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2016-02-06 00:28武汉市江汉区红胜幼儿园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班级幼儿园幼儿

■ 武汉市江汉区红胜幼儿园 陈 莉

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班级有效管理

■ 武汉市江汉区红胜幼儿园 陈 莉

本文简述了幼儿园班级管理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提出“幼儿成长过程是一个慢慢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幼儿园班级管理应有效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的观点。同时从观念文化建设、人际文化建设、活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多元文化建设五个层面,详尽论述了特色文化建设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幼儿园 特色文化 班级管理

“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具有特色的班集体文化是一部无声的、立体的、多彩的、富有魅力的“教科书”,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新课程倡导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而班级管理就是落实保教目的的一个载体。班级管理是做好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基本保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班级管理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老师高高在上、说一是一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需求,这一切都对幼儿园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笔者开始在班级管理中进行探索与研究。

诚然,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管理的工作既平凡、琐碎,同时也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幼儿园班级是幼儿生活的主要情境,同时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幼儿进行生活管理以及人格培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于现代教育理念倡导要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个性,因此幼儿教师往往会有很多顾虑,“管多了是不是会限制幼儿的个性”“要不要管理班级”,并且在具体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也会遭遇很多困难。在幼儿园里不同教师所管理的班级存在差异性,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班级呈现不同的特点,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教师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导者,教师是否能在自己班级文化的矛盾冲突与不一致性等现象中进行科学的教学与班级管理?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取决于实施班级管理的教师,影响与考验着教师的领导能力。

笔者认为: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受教育,并不是单纯来接受老师的管理,他们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慢慢学会自我管理的过程。班级管理要留给幼儿最大提升空间,并有效促进其自主发展和自主管理。

一、观念文化建设——由“控制”转变为“民主”

1.合理示弱,激发责任感,用发展的眼光看幼儿

教师所有的教育实践都应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儿童发展观,引导、支持、帮助幼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针对当下幼儿自理能力差的特点,班级教师应改变传统工作作风,只要幼儿能通过学习和锻炼学会的技能,就让幼儿自己动手,哪怕慢些或者需要老师返工也无所谓,让他们去体验才是真正的目的。所以在班级中,所有的劳动都要让幼儿参与、体验,最后达到人人会干的目的,即所谓“懒惰”的老师才能带出“勤快”的学生。成长是需要磨练的,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狠下心”来给幼儿磨练的机会。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三自”能力的培养

班级教师要以一日活动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培养幼儿自育、自理、自控的能力。一是建立全班幼儿轮流组长制度,培养自育能力;二是建立幼儿一日常规,培养自理能力;三是重视在课堂内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为了培养幼儿自育能力和竞争意识,让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可采取全班幼儿“轮流小组长制”, 组长是每月通过竞选产生,组长能提醒值日生,值日生也能督促组长,这样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就保证了幼儿自主管理的质量。“三自”教育,使幼儿成为了生活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班级的小主人!

3.搭建平台让孩子展示自我,师生共同制订班级公约

班级常规是保证一日活动有序开展的必要措施。幼儿是班级的小主人,小主人有权对自己的班集体提出意见或建议。在班级常规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商量、制订一些班级公约。例如,“阅读公约——请保持安静,看完图书请放回书架”“自主活动公约——请安静活动,不要吵闹、影响同伴”,还有游戏公约、环保公约、上课公约,等等。制订好内容后,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公约制作成一个个小标记,贴在班级的各个活动角落……班级公约栏的设立让教师不再当“唠叨婆”,不用每天跟在幼儿后面时时提醒他们各项常规,而幼儿有了这些无声的语言帮助后,活动越来越有序,逐渐也就形成了自然有效的自主管理常态。只有让幼儿明白了班级常规,他们才能在活动中互相监督、互相提醒,依靠集体的力量维护共同遵守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也会自觉地管好自己。

二、人际文化建设——由“严谨刻板”转变为“温馨和谐”

1.师生共同创建宽松、愉悦的家庭式氛围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我们知道,低年龄段幼儿情感依恋强烈,这就要求班级教师营造与家庭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物质、心理环境,以便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自由、快乐地发展。平时除了提供轻巧、方便、柔性的生活设施,便于幼儿休息和随意活动外,还必须重视心理环境的创设,教师要和他们近距离地接触,以自己的童心去跟幼儿沟通与交流,以此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幼儿很快就能将对家人的依恋转移到和老师、小伙伴的亲近上,这是师生共同创建的宽松、愉悦的氛围的作用。

