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2016-02-11 09:59刘丹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连116013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刘丹(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连116013)



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刘丹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辽宁大连116013)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战略新高度认识和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以“三结合”为思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建设。一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才能使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腐,实现标本兼治。二是破解谁来管、管什么和怎样管三个主要问题,使党的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三是从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制约、考核奖惩、调查研究等多方面共同发力,构建党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以来,能不能把已经取得的疗效转化为长久的健康,考验着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成效。所以,必须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巩固党风建设的成果,使得党员领导干部从“不敢”到“不能”再到“不想”腐,实现标本兼治。

一、十八大以来作风建设的新发展

(一)从战略新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1.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群关系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讲话当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和重申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党群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工作方式的外在表现,而人民群众不会通过我们的《党章》来判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谁的利益,只能是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来判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谁的利益。所以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2.作风建设的目标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是一劳永逸和一成不变的,以“四风”问题为主要表征的党风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削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任其发展,必然会伤及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决纠正党内不良风气就是要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根植于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当中,进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3.加强作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作风建设,纠正党内不良风气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在实践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4.加强作风建设,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以建设高素质的执政党为目标。而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仅仅是因为风清气正本身就是高素质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因为作风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既是党内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外在表现,同时作风问题的根本解决也依赖于思想、组织、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的系统发力。所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切实担负起从严治党的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

(二)坚持“三个相结合”,以创新的精神推进作风建设

1.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八项规定”的出台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聚焦“四风”问题,再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都把作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而重拳反腐也让人民群众进一步看到了党中央的坚强决心,通过查处不良风气典型案例,反腐“拍蝇”和“打虎”营造高压氛围,不仅实现了“不敢”的治标目标,社会风气也随之好转。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标本兼治的思路,他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八大以来,一系列的新部署也使得党风廉政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彰显了中央标本兼治的治理思路。

2.抓好作风建设与抓好中心工作相结合。抓好党风建设与抓好中心工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种意识,即: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所谓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所谓责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所谓大局意识是指党建工作从来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片面的,离开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党建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勇于担当和依靠群众相结合。所谓勇于担当就是强化领导干部在作风建设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自上而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使作风建设真正取得成果。

在强化领导干部的示范效应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一方面强调作风建设的客观评价主体是人民群众,指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同时也突出强调了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指出“要织密人民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的探照灯”。

二、新形势下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亟需破解的主要问题

(一)党的建设的监督机制的完善

新形势下如何强化各级党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发挥好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如何通过完备的规章制度首先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权利的落实。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个制度的设计初衷就是发挥民主党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作用。所以当前民主党派发挥监督作用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健全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各项制度,保证其监督权利的落实。

(二)党的建设的全面加强

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就是通过什么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强化和坚定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使其对于科学理论有理性的认同,对历史规律有正确的把握,对于基本国情有客观清醒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强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党的学风建设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的同时提升党员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党的工作作风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一方面是通过什么样的体制机制保障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加强党的领导作风新形势下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是民主集中制如何落到实处,如何杜绝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杜绝“带病提拔”现象的出现。加强生活作风建设新形势下亟待破解的突出问题是一方面如何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一方面如何将人民群众对于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权利落到实处。

德国的行政诉讼纠纷调解,主要分为诉讼前调解和诉讼中调解。对于诉讼前调解而言,在德国常见于建筑业、环境法、公务员法等领域,调解是此类纠纷普遍采用且成效卓著的解决方式。㉑近年来甚至有学者提出强制调解程序,即行政纠纷进入司法程序或者复议程序前必须先进行一轮调解,但这种观点并未被德国《调解法》所采纳,学说上仍认为调解系自由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且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期间其权利并不因调解程序的介入而产生变更。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的相结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相结合。思想建党立足于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境界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员是国家和社会的优秀分子,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首先必须做到思想上自律,行动上自觉。当前思想建党在新形势下亟需破解的突出问题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夯实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根基,使党员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时刻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制度建党立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底线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建章立制成为整治“四风”的重要抓手。当前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来说,新形势下制度建党最需要破解的问题就是如何严肃党纪,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党内规章制度,并且使得这些规章制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起到实实在在的约束力,塑造党纪的权威性。

