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原因·表现·解决——兼评《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一书

2016-02-10 17:22秦琳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矛盾文化研究

秦琳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原因·表现·解决——兼评《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一书

秦琳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直面当前中国社会意识矛盾产生的现实根源,梳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的新变化,探索解决中国社会意识矛盾的现实路径,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波研究员的《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一书,立足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高度,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政治形态、阶级结构等方面,深刻指认和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矛盾的原因、表现以及解决方案,是一部探索中国现实重大课题方面具有启发意义的新作。

社会意识领域矛盾;新变化;创见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1]中国正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矛盾的关键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渐趋多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吴波研究员的《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基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意识形态等社会结构的基本范畴,构建了新中国社会形态的分析框架,是社会形态研究领域具有相当开创性的学术成果。其中关于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的分析,也有诸多深刻和独到之处。本文结合该书在这个问题上的相关思考,就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形成的原因、具体表现与解决,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索。

一、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形成的原因

自从社会主义在资本全球化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存在之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围攻和腐蚀,就作为外部条件相伴相随。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深入,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却没有出现与之正相关的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社会意识矛盾出现并发展起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遭受了严峻的挑战,有的学者甚至作出了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的判断。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直面当前中国社会意识矛盾产生的现实根源,厘清社会存在影响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的首要问题。应该说,《研究》一书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问题的起因作出了深刻而科学的揭示。

(一)内因:历史与现实的双层视角

中国在改革开放条件下选择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替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开启了恢复民营经济成分并以市场代替计划作为资源配置基础性手段的改革思路。这一实践与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道路的探索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毛泽东的探索特别注重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层面的社会主义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迅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应该看到,这一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塑造新中国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

然而,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深入,在关于社会主义认识和实践上,毛泽东出现了失误与偏差,表现在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根除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方面。毛泽东试图纯洁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努力事与愿违,党和国家为此付出过沉重的代价。正是“文化大革命”这一极为惨痛与沉重的历史教训,成为我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大战略性调整的巨大动力。在充分肯定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合理性的同时,应该看到,在意识形态的反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在客观上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弱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与物质财富之间出现了方向并不一致的运动轨迹。

从当前国内条件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升,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影响逐步加深。除了非公经济的现实性存在,还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成熟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完善等状况。这些现实层面的因素,对现阶段思想意识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经过30多年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中也出现了与之相一致的变化,中国社会新的阶层结构已基本确立,并呈现出动态的稳定状态。私营企业主、官僚资产者和雇佣劳动阶层等一系列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与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意识形态发生急剧变化的直接原因。其中,雇佣劳动阶层劣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使得社会意识变化的方向,越来越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巩固与完善。

(二)外因:资本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蚀与渗透

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2]这一重要判断,不仅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斗争性,也宣示了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资本主义的价值观,马克思恩格斯早就一语道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3]在西方社会,从根本上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关系,再也没有太多别的关系,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无法调适的必然结果。就其实质而言,当下的全球化,只不过是资本增值的本性使然,核心内容是“资本全球化”。正如《研究》作者指出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居于支配和统治地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仍然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条件下,全球化的本质依然是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野性扩张。”[4]毋庸赘言,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构成了全球化的真实面目,资本全球化快车承载的是以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意识形态,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外部条件。

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在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肯定性成果的过程中,要更加充分地重视和把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冲击和影响。应该看到,当前社会意识领域中所谓“去意识形态”、“淡化意识形态”等观点,其有意或无意的真实目的,就是“全盘西化”,预设逻辑取向是效仿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这种状况,足以确证西方意识形态已渗透并侵蚀了我国社会意识领域并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新变化的主要特点

《研究》一书基于当前生产力、生产关系、交换关系、政治形态、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探讨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忠实遵循。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不仅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新变化做出了准确的概括,并进而深入思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笔者颇感受益。

(一)价值观多元差异并存

这是《研究》作者所体认的改革开放条件下社会意识领域出现的第一大变化。第一,从辩证法的高度,作者认为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利弊兼具。一方面,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解放与创新,有利于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逐步边缘化,社会意识矛盾逐渐突出,改革开放向何处去的问题逐步凸显。就此,《研究》作者明确指出:“如果说价值观多元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地体现为积极意义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物质主义的强势进一步凸显,价值观多元化的消极性影响正在逐步强化。”[5]显然,这一辩证分析基本切合当下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的实际。第二,《研究》作者还认为,价值观主体的差异与变化,决定了价值观的多元化,而多元价值观差异并存,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意识的原初构境。基于价值观多元化的经验性存在,我们不得不追问“价值观主体何以多样化”的理论逻辑。循着这条思路,我们再次回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阶层结构的逻辑起点。尚且不去判定该书作者对当下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是否科学,但其勾勒出的阶层版图,无疑构成一家之言,为价值观多元差异的存在提供了一份完整的解释。第三,《研究》一书把包括合法经营的私营企业主阶级和雇佣劳动阶级在内若干新的群体,视为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合法性组成部分,而把官僚资产者这个群体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非法性组成部分,但同时承认这个群体构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存在。这一区分颇有创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确立了讨论这一问题的崭新视角。

(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

《研究》作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政治儒学等思潮,是影响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几种主要社会思潮。[6]社会思潮作为特殊形式的社会意识,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扩展其影响,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存在作用下社会心理的释放。拥有一定理论基础和思想文化根基的各种社会思潮,拥有较为深厚的社会土壤,离不开国际和国内的存在构境场域,更以知识界和部分社会公众的支持和拥护的“假性”构境作为基础。这些社会思潮,不仅是人们思想深处观念的集中反映,而且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意识领域深刻变化的真实写照。《研究》作者从改革开放的选择和发展阶段的界划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等方面,分析了社会思潮的缘起,以多维度的分析视角,展现出对唯物史观基本方法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各种社会思潮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不稳定因素,不能不认为构成“景观”的主要方面。《研究》作者敏锐地体悟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导致的消极后果:一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政治态度分野变得鲜明。二是知识分子队伍的分化日益严重。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某些社会思潮,经过一部分专业知识分子队伍的传播,已经拓展至青年大学生与干部群体。其中一些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知与认同业已淡薄与削弱的事实,说明了其扩散的广度与深度。