2.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提高班级管理的关键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要让一个班级有好的精神面貌,幼儿能得到主动的发展,作为管理者的教师就必须掌握好幼儿发展的脚步。幼儿本身就是一本生动的书,每天呈现给我们一幅幅活泼的画。每个教师对这本“书”要认真地“看”,仔细地“读”,深入地研究分析。在实践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观察,及时记录,遇到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分析应对,以积累更多更好的经验,从反思中提升。如班级建立幼儿“成长小档案”,走进幼儿的内心,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动文化建设——由“强输硬灌”转变为“支持合作”

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

笔者曾在一篇教育笔记中这样写道:“带着知识向幼儿强输硬灌,只是‘授人以鱼’,而带着幼儿学会自主学习,才是‘授人以渔’。” 教育无处不在,我们教师就要做有心人,用孩子一样好奇的眼光去发现。幼儿教育就是“游戏中的教育”,教师应带着孩子们在玩中巧学。

为此,教师可以将幼儿园活动设计的部分空间让给幼儿,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教师则只是从中撷取幼儿兴趣所致、幼儿发展所需、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题生成新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等,再次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准备教具原是教师的工作,为了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教师可以发动幼儿采用自己的方式收集资料,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对资料进行整理,在整理资料过程中逐步接近知识本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索式教学打破教师中心的模式,让幼儿带着问题、悬念采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思考、探索,充分体现对幼儿的信任。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充分调动家长资源。

2.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幼儿的学习探索活动已从课堂拓展到了家庭、社区、社会,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在生活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自由自在地表达表现,在生活游戏活动中轻松自然地学习。全方位、大容量的刺激,激起了他们对世界探索的需要。教师在期间主要是“引”,“引”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要捕捉最佳的教育时机,

3.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

当今幼儿园主要开展的是主题式活动,教师在每个环节都把幼儿当成学习伙伴,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活动,了解幼儿的需要,倾听他们的需要,进行探讨、互相交流。在每个环节都创设引起他们感知、探索学习的环境,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如集体教学活动,已从分科式向整合型过度,由原先单科、无可选择内容方式的集中教学转型,实现了多学科的有机融合;其中,个性化的布置深得幼儿喜爱。

另外,主题性区域活动中将选择与操作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幼儿,他们不仅可以根据喜好选择活动内容,还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方式,在一个自由选择的环境中,幼儿的自由性得到充分发展,他们在自由选择中渐渐认识周围世界、认识自己,也真正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探索世界的兴趣。这个过程中幼儿的变化显而易见,他们更开朗、自信、敢想敢做、富有想象,对学习及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索欲望,这不仅有利于幼儿今天的成长,也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四、物质文化建设——由“美观有序”转变为“自主创新”

活动室的环境要开放、安全、充分利用,教师应精心构思活动室中每块可利用的墙面和角落,充分利用空间,让活动室环境处处都能成为幼儿创造表现的天地。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影响虽是隐性的,却是巨大的。幼儿园班级主题墙面环境创设不再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等外在装饰作用,也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手工劳动,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趋势。教师要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创设幼儿所喜爱的并与之产生互动的主题墙面环境,使它对幼儿在认知、情感等方面产生隐性的影响,让幼儿关注生活、学会生活、适应生活。

五、多元文化建设—— 由“单一性”转变为“多元互动”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和老师的事;另外,现在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不是很好开展。现在,通过家园合作教育,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开放、合作的态度对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笔者认为,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首先必须确定在班级管理中家园合作的目的:一是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二是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因生施教,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笔者认为:家访最容易形成家园教育合力,是深入了解幼儿,走进家长心田的最好途径。家访的形式可以变化多样:登门“做客”、进行“QQ聊天”、“电话访问”、递小字条、写书信,等等。同时教师家访时的语气、态度一定要平和友善,切忌高高在上。要像朋友一样和家长聊天,家长才会打开心扉畅所欲言。通过学期家长会、家长园地、成立家委会、开展亲子开放活动等多种途径,家园间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在家园双方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天真活泼、聪明可爱。在传统的幼儿园班级管理中,有些教师认为幼儿还小,什么都不懂,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育和班级制度的强制执行,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一来,就无法实现我们所强调的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提倡民主管理,要尊重每一个幼儿,人人都是班级小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幼儿个性化发展。

耿书丽.(2010).班主任文化素养修炼.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郭文红.(2011).发现班主任智慧.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张月昆.(2010).班主任工作艺术展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班级幼儿园幼儿
班级“四小怪”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班级英雄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我爱幼儿园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