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男 李 硕
多维视角下中国传统政治亚文化探究
张胜男 李硕
政治亚文化是政治社会中,由于社会成员的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地域、年龄和性别等的不同,产生了有别于主流政治文化整体性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心理和政治价值,并在政治体系中起着一定影响作用的政治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说,现代学者更多的是从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框架、层次、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传统政治文化从不同主体的视角下进行梳理,将繁复错节的传统政治文化进行细化。并且从广义的政治文化概念出发,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情感统一纳入到研究领域。
政治文化;政治亚文化;政治制度;政治价值;政治情感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历经了数千年,经历了一系列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它既包括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也包括中国境内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流行的各个王朝的政治亚文化与地域性政治文化。因而,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亚文化除考虑政治主体因素外,研究各朝代与各地域的政治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如按照阶级来分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按照民族区分有汉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别。从广义的政治文化进行研究,政治制度也是对政治文化考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同一封建王朝在兴起、发展与衰败的不同阶段,其〔国家〕制度、政策和统治思想也是有差别的,所以对于政治亚文化来说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且,从政治行为与政治心理的角度来说,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形成的政治心理与政治行为有所差别,地域因素也是政治亚文化所要考虑的重要原因。所以,笔者将其分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亚文化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亚文化、民族的政治亚文化、各王朝的政治亚文化、地域的政治亚文化,下面将分条进行细述。
从实然的角度来说,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刘泽华与葛荃先生在《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与政治意识》一文中就提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组成呈现多层次性,但是在多层次性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一条主线——王权主义。在这里我们先不讨论将王权主义概括为统治阶级亚文化是否以偏赅全,但确实对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来讲传统政治文化的政治价值是其外延,政治伦理是其工具,政治制度是其保障,政治情感依附于其。我们这里所指的统治阶级是对中国古代皇帝、宗亲贵族、官僚士大夫、庶族地主、豪强等不同的社会角色的统称。而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亚文化的产生来说,更大程度上是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的一种渗透,与今天的政治社会化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愚民思想。但是又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与遭受的政治行为使其在原有的政治心理与政治认知上易产生逆反,形成新的思想,这种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与被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的互动值得我们比较、研究。下面将从几个点进行深入:
(一)重民的政治思想,对待“民”的问题,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
就重民的思想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不同角度看,所形成的政治亚文化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方面。普遍的重民思想,是立足于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来讲的。从纵向各朝代发展来看,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尚书·五子之歌》,提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夏康之弟劝诫夏康而作的诗歌。到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章句下》),到汉高祖认同的“王者以民人为天”(《汉书.郦食其传》),唐太宗论证的“君依于国,国依于民”(《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八·高祖武德九年》)等。历代统治者都将民众置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而从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所包含的民主、民生、民议等方面看,主体都是统治阶级,“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大学》)。
