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耀彩(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
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下的误解研究·
唐耀彩
(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87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英语教育学院,北京 100024)
提要:在讨论以往误解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社会认知语用学用于研究误解。社会认知语用学兼顾说者和听者,从新的理论视角解释语言交际。本文试图说明误解源于交际过程中听者理解时凸显的内容不同于说者表达时凸显的内容,同时,说者通常有机会采取一定的补救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并消除该误解。
关键词:误解;社会认知语用学;说者与听者;自我中心;合作
误解指听者没有正确地理解说者表达的意义。误解存在于交际过程之中,有交际就有可能发生误解。国内外学者对误解的研究由来已久,研究视角包括哲学、逻辑学、人类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语篇分析、语用学、修辞学和语法学等十三个学科领域(宗世海,2003а)。但国内的某些研究(如宗世海,2000а;吴亚欣,2011;吴亚欣等,2014;周红辉,2015)存在一些不足:(1)偏重听者,缺乏对说者和听者的统一理论审视;(2)重视探讨误解的形成机制,忽略误解的应对机制。以宗世海(2000а,2000b,2003а,2003b,2004,2005)的误解研究为例,作者从关联理论出发,将误解的原因归结为说者话语和听者心理,涉及了说者和听者。然而,该研究对说者话语的讨论不够系统深入,未能将说者和听者纳入统一的理论视角,也为没有探讨误解的应对机制。
美国语用学家Istvаn Kесskеs提出的社会认知语用学,是语用学发展的新近理论(Kесskеs,2010,2014)。社会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建构兼顾说者和听者、交际双方在认知和社会两个层面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既能解释交际的正面特征又能解释交际的负面特征(唐耀彩,2014:25)。唐耀彩(2014)和周红辉(2015)的研究表明,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适合用于探讨包括误解在内的交际曲折现象。相比前人的误解研究,周红辉(2015)的误解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即解析误解形成时兼顾了说者和听者。可是作者从共知共建失效角度切入,似乎没有从凸显差异角度切入说服力强。此外,该研究并非如他所言关注了交际的全过程,只是讨论了误解的形成机制,并未触及误解的应对机制。有鉴于此,本研究将从自我中心导致的听者和说者凸显差异角度入手讨论误解的形成机制,从合作驱动的说者与听者共知共建角度入手探讨误解的应对机制,尝试呈现误解在交际过程中的全貌。
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我们将在第二部分阐述社会认知语用学是误解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在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我们将结合大型电视剧《手机》中的实例剖析误解的形成机制和应对机制。本文将回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第一,研究误解为何要采用社会认知语用学视角?第二,说者和听者存在哪些凸显差异导致误解?第三,说者采用哪些补救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
语用学研究在近些年出现了认知与社会角度相结合的趋势,这是语用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成果。语用学研究的这一新趋势更符合语言使用的实际。根据王寅(2013:2)的观点,语言使用具有认知性和社会性,言语行为是认知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学者积极拥抱这一发展趋势,纷纷著书立说(如Dijk,2008;Kесskеs,2010;周红辉、冉永平,2012;王寅,2013;姜望琪,2015)。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Kесskеs提出的社会认知语用学(Sосiо-соgnitivе аррrоасh tо рrаgmаtiсs,简称SCА)。他在《不同语境角逐》(Kесskеs,2008)、《激活、寻找与创建共同背景》(Kесskеs & Zhаng,2009)、《交际的悖论》(Kесskеs,2010)、《有人真正对说者感兴趣吗》(Kесskеs,2012)、《为何我们以这种方式说话》(Kесskеs,2013)和《文化间语用学》(Kесskеs,2014)等论著中对社会认知语用学进行了阐述与论证。
