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艳
(江苏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对外汉语教学与民俗文化国际传播
余红艳
(江苏大学 文法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民族文化精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活动,而民俗文化则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需借助民俗文化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其本身也是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民俗知识讲授与课堂外的民俗体验,深入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民俗文化;传播
据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察哈尔学会和华通明略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3》,“神秘”一词,已成为世界描述中国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该报告同时显示,有1/3的海外民众渴望有机会学习汉语。这一背景,无疑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即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汉语教学为载体,融民俗文化于其中,以更好地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一
钟敬文先生将民俗界定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P1)因为民俗主体的民众性,民俗往往被人们视为俗文化,而与精英文化相对。但需要指出的是,民俗之俗并不同于通俗之俗,它是经由历史层积而来的民族文化精华,是民间智慧的象征。民俗文化虽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其作为有别于日常生活的特殊节点,往往又呈现出鲜明的非日常性,故而其得以成为一个民族的身份标识。由是而言,民俗文化必然是一种由民众创造出来的精英文化,是“非日常的生活传统,是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一种文化精华形态”[2]。田兆元教授立足于民俗的文化精华性,将民俗的基本特性概括为“华彩的,凸显的,非日常的,经典的,精英的,雅致的,甚至专业的形态”[2]。并在此基础上强调指出,民俗学学科与民俗研究者有责任倡导并传播民俗精华。
其实,将民俗文化视为文化精华,是中国固有的一种传统观念。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曾对风俗做过如下定义:“凡民函无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班固从地理环境和人文差异角度出发,将风俗界定为“水土之风气”与“君上之情欲”。这便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息:风俗不仅仅从属于民间文化,还与精英文化密切相关,普通民众与文化精英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两大主体。班固对风俗的这一界定,在应劭这里得到了继承。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既指出了圣人对风俗的影响,同样也强调了民众与精英对民俗形成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时至今日,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浪潮的兴起,再次将民俗文化提升到了文化精华的高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国家的传统积淀,是民众创造出来的文化精华,而非遗传承人,则是传承民俗文化的民众代表,是民众中的文化精英。由此而言,民俗承载了民众生活的丰富文化内涵,民俗文化必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标识,是民族独特性与文化多样性的注解,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十八大更明确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视为国家战略之一。从这一意义而言,由于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助于提升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并能有效提升国家文化形象,因此,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礼记·曲礼》云:“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3](P8)民俗之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汉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更是文化教学,是教学双方展开的一场有关民俗文化的交流。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汉语教学活动,也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民俗文化国际传播活动。很多学者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学者从文化角度切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著名语言学家吕必松就曾热切关注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观念等对语言和语言教学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观念等一系列文化因素体现于语言系统之中,制约着语言的交际,使得语言教学与一个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彼此依存。[4]而赵贤洲则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说理论,认为“第二语言教学必须考虑同步进行第二文化导入”,将文化导入视为语言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审定办法》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必须“熟悉中国的历史和地理,了解主要的名胜古迹,有一定的社会、民俗知识”。2002年,陈勤建教授在“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视角”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视角》的发言,引起了国内外与会学者的高度重视。[5]2012年12月,国家汉办最新公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再次突出强调了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三项基本技能: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和跨文化交际。这就意味着,教师唯有在充分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对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简言之,民俗文化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性,使得第二语言习得无法脱离民俗文化;与此同时,二者之间的依托关系,又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即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媒介,传播中国民俗文化。在我国高度重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视民俗文化的国际传播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与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与形式的背景下,相比其他文化传播媒介,如影视、翻译、民俗旅游、餐饮文化等,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传播,更有助于加深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并真正实现跨文化国际交流。这正是当下对外汉语教学的独特价值及意义之所在。
二
随着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专为对外汉语教学编写的中国民俗教材相继问世,部分高校也开设了专门的《中国民俗》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民俗文化借助对外汉语教学对外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民俗文化传播,不仅体现于民俗课程的教学之中,亦且贯穿于其他课程,如综合课、专项技能课、专项目标课、语言知识课以及翻译课等课程的教学之中。在对外汉语教学课程设置中,与民俗课程相较,其他课程占据了更大的比例。这就意味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其他课程将是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令人欣慰的是,时至今日,这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教材编写者的共识。这一点,从目前通用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中,便可明确地见出。该教材编写者在安排字词与语法相关知识点时,便常常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为切入点,“第一、二册结合校园及日常生活,介绍与汉语表达和理解有关的习俗文化;第三、四册围绕青年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中西文化对比;第五、六册着重介绍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6]。该教材第三册在学生已学习汉语基本语音、字词、语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知识,充分利用民俗文化的趣味性、生活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外汉语教学与民俗文化融合的典范。其具体内容安排见下表1。
如下表1所示,《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共12课,其中有10课便直接以介绍中国民俗文化为主。这充分体现了编者以民俗文化为语境安排相关教学内容的编写理念。这样的课程安排,必然要求教师在课文内容讲解以及字词解释中,大量介绍相关民俗知识。如此,也就自然地达成了借对外汉语教学以传播民俗文化的目的:在中西文化对比中,让学生明了中国民俗文化对中国人日常生活习俗与观念的重要影响。
表1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三册课文内容安排一览表
不可否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对传播民俗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语言教学离不开相关文化语境与生活实践,因此,欲借对外汉语教学达至传播民俗文化的目的,相关教学活动中的民俗文化体验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的兴起,各地围绕非遗项目而开展的民俗展示、体验与传承活动愈加丰富。这为对外汉语教学课外民俗体验,提供了有利的实践基地。而在所有实践基地中,高校则是传播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不仅是面向中国青年学子的特有文化传承空间,也是以留学生为主要传播对象,向外传播中国民俗文化的窗口。美国国际教育学会发布的2012年国际学生流动性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已成为继美国和英国之后,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另据中国教育部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013年,共有356499名外国留学生,在全国746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学习;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接近38万人。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主阵地作用,各地高校应充分利用本地域的民俗传统与非遗项目,将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在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氛围的现实语境中,更好地学习语言,感受传统。而要想很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的,高校就必须强化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民俗知识结构与教学实践能力,以使其在相关教学活动中,能更好地将语言教学与民俗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大属性与重要使命,而民俗与语言则是国家重要的文化软实力,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教师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在相关教学活动中传播民俗文化,以使世界更好地藉此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田兆元.民俗本质的重估与民俗学家的责任——一种立足于文化精华立场的表述[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3]礼记[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吕必松.语言教学中结构、意义和功能的结合[J].中国语文教师学会学报,1982(2).
[5]柯玲.对外汉语教学的民俗文化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6(4).
[6]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第1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作者简介:许荣花(1984-),女,山东菏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4B503)
收稿日期:2015-09-11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H195.1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5)12-007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