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视角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探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2016-02-10 17:22邵燕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

邵燕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全面小康视角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探究——以江苏省江阴市为例

邵燕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江苏省江阴市着力推进村级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聚集了华西村、长江村、三房巷村等一大批经济强村。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归纳了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经济强村规模聚集、村级经济模式多元、政策环境优良等。并总结出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的特色实践和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提出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其他农村壮大和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可借鉴的道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模式和新经验。

村级经济;经济强村;物业经济;发展模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城乡社会发展差异显著的现实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遇到了一些难题和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于繁荣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因而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就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有利于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整合农村资源、巩固基层组织,还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著作《摆脱贫困》中也明确提出:“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现共同致富的重要保证,集体经济是农民共同致富的根基,是农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物质保障。”[2]

一、江阴市村级经济发展的成效

江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地处长江咽喉,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河湖海联运换装的天然良港。江阴市民营经济发达,制造业强,是科学发展的领航者和示范者,被誉为“中国资本第一县”,有36家上市公司,每年均有十几家企业成为“中国企业500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生态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150多项全国性荣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连续十二年蝉联榜首。2015年,江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0.9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6万元,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2.8万美元,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9亿元。[3]

按照江苏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江阴市早在2005年就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标准。此后,江阴市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设定为:全面建成高水平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与江阴市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江阴市的村级集体经济长期保持稳健发展,实力雄厚,聚集了华西村、长江村、三房巷村等一大批经济强村。

(一)经济强村规模聚集

2015年,江阴市村级集体收入的总量达到30.5亿元,村均集体经济收入1212.2万元。有73个村(社区)开票销售收入超10亿元;14个村(社区)开票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28个村(社区)开票销售收入超30亿元;6个村(社区)开票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其中开票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有华西村和三房巷村。[4]在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力推动下,江阴市村级资产势力雄厚。2015年,村级资产总额为245.6亿元,净资产218.4亿元,村均集体净资产8666万元。华西村的村级资产79.12亿元,位居全市首位。[5]在强劲的开票销售收入和雄厚的村级资产的带动下,全市村级收入逐步攀升,尤其是华西村的村级收入达6.8亿元,居于江阴市乃至江苏省首位,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强、经济强村多,极大地增强了江阴市的农村发展活力,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提高了农民收入,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二)村级经济模式多元

江阴市多措并举,结合各村发展实际,不断创新拓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1.乡村工业强村模式。江阴市是乡镇企业的发源地,“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江阴市的许多经济强村都拥有综合性的村级企业,如华西村、长江村、华宏村等村,有的企业已在国内A股市场成功上市;良好的企业经营,为村级集体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有力保障。周庄镇三房巷村以机械加工开启村庄工业化,围绕化纤、纺织产业,逐步拓展升级产业结构,增加企业出口收入,并于2003年3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稳步提升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效提升了村级集体收入。

2.发展物业型经济模式。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提速,江阴市的一些村逐步与所辖企业相剥离,发展物业型经济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如江阴市房屋租金的标准是80-120元/㎡,这些租金性收入给一些村(社区)带来可观的村级收入。[6]许多村庄结合工业项目落户、城镇建设,争取用地指标建造标准厂房、外来民工公寓、综合商贸楼等经营性用房出租,形成物业资产,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澄江街道江锋村紧紧抓住大拆迁、大整合的机遇,以35亩村级集体留用地建设江锋·临港新城广场工程项目,总投入1.6亿元,建筑面积58000平方米,建成后年租金收入1700多万元,为村级集体经济增长提供了长期依靠和保障。

3.盘活集体资产模式。充分利用集体土地、山林、码头、滩涂和集体旧厂房、空置仓库、办公用房等资产,进行公开招标出租,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周庄镇山泉村通过厘清村内土地资源,对村辖企业用地重新测量,对全村的资产重新评估,重新掌握了集体财产的数量与结构。通过盘活村内资产,该村在没有新企业投产的情况下,村级收入增加了一倍。