社会认知语用学认为,交际是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Kесskеs,2010,2014)。个体因素包括前经验(语境)、凸显度、自我中心和注意力,社会因素包括实际情景经验(语境)、关联性、合作和意向。具体来说,社会因素制约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又反作用于社会因素。前经验与实际情景经验、凸显度与关联性、自我中心与合作、注意力和意向相辅相成。个体因素当中,前经验导致凸显度,自我中心以凸显度为尺度、以注意力为导向;社会因素当中,实际情景经验导致关联性,合作以关联性为尺度、以意向为导向。社会认知语用学强调在交际过程中说者和听者是平等的参与者,这是一个兼顾说者和听者的语用学理论,有别于前人主要偏向听者的语用学理论。社会认知语用学强调交际过程的动态性,关注听者与说者的互动。Kесskеs的社会认知语用学融合了说者经验和听者经验,主张说者与听者在交际过程中的对立统一关系(唐耀彩,2014:25)。根据社会认知语用学,说者与听者首先在前经验和实际情景经验上存在同一性和差异性。基于前经验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说者与听者在凸显度、自我中心和注意力诸层面存在同一性和差异性。类似地,基于实际情景经验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说者与听者在关联性、合作和意向诸层面也存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交际过程中说者和听者的同一性产生交际的正面特征如合作、礼貌等,听者和说者的差异性产生交际的负面特征如口误、误解等。
运用社会认知语用学的自我中心观研究误解形成机制是对前人研究的有益补充,运用社会认知语用学的合作观研究误解应对机制可以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自我中心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说者建构话语、听者理解话语时激活最为凸显的信息并将其提升至交际所需的注意力层次(Kесskеs,2010:62)。根据社会认知语用学,凸显度指符号的相对重要性或突出程度(Kесskеs,2013:71)。凸显度对说者的语言表达与听者的语言理解都起重要作用。社会认知语用学区分了语言凸显度和感知凸显度(Kесskеs,2013:72)。语言凸显指说者或听者记忆中实体的可及性以及这种可及性如何影响语言的表达与理解。感知凸显指成为说者或听者注意焦点的感官信息。社会认知语用学中的合作指的是交际合作,有别于社会合作(Kесskеs,2014:23-33)。交际合作是指Griсе基于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意义上的合作。社会合作指的是人与人相处愉快,彼此关系融洽。社会认知语用学将关联性定义为信息与意向之间的关系(Kесskеs,2010:59)。也就是说,判断交际中的信息对说者或听者是否有关联,要看该信息与其意向的关系。与说者或听者的意向有关系的信息才是关联的信息。
根据社会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自我中心是误解形成的原因,而合作是误解应对的动因。交际过程中,说者和听者的不同自我中心表现为凸显度的差异,从而产生误解。不过,误解是有可能消除的。发现误解后,说者与听者会在合作原则的驱使下采取适当补救策略消除误解,以实现成功交际。在接下来的两个部分,我们将选取大型电视剧《手机》中的误解实例,详细阐述误解的形成机制和应对机制。
本部分将运用社会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原理从命题意义、指称意义、用意和暗含四个层面讨论误解的形成机制,其中命题意义和指称意义属于话语意义而用意和暗含属于话语含意(宗世海,2004:38)。
1命题意义的误解
命题意义指的是说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指称意义之外的明示意义。命题意义的误解是指听者未能正确地理解说者在话语里表达的命题意义。
例1
奶奶:哎呀,前两天我在街上看见牛三斤他爹。他拉着我的手就跟我说话,一气儿就说了十六句。自打我嫁到严家庄快六十年了,他跟我说的话加在一起也没有十句。你说那天就一会儿的功夫说了十六句,你说为啥?
严妻:憋得了呗。
奶奶:不是憋的。他话多了,说明他要走了。
严妻:往那儿走,三矿?
奶奶:要走了,就是老啦。
严妻:哎呀,他不已经老了吗?
奶奶:怎么老一辈人说话你就听不懂呢?老了,老了就是死了。(选自《手机》第1集)
与例1相关的前语境:严妻是奶奶的孙媳妇,牛三斤他爹是村里的邻居。例1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奶奶跟严妻讨论牛三斤他爹。作为老人,奶奶对死亡比较忌讳。说者奶奶在表达“死亡”意义的时候,头脑里凸显的词语是“走”和“老”。除了死亡的意义,“走”和“老”还有别的意义。听者严妻理解“走”时头脑里凸显的是去某地,理解“老”时头脑里凸显的是年岁大。听者理解“走”和“老”时凸显的命题意义不同于说者表达“走”和“老”时凸显的命题意义,从而造成了误解。例1中的这两处误解都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走”和“老”表达的死亡命题意义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走”和“老”分别表达的去某地和年岁大命题意义可及性更强。
例2
牛彩云:妈呀妈呀,这网速这么快啊!