三、多管齐下,构建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一)构建理想信念教育长效机制

1.强化对理想信念教育规律和特点的研究,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科学化的问题。党性教育由于其教育内容的相对特殊性,过去往往是忽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状况和需求状况。所以为了使理想信念教育能够取得实效,理想信念教育也必须要符合教育基本规律,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仅仅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和大的时代背景来展开,突出其时代性,同时也必须进行需求调研,突出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体现教育的差异性,突出其以人为本的特点。另外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也必须要更新,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行“升级换代”,突出其教育方式的灵活性,另外必须对教育结果必须进行反馈和评估,构建一套具有操作性的理想信念教育的考核评价体系。

2.建立和健全保障理想信念教育取得长效性的刚性制度。其一,在立足于党员领导干部的实际状况,制定科学的教育内容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制定保障其落实的相关体系和措施,把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完成情况作为对其考核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其评优晋升的重要砝码。其二,加强对于党性教育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参加党性教育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严格要求,并将其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计入个人档案。其三,建立和健全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责任制,要把理想信念的相关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和计划之中,形成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完善作风建设的制度制约机制

2.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其一,严格执行《党内监督条例》,落实党内监督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其二,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监督责任,加大党组织内部监督力度,建立和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保证党组织在监督中不缺位。其三,强化人民群众、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的监督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和健全监督评价反馈机制,保障其监督权利可以落到实处。其四,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力量,拓宽网络监督渠道,以制度规约网络监督的规范性。

3.切实增强制度执行力约束力。其一,增强制度系统性,制度的设计在宏观上将着力点放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群体,在微观上,使得具体制度与基本制度能够衔接起来,工作机制和责任机制能够相匹配。其二,增强制度针对性,把着力点放在人民群众反应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上,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现象,既针对具体表现的作风问题进行治理,又针对深层次的党员干部个人修养问题拿出对策。其三,增强制度可操作性,做到表述具体,清晰准确,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其四,增强制度权威性,强化“制度落实要责任落实”意识,对制度执行进行责任分解,使各级领导干部认清职责。

(三)构建作风建设的考核奖惩机制

1.建立定期评议制度。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等原则,从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纪律执行情况等方面科学设置考评项目,并且采取诸如个人自评、网上民主评议、群众评议等方式,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作风进行考核评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通报机制,对一段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的带苗头性、倾向性的、普遍性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和纠正。对考评处于

末位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采取诫勉谈话和组织处理等手段,以考评促转变。

2.逐渐完善奖惩制度。首先必须对于能够做到廉洁自律并且起到表率的党员领导干部予以奖励,并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考量指标,对于存在“庸懒散奢”等作风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其具体表现和情节轻重予以惩罚。必须逐渐提高党组织选人用人的公信力,从源头上保障能够把那些政治过硬、立场坚定、作风优良、品行端正的人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在党员领导干部的选人用人中必须坚持原则,保证我党选人用人的程序能够得到落实。

3.严格党建工作责任制。“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方面强调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自上而下改进党的作风,营造党内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同时也进一步揭示了搞好作风建设必须严格责任追究,特别是严格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性,坚持问责,敢于问责,做到不怕丑、不护短。

(四)构建作风建设的调查研究机制

1.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查研究计划。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必须解决掉两个基本问题,首先是千方百计掌握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深入生产工作一线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去,掌握真实、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保证调研成果真实,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另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必须广泛接触群众,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的发展和变化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关切。

2.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在传统的深入群众走进基层的基础上,要善于运用诸如网络问卷等现代科技手段搜集材料。另外要学会从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和研究问题,要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调查研究的最终目标绝不止于找到问题,所以必须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上下功夫,必须科学分析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3]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责编:李园)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31(2016)03-0008-03

〔收稿日期〕2016-04-10

〔作者简介〕刘丹(1981-),女,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