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的“闯关东”移民:回顾与评述

2016-02-10 05:20
古今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闯关东东北移民

李 军 胡 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20世纪以来的“闯关东”移民:回顾与评述

李 军 胡 鹏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闯关东”是近现代中国经济史与社会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闯关东”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近现代历史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研究进展的审视不仅有利于理清这一被称为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运动的来龙去脉,而且有助于深入探寻当今农民流动的历史渊源。本文以文献回顾为基础,对20世纪以来“闯关东”的研究进行了阶段划分,并阐释了主要研究进展,以此为基础对现有的研究做出评述,以期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闯关东;移民;研究回顾

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人口现象,它可以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以及年龄结构和性别比,进而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从古至今都是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并在较短时期内从历史上的人口迁入地区转变为人口迁出地区,这种变化必然给东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带来一系列重大影响。1因此,研究东北地区的人口迁移现象,分析其变化的原因,进而探索人口迁移的动力,业已成为学术界一项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

虽然传统中国社会有着“重土轻迁”的乡土观念,但受灾害、政策、战争和农村贫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迁移仍是一种常态的社会现象。一般认为,近代中国移民基本沿三大流向进行,北方各省(主要是华北地区)的“闯关东”,黄河、长江流域各省的“走西口”,东南沿海各省的“下南洋”。其中,以“闯关东”的迁移人口数量最多。所谓“关东”,泛指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东部构成的东北地区,明代称作“辽东”。满清入关后,这一地区因位于山海关以东而被称为“关东”。“闯关东”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满清自入关后不久便为维护“祖宗肇迹兴亡”,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闯”的使用是向关外移民在相当时期内属越轨犯禁的非法行为之写照;同时,由于当时关内民众对东北地理环境不熟悉,加之东北地区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较关内恶劣,进入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冒险。清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晚清之后,东北逐渐开禁,移民关外变得合法,但“闯关东”一词仍被沿用,成为17世纪以来中国内地向东北移民运动的代名词。

“闯关东”的出现是“近代史上一件空前的大举”,“无论对中国人口地理还是对中国经济地理,均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极为罕见。清以来,东北至少出现过五次较大规模的移民潮,即:清初移民、清末御俄移民、关内逃荒移民、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新中国支援东北建设移民等。众多的移民构成了近代东北社会的人口主体,使我国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移民社会。“闯关东”影响深远,不仅对开发东北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当地文化习俗的发展演变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影响蔓延至今。伴随“闯关东”的推进,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这些文献是我国人口迁移研究的宝贵财富。本文将对20世纪以来学术界关于有清以来“闯关东”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及主要观点进行评述。

一、“闯关东”移民研究的发展脉络

据不完全统计,1900年以来,我国发表的专门研究“闯关东”移民问题的文献共计340篇,其中,新中国成立前65篇,新中国成立后275篇;著作23部,其中,新中国成立前9部,新中国成立后14部2。根据学术界的研究进展,该专题研究可以划分萌芽期、兴起期、缓慢发展期、沉寂期、恢复期和快速发展期等六个阶段(图1)。

图1 20世纪以来“闯关东”研究数量统计

(一)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年代初。鸦片战争以来,边疆危机日益凸显,为此,许多官员、学者基于当时的移民学说和现实国情提出“垦殖实边”的观点。该时期的研究亦是置于“移民实边”的语境下进行,主要探讨移民东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方式、方法等,且多为现状调查、报告性质的文章。《盛京时报》刊登的《营口:雇工来东及入俄境者之统计》(1908年3月14日)以及时任奉天农工商总局局长的熊希龄所写的《东三省移民开垦意见书》皆属此类。

(二)兴起期:20年代中后期至30年代初,合计有41篇文献。由于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内地天灾人祸频发,20年代出现内地流民涌入东北的“狂潮”,尤其是1928年的“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使学者更多地关注东北地区。该时期“闯关东”移民问题的研究虽然仍以“移民实边”政策为主题,且多为现实境况调查和分析等时评性质浓厚的文章,但也出现了对“闯关东”移民进行学理性论述的文章,内容上也逐渐细化,涉及“闯关东”移民的数量、路线、路费、地域分布、垦殖状况、迁移原因、移民与犯罪率关系等微观问题(表1)。

