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问题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2006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2016-02-05 05:43文军萍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共词象限课程标准

哈 燕,文军萍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核心素养问题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2006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哈 燕1,文军萍2

(1.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2.宝鸡文理学院 教育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文章通过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得知,核心素养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三大主题展开: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未来研究应注意核心素养与素养、学科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区别;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在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可从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方面展开;核心素养不仅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培养多元化创新性人才。

核心素养;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文军萍,宁夏石嘴山人,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最早出现在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中。经合组织1997 年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即DeSeCo)研究项目。此时并未在项目名称中直接使用“核心素养”一词,直至2003 年出版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Key Competencies for a Successful Life and a Well-Functioning Society)时,才第一次使用该词。2006 年12 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以核心素养促进终身学习》(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标志着八项核心素养最终版本的正式发布。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我国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问题。[1]2014年3月,“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确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2]文章以“核心素养”为主题检索,运用共词分析技术展开可视化分析,通过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绘制知识图谱,系统挖掘了核心素养的已有研究热点,进一步探讨了核心素养的未来研究趋势。

一、研究资料与方法

研究资料方面,首先通过中国知网(CNKI)期刊库,以“核心素养”为检索主题,初步检索到相关文献406篇,期刊年限为“2006—2016年”,检索时间为2016年6月3日。其次,经过进一步人工筛查,剔除会议信息、刊物征稿要求、刊物总目录信息等与核心素养研究热点无关的文章,确定194篇有效研究文献作为研究资料来源。

表1 中国知网期刊库2006—2016年“核心素养”相关文献年份分布统计

注:检索截止时间:2016年6月3日

表1呈现了样本文献的发表年份分布情况,结合对文献摘要和关键词的把握,从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数量分布显示:2012年之前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数量较少,无明显差异;自2013年起开始有突破性增长,至2015年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文献数量有较大幅度提升,总体呈上升趋势。早期2011至2012年的文献,主要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为创新性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教学道德素养,未将重点放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自2013年起,有研究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欧盟核心素养的框架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等,但数量并不多。2014年3月“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聚焦于核心素养,研究主要侧重于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全球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基于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核心素养建构、课程建设与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等。因此,自2015年开始,有关核心素养的文献数量激增。

从研究方法的运用来说,可视化分析工具主要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0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以进行核心素养问题研究的热点领域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具体的操作步骤:第一,确定核心素养为研究主题,导出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将导出的关键词转化为可供Bicomb软件识别的ANSI文本软件。第二,抽取主要关键词。使用Bicomb软件统计选取的194篇文章中的关键词,结果显示关键词共1142个。剔除表达不准确、概括性不够等与本研究弱相关词语,合并相似关键词表达,最终提取关键词642个。根据研究需要,抽出前29个词频大于4的关键词为主要关键词。第三,建立高频关键词共词矩阵。对最终确定的29个关键词,利用Bicomb软件的共词分析功能产生出共词矩阵。第四,进行聚类分析,将共词矩阵导入SPSS16.0中,用样本聚类得出关键词聚类树图。第五,多维尺度分析共词矩阵。第六,结合第四步、第五步分析结果绘制核心素养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第七,结合聚类图和知识图谱进行解释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词频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学术论文中或之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3]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关键词的集合,可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4]文章采用词频分析法,即对分析对象中特定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及关联进行分析、推断。[5]在Bicomb软件中对194篇样本文献中所提取的1142个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与分析,提取出频数≥4的29个关键词,相关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中国知网文献2006-2016年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数4)

表2 中国知网文献2006-2016年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统计(频数4)

序号关键字段出现频次百分比(%)序号关键字段出现频次百分比(%)1核心素养9514.797516课程改革50.77882立德树人172.648017教育质量50.77883学科素养91.401918知识本位50.77884育人目标71.090319学科核心50.77885学科核心素养71.090320评价50.77886教学改革71.090321小学教育50.77887自主学习71.090322未来社会40.62318课程标准71.090323学生核心素养40.62319教育改革60.934624人才培养40.623110课堂教学60.934625人的发展40.623111学校教育60.934626学习活动40.623112思想品德50.778827技术素养40.623113道德品质50.778828价值取向40.623114未来教育50.778829交往40.623115基础教育50.7788

表2显示,除核心素养自身之外的前10个热点关键词分别为:立德树人(17)、学科素养(9)、育人目标(7)、学科核心素养(7)、教学改革(7)、自主学习(7)、课程标准(7)、教育改革(6)、课堂教学(6)、学校教育(6)。由表2可以看出:29个高频词的累积百分比达39.86%,在关键词样本中占有一定贡献率比重。其余高频词主要集中在道德教育、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与发展、未来学习能力与素养等诸多方面,既涉及宏观方面的教育质量、人与社会发展等问题,又涉及微观方面的学业评价和学习交往等问题。可以看到,有关核心素养的高频关键词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宏微观诸多方面密切相关,但具体联系有待深入考察,其研究的热点领域有待进一步通过知识图谱作以探讨。

