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
郭秀琼
(四川省雅江县人民医院,627450)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藏药治疗;临床观察
藏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及药物损害等各种原因导致人体的“三因”失调而引起的胃部病变,藏医学《四部医典》中的胃病便将胃病分为十多型,而本文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以西医的诊断方式,借助现代西医临床辅助检查等手段而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后,以藏医药的治疗方式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临床观察。西医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西医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这类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如果慢性浅表性胃炎长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将可以发展成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慢性浅表性胃炎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或上腹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选自2013年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2例患者均因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上腹胀、恶心呕吐、纳差、厌食、乏力、消瘦等症状前来就诊,全部患者都做过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再结合藏医学的诊治理论来进行分型诊治。进行临床观察的患者共42例,其中2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年龄最大71岁,最小10岁,平均40.5岁;病程最长的10年,最短的6个月。
治疗方法
治疗以藏医学的理论来进行分型治疗,本文主要以“三因”和寒型、热型来进行分类治疗,“三因”型即“三因”中的“龙”型、“赤巴”型、“培根”型。
“龙”型主要表现以腹胀、嗳气、早饱为主;“赤巴”型以腹痛或上腹部不适为主;“培根”型者饭后腹痛明显,时有呕吐、纳差、厌食为主。
藏药以服用坐珠达西,十五味黑药胶囊(丸),智托洁白丸为主。“龙”型患者配服阿嘎杰巴;“赤巴”型配服帝达八味或帝达类药;“培根”型患者配服色志昂巴等色志类药。
坐珠达西主要功效:疏肝、健胃、愈溃疡、消肿。十五味黑药胶囊(丸)的作用:消积止痛、理气和胃、助消化、调胃肠功能。智托洁白丸的功效:清胃热、制酸、止咳、调“三因”等作用。
体弱消瘦的患者,可服用仁青芒觉两日1粒,起到解毒益肝养胃的作用,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的作用。食欲不振的患者,服用石榴制剂类的药物来提升胃火助消化,改善食欲低下。上述藏药配伍用来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连续服用10 d为1个疗程,病史长短和个体差异来确定治疗时长,治疗期间注意休息,忌酸、辣、生、冷以及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用餐,少吃多餐。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体能、食欲恢复正常,能够参加正常的体力活动和正常工作,胃镜检查和HP检测结果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无效:和治疗前相比,症状和体征各方面均无明显变化。
结果:显效30例,占71%,有效10例,占24%,效果不明显或无效2例,占5%,总有效率占95%,无恶化者。
讨论
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是由于饮食不节,饮食不规律,常食用生、冷、硬或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过饱过饥,或情志失调,精神紧张,导致“三因”失调而出现胃浅表性病变。治疗以调“三因”、健脾胃、助消化、化痞、保护胃黏膜为主。多数患者均取得临床治疗理想成效。
(收稿日期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