4.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旅游业和“农家乐”带动集体经济发展。祝塘镇红豆村凭借其拥有的千年红豆树和传送千年的“红豆相思”的故事,将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为爱情文化,将红豆村已有的千年红豆树、万亩非洲菊等资源整合,形成“爱在红豆”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另辟蹊径,将红豆村打造成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爱情文化地标。

5.政策支持发展模式。为增强薄弱村的“造血”功能、构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长效机制,江阴市结合实际确定了以建设标准厂房、商业用房为主的“物业”经济,作为扶持薄弱村发展的主导方向,在土地供给、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例如,将企业缴纳的综合规费进行返还,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提升经济薄弱村的村级集体收入。2009年,南闸街道将南闸、曙光、泗河、蔡泾四个薄弱村的土地指标集中起来,由市镇两级投资1500万元,建造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租赁给戴勒姆动力设备有限公司后,租金加上各种税费返还,4个经济薄弱村每年的收益大约在300万元左右,占了村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以上。

6.富民合作发展模式。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法人和农民合作投资组建富民合作社,以增加村级有效收入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澄江街道通过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后,村级收入按股份分红,有效保障了“农民对集体财产的收益权”。

(三)村级经济发展环境优化

为了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做强村级经济实力,第一,江阴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的意见》,实施相关优惠政策,给村级经济的长效增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二,江阴市始终坚持以村集体为开发和经营的主体,并正确处理好村与村经济合作社的关系。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村级经济合作组织投资参与,做到产权清晰,利益机制透明,有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第三,江阴市进一步规范镇(街道)村财权、事权分配,促进村级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切实增加村级财力。各镇(街道)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综合规费分成办法,向村级倾斜,特别是行政村当年综合规费新增部分的三分之一返还到村,经济薄弱村的综合规费要全额返还。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地方留成部分予以免收;经济薄弱村的租金收入所缴纳各项税款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额奖励给经济薄弱村。

二、江阴市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特色

(一)明确定位:村级经济是发展根基

江阴市始终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民致富、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的根基,保障村级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江阴市五分之四的村级组织的基层运转经费,由村一级承担。[7]

从农民收入的构成比例看: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是否雄厚与农民的收入呈正相关系。据江苏省统计局2014年公布的数据,2013年,江阴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6526元,同比增长11.6%;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3028元,同比增长10.8%;人均财产性纯收入1015元,同比增长9.3%;人均转移性纯收入1313元,同比增长11%。[8]

根据笔者调查获得的资料显示,江阴市各村之间家庭经营收入差距不大,差距加大主要体现在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方面。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第一,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江阴市90%的村庄的村内道路、公共卫生设施,都由村级集体经济承担。周庄镇的山泉村,集体出资2000万兴建污水处理厂。第二,给村民丰厚的补助。江阴市的经济强村都承担本村失地农民的部分社会保障。对于高龄老人、失地农民、失业和患病家庭等,村级经济都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资源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善用资源

江阴市各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善于运用已有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

1.发挥资源优势。以华西村、长江村为代表的一批工业经济强村,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通过技术创新、注重质量、培育品牌、资本经营,实现村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长江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大力发展拆船产业。华西村借助其资本优势,自2006年开始进军金融服务业,目前拥有财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典当公司、担保公司、投资公司、PE基金等多家公司,参股7家上市公司、6家商业银行、2家证券公司和1家期货公司,还入股多家拟上市公司。[9]以徐霞客的阳庄村、祝塘镇的红豆村和青阳镇的邓阳村,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

2.发挥政策优势。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江阴市乡村从自发到自觉,因地制宜,紧跟政策,最大化地吸收政策实施或调整带来的红利。江阴市通过“三集中”,即农业向农业生态园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的模式,整合集约农村用地,投资标准厂房,通过发展物业经济等方式增加村级收入。以周庄村和宗言村为代表的村庄,通过“三置换”即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以宅基地置换住房、以农民身份置换城镇居民身份的发展路径,有效转变了农村发展方式,改善了民生发展条件。江阴市首批5个“三置换”试点村共流转土地6600多亩,实现土地流转比例100%,享受土地流转收益农民比例100%;累计投入9亿元,建成安置房和配套设施46万平方米,安置住户2000余户。

