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琼
多年来,中考题型相对稳定,但题目越来越活,要求也越来越高,稍一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甚至酿成大错。因为,细节决定成败,这种题型得分相对容易,失分也很麻利。需要学生在做题时慎之又慎,讲究一定的方法与技巧。特别是一些组合类选择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误解与错觉。稍不留神,就会出错。所以,能否读懂题目,思维敏捷,准确判断,掌握一定的解题要领与技巧,至关重要。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纯单项选择题
这是选择题中相对简单的一类。做题时要求学生仔细审题,原则上可以按一个填空题去做,读完题干后,如果答案直接在大脑中闪现出来了,而供选答案选项中又正好有这个“填空”里的内容,那么,这个选项基本上就是对的,另一种情况就是读完题干后,并没有什么答案在你大脑中呈现,但在读供选选项中,有时候也会突然发现,会让你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这个“新大陆”就是你应该选择的答案。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读完题干后,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再看看供选选项,也是一片茫然,找不到适可的答案选项,无奈之下,也只好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去反复比较,反复斟酌,文字重合较多,意思较为接近的那个选项,可能就是对的。那也只好如此了。
二、组合类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对学生来说,难度相对较大,但也有一定的技巧,因为这类组合类选择题,每一组选项中,无论有几个是对的选项,但只要能弄清其中有一个是不合乎题意的选项就足够了,即所谓的排除法,他们之间彼此制约。这就叫“一丑遮百俊”。即各个答案之間均需一票否决权,具有一定的连带关系。
另外,在做选择题时,要认真考虑选择依据,主要是教材依据,其次,是时政和生活依据。切不可随心所欲,乱弹琴。还有,偶尔还会出现一种逆向选择题,这就要求学生要慎之又慎,看清文字,准确判断,切不可以习惯性思维,跟着感觉走。否则,就会酿成大错、特错。
总之,做选择题也不可能有什么固定模式,更不可能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有的放矢。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个别没有把握的题目,也不要轻易放弃,要仔细权衡,反复推敲、比较,反复斟酌,最后,选上一个自己认为还比较满意的答案。且不可胡诌乱选,糊弄交差,以免后悔莫及。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