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2016-02-06 00:28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当代学前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动画片社会化暴力

■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刘 瑞

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

■ 海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刘 瑞

动画片是学前儿童酷爱的影视剧形式,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来动画片中频繁出现粗话恶语、刀枪剑影等暴力画面,对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学前儿童社会化会产生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通过完善动画片审核与发行制度、利用幼儿园的教育功能以及家长的指引作用等方法,消解动画片中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动画片 暴力画面 学前儿童社会化

随着文化多元化和电视机、网络的普及,动画片以它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动画片通俗易懂,给学前儿童带来强烈感官刺激,为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模仿对象,动画人物之间的语言交流和行为交往为学前儿童提供了一个社会交往的模型,帮助他们获得交往技能,促进其社会化。然而,近年来动画片中频繁出现粗话恶语、刀枪剑影的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消解措施。

一、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近年来,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很多人将其归因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学习压力大,以及儿童择友方式不正确(Edwin H,Sutherland,1967)。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正误导着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且趋势愈演愈烈。

(一)歪曲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认知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他律’指通过外在由他人制定的标准判断事物好坏。”(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处于“他律”阶段,行为靠外部控制,属于“非道德性”,分不清公平正义或服从,对自身行为的自律性不高,“由于自身缺乏知识经验,学前儿童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认识事物”,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赏而遵守别人的标准(林崇德,2006)。如皮亚杰所述,学前儿童年龄小,无法根据行为动机来区别行为及其后果,会由于好奇而模仿暴力行为。2014年,鄞州某宿舍一男童模仿动画片《熊出没》里的熊二烤木取暖,酿成火灾,险些丧命(见表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前儿童主要处于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很明显,他们不会去想别人所处的环境,而是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事情,并倾向于把想象的事物认为是客观存在的”(周勤慧,2009)。学前儿童认为动画片是真实的,以至于产生信任甚至盲从。动画片暴力画面在给予学前儿童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以这种比较隐晦的方式,使学前儿童长期处于动画片暴力环境中,歪曲社会化认知,对粗暴言语、暴力行为产生“合理化”认识,使粗暴言语成为他们的口头禅,暴力成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

(二)扭曲学前儿童的社会化情感

“学前儿童在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通过移情可以体会到他人的情绪反应。”(刘金花,1997)积极的移情激发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消极的移情会使其产生情绪障碍。动画片频繁出现粗暴语言、暴力行为,学前儿童由于“整体移情”感知这种消极情绪,不仅影响情绪的稳定性,而且“烦躁、生气等消极情绪属于攻击性情绪,易引发攻击性行为”(邢淑芬,王丹阳,林崇德,2015)。学前儿童由于反复感受焦虑、恐惧的刺激,会使其产生脱敏(郭晓丽,江光荣,朱旭,2009),对暴力情境“免疫”,对生活中遇到的暴力刺激所引发的情绪反应产生钝化,进而使其思维、情绪慢慢习惯暴力行为,出现冷漠无情。另外,动画片往往出现正义通过暴力方式惩治邪恶,难免使“学前儿童产生为了坚持正义可以随意行动的观念,以正义的身份去践踏正义,进而忽视了维护正义本身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刘铁芳,2004)。动画片《熊出没》里,由于光头强砍伐森林,熊大、熊二便砸了光头强的家。学前儿童年纪小,看待事情片面,这种重点批判砍伐森林,而忽视损坏别人物品的错误性,势必会导致学前儿童看待善恶简单化,不仅不能正确区别对错,反而变得嫉恶如仇,无法形成正确的社会化情感。

(三)遏制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交往

许多学前儿童对动画片上瘾,大量户外活动时间被占用,减少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影响言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并且,一些动画片经常出现人物双方敌对,偏重冲突,这样势必会使儿童社会化交往方向产生偏倚。动画片的家园保护意识值得赞赏,但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会给学前儿童人际交往提供一个错误的模仿对象,采用暴力处理人际冲突。同时,这些动画片里粗俗的语言,刀光剑影、乱枪扫射的画面,映射到生活中,有违人与人之间交往伦理。据统计,动画片《熊出没》里10多分钟出现“见鬼”“砍死你”“我跟你没完,拼了”等21句脏话,广州一男童经常模仿《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出口成“脏”(见表1)。动画片的语言暴力会使学前儿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使用粗鲁语言。说脏话或者攻击性行为过强的学前儿童往往会被老师嫌弃、同伴排斥,因此更增加了其看动画片的时间,这样恶性循环,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其危害越来越严重。

