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大数据提升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研究

2016-02-11 09:59:07杨红新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后勤管理新常态可行性

杨红新(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运用大数据提升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研究

杨红新
(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新形势,积极适应干部培训高强度化、大规模化,学员需求多样化和学习需求高端化的新常态。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加快推进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数据化、标准化、专业化的建设,通过对相关部门数据的有机整合和对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进一步降低党校后勤的运行成本,实现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精准化,满足党校干部培训、教学科研的需求。

关键词:后勤管理;新常态;大数据;可行性;数据挖掘

一、大数据的内涵与重要作用

近些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信息技术和应用模式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全球数据量迅猛增加,人类从互联网时代开始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凸显。在大数据时代,借助于互联网与整个社会的深入融合,大数据将深入到每一个行业,对每一个行业将产生重要乃至颠覆性的影响,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对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将推动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走向“零边际成本化”,将推动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真正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新常态下,党校的后勤管理必须紧跟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步伐,适应党校培训高强度化、大规模化,学员需求个性化,学习需求高端化的新常态,通过积极运用大数据推进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数据化、标准化、专业化,不断提升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二、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新常态迫切需要运用大数据

(一)学员的年轻化、个性化带来需求的多样化

近年来,领导干部跨地区轮岗交流逐渐增多,干部来源地区日益多样化,而不同地区的党员干部在生活、饮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使得以往统一标准的管理逐渐不能适应学员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新招录的公职人员更加年轻化,80、90后的学员在学习、生活方式方面与以往的党员干部存在很大的不同,性格更加个性化和学历更加高层化,而带来需求的更加多样化。鉴于党员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目标是满足学员学习培训期间的需求,因此,学员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对党校后勤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如何更好的满足学员的需求,并且能够对部分学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发展的方向。精准化是大数据的重要特征之一,通过对学员信息的采集、录入和分析,借助移动客户端,从而为学员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二)党校后勤支出受到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制约

随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增加,财政收入也从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变成个位数的缓慢增长。党校干部培训的各种经费均来源于财政收入,因此,财政收入增速的放缓必将影响到党校干部培训经费支出。当前,干部培训规模和强度的增加,将会带来干部培训教育支出的增加,然而,在培训经费增长有限的约束下,用于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经费比重势必会下降,这就迫切要求进一步提高后勤经费的使用效率。通过将大数据引入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系统,把后勤管理与服务内容进行数据化,推进后勤管理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成本的最小化。

(三)大规模、高强度的干部培训日趋常态化

十八大以后,中央对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反对“四风”和强势推进“正风肃纪”的背景下,党员干部参与社会化培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干部培训向党校集中的趋势日趋明显,培训的规模会逐年扩大。新常态下,大规模、高强度的干部培训,必然会增加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工作量,后勤服务面临更大的压力。把大数据应用到后勤管理中,通过对日常运营的数据进行分析,准确找出后勤管理与服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能化繁为简,最大程度的减少没必要的管理与服务环节,促进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党校后勤从业人员不足与业务素质不高并存

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各级党校对教学、科研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而对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后勤部门重视程度则明显不够。在大部分县市区党校,后勤部门已经成为党校内部的“弱势”科室,不仅人员配备少,而且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尤其缺乏具有专业后勤管理与服务经验的年轻人,使得党校后勤管理比较“随意化”,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化,后勤服务水平比较低端化。运用大数据,把党校后勤管理进行数字化处理,有机整合党校的后勤资源,通过提升后勤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

三、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运用大数据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员的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学员更多的使用互联网是党校后勤与服务应用大数据的前提和基础。近些年,干部年龄结构逐渐优化,中青年干部成为公务员队伍的中坚力量,高学历的80、90后成为公务员队伍的新生力量。与年龄较大的领导干部相比,年轻干部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更多的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大数据能够运用的前提是产生大量的数据,当前产生数据最多地方是互联网,人与人之间、人与不同平台之间借助各种客户端通过频繁沟通、互动,能够产生大量的数据。只有越来越多的学员使用互联网,党校的大数据平台才能把周到的后勤服务准确的送到学员手中。