以统治阶级为主导的重民思想,被统治阶级是否有意识或者是否存在于被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中,而形成两种亚文化的共性?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政治社会化,重民作为统治阶级主导的思想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互动中,向下的渗透程度是不大的。历代统治者大多实行愚民政策,儒家政治思想倡导“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重民思想在被统治阶级亚文化中存在感不强,反而代之的是服从的“忠”的观念与被逼无奈时“替天行道”的政治行为,在这整个过程中其对于重民是没有太多理解。所以就重民思想来说,对统治阶级来说更多的是其政治规范,而对于偏向于被逼无奈时的反抗政治意识而非大多数政治过程中的维权手段,这在人治的封建时代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重民思想虽然作为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部分,但是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亚文化中的表现各不相同。
(二)伦常的政治文化,宗法伦常在维护社会稳定与政治秩序方面提供了政治心理基础
从统治阶级亚文化与被统治阶级亚文化的角度来讲,宗法伦常表现形式与认知方式也是不同的。就统治阶级来讲伦常是重要的统治工具,“三纲五常”思想是其总则,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外延出的统治阶级政治亚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强调秩序和德治。宗法伦常政治文化的秩序即“俊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宗法伦常的思想上升到庙堂之上,便转化为了德治的思想。孔子曾提道:“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孔子家语·刑政》)。这就是说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伦常道义去教育,而并非用刑罚,刑罚只是面对极端情况时所采取的办法。
可以说宗法伦理的政治文化也是统治阶级所主导的,被统治阶级是被施加的客体。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在宗法伦理氛围下,个人在家族中在官僚体系中是缺少自身独立人格的客体,在家庭中他们以血缘关系为由为家庭承担义务,在国家中,他们将统治者看做“大家长”,服从统治,为国家尽义务。可见宗法伦理在被统治阶级政治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情感与政治心理表现出来的是忠孝意识,孝产生于家庭,是家庭关系的一种表现,后逐渐走入社会成为国家统治的一种意识形态。孝观念在国家这个大家庭中表现为对民族孝,对统治者孝,逐渐演变成了“忠”观念。
因此,宗法伦常政治文化在统治阶级中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政治价值与政治思想即强调秩序与强调德治,在被统治阶级中,所形成的政治亚文化是一种政治心理即忠孝观念的服从心理。综上所述,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亚文化两个视角重新看待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民思想、宗法伦理政治文化、忧患意识等要素,在两个阶级所体现出来的政治文化范式与对其而言两个阶级的主体意识都是不同的,所以在梳理这些传统政治文化时,立足不同视角更能探赜索隐。
在我们谈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时,从多主体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多族群的角度考虑即研究各民族的政治亚文化的共性与个性。中国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统一的政治文化,但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是在于汉民族主流政治文化外,独立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体系之内的。由于中华民族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地理条件、文化传统、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情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生产方式、政治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上存在差异,其成员所形成的政治情感、政治认知、政治价值也有不同。
首先汉民族作为中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头羊,发展形成的政治制度较为完备,政治思想成体系化,在与其他民族的政治文化交流中,长时间属于向外扩散的一方。所以少数民族所形成的政治文化,既有自身特性又有汉民族政治文化的共性。有学者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兼容了佛道思想的‘原典传统’,第二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在现实中被改造走样了的‘变异传统’政治文化,第三类是少数民族具有的宗教性的政治文化传统”。以这三种分类为标准,结合与汉民族政治文化的共性以及自身特性,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找出了一些其他民族政治文化,此处政治文化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为广义性质的政治文化。
伊斯兰信教民族的门宦制度是一种神权与俗权合一、土地剥削与宗教榨取相结合、体现教主兼大地主特殊利益的封建制度,也可以说是伊斯兰教的神秘主义与中国封建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高度严密的家族管理体系,高度的政治、经济、社会权力与义务的共享。蒙古王公封爵制度,类似分封制度,并评定亲王、郡王、贝勒等分封等级。景颇族山宦制度,指在等级制度的基础上,以山官、寨头等为统治者在一定辖区内行使独立权力,具有原始奴隶主色彩。西藏的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自治制度,建立在西藏独特的经济基础和文化氛围之上,是政权和宗教权力合一的政治制度,是政治领袖同时兼为宗教领袖的整体,其主要标志为政教领袖为一人担当——达赖喇嘛,几百年的政教合一制度即使在今天仍对西藏人民有着很大的影响。
