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Test Bolus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2016-01-29 12:47慕建成范红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

慕建成 范红燕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 焦作 454001

小剂量Test Bolus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慕建成范红燕

河南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CT室焦作454001

【关键词】脑动脉瘤;小剂量Test Bolus技术;诊断价值

脑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瘤体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患者大量脑出血后致死致残率极高,而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脑动脉瘤,其中以40~60岁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而脑动脉瘤最常见的CT表现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本文收集我院2012-12—2013-12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1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到我院就诊并行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入院,住院期间经CTA(CTangiography)进一步检查确诊,并经手术或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17例患者,男6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47.5岁。

1.2检查方法采用美国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在平扫基础上行CT增强扫描,使用螺旋扫描方式,扫描范围由颅顶到C3水平;扫描技术:选用TestBolus技术软件监控,监控兴趣区选在C2-3椎间隙水平的颈内动脉,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经肘前静脉团注碘普罗胺370(370mgI/mL)6mL,注射速率4.5~5.5mL/s,随即以同样速度注入生理盐水10~15mL,进行动态跟踪扫描,测算出兴趣区造影剂峰值所需时间14~22s;然后以同样注射速率注入总量为50~55mL,随即以同样速度注入生理盐水30~40mL,依据计算时间延时2s行增强扫描。扫描条件:电压120kV,电流325mA,层厚0.625mm,螺距0.516∶1,距阵512×512,FOV25cm×25cm。将所获得的原始图像传至AW4.4计算机工作站进行后处理;CTA处理方式:容积再现(VR)、表面遮蔽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法(MPR)。

2结果

17例患者CTA检查共发现颅内动脉瘤23个,单发12例,多发5例(4例2个,1例3个)。23个动脉瘤大小范围2.7~16.8mm。容积再现(VR)及表面遮蔽显示(SSD)图像能够清楚显示出病灶在颅内的位置以及与相邻血管的关系;而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法(MPR)图像质量类似于DSA图像,能够完全显示病灶与颅内邻近血管及其分支的形态、分布、走行,使得CTA成像技术所得图像更加全面、真实、可靠。

3讨论

脑动脉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瘤体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因素随时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患者大量脑出血后致死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是最危险的脑血管病之一,因此,颅内动脉瘤早期正确诊断对患者早期干预、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生脑动脉瘤,其中以40~60岁多见,且女性多于男性;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CT表现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本组17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使用GE64排容积CT,采用小剂量TestBolus技术进行血管造影检查,增强扫描多在10~15s完成,将原始数据传至AW4.4计算机工作站进行三维血管(VR、SSD、MIP及MRP)后重建,经过高年资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认真分析,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本组诊断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及大小与DSA诊断结果基本保持一致。

选用小剂量TestBolus技术不仅可准确测定靶血管峰值的时间,减少造影剂用量,从而减轻了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提高检查质量;同时采用小剂量对比剂注射,可忽略不计血液CT值增高,从而增强了CTA的减影效果,同时避免了富血供病灶因使用大剂量TestBolus技术提前强化而影响诊断[1]。因此,选用小剂量TestBolus技术,避免了病灶周围出现的伪信息,能够获得病灶本身更加真实、可靠的原始影像信息,经AW4.4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能够使瘤体得到更加充分显示,且所获得脑血管三维立体空间图像能够在显示器上进行全方位和多角度旋转,能够清晰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脑血管的解剖关系,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直观、真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有研究报道一组30例颅内动脉瘤CTA显示最小动脉瘤2.2mm[2]。通过应用MPR及MIP后处理技术,不仅为影像的准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全面的影像信息,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直观、有效的科学依据。

与传统的DSA比较,CTA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1)时间短,费用低;(2)经3D血管后处理成像技术所得图像,更加接近实体病变,并可进行全方位、任意角度旋转,从而反映出病变更加真实、可靠的解剖信息,尤其对于病灶的钙化情况,CTA明显优于DSA及MRA;(3)微创检查,仅需静脉穿刺,为患者所接受。通过全方位旋转图像,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病变以及其周围空间关系,可进行术前评估,完备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防意外情况发生,使治疗更加具有可靠性及针对性,避免其他不良状况发生。总之,选用小剂量TestBolus技术,联合应用多种3D血管成像技术可获得更直接、更有效的影响信息以满足影像诊断及临床需求,不但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同时也为临床方案制定提供给了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但对于外科医生很关心的脑血流动力学问题,因CTA反映的是血管在造影剂充盈的瞬间状态,而DSA可以在动态情况下观察血管及血流情况,所以CTA在这一方面不如DSA。DSA作为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因其是有创检查,且检查时间长,费用高,射线量大等缺点,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急性期的患者[3]。随着CTA三维重建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广泛应用,极大的弥补了DSA的不足。研究表明[4],CTA对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效果与头颅DSA基本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选用小剂量TestBolus技术,经AW4.4计算机工作站处理,使得脑血管CTA作为一种相对无创性的、安全可靠的、准确的血管检查,将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并对患者动脉瘤的早发现、早治疗以及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4参考文献

[1]蔡武,龚建平,朱江涛,等.64层螺旋CT颈脑血管成像扫描延迟时间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性杂志,2011,30(2):279-281.

[2]邵奎志.25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2,8(3):91-94.

[3]盛亮,陈建华,陈洁,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9):1 554-1 555.

[4]李祥,于如同,范月超,等.3D-CTA、DSA对颅内动脉瘤诊疗价值的对比[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2):110-112.

(收稿2015-05-08)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0-0114-02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研究
探讨阴道超声与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在肘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