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的农业发展及其环境代价(1949—2010)

2016-02-10 05:33
古今农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排放量湖北省化肥

王 玲 郑 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湖北省的农业发展及其环境代价(1949—2010)

王 玲 郑 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成就颇为突出,但是,无论是建国初期以土地、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传统增长方式,还是改革开放后以资本、技术投入为主的现代增长方式,农业经济增长的背后都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借助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来探究农业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们发现湖北省的环境状况符合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目前农业污染状况已经趋近于转折期,但离污染的拐点仍有较大距离,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农业发展还是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不改变农业发展模式、不加强控制和管理污染源,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将会日趋严重。

湖北省 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延续旧有的生产基础与优势,湖北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大体而言,建国后湖北省的农业发展以1978年为分界,此前是以劳动力、土地投入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此后则是以资本、技术投入为主,同时大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现代型经济增长方式。诚然,两个阶段的农业发展皆取得不菲成就,但是,林地与湖泊的消失、水质与土壤的污染、空气质量的恶化等等这些现实问题却昭示出这些成就背后所付出的代价,不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影响到农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我们生活其中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一、1949-1978:传统生产方式下的环境破坏

1949年至1978年,农业经济的增长首先是缘于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的增加,而土地增加的方式主要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以山与湖换耕地。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执政者还是普通民众,皆充满了高涨的热情,想要建设一个强大的新国度。然而,现实的环境却是内外交困:封锁的国际市场、薄弱的工业基础、土壤生产能力耗竭、生产技术落后,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节节攀升的人口数量。为了解决众多人口的粮食问题,为了给工业化战略提供支持,农业的发展成为必须的选择。在农业的发展方式上,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传统时代几无区别,依靠劳动力的投入和耕地的扩大来提升农业产出。建国初期,通过大规模的运动式集体化促使农民以更长的劳动时间与更大的劳动强度投入农业生产,但农民的热情很快过去,政策的负面效果逐渐显现,于是扩大耕地面积就成为理所当然,一时之间,中国掀起了开荒拓耕、围湖造田的热潮,湖北省概莫能外。

湖北省位处长江中游,地形多样,其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1],土壤肥沃,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大,素称“千湖之省”。对于建国初期粗放的农业拓耕而言,湖北的这种自然条件更具优势。一时之间,葱郁的山林被夷为了平地。从1949年到1962年,仅仅十三年时间,湖北省耕地面积增加了1528.75千公顷,达到最高峰4271.33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1724.72千公顷。[2]

如果说建国后的头十年耕地面积的增加是缘于开山的话,那么此后二十年耕地的增加则主要缘于填湖。60年代至70年代末,在“以粮为纲”、“农业学大寨”、“向荒湖时进军,插秧插到湖心”的号召之下,大规模、高强度的围湖垦殖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江汉平原上沉湖、三湖、大同湖、白露湖、连通湖、大沙湖等湖泊消失,王家大湖、武湖、刁汊湖、排湖等湖泊萎缩,白水滩湖、鼓湖、重湖等湖泊被分割。”湖北境内面积比较大的几个湖如洪湖,60年代面积为625.51km2,至70年代减少至392.541km2;梁子湖,60年代面积为385.481km2,70年代为287.651km2。此后或为造田,或为建房,湖泊进一步缩减,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2005年湖北省湖泊面积减少了64.4%/。[3]无休止地填湖围垦使得九百多个湖泊从此消失,“千湖之省”所存湖泊已不足百,而今人们只能在地名中去凭吊那些湖泊曾经的存在。

一方面是围垦吞食了大量水面,另一方面山区荒林开荒、不合理的人为采伐、乱砍滥伐、森林病虫害等缘由,使得有林地变为了疏林地,水土流失现象逐年严重,而流失的地表土不仅让农耕地丧失了养分,且泥沙淤积湖泊内,严重降低了湖泊的调蓄功能,致使湖北省的水旱灾害一年比一年重,受灾面积一年比一年大。1978年以来有四个年份(1978、1988、2000、2001)的旱灾受灾面积皆在2000千公顷以上,而1996年与1998年的水灾受灾面积也在2000千公顷以上。[1]

二、1978-2010:现代生产方式下的环境污染

1978年以后,有限的土地资源与渐渐减少的农业劳动力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1978年之后,由于城乡建设占地的增加,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湖北省耕地面积与劳动力皆呈下降之势。2010年与1978年相比,耕地面积减少了444.15千公顷,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476.41千公顷,乡村人口减少了1007.04万人。[4]在耕地不断减少且地力损耗严重的情况之下,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物质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

