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国家战略、高校职能与学科担当

2016-02-02 16:57田兆元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俗学进校园民俗

田兆元

非遗进校园是一项国家战略,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国家文化安全保障,以及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的大问题。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不能传承,这个国家实质上已经灭亡了。古人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说,是说文化灭亡了不仅是灭国,更是人的本性的丧失,就会率兽食人,成为野蛮群体。丧失了文化传统,不仅是国家形态的实际衰败,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巨大威胁。如今在世界上出现的反人类反文化的势力,都是因为人类基本价值的沦丧所致。中国近年出现的唯利是图、人情冷漠、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丧失的现象,都是因为优秀的文化传统没有得到传承弘扬所致。

非遗进校园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这一问题:

一、作为国家文化战略的非遗进校园

非遗保护是对于中国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源一次大的弘扬和开掘。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公约发布到中国加入该公约,距今10年时间,中国非遗保护已经取得空前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非遗保护还是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有人有地方是消极对待非遗保护工作,也有人不作为甚至反对非遗保护工作。此外,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面临了许多危机。传统的村落主体在迅速消失,村落空间作为非遗的传承场域失去了功能。传承主体的传承人老一代老弱病残,新的传承者进入了学校和外地打工的队伍,不再具有传承文化的机会和条件。而迅速建设与扩展的都市又没有很好地将文化传承作为一项目标,大都没有给非遗保护留下空间,青年一代很少会将非遗传承作为自己的职业或者爱好。所以在空间和人力资源上,非遗传承保护都是问题,传统的传承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传承发展的需要了。校园传承便上升为文化传承的核心阵地,是文化传承的不二选择。

城市化的进程使传统的乡村不断消失,这是不可抗拒的。我们不能顾影自怜,而是应该积极地将乡村传统的优秀部分传承到城市之中,发扬光大。中小学校区,高校社区,尤其是重点高校社区,必须进行传统的教育,传统的传承,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舍弃万人社区,却在无人区建设一个假古董,这是当前很多地方的文化悲剧。高校必须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战场,这是国家的文化战略,也是民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在执行这项战略时,往往注重职业教育,非遗进校园,绝非是职业教育的问题,而是民族精神传承的大事。非遗进校园要侧重精神传承,技艺的传承和技能的传承要服从于精神传承的主要目标,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文学艺术类和民俗类的非遗项目,要和工艺类的项目同等对待。要改变重视生产性、轻视文化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的现象,只有精神的长城不倒,民族文化才能够保持生命力。国家的文化命脉才是安全的。

二、非遗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的文化职能,或者教育职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我在十多年前提出该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较多认同。高校要育人、科研和社会服务,同时要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高校不从事文化传承,是失职。传统节日文化进校园,是高校职能的践行方式。中宣部明确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但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落到了实处,这是在毁掉一代人,割断文化之根。有的学校对于国家法定节假日不闻不问,有的高校连什么是文化遗产日都不清楚。那些高校文史哲的教授竟然不知道中国文化遗产日,所以非遗进校园十分迫切。

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许多传统文化建设项目,对于校园传统文化传承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华东师范大学一贯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从校史传统的挖掘,到中国文化传统的次第开发,取得了很多成绩。我们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项目的传统节日文化校园传承,是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开展的。我们把该项目作为学校的文化品牌和责任来做,作为学校的职能来实践,因此,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便成为二合一的存在。民俗学纳入到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就会营造独特的氛围。我们有八个民俗类的社团,学校还有一个民俗社团版块,也可见我们在与校园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并有了实现自我的目标。

仪式化、神圣化的场域建构,不是空洞的说教。民族未来的教育回归到民俗路径,化礼成俗,这是《礼记》表述的儒家传统,也是几千年来有效的治国传统,也是华东师大的文化期待,建立校园民俗传统,也就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三、非遗进校园与民俗学学科

承担非遗进校园的工作是民俗学学科的使命。民俗学者是文化的研究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建构者。长期以来,民俗学者对于民俗文化传统只能做一些书面文章,民俗的专业能力不强,甚至外行,影响了学科形象,在社会的文化建设大潮中,总是边缘的角色,不能很好为社会服务,这样的专业是不可持续的。这样下去,民俗学学科必将从边缘走向消亡。因此,我们强调民俗学必须具有文化传承的实践能力,首先是学科觉醒,回归到基本的生存之路。我们往往对一个几十人的小村的文化事象的衰败耿耿于怀,可是对于一个几万人的社区的文化传承空白熟视无睹,无所作为。我们不从身边做起,却要抱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发一些莫名其妙的议论,这是可悲的。

民俗学者是文化的研究者与文化的建构者,民俗学必须具有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学科存在的基本理由。民俗学者必须有自己的职业取向,这样才能为社会服务。民俗学者有诸多的取向,其中之一是做一个社区文化传承的专业工作者,是民俗学学子的职业目标。

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高校自身做起,累积经验。我们有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校园传承”的实践与实验,已经有了与国内高校一起互动的能力,有了与城市社区合作的可能。

我们在理论上也有了新的认识。比如我们认为民俗学是非遗保护的主要力量和主要的理论支撑。我们提出了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民俗是精英创造持有民众认同合力完成的、世代传承享用的文化精华形式。民俗具有审美性、信仰性和规则性,富有仪式感,并呈现出珍稀的特点。这些对于我们认识非遗的特点,对于非遗传承人遴选的合法性都是有帮助的。我们一系列关于民俗的理解,比如民俗的语言表达、仪式行为和物象景观三形态构成,对于我们认识非遗也是有帮助的。非遗研究成就了民俗学学科。

非遗进校园是一项伟大的工作,是文化传承工作的重要转向。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在中华民族腾飞的过程中呵护好我们的文化,担当起保护未来一代人文化本色的重任,使得中国梦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民俗学进校园民俗
民俗中的“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学学科点简介
民俗节
漫画民俗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总括*
优秀剧目进校园
《超越“20世纪民俗学”: 我们从与福田亚细男的讨论中学习什么?》序 言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