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村生态建设的“五山模式”初探

2016-02-11 09:59谢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协同治理

谢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湖北农村生态建设的“五山模式”初探

谢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五山模式”是发挥政府、民间组织、农民等各方力量合作建设农村生态家园的结果。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有:强调培育农村生态建设中必需的社会资本;注重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三重建构;改变农民的生活观念,满足农民的各类需求,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基础、立足和关键。

关键词:五山模式;农村生态;协同治理

一个国家、地区真实的发展应当是“总体的、内生的、综合的发展”。这种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使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更加合理快捷。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做出过重大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为传统农业”。基本维持简单再生产会形成一种长期的均衡状态,只有新的生产要素引入才能增加收入流,才能使传统农业得到改造,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现阶段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化服务型社会的跨越。对于传统农民而言,如果恰好选择了适合本地乡土民情的发展模式,就有可能实现对于传统农业社会的改造和新的发展的机遇。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由于民间组织的介入,获得了新的生产要素,经过村民们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创造了别具特色的“五山模式”,幻化为中国美丽乡村的一个魅力缩影。

一、“五山模式”的形成及其特色

(一)形成

五山镇位于湖北省谷城县西北,地处武当山南端,面积250平方公里。五山镇辖21个村1个居委会,共有3.5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2.9万。农村户数为8325户,劳动力约1.31万个,耕地面积约2.16万亩。堰河村是五山镇的一个普通山村,村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960亩,茶园1000亩,共辖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221户,人口831人。在堰河村,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到在册总劳力的27%,具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占到人口总数的72%,初中文化水平的占23%,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0.5%。2003年8月,北京绿十字生态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孙君将靠近丹江口水库下游的五山镇堰河村和田河村选定为农村绿色社区试点基地。绿十字组织成员先后来到五山镇,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同时,绿十字组织在堰河村召开村民大会,介绍生态保护的新理念,放映了环保节目,演示了北京市地球村建设碓臼石生态村的过程,动员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经过各方长期的调查研究,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改造方案逐渐完善起来,五山镇政府最终将该方案纳入了政府工作计划。

(二)特色

1.唤醒农民的生态意识是构建“五山模式”的前提

“五山模式”的形成是农民生态意识觉醒的产物,是多方力量协同治理的结果。五山镇的农村生态建设不仅仅只是建造新的生态房舍、新道路,更是区别于传统农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观、新的生活方式。其中,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建设研究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主要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当地政府重点支持了五山镇的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2004年襄阳市精神文明办将五山镇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试点,在之后的十多年间,襄阳市和谷城县政府积极支持五山镇坚持绿色生态的发展方向。民间组织在农村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沟通引导作用,积极鼓励农民参与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将五山镇作为理想的生态农村试验场。以绿十字组织负责人孙君为代表的一大批志愿者指导当地干部群众制定建设规划,并沟通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五山镇的农村生态建设。转变农民(这里包括乡镇的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是“五山模式”成功的关键性因素。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绿十字组织耐心地引导干部和村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美学的角度考虑当地的生态建设。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各族人民对于自己原有的习惯总是恋恋不舍的。用暴力取消这些习惯,对他们是悲惨的。因此不去改变这些习惯,而要引导他们自己去改变”。当农村生态建设的理念被内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目标的实现也就为期不远了。

2.培育和发展不同的社会资本是构建“五山模式”的基础

“五山模式”强调培育农村生态建设中必需的社会资本。农村生态建设的过程提升了农民的积极主动性,使其广泛参与到农村社会治理中,在此过程中便积累了充足的社会资本。“这里所说的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当地农民的广泛参与有助于推动为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而开展的合作。绿十字组织从改变农民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着手,培育农民的合作精神。文明行为方式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农民的生活是需要美丽洁净的空间的。绿十字组织使用农民能听懂的语言力争实现农民“知情、明理、参与、持续”。其中,废物处理要求做到“让垃圾不出村、让污水不入河”;房屋修建要求实现“不靠路、不填塘、不劈山、不占田、不砍树”;生态家园被形容为“河里有鱼,树上有鸟,地上有虫”。农民听懂了、理解了、接受了,在有序地开展了从垃圾分类到中水处理等一系列工作中,使整个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3.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是构建“五山模式”的目标

“五山模式”注重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三重建构,三者密切结合、互相辉映、平衡发展。该模式求真务实,摒弃了“先生产、后生活”以及各种不切实际的教条,培育“生态=生活×生产”、“先生活、再生产”等新理念,让农民们从回归优良传统、抛弃落后观念上得到改善生活的实惠。同时,农民在体验田园生活、发展健康经济的过程中,被激活了内在的生活兴趣和生产积极性。