吕桂花:怎么啦?叫我干什么?
牛彩云:啊,哎哟,有时候妈呀妈呀不一定是喊妈,这种情况下是感叹。(选自《手机》第15集)
例2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吕桂花在厨房做饭,牛彩云在房间使用高级笔记本电脑上网。说者牛彩云表达“妈”时头脑里凸显的是惊叹意义,而听者吕桂花理解“妈”时头脑里凸显的是称呼意义。听者理解“妈”时凸显的命题意义不同于说者表达“妈”时凸显的命题意义,从而导致了误解。例2中的误解同样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妈”表达的惊叹命题意义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妈”表达的称呼命题意义可及性更强。
2指称意义的误解
指称意义指的是说者表达的话语里有关词语所指代的明示意义。指称意义的误解是指听者未能正确地理解说者在话语里表达的指称意义。
例3
严守礼:是孙安全孙所长吗?
孙安全:知道的还不少呢。
严守礼:孙所,误会了。自己人,都是自己人。
孙安全:自己人?嘿嘿,你给我老实点,你是赌棍,我是警察,谁跟你是自己人来?你把嘴给我闭严实,有啥话等到录笔供的时候好好说。
严守礼:孙所,在下是严守礼。
孙安全:守理,守理你还赌博?这跟知法犯法是一样的。
铁环:领导,他是著名主持人严守一他哥。严守礼:见笑了。(选自《手机》第1集)
与例3相关的前语境:严守礼是严守一的哥哥,派出所所长孙安全是严守一的初中同学。例3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严守礼及其同伙因聚众赌博被孙安全抓获,此段对话发生在警车上。这个语例中出现了两处误解。第一处误解,说者严守礼表达“自己人”时头脑里凸显的是人情关系网,即孙安全、严守一和严守礼是亲友;而听者孙安全理解“自己人”时凸显的是职业操守,即赌棍和警察是一家人。听者理解“自己人”时头脑里凸显的指称意义不同于说者表达“自己人”时头脑里凸显的指称意义,从而导致了误解。第二处误解,说者严守礼使用“在下是严shǒulǐ”作自我介绍,而听者孙安全将“在下是严shǒulǐ”理解成自我辩护。说者表达“shǒulǐ”时头脑里凸显的是指称意义而听者孙安全理解“shǒulǐ”时头脑里凸显的是命题意义,从而导致了误解。例3中的两处误解都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自己人”表达的“孙安全、严守一和严守礼是亲友”指称意义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脑中“自己人”表达的“赌棍和警察是一家人”指称意义可及性更强,在说者头脑中“在下是严shǒulǐ”表达的自我介绍指称意义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在下是严shǒulǐ”表达的自我辩护命题意义可及性更强。
例4
严守礼:奶,你也吃个鸡蛋吧!我要全吃了吧,有点过意不去。
奶奶:我不吃,你吃吧!
严守礼:那我吃啦!浪费了可惜啊!奶,你想啥呢?奶奶:我呀在想个人。
严守礼:石头明天就见着了,别想了。
奶奶:我不是想石头。我是想啊我们祖宗那辈上的一个老人。他呀就是死在这个洛阳到北京这条道上。(选自《手机》第20集)
与例4相关的前语境:石头是严守礼弟弟严守一的小名,奶奶平日挂念严守一。例4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严守礼和奶奶乘火车上北京,这段对话发生在火车上。这段话里的“个人”是“一个人”的简称。说者奶奶从历史角度出发,选择“(一)个人”指代祖宗上的一个老人。听者严守礼从家庭角度出发,将“(一)个人”理解成指代严守一(石头)。听者理解“(一)个人”时凸显的指称意义不同于说者表达“(一)个人”时凸显的指称意义,从而导致了误解。例4中的误解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一)个人”表达的“祖宗上的一个老人”指称意义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一)个人”表达的严守一指称意义可及性更强。
3用意的误解
用意指的是说者通过话语表达的言语行为意义如请求、拒绝、讨好、挖苦、赞美和讥讽等。用意的误解是指听者未能正确地理解说者通过话语表达的用意。
例5
于文海:这可是全国限量版,就五台。哎,你看你叔儿这签名多帅。
牛彩云:哇,你真厉害。
于文海:哪里哪里!