俗语言“种田别无巧,第一肥料饱”,农田施肥,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供给农作物以充足的养料,而且可以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肥料对于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性中国农民早已熟知,然而新中国成立时肥料却极为紧缺,1952年《人民日报》社论称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施肥量远未达到抗战前的水平,因此,“帮助农民解决肥料问题,已经成为各地党的组织、人民政府、合作社及群众团体的重要任务之一”[5]。而解决的办法一是农民自积肥料,二是使用化肥。

建国初期,湖北省政府为了解决增产与缺肥的矛盾大力提倡绿肥种植,在全省开展“五有”建设,所谓“五有”即牛有栏、猪有圈、家家有厕所、队队有粪窖、田边地角有粪囦,以利广积农家肥。[1]这种积肥方式既符合农村生产与生活的传统,且成本低廉,很快成为当时的主流。而化肥的使用则甚少,一方面由于国内化肥产能不足——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仅有两家化肥厂,1960年代虽启动了新的化肥厂的建设,但产量与实际需求相差甚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际的封锁,化肥进口受到阻碍。1970年代以后情况渐次扭转——中国重新回到国际市场、国内化肥厂的次第兴建从而实现了化肥的自给,这使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成为可能。另一个促进农民使用化肥的因素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随后的市场化改革。1978年以后,湖北省积极推广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加强承包合同的管理,采用包产到户、联产计酬的形式,到1982年底,全省包干到户的农户达总农户的95%左右[6],同时,1984年起,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展到了林、牧、副、渔等其他领域。与过去吃大锅饭时代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产量与农户自身收益息息相关,因此农户对耕地的投资增加,为了扩大产出,为了追求报酬最大化,化肥使用量迅速上升。据统计,1949—1979年,三十年间化肥施用量5247万吨,平均每亩施用化肥35千克[7],此后施用量逐渐加大,湖北的粮仓江汉平原2007年亩均施肥量为52.19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26.70公斤的1.95倍。[8]到2010年时,平均每亩施用化肥量与建国初期的三十年相比已翻倍,达到70.35千克(表2),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施肥安全上限(每亩15公斤)的4.69倍*据《湖北统计年鉴2011》,2009年湖北省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达87.07千克,为历史最高水平。。

在粗放式农业生产中,农田除草基本依靠人工,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科技投入的加大,农田除草的发展趋势是由化学除草来代替人口除草,因此,农药的使用量与化肥一样也在逐年增加。1990年,湖北省人均农药使用量为1.18千克,2000年时增长到3.24千克,2010年时人均则达到4.87千克(表2)。从全国范围来看,1991年时,湖北省农药使用量位居全国第六,至1999年时其用量已跃至全国第二位。[4]

农膜可以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湿度,既可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快速增长,还可抑制杂草生长,对旱作农业作用较为突出。湖北省耕地中约48%是旱田,为了增加产出,这些旱田广泛地使用农膜。1991年湖北省农膜使用量41623吨,在全国三十一个地区中位居第三。此后的使用量有增无减,平均每年增加一千多吨,到2008年时已达到59135吨。[4]

使用化肥提高农业产量,部分解除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约束与限制,但却最终导致了一系列有待解决的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不可否认,农药、化肥、农膜的施用确实起到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作用,2010年与1978年相比,在耕地与劳动力皆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却增加了590.2万吨。[2]但是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染越来越重,土壤、水体和大气质量的恶化皆与其密切相关。

大多数农药以喷雾剂的形式喷洒于农作物上,只有10%黏附于作物上,90%的残药则挥散在空气中,直接作用于人的皮肤与呼吸系统,成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严重,约有65-70%逸失于土壤中,这不仅直接导致了土壤的板结、地力的下降,且施用的化肥会随农业退水和地表径流进入河、湖等水域,一方面直接威胁了沿江、沿湖地区的居民健康,另一方面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藻飞速增长、鱼虾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湖北省因河湖较多,这一影响十分明显。农膜(包括塑料大棚、地膜等)的材质,大部分都是不可降解塑料,在50年内都难以被分解。随着农膜使用量的增加,大量废弃残膜散落田间地头、河滩沟渠,这种“白色污染”已成农村环境恶化的典型表现。因此,在农膜的使用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回收残膜,随着时日的增加,农膜残留物会积累于土壤、水体,一方面破坏土壤的肥力和可耕性,另一方面会造成土壤的盐渍化,不仅农膜的增收效应会呈递减之势,且最终会使农作物大幅减产。

