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6-02-05 16:31:19李国芝
魅力中国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一节课正方体长方体

李国芝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

初探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李国芝

(唐山市路南区实验小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们各科的课堂教学有了更高追求与目标: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锻炼和提高能力,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追求常态化的优质高效的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发展,让课堂在快乐、自主高效。近一学年的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探索,摸索出一条符合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模式-----课堂导学案,梦想变成了现实,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导学案”是在教师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学习知识基础和能力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而成。虽然每一节课每个环节准备起来,要下一番大功夫,但看到孩子们快乐、自主地学习、成长,心里总觉得无比的欣慰与幸福。

上学期,我上了一节数学高效课堂课例展示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以导学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快乐、自主探究的舞台。第一个环节变过去的教学目标,设计成学习目标。这样学习不再是老师的事情,而是自己的事情。第二个环节把过去老师一步一步讲解知识的过程,变为学习流程,成为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导航。

1、创设情境---巧铺垫

这个环节是一节课的开始,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练习或回顾与学习本节课有关系的知识,用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新课。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联系中,自然过渡到学习新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使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首先通过大屏幕出示了两个绿颜色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是什么图形?大家学会了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你们还想知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一、两分钟的时间学生的激情被激发出来,使学生从知识注意中解脱出来,产生新的注意,引入新课。但要注意: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备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努力使学生成为主体;科学的设计情境的导入方式,要有针对性和独特性;导入语言要简洁。

2、自主探究---做主人

(1)、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基本要求,每节课必须要朝着一个确定目标努力前行,目标是前进的动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课,在上一个环节“你们还想知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学生想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一节课不能全部解决,这节课我们要达到哪些目标呢?大屏幕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把握这个环节,同样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的制定学习目标,既不降低,也不提高要求;展示目标要注意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不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同学清楚明白,不走形式。

(2)、自主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小组讨论,逐一完成目标。

在自主学习之前,可以通过精美的图片,给予学生温馨的提示: 自主学习的好方法 1、看书 2、操作 3、合作交流 4、请教老师.

这样“导学案”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选择恰当的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深入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适时地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要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要注意学习的方法和层次:自主看书---根据课本明确学的知识是什么;小组讨论----为什么;尝试练习---初验证。这是学生初步实践的过程,学生独立学习,积极思考,充分体现自主性、独立性、实践性。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中,对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教师的引导、组织,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提高,确保了教学的高效。

3、汇报交流---我最棒

教师在学生看书,思考,小组讨论,尝试练习,教师组织,引导,促进,了解学生自主学的基础上,交流汇报学习的成果,这是一节高效课堂最精彩的环节。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遇到问题切记让学生思考回答,要有耐心,要学会等待,要时刻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在交流过程中,对于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巧妙要抓住恰当的时机,采取多变的形式,设计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一节课的亮点。我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课,当学生通过看书、动手操作、讨论、尝试练习弄清知识是什么,交流汇报为什么的时候,我随机在大屏幕上出现一个由若干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大长方体,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知道它的体积?学生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理解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学生精彩的发言,博得了赞扬,学生也获得了快乐,课堂也因此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4、质疑问难---深思维

这一环节是学生继续实践的过程,更是一个自主学习的体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由有目的学习到更高层次的创新训练。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要让学生解决,当学生不能解决的时候,让全班同学一起发挥合作精神来解答。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节课,当我提出:“你还有问题吗?”时,学生纷纷举手,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这样知识得到了延伸,思维的到了发散。但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让每个同学都受到锻炼,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5、达标练习---我能行(步步高)

根据所学的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采取不同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保证不少于10分钟,保证练习要有针对性,适度适量;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面向全体,同时兼顾尖子生,最好达到课本的延伸,给学生以更高追求的享受。

在实际的教学中,内容决定形式。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也不同。但总来说,要想追求课堂高效,教师必须课前做足功课,必须永远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真正的让课堂在快乐、自主中高效。

猜你喜欢
一节课正方体长方体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拆拼长方体
多少个小正方体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托马斯的一节课
学生天地(2018年17期)2018-07-09 01: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