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文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与保护传承方略

2016-02-02 16:57朱恒夫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长三角文化

朱恒夫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非遗现状经过十多年的普查,已经被文化主管部门基本掌握了。许多已经被列入国家级、省市级等不同级别的保护名录,在抢救、保护、传承等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改变了过去那种少人问津、不断消亡的状况。然而,对于非遗的重视多还仅限于政府部门,抢救、保护与传承的种种做法也仅仅是行政的行为。尽管“非遗”在传媒上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语,但是,普通百姓还是将它们看作是与己无关或关系甚少的事情。我们曾经做过这样的调查,询问包括大学生、工人、农民和商贩在内的50个调查对象,请他们说出本省或本市5个以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几乎没有一人能做到。问他们保护“非遗”的意义,回答最多的就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毁了”。人民群众以这样的态度和认识来对待“非遗”的认知现状,使长三角地区的“非遗”传承前景令人担忧。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非遗保护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该地区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该地区从文化品性来说,属于“海派文化”区域,受欧美文化影响最深。如何在中西文化交汇的地区,既接纳欧美的优秀文化,又能让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观念意识的传统文化之树长青,是一个急需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二是该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较快,城镇人口早已超过了农村人口,而且农村人还在不断地向城镇迁移,由务农改行为务工,怎样让由乡村农业文化构建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的城市文化顺利对接,是早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却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该地区历史上就是移民较多的区域,今日之移民更多,上海就不用说了,就是在浙江、江苏,许多城镇三分之二的人口为非本地户籍人口,他们多来自于中西部的不同地区。如何在各种区域文化的碰撞中产生一个熔铸多元素文化的新的区域文化,也是人们渴望解决的问题。如若这三大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不仅能让本地区始终具有中国文化精神面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增强其凝聚力,提高社会文明水平,还会对日益开放、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速的其他地区,起到示范性的作用。

有鉴于此,笔者也想就“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方略问题谈谈自己的意见。限于本人的专业知识,只能以“非遗”中的“文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美术等作为讨论的对象。

一、长三角地区的“非遗”特色

一个地区的文化事象集中反映了该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审美心理等精神形态,而这些精神形态又是由该地区的经济生产、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此,经历岁月磨洗而传之久远的“非遗”就成了地域文化的精华,是地域文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符号。同理可推,长三角地区的“非遗”凝聚着长三角地区的文化精神,显示出了该地区的文化特色。那么,它们有哪些特色呢?

一是民主、自由的精神。中国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与白蛇传,都与长三角有关系。牛郎织女后来嬗变为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而董永的家乡有一说是江苏东台。董永传说的核心是织女出于对一个劳动青年孝亲品质的感动,而不顾自己为天帝孙女的身份,毅然下嫁给他。①这一传说给历代劳动人民精神快慰和美好想象最多的地方也是这一情节。孟姜女的传说虽然遍布全国许多地方,但是,明清时期大部分孟姜女的戏剧与唱本都说孟姜女是华亭县人,也就是上海人,她所过的第一个关卡是苏州的浒墅关。孟姜女这一传说的主要意义在于表现了普通民众对暴政以及暴政给人们造成的家室不能团圆的悲惨结局的强烈不满,哭倒长城的情节实际上表现的是一个弱女子反抗暴君的胜利。梁祝两人的籍贯异议不多,多数人认同上虞、会稽说。②千百年来,最感动人的是两人在强大的封建礼教压力下,其爱情却至死不渝。《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杭州、苏州和镇江,白素贞虽然是一条蛇精,但是人们却由衷地喜爱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白娘子的身上体现出对爱情执着追求与不畏邪恶势力的精神。其它如流传太湖流域的长篇叙事民歌《五姑娘》、徐文长的传说、唐祝文周的传说、高机与吴三春,等等,也都表现了民主、自由的精神。