表1 兴起期“闯关东”移民研究

(三)缓慢发展期:30年代至40年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民族兴亡之际,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也发生变化,学者将焦点集中于对日本企图通过移民实现东北“日本化”恶行的揭露,大量有关日本移民东北的政策、现实和效果等方面的论文出现。而与之相对,“闯关东”的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上较少(表2),15年的论文数量不及1928-1931年3年的一半,但是,在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有所提升。该时期研究的特征是:论文的主题从前一时期以现状调查和政策建议为主转为以汉人移民东北的历史性考察为主。除了学术自然发展过程的因素外,出现这种转变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爱国知识分子为对抗“满洲独立”论,试图从学理上证明东北自古便为中国之地。王而山的《满洲民族的变迁》、宫碧澄的《新疆的满洲人》和赵馨荪的《满洲民族(满人)之构成沿革》等都是在以“满洲”为中心的“满洲独立”语境中进行的研究。

表2 缓慢发展期“闯关东”研究

(四)沉寂期: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社会各界各尽全力,将精力集中于国家建设上,与移民问题相关文章主要为关于灾害移民、水利移民等方面的官方政策或汇报,以东北移民为研究主体的文章较少。3

(五)恢复期: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日渐频繁,加之人口问题的突出,移民问题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东北移民的论著亦开始增多。该时期“闯关东”问题的研究从单一的“流民”拓展到新的研究领域——“流人”,即被清廷流放至东北的犯罪之人。而与“流民”相比,“流人”中的知识分子较多,因此,在“闯关东”的“流人”的研究中,通常涉及关内文化对东北文化的影响。除了“流人”外,到90年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对“移民社会”和“移民回迁”问题的研究,为新世纪“闯关东”的文化内涵研究奠定了基础。

(六)快速发展期:2000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增多,人口的地区性流动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一股规模庞大的民工潮,“农民工”、“北漂”等词在2000年以后亦随之悄然而生。据统计,20世纪的最后五年(1995-2000年),中国大陆地区省际人口迁移规模急剧扩张,达到3398.12万人,年平均规模大约为679.6万人,形成“井喷现象”。人口的流动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也形成冲击。如何将其负面效应降到最低限度,已成为摆在专家、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这一客观形势的发展使对“闯关东”的研究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相关论文随之遽增,研究层次也更加深入。从数量上看,2003-2012年专门研究“闯关东”问题的论文的数量达到199篇,并出现了29篇专门研究“闯关东”移民问题的学位论文。

二、“闯关东”研究的主要进展

20世纪以来,学者们通过实地调查、访谈以及借鉴多学科的理论,对“闯关东”移民的迁移原因、移民构成、历史贡献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从当代移民问题的研究看,相关理论已经颇为丰富,比如人力资本理论、冲突理论、内卷化(Involution)理论等等,但影响最大的是“推力—拉力”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美国社会学家E.G.Ravenstein,在此之前的人口学家几乎都认为人口的迁移几无规律可循,而Ravenstein则在“人口迁移法则”一文中指出:人口迁移并非完全盲目无序流动,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影响人口迁移的动力,是推拉因素作用的结果。[1]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推拉”模型。“推力”指原居地不利于生存、发展的种种排斥力,如战争、动乱、天灾、生态环境恶化等。“拉力”则是移入地所具有的吸引力和新机会。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流入地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纵观20世纪以来学者们对“闯关东”移民迁移原因的研究,虽然最初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但其分析框架却是类此。何廉指出的“内地入民之移赴东三省者,皆由于移民原籍之驱使及东三省之吸引力使然”,与“推拉”模型近于一辙。[2]