(四)诱发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证实了暴力影视剧对儿童的消极影响”(A·Bandura,1973),动画片暴力画面无疑是在对学前儿童行使“媒体暴力”。“班杜拉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吴荔红,2014)学前儿童虽未曾亲身参与暴力动画片中,但其通过观察,对暴力画面的有意无意地记忆,一旦生活中出现类似情境,他们就会对记忆中的暴力行为进行模仿。据统计,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被平底锅砸过9544次,被羊群嘲弄过2347次,被食人鱼追过769次,被电过1755次,同时,每集都会有红太狼拿平底锅砸灰太狼,灰太狼也经常将羊羊放在锅里煮或者用火烧。学前儿童思维缺乏批判性,区别信息能力较弱,甚至分不清动画片的虚拟与生活的真实性,但无法打消他们模仿的欲望。2013年,连云港男童模仿灰太狼烧伤同伴。“班杜拉的实验证明,儿童极易模仿别人的侵犯行为,而且易受到该行为后果的影响。”(班杜拉,1995)学前儿童首先获取的是动画片人物值得赞赏的惩善扬恶,尽管是暴力手段,而且,这些人物通常以英雄等学前儿童羡慕的形象出现,成为学前儿童效仿的“榜样”,对榜样认同度决定模仿暴力行为几率。另外,“动画片里的男性施暴形象居多,男孩比女孩更迷恋以‘力量’为代表的动画片英雄人物,性别定势的原因使其对男孩的影响大于女孩。”(任频捷,2002)学前儿童在未完全理解动画片的深层含义的情况下,全盘吸收暴力行为、暴力语言。从2013年至今,学前儿童由于模仿动画片暴力画面而酿成的惨剧不断发生(如表1),它的严重性不可小觑。

表1 学前儿童模仿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酿成的惨剧

二、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学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内容、类型缺乏清晰界定

目前,国内动画片并未因学前儿童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对其所观赏的动画片内容、类型进行界定。从2005年《广电总局关于实行国产电视动画片发行许可制度的通知》以及《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来看,动画片的发行许可条件以及优秀动画片的评选,都仅仅宽泛地要求其可观赏性,笼统地规定动画片制作规范,而未对各类动画片内容、思想内涵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一些国产教育类动画片说教严重,儿童往往不喜欢,商家抓住学前儿童活泼好动、喜欢刺激这一点,为追求收视率及经济利益,使暴力画面成为动画片的一大卖点。另外,广电总局在审查动画片时,未准确定位并恰当管理儿童群体观看的动画片类型,在引进国外动画片也忽视了这点,使得“日本、美国动画片通过唯美的形式将‘青春无规范’传播给学前儿童”(林凤丽,2006)。2008年虽颁布了《广电总局关于加强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但该条例主要为了提高国产动画片的播出率,对学前儿童所观看动画片的内容还是没有做出界定。

(二)家长或教师:对动画片认识错误

动画片暴力画面的消极影响被它的娱乐效果以及大众眼中的教育性所掩盖。儿童大多喜爱看动画片,因此家长鼓励学前儿童看动画片,认为动画片可以增长学前儿童的见识,增加他们对社会以及人性的理解,甚至比家长和老师都“会教”儿童,然而却没有看到这些权威更多看到的是动画片的经济价值,而非教育价值,以至于学前儿童不仅看了适合他们发展的动画片,也看了无益于其发展的动画片。除非学前儿童因看动画片而耽误了学习,否则,教师和家长是不会强加干涉的。

由于对动画片的内容、类型缺少必要的认识,对学前儿童所看的动画片缺乏准确的定位,以至于从社会到家长、教师可以层层阻挡动画片暴力画面危害的道路畅通无阻,严重影响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