(三)共产主义理想信仰严重弱化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洗礼之后,中国民众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个体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思想距离。共产主义理想信仰逐渐弱化之趋势,使得重塑信仰成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的重大现实问题。只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尽成熟、社会主义制度不尽完善,阶级对立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理想信仰的捍卫和固守就始终不能停止。《研究》作者在指认物质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的同时,更从政治维度点明了意识形态建构的复杂性:“面对西方全球化所蕴含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制度与价值的传播和渗透,社会主义既要不断地努力借鉴其合理性成果完善自身,又要有效地抵御其负面影响,其复杂性和困难性可以想见。”[7]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着政治的和历史观的双重维度。[8]正是基于两者的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中国梦”作为当前意识形态宣传的新理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理论自觉。“中国梦”远远不止于一种“空洞”的外在的口号,她迎合了中国人民大众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耻辱历史的回顾反思和对祖国未来发展前程的深刻关切,有效回应了社会主义理想信仰缺失的尴尬局面。特别是扭转了一部分人用实用主义看待中国社会发展前景的基本立场。

三、当前中国社会意识领域矛盾的解决策略

社会主义是一项具有超越性意义的事业。正确处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矛盾,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大而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意识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反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观念的实然状态。在《研究》作者那里,正确认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实然与应然的统一,是理解和克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意识矛盾的基本方向。是否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是否能够利用文化的反作用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长时期为之探索的重大任务。由此,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目标,将批判与建构统一起来,服务与匡正统一起来,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条基本原则。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除了服务性功能,更重要的是匡正功能。匡正功能必须基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立场,批判各种动摇广大人民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思潮和思想观念,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理想信仰,在批判与建构的统一中达成匡正的目标。梳理《研究》一书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创新举措,视界变得宽阔而明朗起来。

(一)正确处理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矛盾

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文化意识应然和实然的不一致性,《研究》作者指出必须处理好以下矛盾:

1.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善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性成果,去粗存精,在去其糟粕的前提下汲取其精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必须批判性地学习和运用。文化还是“国产”的好,教条地挪用和滥用别国的东西,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这一点是文化的传承性和历史性所决定的。

2.正确处理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之间的矛盾。文化的这两种属性内在于文化产品中,一旦文化的商品属性占了上风,价值属性就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制。消费主义的膨胀和盛行,必然会越来越远离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立意。只有将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文化真正成为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先进文化。

3.正确处理主流意识形态与各种社会思潮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旗帜。这面旗帜曾经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解放,现在引导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程。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意识领域领导权的有力挑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必将经历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二)历史辩证地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面对现阶段中国大量的社会意识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事实,《研究》作者提出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态度来处理这些矛盾。由于社会结构分化与制度规范整合的不同步性,导致了中国社会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急剧转变,并出现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这些矛盾长期积压并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途径,群众对政策与制度安排的变化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严重影响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有效性。

2002———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就社会意识矛盾所做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认识到,当今社会冲突中以劳资矛盾为最甚,而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制的劳资矛盾中,又以私营企业为最甚。[9]20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教授曾预测在中国可能会出现由于资本积累趋势造成的一个占有大量财富、具有独立政治利益要求的阶级。这种理论预测绝不是一厢情愿,这个“阶级”业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我们不能无视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新的阶级形成的客观事实,更不能忽视现阶段中国雇佣劳动阶级的劣势地位。

因此,《研究》作者针对劳资关系矛盾,独创性并深刻地指出了解决的办法:“至少对执政党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明确要求:第一,应始终站在劳动的立场,在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关系中努力维护劳动的权益。第二,应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抑制官僚资产者的生存空间。”[10]通过以上两方面的努力,还需要进行“结构紧张”的特殊性、阶段性研究,把资本和劳动中劳动处于绝对劣势地位的实然状态,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去考量,既要承认当下中国社会阶级矛盾和冲突发生的客观性,又不能把其简单地归为必然性。我们无法回避人民内部矛盾的大量存在,它历史的既定地存在着,成为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产物。一语概之,必须站在历史辩证法的高度,逐步缓解现阶段中国阶级阶层关系“应然”与“实然”的矛盾所引起的社会意识矛盾。

笔者对《研究》一书意识形态部分进行了重点研读,受益匪浅。《研究》作者从社会形态史的视角,在完整呈现中国道路探索历程的同时,深入探讨了包括意识形态问题在内的诸多关涉中国道路的重大问题,比如,未来社会与现实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唯一遗憾的是,书中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创新与路径方面的内容略显单薄。如何克服民主的社会属性被遮蔽的矛盾,如何在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的基础上凸显民主的社会主义属性,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但总体来说,这本书处处释放出独特的学术和创新思想并充满着社会历史感,尤其是谨慎提出了中国社会形态未来变化的可能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探索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和思考当前重大课题不容错过的参考书籍。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1、275.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1.

[4][5][6][7][9][10]吴波.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296、352、352、305、370、371.

[8]唐正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维度:政治的及历史观的[J].哲学研究,2015(08).

责任编辑:马树勋

D641

A

1671-2994(2016)04-0133-04

2016-03-20

秦琳(1970-),女,广西平乐人,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生态哲学与意识形态话语权。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中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贵州师范大学资助博士科研项目《中国梦话语权视域下的生态语言环境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性成果。

猜你喜欢
矛盾文化研究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