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芳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研究
魏芳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与艺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或成为全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下一个方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面对当前英语教学面临现状,提出将成人大学英语教学纳入通识教育理念和实践框架中,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体系等方面作出重大转向和调整,重视“人文性”教育功能,培养成人学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成人高校;英语教学;通识教育
引言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问题讨论最早源于“费时低效”。之后,全国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从教学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硬件等方面作了多种方式研讨和探究。随着近年社会英语热降温,大学英语教学也走过了它的“巅峰时期”,今后大学英语教学该何去何从?
教育界和学术界对有关学英语教学走向问题开展了讨论。以蔡基刚为代表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力证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应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传统通用大学英语消亡有其理据与证据[4]。2010年5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联合中山大学在广州举办了“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各地专家一致主张EGE(通识英语)是外语教学与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方向。
成人高校教学对象特殊性决定了成人大学英语教学及课程设置不能等同于普通高校。但就培养人的角度上,成人高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一致性。同样,成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经历了和普通高校相似过程。然而,专家们倡导的ESP课程教学涉及各个专业领域,但其对教学课程设计、教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管理以及学生自身英语水平要求显然目前不是成人大学英语教学层面所能承担的。而作为基础学科的大学英语本身具备了“人文性”教育功能,所以以培养“全人”为目的的通识化教育或许是成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方向。
一通识教育理念及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同时也是多维度、多阶段的历史范畴。它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tion),而现代通识教育则是“自由教育”理念传承。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提出自由教育是以自由发展理性为目标,帮助自由人获得德性、智慧与身体和谐发展,排斥功利职业教育。19世纪,美国博德学院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和大学教育联系到一起。他指出大学应该给青年提供包括“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
著名高等教育家赫钦斯是美国通识教育领导者,他指出“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类的智慧,发扬人性”。他在《高等教育在美国》 (1936) 一文中强调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应该在大学内接受共同教育,即“通识教育”, 同时代众多学者也认同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完全、完整”的人。
我国李曼丽博士在《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提出:“通识教育就性质而言,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非专业、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中国著名学者甘阳在推广中国通识教育过程中借鉴美国有益经验,指出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最核心内涵。
二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关系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1990)把哈佛通识课程确定为六大领域: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从中,我们看到外语教育一直就是通识教育主要内容。
通识教育注重人文精神熏陶,强化人文社会科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而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重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修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轨迹交流需要。所以,大学英语也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语言是文化载体,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元素决定了英语在通识教育中重要地位。通识教育内容涉及到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而大学英语教材文化内涵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想象空间,也决定了它是一门非常适宜融入通识教育思想的课程之一,为通识化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成人大学英语实行通识教育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十年来,各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轰轰烈烈,成人院校大学英语也是一样,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根本上看,教学还基本停留在原地。在认识上,成人学习者本身对英语学习理解还是技能框架的培养,认为多掌握语法知识,多记忆英语单词就是学好了英语,就能应付教育部为规范成人网络教育而设置的部分公共基础课程网络统考,所以教师课堂上花大量精力讲解语法知识,学生忙于弥补早已遗忘的语法规则和单词,导致成人高校学生在知识结构上不均衡。如:英语阅读能力分布不均;口语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学生无法更具交际场合准确、自由标的;大部分学员综合文化素养不高,不具备相应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以及教育对象年轻化,成人学生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有限口头信息传递不满足,对于单纯语法传授方式不满意,学生英语学习处于懈怠状态,以至于教师教学动力缺乏,从而产生课堂危机现象。其实从我国英语教学体系学生受教育角度来看,2012年开始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接受了全套新课改教育,在本科阶段继续语言的工具性教学,本质上属于重复劳动。再者,成人学习者对英语的渴求,不是单纯语言表达,更多是文化渴求和沟通,以及通过语言认识世界。所以,强调语言工具性的成人大学英语教学也势必将被淘汰。成人学生应该在更为科学、更为广阔教育理念指导下,把语言学习上升到认识世界、拓展思维、了解满足思想文化高度上,重视英语这一基础学科的“人文性”教育功能,培养成人学员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识教育理念为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提供了“人本主义”理论依据。通识教育本质是培养健全的人。从广义上讲是培养健全的人,从狭义上讲是独立课程体系设置。本着人本主义精神,成人英语教学不能只拘泥于语言教学,而应更趋于以人为本的发展途径,加强文化教育,形成教学与人文培养相一致的人文通识理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们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追求高层次需求。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专业教育就是低层次需求,它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而对于已经在社会中接受千锤百炼的成人学生来说,他们追求的是自我实现,在语言学习上社会交际能力的认同,显然,通识教育属于高层次需求。
我国学者杨枫、吴诗玉,指出认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社会文化理论”中“最佳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net), 实际是勾勒了通过外语通识课程学习,学习者在外语语言水平与通识课所负载学识的共同发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追求通识教育特色,通过选择丰富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有效教学方法,成为外语作为通识教育教学典范;北京大学早在2001年开始的元培计划中,公共课英语就被列为学生低年级通识课程;2005年复旦大学成立复旦学院,成为复旦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又一新尝试。将探究和学习相结合,成为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特征;早在2006年,浙江大学已经开始实施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组成全新课程体系。通识类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社会提供多种思维方式和广阔教育,其中,就包括了外语。
虽然不同于以上重点高校的精英教育,但同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学科,重点高校外语通识教育理念和经验总结为我们成人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指明了可借鉴方向。
