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丽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上要有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质量。然而要上好一堂课,并使之精彩,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出很多的前期准备和具备各种素质,尤其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而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出现种种问题。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究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经过半年的实践研究,整理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从情感意志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意识
1.营造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位学生在班集体中有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其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经常开展不同层次间的讨论。
(2)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生生关系。在实践过程中,注意利用好学生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同伴身上出现的错误是很自然的现象,教育他们不仅不能互相轻视、嘲讽,还要真诚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2.锻炼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养成以下良好习惯。针对预习和复习,引导学生做到四会:一是会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或预习有关知识;二是会做学习记录、知识理解与否都要有明显的记号;三是会熟练运用工具书,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和课外阅读;四是会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开展持久性的学习活动。
二、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1.进行“自主学法”指导
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
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如“英语歌曲学唱”“英语诗词背诵”“英语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
能力。
三、运用评价策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管理能力
如采用具体的评价指标:(1)学习目标明确,有强烈的求知欲。(2)有积极探索、敢于质疑创新的精神。(3)导学案预习完成认真,敢于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课堂口头展示大胆,声音洪亮,尊重老师和同学。(5)导学案书写工整,美观大方,课后整理复习到位。开展周评、月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从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編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