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莹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铜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研究
王梦莹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当今社会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发展,铜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取了充满潜力的市场。作为铜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而诞生的一项新型开发项目,其开发意义在于延伸铜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结合市场推广产生一定经济效益。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主要在于呈现铜工艺品或文物的创作精神、历史教育,并明确表现出衍生品与铜文化的关联性,同时还要能够适应铜文化市场的需求。通过对市场现有部分案例进行比照分析,归纳并总结出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要素,突出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开发与设计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文化内涵;设计要素
铜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长河中,铜创造了丰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铜,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影响着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等等,体现并映射出强烈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文化同步发展,并在每一个重要时期都铸铭着深刻的时代印记[1],从而形成了铜文化。其涉及的方向一直延伸至社会结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等,包括它所反映的文化现象。铜文化的研究,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随着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变迁,人类文明在不断攀升,如今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铜文化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铜文化产业以其独特的表现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取了充满潜力的市场。其高度的渗透性和融合性,也使得其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融入了其他相关领域,并与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步发展,这为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先机。
作为铜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是顺应市场发展规律而诞生的一项新型开发项目。其开发意义在于延伸铜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结合市场推广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然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实物有着本质区别,对于市场而言,除了文化内涵的植入,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更重要的则在于设计的呈现。
从无形到有形,这是一个将抽象概念转为具象成果的开发过程,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开发、设计与营销等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到市场的反馈。相较于一般产业,商品的开发设计是一项需要各个层面慎重思考与配合的工作流程,而对于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来说,却是以另一种模式呈现。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更重要的是在于将文化观念与设计融合,如何使得铜文化能够在衍生品中得到最佳诠释,这就意味者其设计需要从平面到立体进行思维转换,其文化内涵与美学要求也会比一般性商品高出很多。所以在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如何解读铜文化的精神,并引导消费者理解其设计理念,是一项相当重要的课题。
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主要在于呈现铜工艺品或文物的创作精神、历史教育,并明确表现出衍生品与铜文化的关联,同时还要能够适应铜文化市场的需求。因此,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须围绕以下三项设计要素展开:
艺术衍生品属于文化消费范畴,铜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的有着特殊历史创造积累和精神记忆的价值系统和认识系统,将铜文化由抽象符号转化为辨识度高的视觉图形,可以让消费者将艺术衍生品与铜文化产生联想,进而促进消费,为铜文化的传播带来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天猫作为“中国线上购物标志性网站”,于2015年下旬宣布了一项特殊活动——“文创产业计划”,其目标在于建设全球最大的艺术衍生品交易平台。作为其战略合作计划的第一站,荷兰梵高博物馆从全球众多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脱颖而出。天猫以众筹的形式推出“燃烧的梵高”线上正版衍生品中国大陆首发,上线后当即受到了热烈追捧。梵高博物馆携手著名民族工艺品牌朱炳仁铜,推出“梵高/朱炳仁铜 梵高125周年纪念版”系列艺术衍生品,再度引爆市场[3]。
铜艺世家“朱府铜艺”,1875年起源于绍兴,距今已历经数百年,第四代传人即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如今,朱炳仁铜作为一个品牌,致力于通过精湛的铜工艺,将这项传统与现代美学进行融合,在当下重新焕发光彩。
此次“文创产业计划”尚处于初期,天猫在规划梵高博物馆项目时,有着长远的规划,从高端艺术品到大众消费品,均有涉及。朱炳仁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猫看好其在艺术衍生品市场上的潜力,故将梵高博物馆和朱炳仁铜进行整合,试图以民族工艺的角度来挖掘梵高的文创价值。
梵高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一座宝库,其影响力跨越民族和国界。荷兰梵高博物馆在博物馆经营管理和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开发领域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4],人们在参观完梵高博物馆后,通常都会排队购买其琳琅满目的艺术衍生品。国外博物馆与国内民族品牌联手开发正版艺术衍生品,无疑是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创模式,这股来自设计的创新能量,不但给消费者创造更多零距离感受大师艺术作品震撼冲击的良好机会,也将进一步推动铜文化艺术的延伸与发展。