近代以来,迁移东北之所以成为冀、鲁、豫等地农民的一个运动态势,有着较为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以及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政治方面,近代日本、沙俄和后来苏俄的移民对东北边疆的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东北地方政府深刻地认识到移民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采取“移民实边”政策也成为必要措施;同时,日本为侵华做准备,也诱骗大量劳工前往东北进行工程建设。[3]经济方面,研究成果显示,以山东为主体的迁出地面临着人多地少、灾荒战乱频生的困境,而作为迁入地的东北地区却有着丰富的自然条件、较为发达的工商业以及众多的经济建设与开发需求,这是吸引移民涌入的重要因素。当然,东北与山东在交通和社会关系上的相对便利的条件也是促成移民频繁流动的基础之一。[4]文化方面,虽然传统社会乡土观念中的土地情结和宗族观念非常严重,但随着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超越了地缘与血缘关系的范围,传统的乡土观念逐渐淡化,由此促进了人口的背井离乡。[5]此外,移民东北形成了“闯关东”精神,使“闯关东”成为一条不绝如缕的“因果链”,动摇了人们重农、重迁的乡土观念。[6]但是,传统文化仍旧根深蒂固影响着移民的生活,他们大多仍按乡籍居住,西方移民理论将这一行为归结为网络说或者“惯习”说。地理方面,便利的海运与铁路交通为各地流民移往东北提供了便捷的路径。山东移民多通过海路在辽东的营口等地登陆,烟台和龙口等港口成为山东移民的主要输送地。[7]这些因素也使山东成为“闯关东”移民的主要来源。

研究显示,山东的登州、莱州、青州和河北省保定、滦州以及京津地区是移民的主要输送地区;随着铁路的发展,重灾区河南省也有相当数量的农民逃亡到东北。[8]路遇认为,民国时期,山东省籍流入东北的人数达1836万多人,其规模之大,“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4]

以山东农民为主体的移民运动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态势,人口数量猛增。据许道夫统计,近代东北的人口1840年约为250多万,1910年约为2158万,1949年约为4365多万,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9]胡焕庸等估计,从移民实边政策出台到清末,移入移民(含后裔)的人口达到1400万以上,年均增长近30万人。[10]日本人天野元之助推算,1923-1930年移入人口总数达到580多万,定居数为290多万。[11]显然,虽然学术界对人口增长并无异议,但具体的人口数量由于统计的路径不一而有所差异。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工作的需要以及长途远行的客观限制,数量众多的移民以男性的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使新中国成立前东北地区的人口性别比平均高121%以上。[4]根据对1925-1927年三年由大连登陆的移民的统计,男性所占比重分别为92%、89%、83%。[11]此外,初期进入东北的移民多为改善生活,以“候鸟式”的季节性迁移为主。20世纪20年代以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华北农民定居东北,成为永久性移民,这些移民成为现在东北人口的重要组成。[12]移民迁移性质的变化也影响了移民的性别结构。研究表明,随着移民在东北生活的稳定,女性数量在后期呈现增长的趋势。由于劳动的需要,移民的年龄段一般在15-50岁之间。[13]崔玉良对1943-1944年移民的统计显示,20-50岁的青壮年劳动力是占86%的绝对多数。[14]

进入东北后的移民流向和生存状态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一般认为,以“九·一八”事变为界,移民走向有所区别。此前主要流向为东北的北部地区。1927-1929年进入北满者分别为57万、56万、37万人,所占移民比重为57%、60%、36%。[2]“九·一八”事变后,这些移民多分布在南满的城市和工业区,特别是辽宁省和“关东州”境内。其中,1935-1937年南部所占比重分别为74.6%、66.6%、62.8%。[15]同时,移民的职业选择也呈现时代差异和区域差别。1917年以前,移民大部分选择采矿业、制造业、森林业或造船业等行业。1917年之后,移民逐渐向农业发展,到1928年,务农者达到85%,而务工者仅为10%。“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向工矿、商业方面转化,1937年后这种趋势更为明显。[4]此外,各省移民从事的行业有所区别。胶东一带多迁到辽宁、吉林从事工商业;鲁中、鲁北一带多迁移到黑龙江、吉林从事工矿、森林采伐业;鲁西、鲁南一带多迁移到黑龙江、吉林北部从事农业及森林采伐和矿业。这也反映了传统家族亲族观念的深刻影响。

