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玲
(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051)
NSE和MMP-9检测在脑膜炎中的诊断价值
周亚玲
(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化学发光法测定检测60例脑膜炎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脑脊液及血清内MMP-9及NSE水平。结果化脑组病脑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化脑组与病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MP-9、NSE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功能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监测脑脊液中MMP-9、NSE的水平可作为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早期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指标。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基质金属蛋白酶
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危重疾病,新生儿临床表现不典型,可不表现出脑膜刺激征,一旦发病病死率及发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故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就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为脑脊液(CSF)生化和细胞计数、血培养检查等,但脑脊液生化、细胞计数影响因素较多,血培养耗时长,阳性率偏低。如何发现更加特异快速的生化指标检测脑组织的损害程度,显得尤为重要[1-2]。
本研究测定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 活性水平,探索对不同类型脑膜炎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价值,以达到早期辅助诊断、鉴别诊断目的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组60例,为2010年1月至2014 年12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且经临床确诊的脑膜炎患儿(均有发热、意识障碍,符合《临床神经病学》所制定的诊断标准,且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其中男 33 例,女27例,年龄4个月至 12 岁,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即化脑组)32例,病毒性脑膜炎组(即病脑组)28 例 。对照组25例,为同期住院的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外科手术患儿,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3个月至13岁,无严重心、肺、肝、肾等相关疾病,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正常。两组间年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标本采集观察组患儿于急性期(入院后24 h之内)无菌条件下行腰穿留取CSF 0.5 mL,同时抽血 3 mL,室温下3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存于-20 ℃冰箱。对照组采集同量的脑脊液,同时抽血,方法同观察组 。
1.3仪器与试剂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测定NSE水平采用美国Roche公司Elecsys 2010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及原装试剂。标准品和质控品有生产厂家提供。
1.4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
2结果
由表1可见,各组患儿CSF及血清内MMP-9及NSE水平对比,化脓性脑膜炎组CSF及血清内MMP-9,N S E活力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CSF及血清内MMP-9,N S E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患儿脑脊液及血浆内MMP-9及NSE
*: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病脑组及对照组比较。
由表2可见,不同预后结果比较结果显示,MMP-9和NSE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呈现递减趋势,在治愈与好转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不同预后患儿MMP-9和NSE检测
脑脊液中MMP-9和NSE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的价值见表3、4。
表3 脑脊液中MMP-9和NSE诊断化脓性
表4 脑脊液中MMP-9和NSE诊断病毒性
3讨论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由于患儿本身病情复杂多变,加之越来越多抗生素的滥用使得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困难,传统的检测方法区分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比较局限。因此,就需要寻找一个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靠指标,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能被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MMPs是一组结构与功能同源的锌离子依赖性中性蛋白酶超基因家族,可由体内中性粒细胞,巨噬单核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产生[3]。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MMP-9参与多种病理生理活动,可协同降解多种细胞外基质(ECM)成分,促进炎症性浸润的发生,破坏血脑屏障(BBB),崩解神经血管单位,对血神经屏障水肿的形成起促进作用[4-6]。
本研究发现化脓性脑炎组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化脓性脑炎组较病毒性脑炎组明显增高。国外研究显示,MMP-2,MMP-9尤其是MMP-9在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水平增高表达增强[7],与本文研究一致。这表明脑脊液中MMP-9的水平与脑炎的严重程度具有很好的正性相关,随着临床患儿脑损伤的加重,炎症性侵入对血脑屏障的破坏亦加重,脑脊液中的MMP-9水平随之上升,这对病情的判断及预后有具有重要的评估意义。
在本研究中,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MMP-9明显高于病毒性脑膜炎组,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特异度为62.8 %,灵敏度为 71.6%,远高于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的特异度42.9 %,灵敏度 56.3%。说明脑脊液中MMP-9可作为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的一个敏感和特异的参考指标。
MMP-9的合成与分泌受多种因素的调节与影响,最初以酶原形式存在,其活化后才具有降解ECM的活性。由于活化后可产生相应抑制物,有研究认为抑制MMP-9的活性对治疗病毒性脑炎有辅助作用[8]。目前认为抑制物(TIMPs)是最重要的抑制物,但这一新途径由于技术的限制还有待探索。
烯醇化酶是中枢神经系统分布的糖酵解途径中的一个重要酶,催化2-磷酸甘油酸转变成烯醇化丙酮酸。有α、β、γ 3种亚基以二聚体的形式组成5种同工酶。其中γγ型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组织胞浆中,称为 NSE。当中枢神经遭受炎症损害后NSE通过受损的胞膜及血脑屏障释放入脑脊液和血液,引起的NSE浓度变化与脑损伤的程度呈密切的正相关[9]。临床研究表示NSE是一个易检测、具有高度特异度,稳定性好的脑损伤标志物,脑外伤,脑出血,颅内感染及癲痫发作时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均会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10]。
本研究发现化脓性脑炎组与病毒性脑炎和对照组相比较,脑脊液中NSE的水平明显升高,且化脓性脑炎组较病毒性脑炎明显增高。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特异度为83.9%,灵敏度为55.4%,远高于诊断病毒性脑膜炎组。说明脑脊液中NSE浓度变化可作为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与病毒性脑膜炎敏感而特异的参考指标。
综上所述,监测脑脊液中MMP-9、NSE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患儿大脑神经元受损的情况,反映病情的轻重,作为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早期辅助诊断、鉴别诊断指标,对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媛,王林娥.反复发生脑膜炎行脑脊液耳漏修补的护理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2):147-148.
[2]宁泽淑,张洁,杨理明,等.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急性期惊厥发作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5):636-639.
[3]孙永安.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4,10(3):168-170.
[4]齐旭升,潘同国,杨玉梅.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6):440-441.
[5]Savarin C,Bergmann CC,Hinton DR.MMP-independent role of TIMP-1 at the blood brain barrier during viral encephalomyelitis[J].ASN Neuro,2013,5(5):321-331.
[6]Kirchner A,Koedel U,Fingerle V,et al.Elevat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level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tick-borne encephalitis patients is associated with IgG extravassation and disease severity[J].PLoS One,2013,8(11):1-5.
[7]SulikA,Chyczewski L.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of MMP-9,MMP-2 and TIMP-1,TIMP-2 express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following infection with viral and bacterial meningitis[J].Folia Histochem Cytobiol,2008,46(4):437-442.
[8]Sellner J,Simon F,Meyding LU,et al.Herpes simplex virusencephaliti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early MMP-9 increase and collagen typeⅣdegradation[J].Brain Res,2006,1125(1):155-162.
[9]徐英,王子才.血清NSE与儿童脑损伤关系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学,2005,33(6):384-385.
[10]黄志,陈琼,蔡方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脑脊液NSE、NO和NOS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2002,40(11):64-65.
·临床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28)·临床研究·
文献标识码: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5.24.047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5)24-36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