不但民间传说体现了这种精神,其他形式的“非遗”同样也体现了这种精神。试对舞龙的内涵作一剖析。舞龙这一民间舞蹈形式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但是,就其密度和品种来说,没有哪一个地方超过长三角地区的。仅浙江一省就有奉化布龙、长兴百叶龙、浦江板凳龙、开花草龙、彰坞狮毛龙、临安水龙、龙坞五彩龙、台州板龙、武义木头龙,还有防风老龙、桑叶龙、金鹅老龙、戏珠双龙等等。为什么此地的民众特别喜欢舞龙?我们不能仅仅看作是乡民对龙神的祭祀,祈祷它适时地兴云降雨,使五谷丰登。乡民们在舞龙之时,可能多数人都忘记了这一活动的初衷,而是沉浸在“戏龙”的欢乐之中。龙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本是主宰人们命运的庞然大物,它控制着农业赖以生存的雨量。倘若它对人类生有不满之心,或滴雨不下,让大地龟裂,以致颗粒无收;或降雨成灾,洪水泛滥,让无数人民葬身鱼腹。可是,在舞龙之时,龙为人所控制,要它向东就向东,要它向西就向西;是腾飞还是俯伏,也都由玩龙的人来决定。此时不论是舞龙之人还是观龙之人,都会生出一种无所畏惧、藐视一切的亢奋情绪,并不自觉地释放出蓄积在心中对强权的不满。可以这样说,热爱舞龙活动,是长三角地区的人们自由、平等意识的体现。

长三角地区人们的民主、自由的精神,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它历史地理环境和商品经济发达有关。先秦之前,在以礼教文化为主流文化的中原人看来,这里是披发左衽的化外之地,虽然后来中原文化南迁,但是,那种不愿受束缚的天性比起北方人来,还是不时地流露出来。另外,自唐末之后,国家的经济重心渐渐南移,商品经济日趋活跃,使得南方的市镇不断地发展与崛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冲破重重阻碍而顽强地成长。这些都造成了长三角地区的人们比起其他地区,其自由与民主的欲望要更强烈一些。南朝时的吴地,年轻的男女在深夜时分还在卿卿我我,低吟着《子夜歌》等情歌;明朝中后期的市民,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勇敢地起义,与朝廷派来的税监、缇骑作生死的搏斗;在清兵入侵江南,强力推行剃发时,只有江南许多士人情愿留发不留头。

二是打上了经济富有的烙印。人们常夸赞长三角地区“非遗”事象的雅致、柔美、精细,事实确实如此。昆曲的“水磨调”唱起来“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镕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2]

江南丝竹,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旋律抒情优美,风格清新流畅。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运用,高音悠扬清远,低音含蓄婉转,音色醇厚圆润,常用打音、倚音、赠音、震音、颤音等技巧润饰旋律。二胡弓法饱满柔和,力度变化细腻,左手惯用透音、带音、左侧音和勾音,尤以各种滑音技法,构成江南丝竹细腻清秀、明快健朗的个性,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显示出“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

名闻天下的顾绣是由明代嘉靖三十八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的女性眷属所创造、发展和传播的。其绣品使用的丝线比头发还细,针刺纤细如毫毛,配色精妙。绣制时不但要求形似,而且重视表现原作的神韵,且做工精细、技法多变。仅针法就有施、搂、抢、摘、铺、齐以及套针等数十种,一幅绣品往往要耗时数月才能完成。所绣的山水、人物、花鸟均精细无比、栩栩如生,受到官府和民间的广泛推崇。据明代崇祯《松江府志》记载:“顾绣,斗方作花鸟,香囊做人物,刻划精巧,为他郡所未有。”[2]在顾绣的发展过程中,顾名世的孙媳韩希孟在创新方面的贡献最多。其所绣山水、人物、花鸟已达到"无不精妙"的程度。故宫博物院陈列有她的仿宋元名迹册十余帧,其中的《洗马图》《白鹿图》《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皆为精品,这些作品已达到让人分辨不出是绣还是画的意境。明代松江画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对顾绣极为赞赏,称它“精工夺巧,同侪不能望其项背……人巧极天工,错奇矣”。