众所周知,重土轻离、叶落归根始终是传统文化的亘古主题,“闯关东”移民中的回流印证了这一观念。41937年时,仅有12%的人选择留在东北。1941-1943年间,每年回流移民的规模都在40-70万人之间。[15]民国38年期间,山东移民回流的达到1044.5万人,回流率为56.8%,且往往伴随着移民高峰而来的便是回流高峰。[4]移民回流的时间多集中在每年的11月、12月和1月,这主要与东北秋收结束后,移民携款回乡过冬的耕作习惯有关;此外,也在于移民对春节合家团聚的重视。[16]当然,抗日战争的发生也影响了移民的选择。这些学者的研究还表明,“九·一八”事变是导致移民高潮中断的最主要原因;而抗战胜利后,由于解放区的土改政策使农民的生活环境获得极大的改善,许多早期“闯关东”移民纷纷回流,1947、1948、1949年这三年形成了返回人数大于迁出人数的局面。[4]

图2 民国时期“闯关东”移民流向变动图资料来源:路遇.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东北年鉴[Z].民国二十年;中国人口问题论文集[C].上海:世界书局.1932;田中忠夫.华北经济概论[M].1936;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中国人口·辽宁分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杨子慧.中国历代人口统计资料研究[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

“闯关东”移民进入东北后,依靠东北丰富的资源以及勤劳质朴的劳动态度,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论对迁入地东北还是迁出地的发展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言之主要有:协调区际人口分布、解决民食、促进文化融合和推动经济发展等四方面。5

协调区际人口分布方面,山东移民涌入东三省在降低山东本地人口密度的同时,提高了东三省的人口密度,调整了两地人口分布不平衡的状况及人口的年龄与性别,解决了东北大量需要劳动力而山东省却闲置过多的矛盾,使两地人口分布更趋合理化,并带动了东北经济的发展。[17]

解决民食方面,移民带来了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传播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加速了东北的土地开发与农业发展,使东北耕地面积剧增,粮食产量迅速提高,由落后地区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中国近代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8]大量山东移民的进入也使东北成为山东的粮食供应地。[6]在所有的农作物种类中,大豆获益最大,成为东北近代贸易的主要输出品,世界大豆市场中80%来自东北。[19]这也成为近代东北20世纪30年代以前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20]

促进文化融合方面,“闯关东”移民加速了东北与华北的文化融合。清代至民国,“闯关东”移民大批进入东北,使东北地区的社会风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北地区在吸收移民风俗等基础上予以整合,形成了东北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21]赵中孚认为,东三省基本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他们共享了文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等方面都大同小异。[22]孙红艳认为,清代初期胶东半岛的移民带来的胶东方言奠定了辽东半岛方言形成的基础,而清代中后期至民国期间闯关东移民的高潮,则奠定了山东方言在辽宁中西部(东北)方言形成过程中的基础辐射性作用。[23]杜臻亦认为,东北民间信仰结构与山东移民源之间的历史互动和密切关联,山东移民的信仰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北地区人民的信仰结构,而且改变了东北原有的乡土文化与信仰结构。[24]

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东北地区商业的兴起和繁荣,加速了近代东北城市工业化的步伐,一大批新城镇的相继兴起,为近代东北工业化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21]民国以后,以农产物为原料之工业以及酿酒业趋于兴盛,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榨油业、面粉业和酿酒业三大支柱产业。[25]

此外,“闯关东”移民也促进了迁出地经济的发展。“闯关东”移民暂时减轻土地与人口的压力,使人口的分布趋向合理,同时有助于减轻各级政府赈灾救灾的压力。[8]山东移民频频参与到本省的赈济行动之中,其参与途径包括帮助逃荒同乡、争取国家救济资源、捐助或募集善款等。[26]而东北粮食产量的增加也促进了山东与东北海运贸易和山东沿海城镇的崛起。[7]这些均可佐证“闯关东”移民中的关东鲁商,借助东北的优势,开展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对促进东北和山东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7]

毫无疑问,前现代的移民活动是一场自发的运动,必然会导致一些负面的效应,如因土地垦殖率扩大而造成的林地面积锐减以及因耕地面积扩张而导致的土流失面积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等。[28]同时,移民活动也会导致移入地农村的地价上涨、城市中工资低下等,从而移出地也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导致耕地的大量荒芜等现象。[8]但是,从总体看,“闯关东”移民的历史贡献值得肯定。

