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曼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价值探讨
王晓曼
(铁岭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与四肢手术的104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使用氯胺酮麻醉,观察组实施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氯胺酮用量以及唤醒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能够明显改善麻醉药物的剂量以及麻醉消散时间,明显提高患儿的术后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小儿区域麻醉
因为人们对机体健康水平的标准逐渐提升,对术中麻醉的标准开始从以往的降低术中与术后疼痛转为降低麻醉剂量与不良反应等,尤其是针对小儿患者,对麻醉的标准更高[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价值,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与四肢手术的104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儿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麻醉后,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内容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行腹部与四肢手术的104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分别有52例患儿。对照组52例患儿中,男患儿29例,女患儿23例;患儿年龄8个月~12岁,平均年龄(5.8±1.8)岁。观察组52例患儿中,男患儿27例,女患儿25例;患儿年龄10个月~12岁,平均年龄(6.1±1.6)岁。对两组患儿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不具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两组患儿术前6 h内均禁食,4 h内禁水,术前30 min采用0.02 mg/kg阿托品与2 mg/kg鲁米那行肌注;待患儿推至手术室后应用氯胺酮5 mg/kg予以基础麻醉,建立静脉通路,手术期间应用监护仪给予实时监测。对照组52例患儿单纯应用氯化铜予以麻醉,按照患儿实际病情选择常规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2例患儿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联合辅助区域麻醉,具体麻醉措施包括:首先为患儿用0.25 mg/kg氯胺酮与1 μg/g芬太尼予以静注,对患儿的椎管予以阻滞,给予穿刺置管,顺利置管后予以抽吸未出现脑脊液与血液后,将1∶20 U的肾上腺素的浓度为1.5%的利卡多因注入,大约8 min后,观察有无出现异常反应,依据不同手术范围与标准给予5~7 mL麻醉剂量。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儿的芬太尼与氯胺酮的用药剂量进行对比;观察并记录患儿的手术时间和唤醒时间;对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评分予以对比,生存质量指标主要包括自觉症状、心理状况、躯体功能以及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四项。
1.4 统计学方法: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对此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及统计处理,借助率(%)表示计数资料,借助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分别借助t与χ2检验组间率对比;对比以P<0.05代表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以及显著性。
2.1 两组患儿麻醉药物用量对比:观察组52例患儿的芬太尼与氯胺酮用量分别是(23.42±6.38)μg、(54.39±12.31)μg;对照组52例患儿的芬太尼与氯胺酮用量分别是0 μg、(166.42±15.92)μg。两组患儿的芬太尼与氯胺酮用量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与唤醒时间对比:观察组52例患儿的手术时间与唤醒时间分别是(94.88±33.42)min、(13.43±5.33)min;对照组52例患儿的手术时间与唤醒时间分别是(92.19±27.45)min、(35.36 ±16.38)min。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t=0.448,P=0.655),而观察组患儿的唤醒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t=9.181,P=0.000)。
2.3 两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52例患儿的自觉症状、心理状况、躯体功能、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评分分别是(57.25±11.52)分、(12.82±7.25)分、(19.55±11.18)分、(39.28±12.57)分;观察组52例患儿的自觉症状、心理状况、躯体功能、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评分分别是(66.68±16.25)分、(14.23±8.55)分、(26.43± 12.34)分、(48.58±16.45)分。观察组患儿的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小儿属于特殊群体,为了降低患儿生长发育、大脑以及神经所受麻醉的影响,传统是单纯应用氯胺酮的手术麻醉方法,并且不断在手术期间增加氯胺酮的剂量,并且在手术期间持续追加氯胺酮用量,导致患儿出现众多不良反应[2]。氯胺酮是临床应用范围较广的一种麻醉药,能够对乙酰胆碱的N及M受体发生作用,对外周中枢神经系统的钙离子通道有阻滞作用,还能够和单胺类或是阿片类受体发生协同作用,实现镇痛效果[3-4]。芬太尼属于高选择性μ受体激动剂之一,具有药效好、见效快、半衰期短、停药后清醒快以及长期输注无蓄积等优点[5]。全麻、术后镇痛、分娩镇痛以及辅助镇痛都可应用此药物。但是芬太尼麻醉效果与镇痛效果消退快,导致形成的疼痛过敏较为强烈,使得手术风险加大,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增加[6]。
近些年有相关研究证实[7],应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够有效缓解阿片类药物引发的痛觉过敏表现,可以有效减少小儿药物反应,消除害怕、焦虑以及痛苦等不良情绪。同时在唤醒时间、氯胺酮与芬太尼用量以及氯胺酮的追加次数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氯胺酮用量以及唤醒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能够明显减少麻醉药用量与唤醒时间,显著改善患儿术后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1] 王小江,赵建生,张韬,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200-1201.
[2] 李芬.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56-1557.
[3] 潘海波.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1-62.
[4] 曹春平.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1(28):3920-3921.
[5] 何玉宁,钟瑞生,夏凌云,等.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3(7):90-91.
[6] 田金波.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57.
[7] 杜云飞.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J].江西医药,2013,48(6):546-548.
R614
B
1671-8194(2016)36-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