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深研精教,乐学善学,全体发展”教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2016-01-28 02:47郑锦还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善学教学相长乐学

郑锦还

我校着力推行的“深研精教,乐学善学,全体发展”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在其指导下相应产生的“先学后教,精讲重练”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广泛、充分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深研精教,乐学善学,全体发展”教学理念就本身的定义来看,其内容精辟、思想精深,既概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环节,并相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同时还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想,目的在于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全体学生发展。

该教学理念首先对教师的研究与教学提出要求,让教师明确自己的任务所在,同时只有首先做到了这一点,教师才能上好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众所周知,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而备课不仅仅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更要备学生,教师只有根据了解到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施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从学生的“学”出发,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善学乐学;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实现教学相长,获得全体共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语文课堂低效高耗现象,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而打造高效课堂。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实施:

一、优化课堂学习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1.优化知识结构

教学前,教师要按照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水平确定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对课文内容取舍得当,并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剖析文题,理解重点文段;弄懂主旨句,领会内涵丰富的词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方法,变“讲”课为“导”课,变“教”室为“学”室,让教学在师生合作与互动中实现“教是为不教”的理想教学效果。

2.优化信息传递结构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输出—反馈—调节—输出”的过程,而对学生来说则是一个“接受—输出—反馈—调节”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一直在唱独角戏,学生就容易处于被动学习地位而产生疲劳或厌烦心理。因此,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及时巩固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二是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作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评价;三是要有效控制学生的信息交流内容;四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随机调整。

3.优化师生活动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悬念法”“激将法”“点拨法”“投石击浪法”“步步登高法”等为学生提供条件、创设情景、指明方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想象、去质疑,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从“学会”升华到“会学”,从“无声”的学习境界升华到“有声”的学习境界。

4.优化时间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好讲课“火候”。一般来说,每节课教师都应该利用前3~5分钟做好导入工作,用10~30分钟进行重点讲解和教学互动。在学生听课情绪达到高潮时进行归纳总结,而临下课大约10分钟的一段时间,则以提高语文能力为目标灵活设计教学内容。

5.优化讲练结构

课堂上的讲练结构有“先练后讲”“先讲后练”“讲练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师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原则应是“讲练合理,灵活运用”,要求实现精讲。“精讲”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它主要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它是“减压”的需要,更是培养开拓进取,富有创造性人才的需要。

二、树立以学生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过程的观念

上课前,教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准知识点,特别是要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并以中上等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基点,在兼顾学困生的同时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和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教路学路同路,师生思维同步”。具体地说,就是当学生的学路滞后于教师的教路时,教师要多引导点拨,并放慢教学过程,以便让学生尽快赶上来;当学生的学路顺畅时,教师要多启发与点拨,以便让学生的眼、耳、口等多种感官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实实在在地以教学效果——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提高了哪些语文素养等,来调节和掌控课堂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通过在课前编写教学导学案来提出自学要求或列出自学提纲,并详细向学生说明方法与步骤。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教给学习方法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善于自学、勤于思考、质疑问难,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同时,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出示课题后要及时地启发学生质疑,以便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具体地讲,初读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字词句提出质疑;细读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重点难点提出质疑;熟读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对课文的布局谋篇、精妙语言、绝妙修辞等提出质疑;总结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回顾反思,解决遗留的疑难问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学习中的得失,以求得主动发展,不断总结、反思,以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因而在学生读书时引导他们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永葆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鼓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创设平等氛围让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自由讨论,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四、让学生永葆浓厚的学习兴趣,注重习惯养成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课前,教师要通过指导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感知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语言审美感知能力,通过启发性强的提问、直观形象的教具、生动优美且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创设师生或生生互动的课堂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学生养成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的习惯,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持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更好地体味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气势、韵味和语言的美,久而久之形成好的语感。

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语文这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学习语文不能局限于书本,更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平时要多关注国计民生,留心周围的人、事、景、物,多观察,多积累,多表达,勤思考,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学语文,自觉学语文,勤读书、勤作文的习惯。在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多练笔,养成写日记、做摘记、写小评、随笔、读书心得的良好习惯,多写多练,坚持不懈,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总之,在平时的教与学中贯彻实施“深研精教,乐学善学,全体发展”的教学理念,坚持留意观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特别是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知识点和环节,予以及时点拨和指导,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学好语文并不难;同时教学相长,最终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全体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向福生.深研教材,精心教学,从多方面训练学生能力[J].科教新时代,2013(0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善学教学相长乐学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教学相长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教学相长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太极拳之“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