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南瓜生产与农业变迁

2016-02-10 05:33李昕升
古今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间作套种南瓜

李昕升 卢 勇

(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95)

明清以来南瓜生产与农业变迁

李昕升1,2卢 勇1

(1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2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江苏 南京 210095)

南瓜从引种至中国以来,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强化了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不但改变了我国的作物结构,尤其是蔬菜作物结构,而且迅速融入了我国的种植体系,形成了新的农业种植制度,主要体现在对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制度的影响。

南瓜;农业生产;影响

南瓜原产于美洲,嘉靖年间分别从东南海路和西南边疆传入中国[1]。南瓜是我国重要的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常见别名有倭瓜、番瓜、金瓜、饭瓜等。南瓜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全国各地多有种植,单产很高,产量颇丰。

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南瓜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本文在已有南瓜引种、推广研究的前提下[2],填补南瓜影响研究的不足,已有专门涉及明清以来南瓜传入中国的经济影响[3],拟探讨南瓜生产与农业变迁的互动和调适的具体过程以及南瓜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把握时间维度里南瓜生产和农业变迁的总体印象。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以南瓜为代表的美洲作物的传入,最终在明清之际改变了“园枯”的局面——古代夏季蔬菜供应淡季,形成了以茄果瓜豆为主的夏季蔬菜结构。[4]鉴于此,也必然改变蔬菜作物结构。

中国古代一般论及农业就是“耕田种谷”的种植业,言及农业时将蚕桑畜牧被排除在外。形成了畜牧业不发达的“跛足农业”,以牛的放牧方式为例,经过了一个由牧牛、到放牛再到縻牛的过程,原因在于用于养牛的土地面积的减少,用于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增加。[5]

表1:《中国古典食谱》植物、动物类食谱比例变化表

资料来源: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从表1中可见,我国古代食谱中肉类食谱比重在不断下降,谷蔬类食谱比例不断上升,明清时期基本趋于稳定,肉类食谱与谷蔬类食谱的比重约为3∶2。宋代比较异常,谷蔬类比例所占最高,是因为宋代偏见南方一带,版图较小,北方的畜牧业大头未入宋人的统计。总之,明清时期谷蔬类食谱大增,《调鼎集》、《随园食单》等饮食类著作等也均有以南瓜为主料的菜肴。

中国人蔬菜的消费量并不像谷物类主食一样,随着动物性食品的增加而减少,却会因主食和肉食的不足而增加。[6]德·希·珀金斯曾经指出:“过去和现在都大量消费的唯一的其他食物是蔬菜,在1955年中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吃了230斤蔬菜,差不多占所吃粮食的一半。蔬菜由于缺乏冷藏、容易腐烂,因而使问题更加复杂。因此在中国,它们总是在大城市附近的郊区栽培的,它们在当天就可实现收割和销售,倘使不是具有蔬菜的亩产量要比粮食高得多这个事实,那就会将城市的食物供应问题变得很复杂。”[7]历史上蔬菜在栽培面积和产量是相当高的,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瓜菜又是典型的蔬菜,兼有助食、佐餐和代粮功能,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蔬菜,因为瓜菜在蔬菜中所占的份额也是相当高的,古代对瓜菜非常重视,在方志中,常常将瓜菜独立出来,列为“瓜之属”、“瓜之类”等。“瓜之属,可佐蔬者,治圃人随时种之。”[8]这是社会上对瓜菜的共识。

当南瓜传入后,由于南瓜巨大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优势,迅速成了瓜类大宗,改变了农作物尤其是蔬菜作物的种植结构,在园圃中南瓜占了相当的比例,挤占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存空间,“南瓜、倭瓜等类,则农圃多种之”[9],“境内种者甚多,几乎为家家皆种,人人皆食之佐餐品”[10],“北瓜,即南瓜也,有长形扁形两种,长者质粗而味甘,扁者质细而较面,本地所种多系扁形,田家无不有之”[11],已经成了农家不可或缺的作物,几乎上升到了粮食作物地位。