三、动画片暴力画面对学前儿童社会化影响的对策

(一)完善动画片管理制度

1.合理制作针对学前儿童的动画片

针对学前儿童的动画片,在制作时应重视“动画片的教育感化作用对学前儿童的需要的满足”(周勤慧,2009),即教育价值,不仅包括其兴趣需要的满足,也包括对人之本性的满足以及作为未成年人特殊心理需要的满足。动画片应以真实的生活为题材,考虑学前儿童的所思所想,切忌用成人化的言语,要营造积极画面,创作正面形象,避免刀枪剑影、粗话恶语画面的出现,趣味性地向儿童传递社会化信息,同时,还应注重动画片的娱乐价值,使教育的价值通过快乐传递。

2.采用动画片分级管理制度

广电总局在播放动画片时,应按其内容情节以及观看对象的年龄特征进行细分。国外动画片根据观看对象的不同,采取严格的分级管理制度(如表2),这样不仅不会限制制作者的思维,还能充分保护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不受暴力画面影响。广电总局管理国产动画片以及国外动画片时亦可采取分级制度,在学前儿童和暴力动画片之间建立“防火墙”;同时,应在动画片虚拟画面最显眼的地方注有“安全注意”或“请勿模仿”的标志。另外,不适合学前儿童发展的动画片,可选择在晚上或者夜间播放,错开学前儿童的活动时间,而且应规定动画片的播出时间,一天不能超过3小时,包括寒暑假,让学前儿童有更多的户外活动、与人交往的时间。

表2 外国的动画片分级管理

一般(没有任何限制)PG-12(12岁以下,家长陪同)R-15(15岁以下严禁观看)R-18(18岁以下严禁观看)其中注有“安全注意提示”日本

(二)利用幼儿园的教育功能

1.发挥墙面文化的指引作用

“幼儿园环境是一种隐性教育因素, 可以促进学前儿童的成长。”(胡艳秋,卢清,唐亚兰,刘亭,2011) 教师可以剪辑一些动画片里的友好画面做成海报,张贴在幼儿园的墙面,发挥墙面文化的引导作用。由于动画片是学前儿童喜欢的形式,并且学前儿童对事物的选择易受外界影响,引导他们优先选择这些健康动画片观看。同时,学前儿童经常处于友好海报的环境中,有意无意地对墙面的内容进行观察和思考,有助于他们与人和谐交往,对其社会化发展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2.组织动画片友好故事的角色扮演

教师可利用学前儿童对动画片的兴趣,选择动画片中的友好故事,组织角色扮演游戏,并仔细观察,对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儿童,及时引导,为学前儿童树立真正应该学习的榜样。可让学前儿童自由选择扮演的角色,使其在宽松融洽的氛围中,积累与人交往的经验,并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进而激发内部动机,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倪瑞凤,2013) ,学前儿童与年龄、心理相仿的同伴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会有意地为了角色需要转变自己的态度、行为,学会理解、体贴他人,增强其责任心以及个体在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学前儿童不仅可以体会到与同伴交往的乐趣,而且使学前儿童能够正确认识动画片的粗俗语言,暴力行为,推进学前儿童社会化完善的进程。

3.发挥同伴的模范作用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促进个体社会化发展的有益动画片,带领幼儿一起观看,由于动画片友好画面的感染,学前儿童很容易产生积极的移情,体会到主人公内心。观看结束时,让幼儿轮流发表对动画片人物的行为以及品质的感受,通过轮流发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同伴之间的表达更容易使学前儿童达成共识,产生共鸣,也更容易认同并获取同龄伙伴身上的可贵经验,通过自身内化,习得他人的优秀品质,有助于自身主体性的发展,在同伴之间形成一种正循环,发挥同伴对个体的模范作用,提高对积极社会化发展的信息内化的积极性。

(三)发挥家长的指引作用

1.家长陪同观看

家长应正确认识动画片,尽量选择健康积极的动画片,陪伴孩子观看,观察他们的反应,家长可以装作不懂,询问有关正在播放动画片的问题,通过交流,家长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在这部动画片中学到了什么。学前儿童的判断易受他人的暗示及影响,家长的反应、评价是他们判断善恶的来源之一,因此家长要对学前儿童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对于一些动画片的不良画面,家长应及时“引导学前儿童,绝不损害别人,这一条原则不仅适合各种年龄的人,而且对孩子来说尤其为重要”(卢梭,2009)。当动画片里出现类似助人为乐的画面时,家长抓住时机,鼓励学前儿童与人为善,“要做遵守集体准则,以及帮助、同情他人等亲社会行为”(南茜·艾森伯格,2006)。学前儿童早期的助人行为是受内部动机驱动,语言表扬是对内部动机的肯定,家长应及时语言表扬学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强化。

