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刊词

2016-02-02 16:57陆建非
非遗传承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公众本市

丙申初春,万象更新,《非遗传承研究》正式创刊了,可喜可贺,可圈可点。

从表面上看,全国各地刊物林立,竞相争艳,然而出版业确实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正在奋力转型升级,力图站稳脚跟,在深度信息化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在这种情势下,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以超常的速度批准了我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创办一本专业期刊的申请,足见主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对《非遗传承研究》倾注着真诚的关爱,寄托着莫大的希望,期待着丰厚的收获。

本刊为季刊,每季末出版,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遗传承研究中心承办。开设的栏目有:法规解读、理论研究、调查与报告、传承项目、传承人风采、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信息平台、史料与掌故等。

作为一本专业性、公益性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的刊物,《非遗传承研究》将始终以“搭建平台、守望非遗、传承文脉、共享成果”为宗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通过建设一个宽广、多元、互动的交流和服务平台,全面真实地反映本市及周边地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不断跟踪本市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关注和研究它们的生命力表征和指数;联合大中小学及社会力量不断探索非遗传承的机制、路径、载体、方法等,特别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体验与传习,以此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的培育、涵养和践行,从根本上帮助年轻一代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运用各种载体激发社会公众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非遗未来的保护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读者是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但愿《非遗传承研究》能吸引更多的知音与知己。

作者是刊物灵魂表达与价值传递的主角,期盼更多的优质文稿。

编者是刊物酝酿的大厨和运行的管家,我们将坚守职业操守,激发专业灵感,秉承读者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不负众望,不辱使命,烹制出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的美味佳肴。

衷心期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踊跃投稿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公众本市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发展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
【数据一览】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试论社会公众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的领域和方式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