万历年间姚旅《露书》就提到南瓜:“汝南赵太宰贤有清操子方伯寿祖颇营产业,一日享客寿祖侍坐适食南瓜,太宰曰北瓜不良,在城则占人屋在野则占人地,客向寿祖曰尊言可绎。”[12]通过赵太宰所言,能够说明南瓜在万历年间已经种植颇多,繁殖迅速,无论在园圃还是在野地,均与其他作物争地。在崇祯年间,山东《历城县志》载:“番瓜,类南瓜皮黑无棱,近多种此宜禁之。”[13]“宜禁之”的原因不明,但是已经到了文人提倡禁止的地步,可见南瓜在社会上的种植是相当多的,对传统作物结构造成了冲击。

嘉庆21年(1816)金士潮《驳案续编》记载了山东司“起为报明事据山东廵抚觉罗吉咨称,宁海州徐十,因姜谭氏偷瓜辱骂逼脱衣裤,致令自缢身死一案”,案件基本情况是“徐十籍隶该州种地度日,与姜谭氏同村认识,徐十村外岗地种有高粱穇子并南瓜地一亩”。徐十以种地度日,所以种植目的肯定是首先为了解决口粮问题的,南瓜不但是徐十的口粮而且也能满足姜谭氏填饱肚子的需求,所以“姜谭氏带同口?子姜顺,赴徐十地内偷摘南瓜一个”[14],需要留意的是“外岗地种有高粱穇子并南瓜地一亩”,能证明南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在“外岗地”也种植自如,竟然达到了一亩之多,与高粱等传统山地粮食作物争地情况可见一斑。

同治9年(1870)成书的《梅庄诗钞》中有诗《田家》:“领略田家味,新秋乐可寻,倭瓜延砌角,扁豆覆墙阴,瘦蝶藏花宿,孤蝉抱叶吟,金风犹未起,凉信试清碪。”[15]该诗简单描绘了田家的生活,短短四十字,却仍见南瓜,可见南瓜在田家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美国公理会传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在华的晚清见闻:“山东秋季的农作物有各种各样的小米、高粱、蚕豆、玉米、花生、甜瓜和南瓜、甜薯和其他的蔬菜(其他的蔬菜大部分种在小块地上)。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但上面这些是主要的。”[16]无论中外所见,南瓜都已经在农作物中占有了主要地位。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南瓜虽然在我国大规模的种植,但与原有作物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对农业种植制度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丰富了我国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的内容,符合我国农业精耕细作传统特点的要求,对我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对农业种植制度的影响也随着南瓜大面积在田园甚至大田中栽培而影响越来越大,如果南瓜像其他瓜类一样多数是在庭园、宅旁零星栽培的话,是不容易融入农业种植制度中去,也很难对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产生影响。

南瓜成了中国蔬菜作物中重要的一部分后,南瓜种植多以秋茬作物收获后的冬闲地(露地)为主。在北方地区一般为一年一茬,在南方地区可一年栽培多茬,主要有春节栽培、夏季栽培和秋季栽培,每茬适宜的播种期各有不同,需要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差异和前茬作物的腾茬时间确定播种期。

北方地区,南瓜的前茬往往被安排根茬菠菜,或早熟春播叶菜如小油菜、小白菜、水萝卜、茼蒿、早熟甘蓝等,后茬可接种秋大白菜、秋菠菜等。[17]也有人总结南瓜前茬以早春叶菜(菠菜、青菜、芹菜、小萝卜、莴苣)为主,在粮食作物地区以冬闲田、压青绿肥、矮生豌豆(中豌4号、中豌6号)为主;后茬安排秋玉米、萝卜和结球白菜等。[18]这两种南瓜的栽培方式,大部分是育苗移栽,少数是露地直播,从这里也可以发现南瓜育苗移栽的优势。在人均耕地少的菜区,春季定植或播种南瓜,多是在越冬甘蓝、菠菜、菜花、芹菜、黑白菜、上海白菜(上海青)等于四月相继收获、拉秧后,施肥、耕翻栽种。[19]

