知道的知识。可以说,孔子的教与学达到了高度的实践统一。

孔子之所以被尊为圣人,是因为他及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中国的知识分子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孔子已成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孔子在《论语》中谈论最多的就是君子,据统计“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的次数多达107次,是《论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实词。他希望自己的弟子、亲友及上司都能按照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子路曾问孔子:“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无也。君子之修其行,未得,则乐其意;既已得,又乐其知。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18]可见孔子所追求的君子形象,其最高境界是“终身之乐”,无忧无虑。应该说孔子的理想实现了,因为他本人的确堪称君子。

(二)和普通人相差无几的孔子

孔子身上有太多“标签”,当我们把这些标签去掉之后,我们会发现孔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普通人”。首先,孔子并非对功名利禄一概排斥,这一点与我们普通人是相同的。孔子明言“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里仁》)。[19]可见,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本就是人之本性。甚至孔子对财富的追求是积极的,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20]因此,孔子认为,如果财富是可以求得的,即使在别人的眼中是下贱的活计,他也愿意去干。这真实地再现了孔子食人间烟火的世俗形象。

孔子长期被尊为“圣人”,因而我们已经习惯了对他的“敬畏”。但孔子在生活中是非常平易近人的,《论语·阳货篇》就记载了一则孔子“俏皮调侃”的故事,“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21]孔子说错了话,子由立马反驳,孔子意识到自己失言之后,并没有一本正经地向众弟子承认错误,而是轻松地说了句我刚才只是开个玩笑罢了,以幽默的方式轻松地化解了这场形象危机,这展现出了孔子在生活中“可爱俏皮”的一面。史籍中,还有多处表现出孔子可爱的地方。如《史记》记载孔子会见南子,“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22]子路对孔子去见南子很不高兴,孔子急忙对子路发誓说:“ 我如果口不应心,天厌弃我!天厌弃我! ”那种急于表白的样子,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 真实可爱的普通人形象,而非一个严肃而令人生畏的、处于高高在上的圣人形象。

作为普通人的孔子才最可爱,我们最想看到的是来自山东曲阜那个名叫孔丘的人,而不是身着各色外衣的孔子。《论语》可说得上是一部信史,因为它不虚美,不隐恶。在弟子们的眼里,他们的老师是人不是神,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当我们静下心去品读这些不加雕饰的语句时,我们会为孔子的率真而感动。我们称孔子为圣人使得他和普通人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实际上,孔子是平易近人的,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到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位置上。孔子的智慧和人格完全可以学得来,只要善于学习并且勤于学习,普通人也可以拥有深邃的智慧和高尚的人格。

综上,笔者认为,君子是孔子所追求的且已经实现了的个人形象,主要表现在向学博学、学思并重、勇担道义、勤于实践四个方面。同时,孔子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普通人”,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人,有喜怒哀乐,会同常人一样犯错误,处处展现出“普通人”的一面,这便是孔子所展现出来的“二元形象”。

(三)对立统一性

孔子所展现的这种“二元形象”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其对立性不言而喻,君子与普通人有着天壤之别。其统一性表现在,孔子是道德学问上的君子,又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孔子正是因为他可爱而真实的一面,使得他的学术思想变得可信而可靠。孔子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不仅没有减损其作为君子的一面,反而增强了自身的真实性。孔子的形象是复杂的,无论是圣人、君子、学者还是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都只是披在孔子身上的“外衣”和“标签”,我们应当透过这些“外衣”和“标签”,从真实的生活中,从人性的角度,还原出一个更加真实的孔子。

二、孔子“二元形象”对今人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这种对立统一的“二元形象”给今人的修身养性以极大的启示。

首先,在思想上,当今很多人将“君子”与“普通人”完全对立起来,看不到其统一的一面。认为“君子”就是那种思想道德、文化修养、精神境界极高,甚至是超然物外,专注“谋道”的“神人”,而“普通人”只是默默无闻、世俗平庸、崇尚小利之人。这种将“谋食”与“谋道”相对立的观点诚不可取。追求正当的“名”与“利”乃是人之天性,是满足人的基本心理需要与物质需要的基本途径。“名”体现了他人、社会对自我的评价与认可,人无法生活在一个处处否定自我的社会中,也不可能完全不在乎他人对自我的看法与评价。“利”是维持自我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其重要性不必多言。我们当然反对将名与利看得过重,甚至一味追求,不择手段。同时,我们也反对那种忽视家人最基本的物质保障,而“谋道”过度者,这毕竟不是社会之常态。我们应当认识到“谋食”是“谋道”的前提,“谋道”是“谋食”的升华。当然,我们所说的“谋食”并非孔子所言的“君子谋道不谋食”的“谋食”,我们所说的“食”是维持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总之,孔子的形象启示我们不可将“谋食”与“谋道”、君子与普通人完全对立起来,应当看到其内在的关联。我们反对一味现实化,太庸俗,也反对一味理想化,太虚幻,最终寻求的应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君子与普通人的统一。

其次,当今一些人在塑造自我形象时,往往具有“单一化”与“极端化”倾向。在追求“君子风范”时,完全摒弃大众的一面。我们应当在思想境界上,追求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抱负,担道义的“君子风范”,而在“无关紧要”的私下生活中,不必处处保持这种风范,也无需将“君子风范”时刻挂嘴边,应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爱的“众人”。正所谓,教官的严厉无须带给家里,师长的威严无须带给朋友。

虽然孔子本人生活的时代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他的这种“二元形象”对于我们修身养性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孔子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他和我们普通人在本质上具有共同性。在今天我们细读《论语》,品味孔子,相信一定能获益匪浅。我们有责任把孔子从遥远的过去带到今天,带向未来。孔子只是我国古代一大批杰出先哲之一,《论语》也只是众多传统经典中的一部。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终于认识到好传统的巨大价值,并积极主动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这种良好的开端让人无限欣慰。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每一位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屈原曾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也是漫长而且艰辛的,只有一直坚持下去,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1][3][5][6][8][9][10][11][12][13][14][15][19][20][2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M].中华书局,2006.83. 13.59.12.18.190.190-200.3-4.40.40.184.80.39. 78.205.

[2][16][18]刘向(王锳等译注).说苑全译(卷17)[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727.733.738.

[4][7][17][22]司马迁(甘宏伟等评注).史记评注译(卷47)[M].崇文书局,2010.308.311.311.30 6-307.

(责任编辑 丛文娟)

唐百成,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盖鹏超,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邮政编码 250014)

B222.2

A

1672-6359(2016)04-0088-04

猜你喜欢
圣人弟子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官场圣人范仲淹
弟子规
弟子规
官场圣人范仲淹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