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2016-01-28 13:25贾晓东刘德林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多媒体技术

贾晓东 刘德林

摘 要: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师扩大教学对象、提高教学质量和变革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种物质载体。教师要把中学语文课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及一些误区。

关键词:教育改革;中学语文课;多媒体技术;教学利弊

日益发展的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方式和模式的变革奠定了崭新的物质基础,同时也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提供了宽广的活动空间。如今,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扩大教学对象、提高教学质量和变革教学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21世纪的教师,我也在自己的中学语文课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探索,把多媒体技术渗透到中学语文课教学中去。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

体会。

一、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静为动

课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

丰富的图片资源运用多种动画制成幻灯片,就能刺激学生感官,激

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的道德价值观点,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多媒体教学可以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创新、探究和合作能力

新课标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促进师生间互动交流。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可以对多媒体的展示材料加以讲解和点评,同时针对课堂中的某一兴趣话题,师生间可以共同探讨。这样轻松的课堂氛围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情感和心灵交流。同时学生分组讨论,也培养了他们互助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附上形象逼真的图片,配备富有情感的声音,并适时地讲解,从而利用视听的优势,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能促进学生道德的内化,让学生由“感性知之”走向“德性知之”

学生是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良好的感知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和思考,总结出正确的道德观念,从学生的内心引发其道德动机,使其自觉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从而内化为行为习惯。

5.多媒体教学能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上册《亲爱的爸爸妈妈》时,我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些关于二战中纳粹杀人的照片以及许多的孩子被关在监狱中,在铁丝网的里面,脸上充满了恐惧和茫然,看着就让人无比心痛,并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那一刻我看到有的学生眼睛里有了晶莹的泪光,他们被这个感人的画面震撼了。我用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引入这节课,从而为这节课定下了一个基调。这样的教学情景简单明了,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采用形象逼真、感染力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很好地突出重点和难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实效性原则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及应用需注重实效,尽力避免“形式主义”,避免使多媒体技术成为“花架子”,把使用多媒体当成课堂教学“作秀”的工具,表面上精彩眩目,却没有实际效果。所以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着力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同时还应努力地培养学生自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材料目标和内容应尽量做到准确到位,同时课件幻灯片的制作应精益求精,以

求达到最好的视听效果,吸引学生的眼球。在课件的展示过程中,教师应熟悉多媒体的具体操作,准确地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教学环节。同时教师应细心地观察学生的状态和反应,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教师要有序地控制好教学活动,灵活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好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2.适度原则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学习兴趣对保持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主动性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虽能引发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过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反而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过度使用多媒体技术,由于多媒体长时间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容易降低学生的大脑皮层兴奋度,甚至转变为抑制状态,因此易造成学生疲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适度并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和其他的教学形式更替使用,保证学生的注意力能够集中。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

甚至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颠倒了教师和多媒体的位置。

3.师生间互动原则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情感与智慧相互交融的互动过程。当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避免因过度使用多媒体手段而削弱了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以积极的思维、饱满的情感、巧妙的组织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启发和诱导学生,让学生踊跃参与、主动探索、思维敏捷、积极实践、积极互动,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作用。

三、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之间要多进行学习交流

因为多媒体的应用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尽管大部分教师都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可是要想熟练使用多媒体,还要虚心学习,多动手,多动脑,多请教。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使用能力和水平,才能让多媒体更好地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2.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代替板书

从最近几年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看,大多数教师有个误区,就是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知识的梳理,甚至作业练习统统放进多媒体中演示、操作,从而代替了板书。毕竟在使用这些现代教学手段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而且有时演示操作中停顿间隔的时间很短,学生还没来得及记录、思考就更换了画面,这样就只能让学生跟着课件的速度转,很难消化理解。所以,在多媒体的使用中也要注意板书的设计和书写,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取代板书。

总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基于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发展,要做好优化组合及重新调整。然而,想要将多媒体技术恰当地运用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并非易事,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勇于探究、

善于发现、精心设计、敢于创新、巧妙运用,使多媒体技术成为中学语文课教学的助推器,使中学语文课教学在多媒体技术这个平台下如虎添翼,以达到最佳效果,使我们的中学语文课趣味盎然,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让我们的老师教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刘雪.浅谈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科技信息,2011(2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多媒体技术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