牛彩云:什么哪里哪里呀?我是说你有个好姐夫,你真厉害。
于文海:他是他,我是我。(选自《手机》第15集)
与例5相关的前语境:于文海和牛彩云都是著名节目主持人严守一的亲戚,于文海是他的小舅子而牛彩云是他的侄女;严守一将赞助商送给他的限量版笔记本电脑给了于文海,上面刻有严守一的个性签名。例5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于文海和牛彩云一起用那台笔记本电脑上网。说者牛彩云表达“你真厉害”时头脑里凸显的是于文海有个好姐夫,而听者于文海理解“你真厉害”时头脑里凸显的是褒奖自己。听者理解“你真厉害”时凸显的用意不同于说者表达“你真厉害”时凸显的用意,从而导致了误解。例5中的误解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你真厉害”表达的“于文海有个好姐夫”用意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你真厉害”表达的“褒奖于文海”用意可及性更强。
例6
李燕:怎么啦?这是什么呀?
费墨:丰乳霜!你不是总爱往里垫东西吗?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
李燕:你这是讽刺我?
费墨:没有,怎么会讽刺你?爱护你。
李燕:你这是爱护我吗?我都多大岁数啦?我抹这能抹大吗?能抹大吗?
费墨:我这是为你好啊。(选自《手机》第17集)
与例6相关的前语境:李燕是费墨的妻子;费墨拿到新书稿酬后给妻子李燕买了一瓶丰乳霜。例6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费墨把丰乳霜递给李燕。说者费墨表达“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时凸显的是爱护李燕,而听者李燕理解“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时凸显的是讽刺自己。听者理解“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时凸显的用意不同于说者表达“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时凸显的用意,从而导致了误解。例6中的误解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表达的“爱护李燕”用意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表达的“讽刺李燕”用意可及性更强。
4暗含的误解
暗含指的是说者通过话语表达的、用意以外的隐含意义。暗含的误解是指听者未能正确理解说者通过话语所表达的暗含。
例7
严守一:沈老师。
沈雪:我一猜就是你。
严守一:为什么呀?
沈雪: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
严守一:我听出来了,您的意思就是说我傻呗。
沈雪:没这意思,我不是说你傻啊。反正吧,你跟他们不太一样。(选自《手机》第7集)
与例7相关的前语境:严守一是名牌电视栏目的主持人,公司为包括严守一在内的主持人开办了台词培训班,沈雪是该台词培训班的老师。例7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台词培训班的学员迟到,上课接打电话,沈雪一怒之下罢课;班上学员让严守一去请沈雪回教室上课。说者沈雪表达“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时凸显的是严守一跟其他学员不一样,而听者严守一理解“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时凸显的是自己傻乎乎。听者理解“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时凸显的暗含不同于说者表达“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时凸显的暗含,从而导致了误解。例7中的误解是一种自我中心现象:在说者头脑中“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表达的“严守一跟其他学员不一样”暗含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表达的“严守一傻乎乎”暗含可及性更强。
例8
严守礼:嗯,你给我买几盒润喉宝。我跑很多地方都买不着啊!听说只有北京有,你能办吗?
于文海:哎,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
严守礼:嘿,这事儿你都办不了?
于文海:不是办不了,是这事儿太小了。我以为多大点儿事儿?不过你都既然张口了,我就给你办了吧!要几盒?