南方地区,南瓜茬口模式多样。以浙江为例,12月播种早春南瓜,第二年年1月移栽,3月初上市,5月底采收结束;5月初育豇豆苗,5月中下旬移栽,7月底拉秧;8月中下旬播种秋季南瓜,9月底开始采收,11月上中旬拔藤。[20]在江苏南京,小南瓜在3月中旬播种,7月初采收,伏秋萝卜在7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采收,菊花叶在9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第二年4月上旬采收。[21]在江苏南通,小南瓜于2月中下旬育苗,5月采收;甜玉米于4月上中旬育苗,4月下旬至5月中旬套种于南瓜行间,7月下旬开始采收;野渍菜于9月上中旬直播,11月下旬采收。[22]上海郊区以栽培黄狼南瓜为主,见表2南瓜前后茬搭配、播种期、定植期简表。根据不同的栽培方式,南瓜前后茬搭配的蔬菜作物也不同,见表3。

表2:上海郊区南瓜种植前后茬搭配及相关情况

(续)

资料来源:刘宜生等:《冬瓜、南瓜、苦瓜高产栽培修订版》,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年,第92页。

表3:南瓜周年栽培前茬、后茬可搭配的蔬菜作物

资料来源:程永安:《西葫芦、南瓜高效生产新技术》,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南瓜植株较大,瓜蔓较长,栽培株行距大,常常在生长前期套作其他蔬菜或粮食作物,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南瓜喜温、生长强健,前期生长较慢,植株低矮立体空间占据小,因此可以和多种耐寒或半耐寒性的蔬菜、粮食间作套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空间地力。再与轮作复种结合起来,收入产出大大增加。

高粱、玉米和南瓜间作在农村很普遍,先做成60-80厘米的南瓜畦,畦相间1.5-2米,点种高粱、玉米等。早南瓜还可与大麦、蚕豆等早春作物套作,由于小麦、蚕豆等播种早,收获较早,当南瓜进入坐果期时,小麦等早已收获,故对南瓜影响不大。在菜田中,南瓜多与春甘蓝、春播小白菜间作,做成宽150厘米和80厘米的大小畦,大畦中栽早熟甘蓝、莴笋等,小畦中种植南瓜。另一种方式是南瓜与番茄套种,也就是棚架南瓜,把南瓜的播种期适当推迟,然后套种到番茄畦的一侧,待番茄进入生育中期时,将南瓜的蔓引到番茄的棚架上,这样可架材两用,节省成本和人工。还有一种混作方式是在南瓜幼苗定植时,同时也栽入矮生菜豆的幼苗,因为菜豆生长较南瓜快,定植后17-18天即可结荚,还能起到为早熟南瓜遮挡寒霜的作用,待南瓜长大时菜豆已经收获2-3次,可以拉秧给南瓜腾地。[23]

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间作套种的主要形式有“小麦——菠菜——南瓜——棉花——大白菜(萝卜)”、“小麦——菠菜——南瓜——玉米”、“南瓜——西葫芦——玉米”、“洋葱——豫艺争春甘蓝——南瓜——玉米”,“大蒜——菠菜——南瓜——早熟菜花”,“越冬菜花——南瓜——玉米”,“南瓜——早熟玉米(鲜食)——夏玉米——夏菠菜——大白菜(萝卜)”。[24]此外还有“小麦——南瓜——玉米”,“南瓜——西葫芦”,“马铃薯——南瓜——秋玉米”,“洋葱——南瓜——玉米”。[25]Cortesd等(1997)在南瓜种植一个月后,套作花生、马铃薯、玉米三种作物,发现三种套作方式都比单种好,其中最好的组合是花生和南瓜。[26]近年来,在辽宁,早熟南瓜品种还可以间作朝天椒;[27]在山东,还有一套大蒜、南瓜、冬瓜的高产高效间作套种模式。[28]

南瓜间作套种可分瓜菜间作和瓜粮间作,瓜菜间作中又可分为露地瓜菜间作和保护地覆盖间作。露地瓜菜间作有“与春播小菜、早熟甘蓝、矮生菜豆、莴笋等间作”,“与洋葱、菠菜、大蒜等间作”,“与茄子、辣椒等间作”,“与黄瓜、番茄、架豆间作,支架栽培”;保护地覆盖间作有“与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番茄等作物间作”和“与塑料大棚早春茬黄瓜、番茄等作物间作”;瓜粮间作有“与高粱、玉米间作”,“与蚕豆、小麦间作”。[29]