3.发挥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主要包含了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资源等因素,最显著的是交通区位。江阴市一些村庄发挥区位优势,增强村级经济实力。澄江街道通运村具有突出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璜土街道小湖新村凭借其毗邻常州市的区位优势,整合土地,建设人才公寓房、小商品市场等,吸引一大批工作在常州市的人群在小湖新村居住,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政策支撑:创新村级经济的增长机制

政策是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江阴市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自身发展优势,以政策为引导,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在乡镇企业积累了雄厚资金的基础上,江阴市探索了“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扶农、以工带农、以工富农、以工促农、以工补农”七种工业反哺模式,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10]

江阴市通过全面开展经济强村建设活动,示范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借助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机遇,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超级村庄。各村以身边的典型为榜样,因地制宜,兴起了壮大集体经济的实践探索。

在开展示范村建设的同时,江阴市积极探索切实有效的扶持薄弱村政策。江阴市根据区域发展特点,以培育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增长为目标,探索出建设标准厂房的增收机制。为此,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补助9000万元,帮助经济薄弱村建设标准厂房,同时,给予薄弱村管辖的企业丰厚的税收优惠。此外,在土地政策许可的前提条件下,江阴市按照城乡规划,实施“三集中”和“三置换”等政策,将腾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四)基层民主:创新村级经济发展新路径

江阴市通过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建设,实现了以“民主促民生”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基层民主包括村务公开、村民议事、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四个方面。江阴市通过认真践行四大民主建设,形成良性倒逼机制,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第一,通过村务公开,让村民了解村级集体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第二,通过村民议事,让村民参与村级重大事项的决策。如山泉村通过村民议事共同决定投资成立污水处理厂,统一村里村辖企业的污水,不仅减少了河流污染,还给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第三,通过村民理财,让村民了解村级集体资产状况。让每一位村民了解村级集体经济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第四,实行村民监督。通过设置预警项目、加强风险管理以及实时跟踪处理等有效举措,减少村级集体资产的浪费。

三、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江阴市虽然拥有数量众多的经济强村,村级集体经济总体实力较强,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差异大

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较强,村辖企业税收、股份分红以及物业出租,是这些村庄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但江阴市还有71个年收入低于1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大都位于交通不便的区域,具有资源短缺、村落分散;缺少项目带动、乡村工业发展滞后等特点,主要依靠财政拨款来维持村级运转,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动力不足。

(二)村级支出数额较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民群众对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的需求日益提高,对基础设施、文体活动、绿化保洁、新型合作医疗和其他新农村建设配套及集体福利性资金等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2015年,江阴市村级总支出为20.42亿元,村均支出810.23万元。其中,常规支出22项,农业支出7项,基础设施支出3项。以三房巷村为例,一年的教育支出超过300万元。村级支出的数额增长速度和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的幅度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和不匹配现象,一些经济薄弱村的资金难以落实,出现了负债情况,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积累与分红的矛盾突出

江阴市大多数村庄成立了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和村规民约的规定,村级集体经济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股份分红。分红与积累之间的矛盾,制约了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积累,特别是一些大的项目,需要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投资,短时间内难以见到成效,因而不容易获得群众的支持,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受比较好的投资项目及渠道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村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的大部分资金存储在银行,也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值。

四、从江阴市的实践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策略

(一)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机制

江阴市的成功经验表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机制创新,有利于整合集体资产、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夯实集体经济的基础。第一,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切实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举措来抓,坚持把发展集体经济摆上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第二,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各方力量,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资源条件。乡镇、街道应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协调、指导和政策扶持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完善优化工作考核机制,把村级集体收入纳入到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全面小康建设年度工作目标管理之中。