四成人大学英语通识化转向教学构想
教师是教学主题,是课程实施灵魂。成人大学英语通识化转向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倘若没有符合通识教育背景的教师,通识教育只是纸上谈兵。而在多元文化共生的今天,纯粹语言知识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单具备英语语言技能、英语教学能力已不足以满足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教师在拥有较高英语专业水平同时,还要有深厚文学素养和必要跨学科知识储备,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结构优化互补。要培养“完整”的学生,首先教师本身要力求“完整”。同时,在教师自我提高基础上,作为教学管理部门,也应当做到: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定期培训,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及时更新;为教师创造与国内外英语教师交流与沟通机会,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合理、科学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定期对英语教师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机会,提高人文素养等,使英语教师具备英语通识化教育知识结构与相应教学能力。
合理英语课程设置需要在课程目标准确定位前提下建构。结合成人学生特点及教学实际,成人高校大学英语目标定位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综合性使用能力为重心,培养学生有一定读听说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切实运用英语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所以,笔者认为成人高校大学英语开设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一学期或第一学年。从通识教育角度来看,大学英语应该贯穿整个学业学习阶段。但是结合成人教育现状,贯彻三年的大学英语学习显然要求过高。我们提出必修1+选修3课程安排方式,即一个学期(入学第一学期)集中基础课程学习,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帮助学生通过教育部设置的大学英语B网络统考;三个学期(入学后第二、三、四学期)以选修课方式开设拓展课程,从而完成成人高校大学英语两年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上,我们提出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完成)、拓展课程、活动课程及网络交流课程。基础课程主要指英语基本能力培养课程;拓展课程主要指提高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课程,如:中西方文化、英语国家概况、中西方礼仪、英美文学读本、西方电影赏析等;活动课程主要包括:对话实训、英语讲座、英语角等课外活动;网络交流课程主要指借助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基于校园网的英语课程,实现课外多媒体实时或非实时教与学。
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能运用英语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课程安排第一学期:必修课(基础学习)+网络交流课程第二、三、四学期:选修课(拓展学习)+活动课程+网络交流课程课程内容基础课程:听、说、读、写(围绕大学英语B网络统考展开)拓展课程:中西文化、中西礼仪、西方文学、电影赏析活动课程:实训课程、讲座、英语角网络交流课程:实时、非实时在线教与学
为贯彻通识化教育理念,成人高校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要由知识讲授型向情感渗透型延伸,多渠道多角度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提倡启发式教育,让学生主动学习英语,提升英语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以灵活多样方式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内在学习动机。课前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学习任务方式配合课堂教学:如调查资料、口述文化差异等,课堂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样化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表意见,解决课题,实现教材平面教学向多维教学转变。教学中坚持文化互动原则,通过多种文化对比,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期末考核及教育部公共课网络统考合格率作为成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评估唯一标准前提下,学生忙于记习题,教师忙于讲解习题,教学处于被动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成人大学英语教学束缚。
只有合理教学评估手段才能促进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大大缩小期末考核在英语总成绩中比例,突出过程评估,侧重能力评估。结合本文提出的必修1+选修3课程安排和设置构想,除必修课程阶段即第一学期继续引用终结评估+形成评估形式外,选修课程学习阶段完全可以使用百分之百过程考核评估。课堂教学参与,活动课程、网络交流课程参与表现甚至实际工作中英语运用(如对外商务活动等)都可纳入最终评估体系。除以往单一教师参与评估外,学生也可全程参与评估,如学生自评,互评等,各占一定比例,形成最终评估成绩。总之,成人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形成独具特色英语课程评估机制。
小结
成人大学教育不是急功近利专业教育, 面对特殊教育受众者,成人高校更符合“培养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大学英语作为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重要课程,理应在培养“全人”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是目标也是动力,大学英语承担通识教育功能,为培养“完整的人”尽力。
参考文献:
[1] Rosovky, Henry. The University——An Owner’s Manual[M].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1990.
[2]Huchins,Robert Maynard.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M].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36.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4]蔡基刚,廖雷朝. ELE还是ESP,再论我国大学英语的发展方向[J].外语电化教学, 2012(3).
[5]王毅,王维倩.多视角辨析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的关系[J] . 外语电化教学,2012(2).
[6]杨枫,吴诗玉.大学英语教学通识化转向的“逻各斯”[J].外语电化教学, 2013(1).
[7]孙晓凌.建构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通识化教育理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1).
[8]韩雅君.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9]何利莎.通识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责任编辑:赵峰)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based Innov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 of Adult Education
WEI Fang
( School of Arts and Law ,Wenzhou Radio & TV University, 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General Education -based innov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s possible both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 It would be inclined to be reformed for teaching reformb. Fac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teaching in adult education, we realize that a set of new course sett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put forward . English teaching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humanistic education to improve adults’ general qualit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Key words:adult college;English teaching;general education
基金项目: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访问学者专业发展项目“多模态视阈下成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以温州成人高校为例”(编号:FX2013187)成果之一;2014年浙江省现代远程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通识教育视角下远程开放教育大学英语学科定位和课程构建”(编号:DES-14Y09)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魏芳,女,汉族,浙江温州人。硕士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收稿日期:2015-06-29
DOI: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5.04.03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43(2015)04-01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