共词分析法主要是对同一篇文献中词汇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次数进行统计,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分层聚类,揭示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它们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6]共现矩阵当中的数字代表关键词两两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次数,共现次数越大,反映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密切(见表3)。

表3 有关“核心素养”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局部)

(续表)

注:篇幅所限,表3中只呈现出局部的15×15矩阵。

共现矩阵体现出高频关键词之间两两出现的频次,表3中反映出共现次数较高的关键词有:“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5)、“自主学习”(2)、“课程标准”(4)、“教育改革”(2)、 “立德树人”和学科素养(2)、育人目标(3)、教学改革(2)、自主学习(3)、课程标准(2)。可见,核心素养与学科的结合所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研究的热点,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与课程改革结合进行课程标准的研究较多;同时,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目标在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中提及较多,同时将其看作一项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所涉及的研究较多。另外,“立德树人”与“育人目标”、“教学改革”、“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和“学校教育”等关键词有不同程度的关联共现词频。

表4 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局部)

注:共生成29×29的相似矩阵,由于篇幅所限,表3中只呈现出局部的10×10矩阵。

为探明关键词间的关系,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对10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生成词篇矩阵。将该矩阵导入SPSS16.0,选取Ochiia系数将其转化为10×10的共词相似矩阵(见表4)。表4中显示:“核心素养”这一重要关键词与其他高频关键词的共现文献中,与之相关密切程度依次为“教育改革”(0.084)、“自主学习”(0.078)、“课堂教学”(0.042)。同时“立德树人”与“育人目标”(0.275)、“自主学习”(0.275)、“课程标准”(0.183)、“学科素养”(0.171)的密切程度较高。利用矩阵进行共词分析能够提供基本一致的关键词亲疏关系统计,矩阵呈现的关联词能够形成一张包容并连接不同关键词的平面共词关系网络,但它仍难以反映关键词之间真正的依赖程度高低,具体相关热点领域的呈现需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和多维尺度进行。[7]

2.聚类分析

可视化是将数据、信息、知识等内容转换为图形进行展示的一种方法,最早出现于计算机科学领域。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是视觉表征在改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的知识创造与传递中的应用,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见解的图解手段。[8]为更直接地挖掘高频词之间的关系,将表4中的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16.0中进行聚类分析,通过SPSS16.0系统聚类功能和多维尺度分析功能探测核心素养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从表5中可看出,核心素养高频关键词可分为三类:第一类1为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研究,可以细化为三个子类:子类1为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包含“思想品德”“学科核心”“学科素养”“课堂教学”四个关键词;子类2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未来人的发展研究,包括“未来社会”“学习活动”“人的发展”三个关键词;子类3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与道德品质的研究,包括“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自主学习”三个关键词。第二类为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研究,可以细化为两个子类:子类1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未来教育价值取向研究,包含“未来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改革”三个关键词;子类2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包含“教学改革”“交往”“教育质量”“评价”“基础教育”五个关键词。第三类为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研究,可以细化为两个子类:子类1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和道德素养研究,包含“道德品质”“小学教育”“育人目标”“学校教育”“技术素养”五个关键词;子类2为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研究,包含“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知识本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六个关键词。(见表5)

图1 核心素养研究的聚类树状图

序号主题名关键词1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研究思想品德、学科核心、学科素养、课堂教学、未来社会、学习活动、人的发展、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自主学习2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研究未来教育、价值取向、教育改革、教学改革、交往、教育质量、评价、基础教育3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研究道德品质、小学教育、育人目标、学校教育、技术素养、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知识本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图2中各个小圆圈代表各个高频关键词所处的位置,图中圆圈间距离越近,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反之,则关系越疏远。影响力最大的关键词,其所表示的圆圈距战略坐标的中心点越近。四个象限代表不同的研究现状空间与可能趋势。第一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联系紧密并且处于研究网络的中心地位。第二象限的主题领域结构比较松散,这些领域的工作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具有较大的潜在重要性。第三象限的主题领域内部连接紧密,题目明确,并且有研究机构在对其进行研究,但是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第四象限的主题领域在整体工作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重要性较小。[9]

图2 核心素养研究的共词知识图谱

3.知识图谱分析

从图2中可看出:位于第一象限的教学改革、未来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各个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已有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位于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的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和学科素养等研究较为活跃,但是位于第二象限的核心素养和其他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说明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学科素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所区别。处于第三象限的知识本位和课程标准等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但它们在研究中尚处于边缘地位。处于第四象限的学习活动和小学教育等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尚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学校教育和道德品质处于第一象限和第四象限,其位于第一象限的人的发展以及教学改革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也是现在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热点;但是位于第四象限的育人目标和学习活动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大此方面的研究力度。另外,从图2中还可以进一步看出,核心素养主要围绕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横轴),以及教育改革、人才培养和课堂教学(纵轴)来展开,其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人才培养和自主学习(坐标的中心点)。领域2为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研究,其在今后研究中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领域3为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研究,其中处于象限3的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有部分机构正在进行研究,而处于象限4的育人目标等则较为边缘化。