2.引导学前儿童分清现实与动画片的区别

动画片为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人物设计充满幻想,飞檐走壁,刀枪不入,这种充满科幻色彩的画面尤其吸引学前儿童。家长应引导他们知晓动画片里“神奇”的行为是虚拟的形式,生活中并不存在,帮助他们分清楚现实与神话、科幻之间的差别。家长也应帮助学前儿童对妖魔鬼怪以及怪力乱神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耐心解答学前儿童看此类动画片时所提出的疑问,敷衍了事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意识

动画片多方位地向学前儿童展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特征,家长可利用动画片的直观形象性,挖掘其中的教育因素,增加学前儿童对社会生活的了解,避免对学前儿童进行简单的说教。要抓住动画片中人物通过反省等思想斗争,选择勇敢、正义的情节,有意识地培养学前儿童对动画片内容情节的批判意识,以及学前儿童的自我教育意识,增强其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学前儿童能够认识自己,“真正的教育所关心的是学前儿童自身的生长与发展,即价值引导与自我建构,这两方面是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肖川,1999)

4.转移学前儿童注意力

“每一个人在人生秩序中都有其独特的身份,包括学前儿童。”(孙照保,2008)学前儿童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家长可以利用这些特点,以“讲故事”的形式降低学前儿童对动画片的关注度。“布鲁纳曾说,人类的思维存在两种千差万别的形式,即例证性思维和叙事性思维,由于学前儿童经常把未知的外界看作是有生命、有故事的,因此叙事性思维更适合他们的阶段发展特点。”(王娟,龙玉兰,刘鑫,2015)讲故事这种形式,就像动画片一样,通过给学前儿童生动地讲解故事,将其中的情感和道理以小小人物的命运传递给学前儿童,这种“打动”避免了说教,重在对学前儿童内心情感的唤醒,将社会化信息融进心中。家长可以多给学前儿童讲寓言、神话、典故等故事,借助讲故事将道德观念呈现给学前儿童,激发他的主动性,转移对动画片的注意力,以娱乐的形式使其掌握抽象的道德观念,有助于学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

动画片激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社会化信息,但一些动画片暴力画面的负作用也不容忽视。卢梭认为12岁以前的时期最危险,学前儿童价值观还未形成,因此,“在这段危险时期,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防止儿童沾染恶习。”(卢梭,2009)我们应该从社会以及家长、教师等方面对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进行层层把控,切实保证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良性发展。

班杜拉.(1995).社会学习理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郭晓丽,江光荣,朱旭.(2009).暴力电子游戏的短期脱敏效应:两种接触方式比较.心理学报,41(3),259-266.

胡艳秋,卢清,唐亚兰,刘亭.(2011).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教育与教学研究,25(2),97-99.

林崇德.(2006).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林凤丽.(2006).动画片中的文化注入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刘金花.(1997).儿童发展心理学(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铁芳.(2004).守望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卢梭.(2009).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南茜·艾森伯格.(2006).爱心儿童——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巩毅梅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倪瑞凤.(2013).动画片对儿童情感品质影响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任频捷.(2002).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39(04),153-160.

孙照保.(2008).国家公民、自然人和社会人——柏拉图、卢梭和杜威儿童观简介.中国教师,13,18-19.

王振宇.(200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娟,龙玉兰,刘鑫.(2015).叙事对5-6岁儿童道德认知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1,60-64.

吴荔红. (201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肖川.(1999).教育的真义: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上海教育科研,3,10-17.

邢淑芬,王丹阳,林崇德.(2015).媒体暴力对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和心理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3(3),71-78.

周勤慧.(2009).当前国产儿童动画片的教育价值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A · Bandura.(1973). Aggression:A Social Learning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Edwin H,Sutherland.(1967).White Collar Crime.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猜你喜欢
动画片社会化暴力
反性别暴力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暴力”女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推荐一部动画片
暴力云与送子鹳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