一般来说,在北方地区的城镇郊区南瓜分别与其他蔬菜作物间作套种,如与早春包菜间作、与马铃薯间作、与大蒜或葱头间作套种、与矮生地豆间作、与速生叶菜间作,在广大农村南瓜多与粮食作物间作套种,如与小麦和菠菜间作套种、与玉米和矮生豇豆间作。[30]

平原地区种植水稻为了提高复种指数,多数在春茬种植南瓜,由于覆盖地膜后生育期提早,生长速度增加,前茬应选用早熟、抗倒伏的早熟麦、大麦、油菜、蚕豆或早春蔬菜等早熟茬口,以缩短共生期,力求月底前让茬,避免后期影响南瓜的坐瓜。[31]

南瓜的间作套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几个关键性问题:第一,目前推广宽带种植,是为了便于机械耕作,尤其是小麦地套南瓜,把带距扩大到4米,种16行小麦占地3米,留出1米为预留带,冬季可种耐寒蔬菜,春季在窄畦内种2行南瓜,麦收后瓜秧向两侧伸展;第二,作物间要搭配合理,低矮与高秆、喜凉与喜温、晚熟与早熟等,它们之间共生期尽量短些,尤其在行间配置欠妥、密度过大的情况下,若共生期过长就会以强压弱,甚至两败俱伤;第三,要适时管理、及时补肥,尤其是需要整枝的南瓜,在坐瓜前若整枝不及时就会旺长,影响坐瓜;第四,间作套种要与育苗相结合,才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当地生长季节的水热资源。[32]

间作套种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以云南省为例,春玉米间作南瓜,亩净收入是净种玉米的5.3倍;[33]“菜豆——南瓜——西葫芦”亩净收入是净种马铃薯的3.9倍;[34]“早春菜豆+鲜食玉米+南瓜”净收入是栽培传统作物的5-10倍。[35]又以重庆为例,玉米间作蜜本南瓜比玉米套番薯的种植模式,亩增收2.6倍;[36]又如重庆,幼果园间作密本南瓜,每亩果园增加收入1500-2500元[37];在广东,木薯间作蜜本南瓜立体种植模式,比常规单种木薯或蜜本南瓜产值提高38%左右;[38]在贵州,夏伐桑园间作蜜本南瓜,每工作日纯收入在70元以上,投入与产出比为1∶15。[39]即使在山地梯田上,玉米——南瓜带状种植模式,也实现了亩产南瓜1000-5000千克,亩产玉米800-1000千克的高效益;[40]戈壁滩幼龄葡萄园间作南瓜,瓜蔓在葡萄空行生长,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每亩获纯利690元,改变了在葡萄幼龄期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弊端。[41]

三、结语

总之,明清以降,南瓜的引种、推广和本土化过程,对农业生产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民通过诱致性技术变迁,将南瓜融入传统耕作制度,强化了我国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南瓜也利用了大量不适合耕作的边际土地)改变了我国的作物结构,尤其是蔬菜作物结构,奠定了今天的作物格局;迅速融入了我国的种植体系,形成了新的农业种植制度,主要体现在对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制度的影响。南瓜生产之所以能够诱发农业变迁,归根结底在于南瓜的巨大优势:高产、抗逆,历史时期南瓜的“第一要义”就在于救荒,其救荒价值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则是在另一篇文章中讨论的问题了。[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美洲救荒作物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动因影响研究”(2016SJD770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一带一路’视野下美洲作物在中国的推广及影响研究”(2015M580439)。

[1]李昕升,王思明.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J].中国农史,2015,(1):24-33.

[2]李昕升,王思明.近十年来美洲作物史研究综述(2004-2015)[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6,(1):99-107.

[3]李昕升,王思明.明清以来南瓜传入中国的经济影响[J].古今农业,2015,(4):40-49.

[4]李昕升,王思明.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及动因分析[J].古今农业,2013,(3):50-55.

[5]曾雄生.跛足农业的形成——从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国农区畜牧业的萎缩[J].中国农史,1999,(4):35-44.

[6]曾雄生.史学视野中的蔬菜与中国人的生活[J].古今农业,2011,(3):51-62.