领域1的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且主题领域内部分关键词之间联系紧密,并处于研究网络的中心地位。“未来教育”“价值取向”“教学改革”三个关键词聚集在一起,处于该领域的中心位置,说明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面向未来的价值取向。关键词“教育改革”“交往”“评价”“基础教育”的聚合度较高,距关键词“教育质量”较远,聚合度较低,说明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实施过程中,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世界范围内对核心素养的热烈探讨,尚处于探索和初步实施的过程中,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领域2的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关键词主要处于第二象限和第三象限,该领域内部结构比较松散,在整个研究网络中占有较大比重,具有较大的重要性。“技术素养”“课程标准”“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知识本位”“课程改革”六个关键词距离较近,说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改革来进行,这六个关键词与关键词“核心素养”距离较远,说明核心素养虽与学科核心素养有密切联系,但二者也有一定的差异。核心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区别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是研究者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关键词“学校教育”和“道德品质”距离较近,说明道德品质的培养需要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另外,这些关键词都与“小学教育”和“育人目标”距离较远,说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小学教育尚处于融合阶段。

领域3的研究主题是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关键词处于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领域内“思想品德”“学科核心”“学科素养”“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距离较近,内部聚合度较高,说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科和课堂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此外,关键词“未来社会”“学习活动”和“立德树人”的距离较近,说明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面向未来,而且要注重品德的培养。这些关键词都与“人才培养”和“人的发展”距离较远,说明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总之,在信息时代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未来会受到持续关注。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我国核心素养热点之知识图谱的分析,可以看出核心素养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与人才培养研究、核心素养与教育改革研究、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研究”三大主题展开。

知识图谱研究中反映出来的以下问题值得关注:首先,在今后的核心素养研究中,应将核心素养与素养、学科素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加以区分,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课程开发者和教师都需要通过课程标准、单元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来展开,使核心素养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积极意义,不仅面向未来,而且注重本国文化。最后,应注意核心素养不仅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更要迎合激烈的国际竞争,致力于培养多元化创新性人才。在当前世界各国注重促进学科融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模型建构背景下,我国的核心素养培养模式应在植根本土的情况下,放眼世界,学习其他国家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模式,以帮助学习者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更好地融入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由于知识图谱分析法是一种高度依赖技术的研究方法,较重视定量结论,忽视质性分析,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0]我国首次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之后没多久,核心素养已从理论探讨的阶段开始深入到课程实践当中,全国各地的课程开发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在进行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的结合的实践。随着近期“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21世纪的中国学生会肩负国家责任,直面国际竞争,做有思想、有文化、有担当的终身学习者,成长为实现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融个人价值于社会需求之中的人才。

[1] 辛涛,姜宇,刘霞.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1.

[2]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3] 毕强,牟冬梅,王丽伟. 数字图书馆关键技术的比较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2004,(5):27-31.

[4] 陈军,李晓. 网络存储技术与图书馆的选择[J]. 数字与缩微影像,2004,(1):10-12.

[5] 刘成山,赵捧未,窦永香. 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策略[J]. 情报杂志,2004,(1):87-89.

[6] 张勤,马费成. 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 管理科学学报,2007,(6):65-75.

[7] 文军萍. 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与发展趋势[J]. 山东高等教育,2016,(10):62-72.

[8] 赵慧臣. 知识可视化的视觉表征研究综述[J]. 远程教育杂志,2010,(1):75-80.

[9] 郭文斌,俞树文. 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基于3170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共词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4,(2):45-49.

[10] 郭文斌,陈秋珠. 特殊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49-54.

Study on the Key Competence: Hotspot and Tendency ——The Co-word Visualized Analysis Based on the Articles from CNKI during 2006 to 2016

HA Yan1, WEN Junping2

(1.School of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2.School of Educatio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Shanxi, 721016)

Through Hierarchical Cluster and Multi-dimension Analysis on the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 to fi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n the key competence,the research hotspots are key competence and talent training, education reform and school education. Meanwhil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key competence and competence, subject competence and subject key competence. Curriculum creators and teachers should implement the reform through curriculum standards, element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The key competence should not only satisfy the perso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should face the force international competence and cultivate diversity innovative talent.

key competence,research hotspot,mapping knowledge domain,visualized analysis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行动学习促进西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6SZYB42)。

哈 燕,陕西安康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共词象限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勘 误
复数知识核心考点综合演练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常数牵手象限畅游中考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基于突变检测与共词分析的深阅读新兴趋势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典例分析
基于Matlab的共词矩阵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