由上述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出,与汉民族的政治文化相比,有共同的因素比如宗法等级、家长伦理等,其也存在政教合一、协商决定等自身独特性,笔者主要是研究的差异较为巨大的政治制度,在民族成员的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情感也存在巨大差异,这也有待搜集更多资料深入研究。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不同朝代的发展中也产生了异变,形成了各朝代独具特色的政治亚文化,这种政治亚文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各王朝新建立之后吸取前朝灭亡经验会在政治制度、政治政策方面进行改善,形成自身特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各王朝政治亚文化,二是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发展,其缺陷的不断显露,君主批判,反对伦理的政治思想也不断凸显。
首先就秦汉比较,秦朝注重法治,严刑苛;而汉朝在继承秦朝“大一统”、集权主义等政治文化的基础上,在初期注重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后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摆脱了秦朝法治的运行轨道,实行德治,并且在汉朝提出了“三纲五常”的理论体系,将个人道德与社会意识相结合,这也是秦朝及以前朝代所不具有的。隋唐的开放多元政治文化与后世其它朝代相比,也是自身政治文化的特色;明清封建制度发展到高峰,苛刻严厉,对外封闭,控制言论思想。
综观整个封建社会,对于传统政治价值例如君主制度、伦理观念使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反叛思想,这里我们要着重提一下明清之际的反叛思想。
无论是秦始皇建立帝制实行大一统,还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抑或是宋明理学的产生,它们都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而明清之际的思想解放则是一个创新,结合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明末思想解放的士人群体都倡导儒家,并且深谙古代著名书籍,所以在思想上以传统儒家思想的“仁礼”为引,强调君主以人为本,德治为主,不仅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更是对其做了自身思想蓝图中的改良。黄宗羲的思想是当时的代表,其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与反思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础从“公天下”的视角来看的。
黄宗羲提出了“为天下大害者,君而已矣”(《明夷待访录·原君》),表现了对君主专制的极大不满,对现行的君主制进行了批判。进而,黄宗羲从“公天下”视角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明夷待访录·原君》)的以民为本的君主专制制度.以传统儒家思想中的“民贵君轻”为指导,建立一种以君主服务天下的政治制度,虽然君主依然存在,但是他的政治理想蓝图中的君主已不是原先那种实行专制独裁的统治的君主,而是能维护天下百姓的利益,为天下人民服务的君主。
而相对于伦理纲常思想,李贽是大力倡导人性的先锋战士,首先他提出了“不能离人而言道”,强烈反对天理人欲不能相容的观点。李贽提出“道本不远于人,而远人以为道者,是故不可以语道。可知人即道也,道即人也。人外无道,道外亦无人”(《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李贽认为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是脱离人而言道,不能真正成立。李贽还强调“人必有私”,他认为“无私”的正人君子是十分虚伪的,主张人从事某种事业都有功利目的,也是人们对于生活的基本欲求,任何功利目的都是正常的,应当的。从“人必有私”,李贽又延伸到了“好恶从民之欲”(《李氏文集·明灯道古录》),进而,李贽认为人对物质的欲求是反映在百姓的生活之中的,只有顺应人民的欲求才是善,这与儒家传统的“礼”的内容是相反的。
地缘政治学提出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所以从该角度考虑,我们可以将地理条件单独列出,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因生活习俗、爱好习惯形成的社会心理基础不同,产生不同的传统政治文化。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外,活跃在中国历史的还有关东文化、三晋文化、徽州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不同是构成地缘政治文化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长期处于中央政府统治下,农耕经济盛行,所以长期处于正统与主流政治文化的地位,官本位与伦理思想都十分浓厚。齐鲁文化,在这里我们应分开来看,齐文化与鲁文化是相差较大的,齐地区位于胶东地区,沿海,盐商业较为发达,地区政治文化重法家思想,重视工商业,唯才是举,不讲究门第,思想开放自由;鲁地区位于今山东鲁西南地区,位置靠近中原地区,与中原文化较为相似重礼治、崇尚王道、推行维持传统政治制度。三晋文化具有独立封闭意识,巴蜀文化注重实用主义,荆楚文化具有牺牲意识,岭南文化务实求变。逐渐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主导的传统政治文化下,各地多元政治亚文化发展的局面。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在长久统一发展中,由于阶级、民族、地域等因素,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政治亚文化。王权主义、重民思想、宗法伦理作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对中国传统政治心理、政治价值、政治制度、政治情感产生了深远影响,多元政治亚文化在主流政治文化下对不同阶级、民族、地域的传统社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元政治亚文化也使得传统政治文化丰富多彩,既有皇权至上的崇圣思想,又有破除君主权威的民权意识;既有强调等级的宗法伦理,又有“万物一体”的平等观念;有倡导德治的仁政思想,也有倡导法治的严苛制度;有遵循自然的无为思想,也有积极入世的实用主义;有尊卑上下的等级意识,也有天下大同的平等思想。以政治亚文化为视角,分析传统政治文化,不仅让我们更注意到主流政治之外的“支流”政治文化,更便于回归到政治文化的构成因素,从政治心理、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价值、政治情感等方面去研究政治文化。也正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亚文化的不断交流、借鉴、碰撞,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才能稳步发展,延续至今。
(责任编辑 马晓黎)
张胜男,李硕,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邮政编码 250100)
D691.2
A
1672-6359(2016)04-00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