由这三个“非遗”项目,就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非遗”的精美程度,这精美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对艺人经过数年的训练才能达到的艺术境界。昆曲艺人从拜师学艺到登台演出需要五年时间,而从登台到演唱技艺精熟,还要五年时间。江南丝竹中的乐器,不论是管还是弦,若要能参加和声演奏,没有三年时间的练习是决无可能的,而要自成一家,形成自己的风格,智力非常者,还要花上十年左右的时间。顾绣能成天下一绝,更是用顾家几代女眷的心血换来的。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花费数年时间学习一门高难度的艺术,且在这漫长的时间内只有智力、精力与财力的投入,却没有任何收益,而且对自己能否成功还没有把握,这在经济不富有的地区是很难做到的,更不要说那些常常食不果腹的贫穷地区了。只有富庶的江南才会出现不计时间、不计工本去专心致志学习一门艺术的现象。在明代,江南富户不可计数,不要说苏州、杭州这样的大都市了,就是一般的集镇,亦是商贸活跃,市面繁华。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中对吴江县盛泽镇作有这样的描述:

说这苏州府吴江县离城七十里,有个乡镇,地名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女勤谨,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乃出产绵绣之乡,积聚绫罗之地。江南养蚕所在甚多,惟此镇处最盛。有几句口号为证: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入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

人在积聚了一定的财富之后,就可以用工雇人,而不必亲自劳作,更不需要披星戴月的辛苦,于是便成了有闲阶层中的人。而有闲之后,就会追求精神上的享受,“玩”艺术自然是既体面又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长三角地区的文艺事象,有许多就是由有钱又有闲的人“玩”起来的,而且玩到几乎完美的境界。即使是小户人家也不像贫困地区的家庭,等米下锅,恨不得立马拿艺术来卖钱,而是着眼于未来,慢慢地夯实基础,以便日后练出一门绝活。

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上海人喜欢在自己的非遗名称上加上一个“海派”的定语,如海派魔术、海派灯彩、海派杂技、海派玉雕、海派国画、海派木偶戏,京剧标明为海派就更不用说了。什么是海派?以笔者的理解,就是从众、开放、包容、创新,一言以蔽之:与时俱进,而绝不固步自封。如果以这个定义来衡量,不仅上海的传统文艺是这样,整个长三角地区因受海派文化的影响与辐射,基本上也是这样。我们先以上海的“非遗”事象为例。大家所熟悉的月份牌年画真正是海派文化的产物,它在功能上近似于传统的年画,但是它的内容既不是天神地祇,也不是戏曲人物,而是都市的时尚女性;它在作法上开始用的是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手法,很快便改易为细腻写实的西洋擦笔水彩手法,画出来既有水彩画的效果,更有油画的立体感和明丽色彩。问世之后,立即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喜爱,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公共场所,月份牌年画真是触目可见。

再看发端并流传于长三角地区的滩簧,它的发展也能说明这个问题。它本是常锡地方的一种曲艺,至少在乾隆年间就有人以此卖艺。开始的形式很杂,有的仅为歌唱,用滩簧调、山歌、莲花落、唱春、宣卷等形式唱一些歌曲;有的则不唱,两人捧哏逗哏,说说滑稽话,相当于相声。后来受评弹的影响,说唱长篇故事,并将人物分成生、旦、净、末、丑几个行当,五六个艺人各扮一个角色,叙述体和代言体混合使用,但仍然是坐唱。随着影响的扩大和经济利益的推动,滩簧向东向南流布。到苏州的,和苏州当地的方言土语、民歌小调、本地故事相结合,尤其是受昆曲的影响,而嬗变为苏滩;到上海郊区农村的,演变成本滩;向南的,则变成了湖滩、杭滩、绍兴滩簧、余姚滩簧、宁波滩簧、台州滩簧、温州滩簧等。20世纪初,锡滩、苏滩、宁波滩簧等和上海农村的本滩,进入上海市内,主动地向京剧、话剧等成熟的戏剧艺术学习,以市民的审美趣味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很快,由坐唱改为舞台化妆演唱,将唱本中的长篇故事如《珍珠塔》《双珠凤》《玉蜻蜓》《白蛇传》《孟丽君》等搬上了舞台,有的滩簧还改编新上演的中外电影、话剧的剧目。于是,不到三十年,它就由曲艺发展成在上海滩能和京剧等进行竞争的剧种。