农业现代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1949年以来湖北省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畜牧业因之得到了很快发展,其在农业中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其总产值也在逐年攀升。1949年,畜牧业总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不到10%,到2008年其所占比例已达34.30%(表1)。

然而,畜禽养殖也对农业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从三个方面可见一斑。首先,对土质与水质的污染。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与磷,而粮食作物对磷的吸收能力十分有限,多余的磷积累在土壤中,既对土壤的生产能力造成破坏,且随水流进入湖泊河流,造成高生化指标的水质污染,并且这种水污染持续时间较久,也很难治理。其次,对空气的污染。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含有氨、硫化物、甲烷等有害成分的气体,严重破坏空气质量,这将成为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第三,传播病菌。畜禽粪便污染物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会使得环境病原种类增多、菌量增大,造成人、畜传染病的扩散,给健康带来危害。2009年湖北省畜禽粪便产生量达到了6490.21万t(还不包括存栏畜禽),其中包含的大量污染物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水库、农田等水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污染。[9]

表1:湖北省畜牧业发展情况(1949—2010年)(按当年价格)

资料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1》

学术界在探讨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时,经常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进行实证分析,而许多实证研究表明,大多数国家环境质量与人均收入之间确实存在倒U型关系。湖北省农业经济的增长与环境污染是否符合倒U型关系?本文选取农村人均年纯收入与人均化肥排量、人均农药排量来构建计量模型,验证农业面源污染的EKC形状,以期为未来湖北农业环保政策的制定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数据的选取。本文选取时间序列数据来模拟EKC,选取湖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经济增长的代表量,选取人均化肥排放量和人均农药排放量为环境质量指标的代表量*人均化肥排放量为当年人均化肥施用量的65%,人均农药排放量为当年人均农药使用量的90%。虽然《湖北统计年鉴》中对化肥施用量的数据记载起源于1952年,但是对于农药使用量的数据记载始于1990年。为了平衡计量模型中所使用的数据,本文决定使用1990-2010年湖北省经济和环境的相关数据。。

模型建立及分析。我们以农民人均年收入为自变量X,Y为人均污染物排放量。其中以人均化肥排放量为Y1,以人均农药排放量为Y2,各自构建“经济增长-农业发展-环境质量”的二次曲线方程为:

Y=α0+α1X2+α2X+α3+δ

其中,EKC的转折点公式为:x=-α2/2α1。

(一)人均化肥排放量的EKC检验

湖北省人均化肥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结果如下。图1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

纯收入与人均化肥排放量的拟合模型符合典型的倒U型关系,在扩展了5个预测单位之后见图2,可以看出,倒U型曲线更加明显。回归方程为Y1=-1.1856X2+17.695X+14.12,相关系数R2=0.8999,呈显著相关。通过方程和转折点公式可知,人均年收入7462.47元是人均化肥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即在人均年收入达到7462.47元之前,化肥排放量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在达到转折点之后,化肥排放量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减少。

表2:湖北省农业面源污染相关经济和环境数据

图1 人均化肥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

数据来源:《湖北统计年鉴2011》,《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图2 人均化肥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趋势预测前推5个单位)

(二)人均农药排放量的EKC检验

湖北省人均农药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结果如下,图3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与人均农药排放量的拟合模型属于经典的倒U型关系,在扩展了5个预测单位之后见图4,可以看出,倒U型曲线更加明显。回归方程为Y2=-0.0614X2+0.948X+0.8905,相关系数R2=0.8991,呈显著相关。通过方程和转折点公式可知,人均年收入7783.25元是人均农药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即在人均年收入达到7783.25元之前,农药排放量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增加的;在达到转折点之后,农药排放量会随着收入的增长而减少。

图3 人均农药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

图4 人均农药排放量的EKC拟合模型(趋势预测前推5个单位)

(三)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从计量模型可以看出,湖北省经济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从拐点公式计算,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分别达到7462.47元和7783.25元时,人均化肥排放量与人均农药排放量才会出现减少的趋势。2010年湖北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为5832.3元,未来几年农业的发展还是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段时期,湖北省的农业生态环境依旧面临经济快速增长、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质量改善的三重压力。

