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民
摘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科学的分工及调控,注重自主学习的实效;通过预习问题的自主设计,达成自主学习目标。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信心;分工调控;问题预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能动的学习活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往往在课堂上追求的是学生的发言频率、课堂互动气氛等这些表面的浅层次的目标,其实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否自主地学习并形成一种能力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
那是周二下午的一节生物课,由于咽喉疼痛,我没法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自主学习新课《鸟的生殖与发育》,学生开始看书,许多学生蜻蜓点水一会就看完了,无事可做的学生有的在课堂上开始说话。突然我发现生物课代表不时地看我,似乎有什么话要说,我走过去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腼腆地说:“老师,我能否组织这节课?”开始我有些疑虑,怕学生无法组织课堂并学不透本节知识。但转念一想:既然有学生踊跃要组织这节课,就应当锻炼学生,提高学生能力。于是我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我对全体学生说:“这节课交给你们,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学生得到了肯定和鼓励后,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立即行动,生物课代表和几个学习组长迅速商量了一下,课代表就在讲台上安排了: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将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下面请同学们六人一组,由组长组织,每人针对本节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列一份预习提纲,然后由组长执笔写出本组的预习问题,问题内容本组成员必须都会回答,然后交给邻组讨论回答,看哪组出的预习问题多而且质量高,优胜组每位组员在班级量化考核中积2分,同时由我来检查你们的合作探究活动是否成功。”一听这种别开生面又能全面调动学生的课堂,我心里顿时一动,为学生思路的开阔感到高兴。事后也证明学生对这节课理解较深,掌握较好。我平时缩手缩脚,不敢放开学生,生怕他们搞乱了课堂且学不会,可情况恰恰相反。课后,我同学生沟通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喜欢这种上课方式。问其原因,他们认为:带问题学习、分工合作,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成就感,乐于学习。
这节课在我的心灵深处打下了烙印,我认识到:
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要把课堂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充分的合作与交流时间。给学生一个空间,就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自主探索、自我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成为真正自主学习的主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励追求进一步的成功,学生会从内心里发出“我能行”的强烈愿望。老师一定要多作肯定性的评价,多树立榜样。在课堂上我们要密切注意每一个学生,尽管有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及得出的问题的答案与大家有时会有所不同。即使答案是错误的也要委婉地指出,并适时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并加以肯定,这样才会使學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才会主动地为自己心中的目标去努力学习。
二、科学分工,强化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实效
通过这次事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分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践证明,科学分组,合理分工是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前提。分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生生互动的效果。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按照“异质同组,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小组4~6人,优中差合理搭配,这样既能保证优势互补,又便于开展公平竞争。经过一段时间,根据学生学习进步情况再对小组成员重新组合。
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强调学生间的合作讨论,并不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始终是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我不断对学生启发、引导,对合作内容、环境氛围、交流反馈等各个方面进行调控,我利用约定,把握好“互动”时间,保证时间分配的合理性,既使学生交流非常充分,又不“跑题”。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问题预习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预习是属于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要促成学生的高效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思考研究问题的能力与习惯。我教给学生从什么角度提出问题,什么样内容需要从哪些不同方面去思考等。如,生物教材中的内容提要可以作为学习目标以问题形式出现。让学生明确预习的任务,知道“学什么”,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带着这些“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问题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我对学生的预习加强管理和监督,事先认真梳理学生在预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醒学生设计的问题要有可操作性,要忌大宜小,要有点拨性,防止预习流于形式。长期这样坚持,学生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且还可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的良好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05.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