这次与国外博物馆合作开发艺术衍生品,对朱炳仁铜来说尚属首次。无论是梵高的画作,还是朱炳仁的铜艺,都令人敬仰,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精神财富创作成为文创产品,以此向大师致敬,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亲眼目睹大师的杰作毕竟很难,而艺术衍生品却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形式,可以让大师的精神传播到更广阔的地区,与更多的人群分享。
此次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创作,是整个创意团队在对梵高本人及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后,才提交的设计方案。例如,首饰系列里的“绽放——梵高向日葵挂坠”(图1),一朵硕大的向日葵,绽放的花瓣,旋转的花心,犹如在燃烧,完全与梵高的画作相对应,代表了艺术家所怀抱希望;又如“孤独的舞者——梵高椅八音盒”(图2),题材选自梵高晚期最爱表现的题材之——椅子。平凡而质朴的椅子,独立在木盒上矗立着,象征着梵高生命最后阶段的孤寂心情。
以上案例均是利用象征性的元素进行良好的设计转换,其设计本质上是由图像复制的手法演变而来,不同之处在于融入了设计师更多的观念性思考和对铜文化的理解。设计师通过对原有素材的分析提炼,最终选取最适合表现的象征性元素,再将其通过铜艺的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这种表现形式可增加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辨识度,使得其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视觉所及的图案,更运用了铜工艺品或文物本身的造型、材质与文字等不同的元素进行创作,包含显性与隐性的象征性符号,都成为可重新诠释的形式。
体验,是基于消费者在旅行过程中的经历,将其对艺术或历史文化的体验过程用具像的手法呈现出来,通过衍生品延伸参观经验,映射出属于每一个人特有的经历。
现代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欣赏文化艺术的内涵,享受生活的美感,外出旅游已然不再只是少数人的权利,人们与文化的连结日益紧密。在此背景下的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其情感价值远大于实用价值。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所提供的情感价值根本在于文化的根基与历史的传承,这也是和一般商品最大的不同,更是市场上竞争的主要优势。所以设计师必须充分了解设计的背景与历史渊源,才能扮演好翻译者的角色。在设计创作过程中,每一个设计环节的思考,都必须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设计师需在最短时间内把握设计的情感元素并将其发挥最大的价值。设计中所呈现的体验,包含使用动作、周遭环境、情境模拟和历史阐述等,均采用不同的形式显现在商品上。体验的要素,不仅体现在设计上,也可延伸至销售部分,让消费者透过体验的方式先了解衍生品,再进一步了解铜文化。好的艺术衍生品设计必须有效连结这两项重点,才能引起消费者共鸣。
北京的单向空间在线销售的《藕园》艺术书签便是基于体验的基础概念衍生出的设计作品(图3)。这是一家致力于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同时也专门为文艺类爱好者们提供一些独具文化气息及品味特色的艺术衍生品。《藕园》的出处源自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的耦园,原名涉园,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藕园》艺术书签是专门以参访游客为受众群体设计制作的艺术衍生品。产品采用铜工艺材质,触感、质感极佳,上半部分还特别进行了镂空的设计,完美重现了园林的意趣。此套铜艺术衍生品一经上市便在消费者中产生了良好的效应,受到游客们的广泛欢迎与喜爱。
图1 梵高/朱炳仁铜 梵高125周年纪念版系列衍生品之首饰系列
图2 梵高/朱炳仁铜 梵高125周年纪念版系列衍生品之八音盒
此类衍生品反映出的是体验消费的新趋势,商品类型不再局限于传统实体铜工艺品的形式,并且可以衍生至生活的各个领域等。这是一种新的基于旅行体验基础模式的演化,艺术衍生商品的消费活动形成新型态社会风格,并建构出美学经济体。通过文化与艺术衍生品产生的互动,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所购买的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商品,更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承载物。消费者旅行的感受与衍生品产生连结,未来在任何情境下使用时,都可以回溯其旅行时的情绪[5],让对时空与氛围的体验得以延伸,使得铜文化透过艺术的经济活动深入人们的生活。
图3 藕园/单向空间——铜艺书签
铜文化艺术衍生品所展现出的气质不同于一般商品是因其背后所代表的是以艺术为基础的新生活风尚。艺术品本身就具有艺术家的代表风格,而历史文物更是代表着过去时代的工艺。
早在2010年,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美日英等国多名专家以及研究黄公望文化的学者聚集富春江畔,就如何打好“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金名片,整合区域资源搞活文创产业发展思路,加强设计服务业等方面进行热烈商讨,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提议将富春山居图以电话卡的形式向世人展示,制作一套“富春山居图铜雕电话卡”,这在世界尚属首次,如此创意得到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此后朱炳仁大师多次前往台湾,与台湾的文化艺术界进行深入密切地交流。在交流中,他了解到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其实早已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于是,朱炳仁大师与台湾雕塑艺术家杨奉琛先生联袂创作了铜雕作品《本是同根生》(图4),以熔铜锻铸为基座、以铸铜与蚀刻艺术将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和浙江博物馆《富春山居图》的局部,分别制作在象征着两粒金豆的表面[6]。朱炳仁与杨奉琛均出于艺术世家,两位大师用艺术精品搭建起了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向世人展示了铜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为两岸当代艺术创新留下新里程。
图4 本是同根生/朱炳仁、杨奉琛 富春山居图系列之一
随着《富春山居图》的大热,也促成了相关衍生品的开发。朱炳仁又萌生将《富春山居图》镂刻于青铜电话卡上的想法,希望通过方寸天地将这幅命运多舛的画卷完整地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铜雕艺术电话卡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为蓝本,运用刻铜艺术、镂铜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蕴意于铜片之上,再进行氧化色彩处理。这套卡片共有8枚,其中1枚是“剩山图”,7枚是“无用师卷”(图5)[7]。朱炳仁通过对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制作与推广,使得作品的历史内涵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文化的不懈追求,为两岸文化交流再创新高。
图5 铜雕艺术电话卡/朱炳仁铜 富春山居图系列之二
以上案例在设计创作上均跳脱了传统艺术品与文物本身的时代风格,运用现代元素进行革新,这对于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师以现代手法去思考,但是秉持设计要素的真实呈现,形成一种新的思维,在开放式的氛围中碰撞创意思维,激发创意灵感。这样才能更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观与消费观。