截止目前,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是随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而逐步加剧的。我们可以乐观地预测,随着经济增长,农业污染水平总会达到转折点,继而趋于平缓,逐渐改善。但是实证数据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湖北省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距离环境污染的转折点仍有一定的距离,在未来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势必会有更多的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农业经济的增长依然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科学发展。如果不改变农业发展模式、不加强控制和管理污染源,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将会日趋严重。

纵观六十年来湖北省的农业发展历史,可以发现农业发展受着制度与市场化的双重驱动。建国的前三十年里,为了社会主义的理想蓝图、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的美好愿景,新中国进行了诸多新的制度设计,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总方针。具体到农业领域,在面临土壤地力消耗迨尽、生态恶化、生产技术落后、人口众多的现实困境下,为了尽快达到发展农业的目标,采取了中国延续多年的发展思路与方式——以更多的劳动与更广阔的耕地面积来获得农业的发展。这一方案的出台既有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和自然观的影响,亦有国际环境的制约。为了贯彻实施这一方案,政府以国家权威为基础,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全面推进,虽然在短时期内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终的结果却与最初的设想有着天壤之别,同时付出了无可挽回的生态代价。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对此都进行了反思,进而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目标,其手段无外乎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等等,然十年“文革”使得这些手段难以贯彻落实,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旧占据主导。从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渐次展开,农村成为改革的首发地,高度集中的生产方式被以小农家庭为核心的生产方式取代,此后的三十年,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化改革等政策的刺激之下,农民个体的生产意愿被充分激发,追求利润最大化成为农民家庭最大的生产动力。在此动力之下,良种化、化学化、化肥化成为农民主动的选择,其效果很明显,农业产量大幅增加,同时环境迅速恶化。

湖北省可以视为新中国六十年来农业发展轨迹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全面演绎着制度与市场导向之下的农业发展态势。更具意义的是,因为湖北天然优越的生态条件,它本可以在农业领域有着更科学、更具持续性的发展,可如今它却以千疮百孔的环境呈现在世人面前:青山越来越少,绿湖越来越小,天空不再湛蓝,空气不再新鲜,食物让人们心生恐惧。我们急功近利、牺牲环境式的经济行为已让我们自己开始品尝到苦果,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反思,更应该尝试改变,创造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已刻不容缓。

诚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已逐渐意识到我们生活在其间的环境是何等重要,先污染再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饱受诟病,绿色的、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的永恒追求。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环保政策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历史过程,但中国目前的环境政策更多着眼于工业污染,而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较为忽视。这种环境政策的不平衡,使得农业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农业环境政策与农业发展脱节,不符合时下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缺少综合性的农业环境保护法规、对农业环境问题的管理不善、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等等。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北,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高,市场驱动之下的农户更多关注利益的增长,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相对薄弱,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持并恢复曾经的美好环境与生态系统,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宏观管理,也需要我们微观个体的积极努力。

[1]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1985》、《湖北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年、2011年。

[3]张毅等著:《近百年湖北省湖泊演变特征研究》,《湿地科学》2010年第1期。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新中国60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

[5]《人民日报》社论:《切实解决农业肥料问题》,《新华月报》1952年第4期。

[6]陈柏槐主编:《湖北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7]湖北省统计局:《湖北奋进四十年》,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8]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9]邹光:《湖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实施途径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第3期。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Hubei Provi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1949—2010)

Wang Ling,Zheng Zhen

(School of Economics,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Hubei,430073)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Hubei Province has been growing outstanding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but the growth itself also has produced a fierce backlash against the environment,regardless the growth is land & labor input-oriented traditional mode or capital & technology input-oriented modern mode. Afte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gricultural pollution by means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we found out that the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Hubei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lassic inverted U-shaped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t present,agricultural pollution has been close to the turning point,bu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to reach i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few years or even decades will still be at the cost of environment. I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mode isn't changed,and the pollution sources are not firmly controlled or well managed,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ulted from agricultural growth will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Hubei Province,Agricultural development,Environment,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Costs of Hubei Province After the Founding of PRC(1949—2010)

王玲(1977—),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郑贞(1989—),女,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排放量湖北省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氮平衡和养分排放的影响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湖北省2016年9月水产品塘边价格
50%,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碳排放量占全球一半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