严守礼:嗯,先来十盒吧!钱你别担心,到时候我给你汇过去,一码是一码啊。(选自《手机》第15集)
与例8相关的前语境:严守礼和于文海是亲戚,于文海是严守礼弟弟的小舅子;于文海一向喜欢说大话。例8呈现的实际情景语境:在河南严家庄的严守礼打电话给在北京的于文海托他给朋友买润喉宝。说者于文海表达“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时凸显的是这事太小了,而听者严守礼理解“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时凸显的是这事儿办不了。听者理解“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时凸显的暗含不同于说者表达“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时凸显的暗含,从而导致了误解。例8中的误解是一种自我中心的表现:在说者头脑中“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表达的“这事太小了”暗含可及性更强,而在听者头脑中“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表达的“这事儿办不了”暗含可及性更强。
综上所述,交际过程中在自我中心的作用下,对于相同的话语,听者理解的命题意义、指称意义、用意和暗含可能有别于说者表达的命题意义、指称意义、用意和暗含,这种情况下误解就产生了。自我中心在交际过程中表现为在说者头脑中和听者头脑中相同话语表达的不同意义可及性强弱存在差异。
本部分将运用社会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原理从四种补救策略的角度讨论误解的应对机制。根据社会认知语用学,合作和自我中心在交际过程中相互作用,在交际的不同阶段合作和自我中心的作用强弱略有区别。在误解的形成阶段自我中心的作用强大起来;而在误解的应对阶段合作的作用强大起来。
1解释策略
在合作意愿的驱动下,说者或旁听者最多使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本文的八个误解实例中有七例用到解释策略。例1中,说者奶奶采用了解释策略应对听者严妻将“走”误解为去某地、将“老”误解为年岁大。奶奶解释说,“老了就是死了”,误解得以消除。例2中,说者牛彩云采用了解释策略应对听者吕桂花将“妈”误解为称呼意义。牛彩云解释说,“有时候妈呀妈呀不一定是喊妈,这种情况下是感叹”,误解得以消除。例3中,说者严守礼采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孙安全将“自己人”误解为赌棍和警察是一家人。严守礼解释说,“在下是严守礼”。由于孙安全再次误解严守礼,旁听者铁环采取解释策略应对孙安全将“在下是严shǒulǐ”误解成自我辩护。铁环解释说,严守礼“是著名主持人严守一他哥”,误解得以消除。
例4中,说者奶奶采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严守礼将“(一)个人”误解为严守一(石头)。奶奶解释说,“我是想啊我们祖宗那辈上的一个老人”,误解得以消除。例6中,说者费墨采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李燕将“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误解为讽刺自己。费墨解释说,“爱护你”。例7中,说者沈雪采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严守一将“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误解为说自己傻乎乎。沈雪解释说,“你跟他们不太一样”。例8中,说者于文海采用解释策略应对听者严守礼将“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误解为这事办不了。于文海解释说,买几盒润喉宝是没多大的事,“这事儿太小了”,误解得以消除。
2否认策略
在合作意愿的驱动下,说者也较多使用否认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本文的八个误解实例中有四例用到否认策略。例4中,说者奶奶采用否认策略应对听者严守礼将“(一)个人”误解为严守一(石头)。奶奶说,“我不是想石头”。例6中,说者费墨采用否认策略应对听者李燕将“抹上这个以后啊,这个东西就不假啦”误解为讽刺自己。费墨说,“没有,怎么会讽刺你”。例7中,说者沈雪采用否认策略应对听者严守一将“那几个人猴精儿的,才不会出这种头呢”误解为说自己傻。沈雪说,“没这意思,我不是说你傻啊”。例8中,说者于文海采用否认策略应对听者严守礼将“这事儿你可真找错人了”误解为这事办不了。于文海说,“不是办不了”。
3替换策略
在合作意愿的驱动下,说者还采用替换策略对应听者的误解。例1中,说者奶奶采用替换策略应对听者严妻将“走”误解为去某地。奶奶将“走”替换成“老”。
4补充策略
除了替换策略,说者在合作意愿的驱动下也采用补充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例5中,说者牛彩云采用补充策略对应听者于文海将“你真厉害”误解为对自己的褒奖。牛彩云补充的信息是于文海有个好姐夫,误解得以消除。
综上所述,只要条件允许,说者(有时是旁听者)在合作意愿的驱动下会抓住机会采取解释、否认、替换、补充等补救措施应对听者的误解。从使用策略的数量看,说者往往并用多种补救策略(如例1、例3、例4、例6、例7和例8)。从使用策略的效果看,说者往往能消除听者的误解(如例1、例2、例3、例4、例5和例8)。
本研究运用社会认知语用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四类误解的形成机制和应对误解的四种补救策略,深化了误解研究。然而限于目前的认识水平,我们没有讨论为何在个别情况下说者尽管采用补救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却未能消除误解。换句话说,我们不清楚什么因素制约了说者使用补救策略的效果。此外,说者是否总有机会采用补救策略应对听者的误解?误解产生或轻或重的后果,哪些误解产生严重后果?这些都是今后的误解研究需要回答的问题。
*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姜望琪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
参考文献:
[1] Dijk, T.А.v.2008.Discourse and Context: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M].Cаmbridgе: Cаmbridgе Univеrsitу Рrеss.
