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敏
一、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初三教师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并及时补充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资料;(2)熟悉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需要、学习习惯等,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时,教师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指导;(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有效地组织教材内容、怎样有效地把教材内容传授给学生、怎样安排课后学习活动这一系列教学流程,都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4)维持课堂教学纪律,关注全体学生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快乐学习;(5)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同时适量布置家庭作业和课堂活动的讲练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课后辅导工作
有的学生贪玩好动,自控能力差,经常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甚至还出现抄袭情况,对于这些不良现象,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认真负责地进行指导和监督。在做好学生学习辅导工作的同时,同步进行后进生的转化。转化后进生主要从友善开始,多赞美、多鼓励,因为所有的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尊重、欣赏,因此在具体转化过程中,要对后进生的想法感同身受,做到深刻理解和尊重。需要注意的是,在批评学生前,首先对自己工作的不足表示反省,并通过积极互动的师生交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课后辅导工作上,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把学生区别分层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从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避免了特殊化局面的出现。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学习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充满趣味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只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自觉自省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自主學习。
三、物理教学与生活
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如,在讲授“摩擦力的方向”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人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这样一些问题和学生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他们天天在路上行走,而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去探究和思考。
总之,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究的“原因”,创设积极而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分析、概括、综合,排除次要原因,抓住主要原因,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样可以解决学生对惯性概念理解的问题,只有理解后的东西,才可以牢固地掌握它。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