二、“五山模式”的经验及其借鉴

现如今的五山镇,灰砖黛瓦的小楼构成了清洁宁静的村庄主体,分类设置的垃圾池以及由猪圈—沼气池—鱼塘构成的中水循环系统减少了污染。在堰河村,放眼望去可见收获后待犁的片片田畴、山岭上的青松修竹、碧绿茂盛的茶园、云雾缭绕的神圣茶坛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了AAA级景区。五山镇的发展模式是我国中部地区农村生态建设的成功典范,是当地农民思想观念转变,行为方式快速转变的结果。“五山模式”的经验与价值对于我国农村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改变农民的生活观念是基础工作

“五山模式”的构建最初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中国传统的农村是没有污染的,现在的污染是人为产生的。20年前农村人畜的粪便可以制作宝贵的农家肥,而现在农民广泛使用化肥,人畜的粪便没有人愿意搜集,导致村庄里臭气熏天。农村依然可以恢复自净功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引导农民建立新的生活观念。例如,烂菜叶、煤灰、以及农作物的秸梗等农村常见垃圾经过分类处理,可以变废为宝,这类垃圾不用村集中、镇转运,农民在家中就可以处理了。如《周易·井》曰:“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意思是说:“改建村庄不改建水井,等于什么也没干。……君上看见井水污浊不能食用,为我们感到伤心。淘洗干净,就可汲饮。君上英明呵,众人都获得他们的好处”。要彻底地解决农村的污染,就要转变农民生活观念,恢复保护自然生态的生活方式。在堰河村通过改造,农户沼气使用率达到85%,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超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特别是修建了沼气池、排污水管、沉淀中水池、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池等设施,构建了村内的水循环系统,实现了该村的用水自净。

(二)满足农民的各类需求是立足之本

“五山模式”秉承“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宗旨,将农民的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农村是熟人社会,家族血缘承载道义的社会关系,庙、寺、祠等老建筑联系着农民心中的道义和忠义,也是当代农村的社会治理要素。五山镇尽量保持了农村原有的血缘和家族关系,不但保护这些老建筑,还通过兴修茶坛凝聚人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而言,农村将作为区别于城市的巨大空间而长期存在,不可能实现整体的城市化。“五山模式”致力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农民的各类生活需求,逐步消除城乡生活差距,使农民在农村可以过体面、有尊严的生活。在安居工程建设方面,五山镇堰河村先后完成了6000平方米的一期鄂西特色农居社区示范工程,完成了8000平方米的二期生态小康型抗震节能住宅示范工程,以及5000平方米的农民住房改造示范工程等。建成了总长28公里的村级公路,完成了水泥路户户通工程和2000米河岸整治及美化工程。五山镇的实践表明,通过科学有序的建设规划,农村可以为农民提供比在城市更有尊严的生活方式。

(三)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是关键环节

“五山模式”增强了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信心,使其成为农村生态建设的主体力量。在当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被地方化、乡土化,并逐渐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乡村中的劳动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创造性的、善于学习的农民,他们一般具有中学文化水平,外出打过工、做过生意或当过干部;另一类是被动型的农民,他们没有见过世面、憨厚老实、从众肯干。“五山模式”力争把第二类人转变成第一类人,使新农村生态建设增加了生力军,“三重”文明的建设就有了行动者,实现了全员参与绿色生态农村的建设。在堰河村,上至耋耄老人,下至呀呀学语的孩童都被灌输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乡镇培养出来的农民工程师会帮助村民用电脑绘制建房草图,甚至筹建的猪圈、鸡窝都会邀请专业人士提供相关建议,力争修建地美观、和谐。

三、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力争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我们要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五山模式”的实践正是顺应了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愿景,该模式是农村治理的有益探索,积累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宝贵经验。坚持农民为主体、农民的参与及行动是构筑生产、生活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农村的关键。在乡村治理中,需要倾听农民的呼声、回应他们的需求,真正做到让农民满意。“五山模式”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组织以及村民的力量,促进农村生态保护,实现生态、生活、生产的协调发展。农村生态家园的建设不仅仅是道路的硬化、环境的美化,更要注重治理制度和机制的优化、村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及村民社会资本的培育等软件建设。

参考文献:

[1][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2][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11.

[4][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195.

[5]徐奇堂编译.易经[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183-185.

[6]刘晓光,侯晓菁.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和制度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

[7]汪勤峰.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讨[J].求实,2014(9).

(责编:张清雅)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6)03-0021-03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民参与社区治理样态及规则研究”(13BZZ037)。

〔作者简介〕谢俊(1988-),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协同治理
法治政府的权力品格
协同治理视域下政社合作机制研究
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下的京津冀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研究
协同治理: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理论参照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治理的创新
科学构建我国城市社区组织协同治理机制
政策协同的内涵、特点与实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