长三角地区的“非遗”事象形成这一特点,无疑与上海的浓烈商业文化氛围有关。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商家总是设法以“你无我有”的新异取胜,渐渐地便养成了市民追逐奇巧的心理。无论是物质商品还是艺术商品,长期定于一格,是没有生命力的。所以,任何艺术要想在上海滩站住脚,就必须虚心地接受其他艺术的营养,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变革、创新,而守成、自满,必然是死路一条。

二、长三角地区“非遗”的保护传承方略

平心而论,21世纪以来,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非遗”重视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长三角所在的江浙沪,因为经济发达,投入的人力与财力更是远远超过其他省份。但是,“非遗”的危机状况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变,有的因和经济效益紧密挂钩,过度开发,比起未被定名为“非遗”之前,倒是更加衰败了。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在方针、措施上,也存在着不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和不对症下药的问题。现将笔者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所作的思考贡献出来,以资职能部门与决策者参考。

一是将在旧时特定环境中产生而已经失去生命力的文艺形式只用文字、录音、录像和数字技术的手段保存下来,而不要作活态传承的努力。譬如嘉善、青浦的田山歌,这种民歌本是农民在插秧、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歌唱形式。在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人们还喜闻爱唱。因为彼时的田野,无数农人在一起劳动,为了减轻疲劳,消除寂寞,人们便自发地唱歌,用当地的小调咏唱劳动的欢乐、生活的愿望、爱情的甜蜜等内容。于是,空旷的田野上,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唱和互应。农人唱田山歌的欲望完全是自发的,没有任何表演的动机。而现在的农业比起三四十年前,完全变了,许多农田被住宅小区、工厂、仓库取代了,不要说上海、杭州、苏州等大城市的郊区,就是在整个长三角,也看不到多少三五十个农民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中劳动的景象。今日不但农田少了,劳动的方式和种植的农作物也变了,多数以拖拉机等机械来替代强度极大的体力劳动,所种植的多是经济作物。我们很难设想,一个驾驶着拖拉机的农民在面积不大的田园中自唱自和田山歌。

再如上海的码头号子,它是因昔日码头工人肩担手抬大件、特大件、笨重和超重的货物时,为了统一行动、同时使力而产生的。今日的上海码头基本没有了繁重的体力活,工人们用起重机、吊车、卡车来搬运集装箱。我们很难想象,让一个工人在驾驶室里独自高声呼喊码头号子,岂不滑稽?

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保护与传承,并非是让所有的非物质遗产都活态地生存,某项“非遗”能否传播下去,首先要看它传播的环境还存在不存在。如若环境不存在,它就无法传播,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硬让它活态地传存下去,无非是花钱养几个歌手,让他们在某种场合表演一番,以证明这一“非遗”事象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而这种做法是完全违背艺术发展规律的。好在现在有了录音录像和数字化的技术,我们可以将它们作为一种民间文艺的历史形态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便我们在写作民间文艺史或文艺创作时参考。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财力投入到有着良好传播环境的“非遗”中。

二是政府应该用购买作品的方式来传承保护一些“非遗”的技艺。我们担忧一部分“非遗”的消亡,实际上是担心其技艺的失传。技艺为什么会失传?是因为原来有市场的艺术现在没有了市场,人们不可能不考虑吃饭的问题而光想着保护与传承,掌握独特技艺的老艺人因为挣不到钱而不愿意再做,也无人愿意受承其技艺,于是,依赖于老艺人技艺的“非遗”,随着老艺人全部辞世,从此便销声匿迹了。因此,传承与保护“非遗”,最为关键的举措是让老艺人自愿甚至有热情将其技艺传承下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老艺人有较高甚至是令人羡慕的经济收益。这个道理,政府部门实际上已经想到了,而且也这样做了。但是,做的方法有问题。两省一市共同的做法是用钱养艺人,这在戏曲剧种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尤为突出。结果怎么样呢?钱花了不少,保护与传承的成绩却没有什么起色。现在一个省级的戏曲演艺单位,一年不投入三四千万,是无法正常运转的。三四千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了,钱一年年投下去,剧种却日甚一日地衰败。何以会如此?是因为钱用错了地方。不应该花钱养艺人,而应该花钱购买艺术作品。现在剧团的艺人,不论演不演出,也不论演多演少、演好演坏,都会按时领取工资与各种津贴,那么,谁还会竭尽全力将技艺练好?谁还会努力编演出让观众欢迎的好戏?如果用钱购买作品,其效果就不一样了。可以将钱贴补在单张的戏票中,到剧场看戏的观众越多,你得到的政府补贴便越多。或许有人会担心这样做会使一些剧团解散,加速剧种的衰落。这种担忧是将保护剧种混同于保护某一个具体剧团的错误观念和过度悲观地评估戏曲的传承环境导致的。剧团虽然是剧种的载体,但并非只有这一个载体。一个剧团解散了,还会有新的剧团产生,建国前的剧团,有多少是铁打的营盘?解散与新建倒是常态。至于戏曲的传承环境也就是观众基础,还是相当厚实的,君不见苏州昆剧院在上海东方演艺中心演出青春版《牡丹亭》,一票难求;陕西眉户剧《迟开的玫瑰》,演多少场就爆满多少场。关键是能不能向观众提供与他们的审美要求相吻合的剧目,而不能说今日的观众不喜欢戏曲。