三、20世纪以来“闯关东”移民研究评述

人口迁移的历史与人类社会本身的发展同样久远,但明清以来,由于人地矛盾的加剧而形成移民高峰。20世纪是中国移民历史的极不寻常的时段,移民运动与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之间高度的相关性与互动性,引人注目,“闯关东”是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之一。[29]20世纪以来,“闯关东”移民问题研究业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如何避免研究的低层次重复,更加深入地分析我国移民现象,并拓宽研究领域,已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闯关东”问题的研究产生于“移民实边”的政治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学者们探讨解决国内人地矛盾、灾荒救济、边疆安定和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对象。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近些年来,由于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历史上的各种移民活动能够提供何种借鉴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原因所在。无论是何种原因,对于正确认识“闯关东”这一历史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学者们关注的对象看,“闯关东”产生的原因、移民构成以及历史贡献均为研究热点。大多观点承认灾害与地域差距是导致移民的重要原因,“闯关东”在解决近代人地矛盾、开发东北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还有学者指出,移民问题需要考虑生态保护等重要环节,这也与笔者研究明清云南移民时期的意见一致。[30]

但是,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闯关东”移民研究尚存在一些有待完善之处:

首先,对民国时期的文献尚待进一步的挖掘,特别是提高数据的使用质量。“闯关东”移民的具体数量统计差异较大,尚未见到较为科学的、统一的、令人信服的数据,影响了这一问题在经济学方面的深入讨论。当然,这并不仅是这一研究所存在的孤立的问题,在中国古代、近现代的研究中,数据缺失或不一,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的推算,往往成为影响研究结果的重要制约因素。

其次,现有的研究缺乏先进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如移民开发东北的贡献,既有移民人口数量的统计,又有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灾害频率等相关具体数据,但却缺乏相应的计量模型设计。6又如,对于移民虽然探讨众多,但理论层面仍有待完善。发展经济学劳动力转移有两种模式——托达罗模式和刘易斯模式,它们不应仅仅适用于检验当今社会的劳动力转移,在历史上也已有先案7,在东北移民史中是否会存在?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傅义强梳理的当今经济学界关于移民的主要理论中,“推拉”理论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但在对“闯关东”移民的研究中,诸如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新经济移民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等经济学理论也尚缺乏借鉴。[31]

第三,在研究内容上,尚有众多有待拓展的空间。从目前的研究看,尚缺乏对历史时期三大移民模式的比较研究。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是中国三大移民模式,但现在的研究以个案为多,缺乏纵向比较的研究;同时缺乏对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移民的研究,特别是对北大荒移民这一段历史缺乏系统的考察。8此外,学术界对移民的回流缺乏详细的考察,虽然部分论文中已约略提及这一现象,但尚显薄弱,研究深度尚有待进一步拓宽。尤为重要的是,随着东北地区和山东经济发展态势的逆转,东北又成为外流人口较多的省份,但目前的研究中尚缺少对“闯关东”移民后裔群体生存、生活状况在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如土地分配、劳动就业、婚嫁、犯罪率等问题。9虽然移民外流中高素质人才占据多数,但在回流中,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或者叶落归根者仍占据主流,这批人员由于缺乏政策指引,导致户口、就业、土地等方面均存在障碍,极易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主要因素。对这一群体的关注与研究异常重要。同时,由此可以延伸至对当今农民工与就业地之间关系的研究。

从现在的研究状况看,“闯关东”研究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突破:

一是进一步拓展研究空间,结合与气候变化等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探讨“闯关东”移民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有许多研究显示,朝代更迭、农民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而清代处于气候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前期年均温度持续下降,而中期以后则开始回升,升温趋势一直延续至今。[32]气温的变化对“闯关东”移民是否有影响,影响有多大,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10

二是加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突破,探索“闯关东”移民对当代劳动力转移的实际价值,并验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三是加强对现在流传下来的“闯关东”文化遗迹的研究。目前,在东北一些地区尚存在“闯关东”移民的遗风,当时形成的聚落仍在。目前,在黑龙江,就留存着几个保留着完整齐鲁文化的村落,如黑河市孙吴县西兴乡的“平度村”11、集贤县友邻乡“莱阳庄”12,这些地区应成为研究的重要对象,通过他们家族、村落聚居区的变迁探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13。