(二)党校信息网络设施的不断改善

近些年,党校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截止目前,大部分党校均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站主页上开通了不同的板块。有相当一部分党校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党校微博,在该平台上持续更新党校的最新动态和当前中心工作。学员和公众通过关注党校微信公众号、党校微博,不仅可以对党校进行更好的了解,而且可以对相关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可以阅览党校发布的专家授课信息,前来党校进行旁听,实现与专家的零距离接触。党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党校微博等网络平台,成为党校有效获取大数据、积累大数据的主要途径,为党校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支撑。

(三)数据采集与存储更加便利化

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推动上网方式从网线时代走向无线时代,用户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可以与世界连接。与此同时,微信、微博、QQ等社交网络的移动客户端在智能手机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尤其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快速的发布信息,并能得到关注者的及时回复,这大大提升信息传输和应用的效率。只要用户打开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后台控制系统就会自动记录下用户的访问数量及其留言,把访问数量及其留言进行简单整理后,就变成了能够使用的数据,这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来获取有效数据,更加高效、更加经济。

(四)高学历教师拥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近些年,党校教师队伍更新较快,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逐渐成为党校教学和科研的中间力量。一方面,青年教师在大学期间不同程度上学习过统计学,在教学和科研中也在广泛的使用统计分析软件,不仅能够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且能够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青年教师是伴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是社交网络、移动客户端的积极使用者,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具备对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的后台系统进行基本的管理和维护的基本能力。因此,高学历的青年教师是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运用大数据的人力资源支撑。

四、运用大数据提升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思路

(一)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数据的采集与储存

大数据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前提,是拥有海量的数据,而数据的积累则需要准确、快速的记录用户与客户端之间的互动内容,这对承担信息传输任务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加稳定、更加高速的要求。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大数据对提升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作用,各个党校必须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提高食堂、保洁、车辆、财务、图书等后勤部门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增加数据的采集量和存储量。

(二)建立健全后勤管理与运行的数据化、标准化制度

加快后勤管理与服务内容的量化,实现后勤管理向数据化管理转型。引入大数据以后,几乎每项后勤管理与服务内容都要进行量化,实施时要进行数据录入,这就可以建立客观的倒查机制,进行事后追究。在后勤管理与运行的数据化基础上,通过标准化制度来设立后勤管理与服务的统一标准,把实际管理与服务的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与不足,进而实现高质量管理与服务的常态化、稳定化。

(三)有效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共同提升后勤管理与服务水平

实现党校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图书馆、食堂、住宿、教务、办公等相关部门之间数据的共建共享。例如,当班主任把每期学员报到人数上传到数据平台后,食堂、住宿、图书馆等部门就知道了该期学员的实到人数,进行相应的后勤安排,减少没必要的资源浪费;班主任也可以通过数据平台,及时向学员发布课程变动信息和班级最新动态;学员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把培训、餐饮、住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发送给数据平台,后勤部门在收到信息后,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安排专业人员把问题处理好。

(四)深入挖掘现有数据,提升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水平

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在总结经验、预测趋势、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关键是要深入挖掘已经收集的数据,提升对现有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水平。通过对食堂运营的总成本、效益及各环节的成本进行分析,在与其他单位食堂的运营进行比较后,就会找到本单位食堂运营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微信公众号收集学员对不同授课专题、时政热点的点击率,就能了解当前学员关注的焦点,把学员的真实需求传递给授课教师,最终既满足了学员的需求,又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果。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后勤管理人员运用大数据的能力

既会熟练运用网络,又会分析数据的专业人员,是党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积极运用大数据的关键。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党校,尤其是县市区党校的后期服务人员,不能熟练的运用信息网络,这严重制约着大数据对提升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作用的发挥。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现有后勤管理人员信息网络知识与技能、数据分析的培训,逐步提高其运用大数据进行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能力。同时,应积极引进既懂党校后勤管理,又会处理、应用大数据的专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6):647-657.

[2]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06):957-972.

[3]刘泽照,张谦.国外大数据研究特征及趋势预测[J].图书馆论坛,2014(08):103-108.

[4]张咏梅,穆文娟.“大数据”对企业成本控制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4(23):94-95.

[5]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DT时代:从“互联网+”到“大数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3-7.

(责编:张清雅)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6)03-0078-03

〔收稿日期〕2016-02-01

〔作者简介〕杨红新(1987-),男,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党校教育科副科长、助理讲师。

猜你喜欢
后勤管理新常态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2:01:56
学校总务后勤管理工作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88期)2016-11-24 15:01:55
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信息化创新探讨
新时期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之我见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1:44:07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0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