剧种的保护传承是这样,刺绣、雕塑以及龙舞等民间游艺等“非遗”事象也可以用购买作品的方式来传承。即如“顾绣”,因其创作一件作品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耗时费工,而经济效益却不如人意,以致现在只有十几个人在从事这项艺术工作,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危机。我们何妨以政府采购的形式来购买,以确保顾绣艺人的高收益。购买来的作品一方面可以在工艺品商店寄售,得来的钱再回笼到非遗保护传承的基金中,形成良性的循环。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国礼或地方政府的礼品,送给外国贵宾或重要机构,从而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是江浙沪的文化主管部门对长三角地区的部分“非遗”事象在传承保护方面应该有一盘棋的思想。长三角地区有共同的方言、共同的风俗、共同的生产方式,因而同属于一个文化区域。许多艺术是在吸收整个地区的文化营养,并在长三角地区人民的共同扶持下而成长或传承的。即如昆曲,没有江浙沪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恐怕它早已成了消亡的剧种了。昆曲能够流传下来,得力于20世纪初苏沪商界和曲界联合举办的“苏州昆曲传习所”;而没有朱国梁的国风苏剧团,让周传瑛、王传淞等许多“传字辈”的艺人在动荡的岁月中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也就没有了建国后的江浙沪的三个昆剧团;倘若没有浙江昆剧团排演出《十五贯》,引起中央高层的重视,也就不可能出现“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昆曲命运的转机。现在昆曲似乎充满了生机,其实这是表面现象,假使没有政府财政输血式的大力投入,不论哪一个剧团,半年也活不下去。若不采取得力的措施,昆曲演员能演的折子戏会越来越少、昆曲的市场会愈来愈萎缩。我们可否对两省一市的昆曲剧团作出统一的规划,将经典的折子戏和本戏打包分给各个剧团,然后安排各个剧团在长三角区域内巡演,而各地政府须像对待属下剧团那样,对待外省市的剧团,让他们也享受财政贴补演出的待遇。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老戏老看,老看老戏”的观剧状况,同时,因剧团频繁演出、曲不离口,技艺自然地就会日益提高而不会荒废。

四是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等教科书中增添介绍地方“非遗”事象的内容。如此一来,就会促使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长关注当地的非遗。他们便会经常主动地参观非遗事象的展览,积极参加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活动。众所周知,“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能否持之以恒,代代相传,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他们对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持一种漠视或轻视的态度,不用说加入传承人的行列,就是志愿者的工作亦不愿多为。而兴趣是要通过不断亲近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校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那么,长三角的“非遗”就是本地区的文化结晶。它对于本地区的人来说,是安置灵魂的美好家园,而对于外地人来讲,则是了解吴越之人秉性、智慧与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

注释:

①《牛郎织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山西万荣县、江苏东台市、河南武陟县、湖北孝感市联合申报。

②唐代张读《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伪为男游学,与会稽梁山伯者同肄业。”

猜你喜欢
长三角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百年辉煌
——长三角油画作品选之四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