四是加强移民回流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今社会东北移民的回流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遏制的趋势。对移民回流的研究不仅仅反映了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Ronald Skeldo指出,东亚地区的国际移民和内部移民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部分华裔移民回归中国,如何妥善解决他们的就业、与社会融合等问题已成为我们关注的课题。[33]而国际社会回流移民问题亦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潘兴明指出,英国回流移民现象贯穿于其移民运动的全过程。移居秘鲁的日本移民及后裔在近些年也逐渐回归本国,他们的回归也给日本的社会管理带来众多问题,矛盾冲突不断。[34]如何使回流的移民与当地实现较好的融合,对国际社会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JL008)的前期成果之一]

注释:

1“闯关东”是东北移民的一种模式。归纳来看,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北—内地”、“东北—日本”、“东北—朝鲜”、“东北—俄国”和“东北—东北”五种模式。其中,“东北—内地”模式以研究内地人口向东北的迁移与内地人口从东北的回迁为主;“东北—朝鲜”模式的东北移民研究以朝鲜族在东北的迁移和分布为主;“东北—日本”模式的东北移民研究以近代日本人的移殖、掠夺为主;“东北—俄国”模式的东北移民研究以近代以来俄国人向远东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移殖为主;“东北—东北”模式的东北移民研究以建国后因兴修水利而产生的东北内部省际间人口迁移为主。本文研究的“闯关东”问题属于“东北—内地”模式。

2从形式上看,目前对“闯关东”的研究主要有“专门研究”与“附带研究”两种,即以“闯关东”为中心的研究,与在研究垦殖、整体性移民、人口等相关问题时将“闯关东”作为子问题的研究。本文论述主要以“专门研究”为基础,论文以国内期刊为主。

3该时期与东北移民相关的文献只有孔经纬(一九三一至一九四五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移民我国东北的侵略活动[J].历史研究.1961,(3):97-107)和李普国(清代东北的封禁与开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2,(1):39-52)分别写的两篇文章。而且,孔经纬的文章并未讨论内地移民东北的“闯关东”移民问题。

4甚至有学者认为,移民中大约2/3选择了回流。详见:Thomas R.Gottschang&Diana Lary.Swallows and Settlers:The Great Migration from North China to Manchuria [M].Michigan: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0.

5相关论述可参阅朱偰(满洲移民的历史和现状 [J].东方杂志.1928,(12):9-22.)、执无(直鲁移民与满洲经济 [J].现代评论.1928,(132):2-4; 1928,(133):4-8)和徐亦如(东北人口之特殊问题 [J].新北方月刊.1928,(2):1~8)等学者的文章。

6在这方面,王秀清、李文明运用全要素生产率(TFP)对近代以来东北农业的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模式。参阅:王秀清.李文明.近百年中国东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 [J].载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7主要参见:中国经济学患有“贫史症”[J].刘福寿.经济学家茶座.2004,(1),64-68。

8目前与之相关的论文只有两篇,即:李德滨.解放后黑龙江移民问题探讨 [J].社会.1983,(1):13-17;鹿立等.从我国五十年代有组织的移民垦荒探析移民巩固问题 [J].人口研究.1986,(4),32-38。

9专门探讨“闯关东”移民回流问题的文章只有建国后林成策的一篇文章,详见:林成策.山东省迁往东北的移民“回流”问题探析 [J].人口学刊.1998,(2):44-46。而专门研究“闯关东”移民犯罪率问题的文章,如前表1所示,只有徐雍顺于193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而且,就笔者观察,20世纪末以来大批响应“支援东北建设”的关内移民陆续回流,给原迁出地的社会造成了一定影响。

10目前,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文章只有一篇,即:方修琦等.极端气候事件-移民开垦-政策管理的互动——1661~1680年东北移民开垦对华北水旱灾的异地响应 [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6,(7):680-688。但是,该篇文章主要是从移民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的角度阐述,属于“移民活动与生态保护”主题的文章。

11该村始建于1957年,初为侵华日军关东军18野战军兵器厂仓库废墟,建村时面积仅40公顷,30余户,全村70%的户是山东省平度人。现在,平度村山东人占95%,山东平度人占75%,又以祖籍为李园街道花窝落村最多,约占50%。此外,平度人“闯关东”的历史也颇为悠久,他们最晚在清末就已经踏了“闯关东”之路。