通过对铜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要素及文化消费市场的分析,可以为其设计思维提供一个切入点,从而进一步完善产品的研发设计。好的设计策略有助于提升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优势,通过设计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将使得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变成“收藏品”。艺术衍生品本身就具备一定收藏的意义,而设计的附加值让艺术衍生品不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功能商品,而是兼具收藏目的的高质感商品(图6)。
图6 茶道礼品/朱炳仁铜 故宫系列之茶礼三件套
综上所述,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所依循的设计要素具有一定的实质性作用。经过本研究对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分析与讨论后,提出“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要素”,期望通过设计策略的提出,让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开发与设计受到重视。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市场发展,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而“铜文化艺术衍生品的设计策略”正是让艺术衍生品市场以优质设计发展为目标的重要指针。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中国的历史是一部石头的书、青铜的书,它因贯穿于历代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铜文化[8]。铜文化市场的未来前景良好,相关的产业链也会随之延伸发展。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带来全新思维,同时为打造铜文化品牌,提升铜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实现铜文化产业规模提速、业态优化、结构升级提供借鉴。期望未来的铜文化艺术衍生品可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让铜文化透过艺术衍生品无限扩大,使铜文化的艺术深度、设计实力能有效发挥其商业效应,以回馈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引导更多产业投入共同发展与研究[9]。
[1]邹小亮,孙毅,喻学成.工艺精湛韵致飞扬——我国邮票上的青铜艺术[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2):29-24.
[2]铜文化解读[EB/OL].[2008-09-25].安徽新闻,http://ah. anhuinews.com/system/2008/09/25/002125355.shtml.
[3]梵高博物馆携手朱炳仁铜创民族特色艺术衍生品[EB/OL]. [2015-11-20].新浪收藏网,http://shuhua.chinaso.com/ detail/20151120/1000200032782681447983428654828036_1.html.
[4]互联网+故事 梵高博物馆衍生品亮相天猫 引爆艺术衍生市场[EB/OL].[2015-10-26].人民网,http://sh.people.com. cn/n/2015/1026/c134768-26927155.html.
[5]王梦莹.漫·衍——浅谈艺术衍生品设计思维[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
[6]《富春山居图》受热捧 朱炳仁用艺术留下历史[EB/OL].[2013-07-01].华声论坛,http://bbs.voc.com.cn/topic-5287353-1-1.html.
[7]朱炳仁《富春山居图》中国电信收藏卡在杭州首发[EB/OL]. [2014-06-06].美术报,http://artist.artron.net/20140606/ n613971.html.
[8]朱志娟.青铜文化考——解析青铜造型艺术及其演变[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9]赵春雪.浅析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现状及经验启示[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S8):127.
A Study on the Design of Copper Art Derivatives
Wang Meng-ying
(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Anhui 244000,China)
Our society currently enjoys a booming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Copper culture, with its unique style of expression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has won a favorable position in a promising market, and copper art derivatives as an indispensable carrier of this culture becomes a new target of development that goes with the laws of market growth. The development of copper art derivatives can help extend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copper culture and produce certain economic benefit if combined with marketing. The design of copper art derivatives should represent the creation spirit and historical and educational subtext of copper crafts and relics, and clearly demonstrate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se derivatives and the copper culture, also it should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market demand. This paper perform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ome existing cases in the market, summarizes the design elements of copper art derivatives,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copper art derivatives.
copper culture; art derivatives; cultural connotation; design elements
2016-07-07
铜陵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铜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研究”(2015tlxytwh49)
王梦莹(1989-),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