[2] Kесskеs, I & F.Zhаng.2009.Асtivаting, Sееking, аnd Crеаting Cоmmоn Grоund: А Sосiо-соgnitivе Аррrоасh[J].Pragmatics & Cognition, (2): 331-355.
[3] Kесskеs, I.2008.Duеling Cоntехts: А Dуnаmiс Mоdеl оf Mеаn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 (3): 385-406.
[4] Kесskеs, I.2010.Thе Раrаdох оf Cоmmuniсаtiоn: Sосiо-соgnitivе Аррrоасh tо Рrаgmаtiсs[J].Pragmatics and Society, (1): 50-73.
[5] Kесskеs, I.2012.Is thеrе Аnуоnе Out Thеrе Whо Rеаllу is Intеrеstеd in thе Sреаkеr?[J].Language and Dialogue, (2): 283-297.
[6] Kесskеs, I.2013.Whу Dо Wе Sау Whаt Wе Sау thе Wау Wе Sау It?[J].Journal of Pragmatics, (1): 71-83.
[7] Kесskеs, I.2014.Intercultural Pragmatics[M].Oхfоrd: Oхfоrd Univеrsitу Рrеss.
[8] 姜望琪.2015.社会认知语用学——Kесskеs语用学理论评介[J].外文研究, (1): 1-6.
[9] 唐耀彩.2014.社会认知视角下的交际曲折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4): 23-31.
[10] 王寅.2013.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 (1): 1-4.
[11] 吴亚欣.2011.语用推理过程中心理倾向的干扰:误解的认知根源[J].外语教学, (1): 24-28.
[12] 吴亚欣, 马瑞雪, 周晓丽.2014.代表性经验推理:误解的认知心理根源之一[J].西安外 国语大学学报, (3): 22-25.
[13] 周红辉.2015.误解的社会-认知语用解析[J].现代外语, (4): 450-459.
[14] 周红辉, 冉永平.2012.社会-认知语用新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 (4): 6-10.
[15] 宗世海.2000а.汉语话语中误解的类型及其因由[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6] 宗世海.2000b.省约:指称误解形成的话语根源[J].广州华苑学术版·华文教学与研究, (1): 49-57.
[17] 宗世海.2003а.误解研究的历史、现状和问题[J].外国语, (3): 65-73.
[18] 宗世海.2003b.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J].现代外语, (3): 267-274.
[19] 宗世海.2004.误解分类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学刊, (4): 36-42.
[20] 宗世海.2005.论误解的形成机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 124-131.
(责任编辑:吕红周)
“中国梦”话语研究专栏
主持人语(苗兴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并在以后的历次讲话中完善了中国梦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使“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的核心政治话语。作为一个具有时代气息的话语符号,“中国梦”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中国梦”的研究也在不同学科展开,包括从语言学视角出发的“中国梦”话语研究。本栏目的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语言学视角对“中国梦”话语进行研究。“未来话语:中国梦的话语建构”一文以话语建构观为指导,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框架内,分析了中国梦的话语建构及其建构效应。“中国梦与话语权的建构”一文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对新华社对外报道中国梦的话语策略及对外传播中的话语权提升进行了研究。“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在对中国梦话语的语言分析基础上,阐释了中国梦话语是如何建构“热爱和平、关注发展、造福人民和世界的国家身份”的。“微博话语中的中国梦”一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联合概念为基础,阐述了中国梦微博话语的主要功能,探讨了中国梦微博话语中的群体构建与身份协商。这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中国梦话语进行了研究,既有宏观层面上的理论探讨,也有微观层面上的语言分析。我们相信,本专栏文章的发表将会引起更多语言学研究者的兴趣,并推动中国梦话语研究向纵深发展。
作者简介:唐耀彩,男,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语用学、语言测试、翻译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12-30
中图分类号:Н030
文献标识码:А
文章编号:1008-665X(2016)1-0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