12该村始建于1955年,是以山东莱阳响应国家号召开发北大荒的“山东省青年志愿垦荒建设第一队”建设的青年庄为基础形成的。1957年7月,原农庄迁徙到示范农场。1959年,农场划归友谊农场,垦荒队员变为友谊农场一分场九队的职工,实现了“农专非”。1985年,农垦队正式改名为“莱阳庄”。

13类似的以山东地名命名的村庄在东北,尤其以黑龙江为多。这些地名,概言之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以山东省行政区域名命名在黑龙江新建的村屯,如原八五五农场十五队,现又称“山东屯”;第二,以山东省的县名,或取县名的第一个字,注入移民聚居特点与建立时间等方面的内容,如“邹集屯”源于山东邹县,鄄民新村源于山东鄄城县;第三,以山东省的简称“鲁”命名新建的村屯,如“鲁民屯”。

[1]E.G.Ravenstein.The law of migration[J].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1885,(48:2):167-235.

[2]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1932年第1卷第2期。

[3]崔利波.论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移民实边”政策制定的依据 [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3):95-100.

[4]路遇.民国年间山东移民东北三省初探 [J].人口研究.1985,(6):11-16.

[5]李伟.山东人“闯关东”与乡土观念的变化 [J].史学月刊.2005,(9):103-112.

[6]徐爱华.1775~1850年山东移民东北与山东社会 [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周春英.近代东北三省关内移民动态的分析 [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2):81-88.

[8]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 [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2):57-63.

[9]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0]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11][日]天野元之助.满洲经济的发达[M].长春:南满铁道株式会社.1932.

[12]周春英.近代东北三省关内移民动态的分析 [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2):81-88.

[13]王海波.东北移民问题 [M].北京:中华书局.1933.

[14]崔玉良.解放以前的东北人口 [J].人口学刊.1985,(1):42-46.

[15]范立君.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6]王杉.浅析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的时空特征[J].民国档案.1999,(2):86-90.

[17]张秀民.山东人“闯关东”的人口学分析(1912~1931)[D].郑州:河南大学.2008.

[18]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

[19]李澍田,衣保中.“九·一八”事变前东北粮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评估[J].社会科学战线.1991,(1):206-212.

[20]王国臣.近代东北大豆三品贸易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长白学刊.2007,(3):114-116.

[21]范立君.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的影响[J].史学集刊.2006,(3):67-75.

[22]赵中孚.近代东北移民问题之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0.

[23]孙红艳.“闯关东”对辽宁方言成因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4]杜臻.近代山东移民对东北文化的影响(1860~1911)[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5]高乐才.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71-75.

[26]赵宝爱.近代山东移民与本省的社会赈灾活动述论[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1-65.

[27]余同元等.关东鲁商[M].济南:齐鲁书社.2009.

[28]穆兴民等.东北3省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关系的演进[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5):37-42.

[29]葛剑雄等.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0]李军,段伟.移民与生态关系——以清代云南为案例[J].古今农业.2008,(3):13-24.

[31]傅义强.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述略[J].世界民族.2007,(3):45-55.

[32]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3]Ronald Skeldo.Interlinkages between Internal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sian Region,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2006,(12):15-30.

[34]潘兴明.试论英国的回流移民 [J].史学月刊.1997,(3):93-96.

Historical Survey of Chuang-Guan-Dong Since the 20thCentury:A Literature Review

LI Jun,Hu Pe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jing 100083)

Chuang-Guan-Dongis a most significant event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and social history,the study of which affects the study of relevant subjects,such as history,literature,economics,demography,culture,dialect,art,fine arts,customs,etc.The scrutiny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will not only help us to clarify the ins and outs of the world’s largest immigration movement,but also to explore the policy that can solve the current flows of migrant workers.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marks off the study of Chuang-Guan-Dong since the 20thcentury into different periods,and explains the main contents.At last the author makes comments on existing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vide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

Chuang-Guan-Dong,Immigration,Research Progress

李军(1976-),山东莱阳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史、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胡鹏(1985-),陕西咸阳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史。

猜你喜欢
闯关东东北移民
我与 《闯关东》
我与《闯关东》
——写在《闯关东》再版之际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大东北的春节
闯关东精神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支撑研究
签证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