(二)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支持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第一,地方政府应统一安排“三农发展”基金,健全对“三农”的投入保障制度,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和农村的比例,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第二,要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乡镇(街道)总体规划,在编制城镇(村庄)控制性详规和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所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及用地,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加大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干部。第一,要有计划地开展对村干部或经济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增强市场观念和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第二,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成绩显著的村主要干部或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不断调动他们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第三,要鼓励村干部任职或兼职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使社村社会化管理服务与发展集体经济有机统一,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第四,要重视村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把好集体资金的审批、报销关,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3.加强集体资产管理。管理好村集体资产,不让其流失贬值,也是一种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方式。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开支审批、投资、合同管理等各项制度。第一,深化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和民主决策制度。建立由村民代表会议或社员代表会议推举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德高望重的村民或社员组成民主监督小组,切实抓好财务公开、会计委托代理制及农村集体经济的审计等工作;加强合同管理,及时足额收取承包金和租赁费;加强财产管理。未经村民社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不得买卖、担保和抵押。第二,不断完善集体经济发展的积累制度。对集体土地被征收收入和集体经济其他收入,除按规定分配给农民外,其余作为集体积累,主要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和公益福利事业。

(三)扶持薄弱村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薄弱村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要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红利。第一,帮扶薄弱村发展物业经济。对发展物业经济项目的,有关部门要在立项、审批等环节进行指导与协助,简化手续,免收有关规费;对集体经济组织从事物业租赁所征的房产税、营业税、教育附加、水利基金等税费,地方政府所得部分应以奖励或公共设施建设补助等方式返还。力争通过努力,实现绝大多数村拥有一定数量的经营性物业资产,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每年有一定的物业经营收入。第二,加大组团式帮扶力度。完善机关与社区结对帮扶机制,把所在村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机关结对帮扶的重要工作,并按“一村一策”的帮扶要求,在立项和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从源头增强村级集体的自身造血能力。

(四)减低村级集体经济支出

全面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实现,既需要村级集体经济的支出,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更需要政府资源的合理分配,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村(社区)提供相应的服务,不断提高村级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从而减少村级集体经济的支出,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积累。

(五)创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

1.大力发展物业型经济。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工业项目落户、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有关政策和机遇,采取独立、合作、异地置业等方式,开发以标准厂房、街面房、综合商务楼、农贸市场为主要类型的物业经济。对区域优势不明显、基础条件差的村(社区),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推行村与村之间联合开发,由乡镇(街道)统一解决建设用地、统一规划建设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充分利用村集体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礼堂等不动产,开展租赁经营,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值的空间。

2.大力发展富民合作社。第一,鼓励建立多种形式的富民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格局,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等统一服务,推进优质、高效、生态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第二,完善集体经济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产权明晰、组织灵活、责任明确、服务优化、分配合理、管理科学的组织形式,实现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第三,有条件的村,可以探索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积极探索基金的使用运转方式,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3.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互联网+”时代,网络型消费日益增多,借助互联网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各级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创建优质农产品品牌,借助电商平台,完善农产品销售体系,从而扩大本地就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

[2]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41.

[3]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江阴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内部资料.

[4]笔者根据调研资料整理。

[5]江阴市统计局.2015年江阴市经济发展排行榜[Z].内部资料.

[6]2015年12月30日市委农工办调研获得。

[7]2015年12月30日市委农工办调研获得。还有一些城市社区及“城转居”社区和“村居合一”型社区,因剥离了部分集体经济,他们的经费多由民政部门拨付。

[8]马薇.江苏江阴农民纯收入连续14年位居全省第一[N].新华日报,2014-02-07.

[9]赵国权.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强统筹发展能力[J].江苏农村经济,2011(03).

[10]魏登峰,姜玉桂.以工哺农城乡共荣——江阴现代农业发展纪实[J].江苏农村经济,2008(04).

责任编辑:许如江

F320.3

A

1671-2994(2016)04-0137-05

2016-04-05

邵燕(1982-),女,吉林延边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中共江阴市委党校市情研究室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矛盾与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江阴市村级集体经济
江阴市24家营运车辆企业被联合警示约谈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江阴市船舶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