[7][美]德·希?珀金斯,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187.

[8][乾隆]分宜县志[M].卷二,乾隆42年(1777)刻本.

[9][光绪]东安乡土地理教科书[M].全一卷,光绪33年(1907)刻本.

[10][民国]井陉县志料[M].五编,民国23年(1934)铅印本.

[11][民国]新绛县志[M].卷三,民国18年(1929)铅印本.

[12][明]姚旅.露书[M].卷十二,天启年间刻本.

[13][崇祯]历城县志[M].卷五,崇祯13年(1640)刻本.

[14][清]金士潮.驳案续编[M].卷四,光绪七年(1881)刻本.

[15][清]华长卿.梅庄诗钞[M].卷十六,同治9年(1870)刻本.

[16][美]明恩溥,陈午晴、唐军译.中国的乡村生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07.

[17]吕启愚等.冬瓜、南瓜、苦瓜、丝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94.

[18]华夏西瓜甜瓜育种家联谊会组.南瓜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61-62.

[19]张绍文.南瓜·西葫芦四季高效栽培[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6.

[20]许小江等.南瓜、豇豆、南瓜高效生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7,(6):116-116.

[21]毛久庚等.小南瓜—伏秋萝卜—菊花叶一年三茬高效种植模式[J].上海蔬菜,2010,(5):40-41.

[22]陆亚琴等.小型南瓜、甜玉米、野渍菜高效种植模式[J].上海农业科技,2009,(6):124-125.

[23]刘宜生等.冬瓜、南瓜、苦瓜高产栽培修订版[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92-93.

[24]张绍文.南瓜·西葫芦四季高效栽培[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7-51.

[25]华夏西瓜甜瓜育种家联谊会组.南瓜栽培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62.

[26]郭文忠等.南瓜的价值及抗逆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2,(9):30-32.

[27]武深秋.错季南瓜间作朝天椒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6,(4):19-19.

[28]钟霞等.大蒜、南瓜、冬瓜间作套种模式[J].农业知识,2003,(16):20-21.

[29]程永安.西葫芦、南瓜高效生产新技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0-42.

[30]张世田、何泽成、张洪杰.南瓜西葫芦笋瓜[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2-24.

[31]严继勇,高兵.迷你南瓜[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94.

[32]张绍文.南瓜·西葫芦四季高效栽培[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2.

[33]李品汉.春玉米间作南瓜高效种植技术[J].科学种养,2009年第1期。

[34]李品汉.菜豆—南瓜—西葫芦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1年第9期。

[35]李品汉,王娣竹.早春菜豆+鲜食玉米+南瓜立体间作高效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4年第1期。

[36]余学川等.旱地玉米间作南瓜栽培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9):199-201.

[37]周金华,蒋泽国.幼果园间作密本南瓜高产技术[J].中国果菜,2010,(7):11-11.

[38]宋付平等.木薯间作蜜本南瓜高效立体种植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16-17.

[39]李开林,岳宣.夏伐桑园间作蜜本南瓜增效技术[J].广西蚕业,2006,(2):44-46.

[40]王仁和.山地梯田玉米——南瓜带状高效种植模式[J].科学种养,2006,(3):15-15.

[41]何拾林.西北地区沙石性葡萄园间作南瓜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1):164-164.

Pumpkin Production and Agricultural Chang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i Xinsheng1,2Lu Yong1

(1 Institution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2 Postdoctoral Station of Colla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

Pumpkin have made a important influence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strengthening the intensive cultiv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agriculture,improving the land utilization ratio and output rate. Not only has it changed the crop structure of China,especially in the vegetable structure,pumpkin has also been rapidly integrated into the cropping systems of China,forming a new agricultural planting system,mainly reflected in intercropping system and crop rotation and intercropping.

Pumpk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fluence

李昕升(1986—),男,汉族,河北秦皇岛人,博士,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师资博士后,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业史;卢勇(1978—),男,汉族,江苏泰州人,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副教授、人文社科处副处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史。

猜你喜欢
间作套种南瓜
朝天椒套种芝麻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南瓜灯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
果园套种蚕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洞庭湖区莲藕套种晚稻高效栽培技术
枣药间作滴灌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