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春,张轶杰,李 斌*
(1.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合肥 230000;2.解放军第306医院医务部医疗科,北京 100101)
基于研究型医院标准的科室绩效考核体系构建
李来春1,2,张轶杰2,李斌2*
(1.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合肥230000;2.解放军第306医院医务部医疗科,北京100101)
[摘要]目的参照创建研究型医院标准,选择医疗数质量指标,构建科室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分析绩效考核结果,验证其效果。方法在文献查询、专家访谈的基础上,选择数量、效率和质量三类考核指标并确定权重,计算得分,以外科系统为例对比分析各项指标前后差异。结果各科室数质量指标均明显提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该绩效考核体系科学、实用、公平,对于绩效工资的规范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研究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0):905-906,918.
绩效管理(Performance Appraisa1)是基于医院战略基础之上,对各要素进行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活动[1-2]。绩效考核体系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3]。在大力创建研究型医院的新形势下,本文在任务绩效与关系绩效二维结构模型[1]和适应性绩效模型[3-4]基础上,选择与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密切相关的医疗数质量指标,构建绩效考核体系,并分析其实施后的效果。
1考核体系的构建
1.1构建原则参考国家卫生计生委、北京市医院绩效考核方案和研究型医院建设标准[5],该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坚持“体现公平公正、分类设定指标、合理设置权重、鼓励多劳多得、突出质量安全”的原则。
1.2指标选取为增强绩效考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文献查询及应用Delphi的基础上,本文以研究型医院达标建设为牵引,摒弃原有绩效考核指标中科研、教学等周期性较长的指标,选择关键性数量指标、效率指标和质量指标。其中数量指标包括门诊量、收容量、手术量、危重患者占床天数、护理负荷值;效率指标包括床位使用率和平均住院日;质量指标包括医护综合质量指标、甲级病案率、处方合格率、药占比等建立指标体系。
1.3权重设置根据院内专家评议法确定各类指标权重,其中数量指标(外科0.55、内科0.45)、效率指标(外科0.1、内科0.2)、质量指标0.35。将各类指标实际得分按得分率转换为百分制后,根据指标分类权重计算综合得分,其中门诊量(10分)、收容量(10分)、手术量(外科10分)、危重患者占床天数(5分)、护理负荷值(20分)、床位使用率(外科5分、内科10分)、平均住院日(外科5分、内科10分)、医护综合质量指标(15分)、甲级病案率(7.5分)、处方合格率(7.5分)、药占比(5分)。以外科系统为例,指标分配权重及得分见表1。
1.4分值计算
① 各项指标按照权重设定分值,指标计算中超过权重分配分值按照分配分值计算,科室考评满分为100分。
② 数量指标和效率指标分值的计算。以该科室前三年同期该项指标平均值和全院该项指标的当年预期增长目标为基准,从信息平台调取该科室本周期该项指标数据计算得分。其中门诊量、收容量、危重患者占床天数计算公式相同;护理负荷值以护理天数乘以相应的权重得分;床位使用率得分以科室本周期床位使用率乘以相应权重分值计算;平均住院日≤科室近三年平均住院日水平得5分,每增加0.1天,扣0.5分,扣完为止。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表1 医院外科系统绩效考核指标权重分配
注:括号内为各指标所占分值。
③ 医护综合质量指标分值的计算。通过医院医疗工作目标管理和护理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评,只计算减分得到考评分,按百分比换算得分,整体纳入绩效考评体系;甲级病案率和处方合格率分别由质控办和药学部组织统计结果,由统计结果的科室率值乘以相应权重分值得分;药占比由信息化平台提取数据计算得分,以科室前3年同期药占比为标准,≤前3年平均值直接得满分。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5奖励核算成立数质量考评、核算、奖励办公室,负责核算发放数质量奖。按照“临床高于辅诊,一线高于二线”原则、考虑全成本核算因素和科室计奖人数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将数质量考评总得分对应各科系按权重分配的数质量绩效考评奖额度,其中多指标考核科室高于单一指标考核科室(1∶0.95),考核科室高于非考核科室(1∶0.8);临床科室60%左右,辅诊科室和单项指标考核科室40%左右,将考评周期全院毛收入的1%作为数质量绩效考评奖的奖励总额度,并计算各科室相应的数质量绩效考评奖数额。
2效果分析
绩效考核实施效果显示,考评第二周期相比第一周期全院门诊量增长1.8%、收容量增长0.9%、手术量增长1.6%、危重患者占床天数下降5.3%、护理负荷满意度增加8.0%、床位使用率增长1.7%、平均住院日下降2.7%、医护综合质量指标增长4.9%、甲级病案率增长5.9%、处方合格率增长6.7%、药占比下降2.6%;考评第三周期相比第二周期全院门诊量增长2.3%、收容量增长1.4%、手术量增长1.5%、危重患者占床天数下降2.3%、护理负荷满意度增加5.4%、床位使用率增长1.6%、平均住院日下降3.0%、医护综合质量指标增长3.5%、甲级病案率增长6.7%、处方合格率增长8.4%、药占比下降4.0%。
3结果
以绩效考核第一周期为基准,以外科系统绩效考核为例,实施绩效考核三周期结果显示,外科系统各科室数质量综合指标均有增加,以第三周期增长最快,同一科室综合指标各周期增长率不同;第三周期综合指标增长率较明显的科室分别为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妇产科、眼科以第二周期增长较为明显。
图1 三周期外科系统医护数质量绩效考核
以门诊量细化考核指标为例,外科系统绩效考评同期门诊量比较,各科室增长较为明显,显示绩效考核取得较好的效果。
图2 考评周期外科系统科室门诊量
这充分反映出本评价体系在获得综合评价结果时, 用量化指标明确直观地呈现各科室在某一方面( 或几方面) 的优势,进而使院领导在决策时既能“扬长避短、科学发展”, 又能“有的放矢、改进提高”[6]。
4讨论
4.1指标的选取更具针对性在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上,把研究型医院达标建设标准作为关键性指标,剔除一些周期性较长、实际意义不大的指标,使选取的指标能够量化、直观地反映各科室同期相比的动态变化趋势,根据院内专家评议法确定各类指标权重,可提高绩效考核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4.2考核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绩效奖励以数质量考评总得分对应各科系按权重分配的数质量绩效考评奖额度,建立、实施、完善绩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激励高绩效科室继续努力提升绩效,督促低绩效科室找出差距,改善绩效[7],促进个人能动性发挥,为形成更合理、健全的绩效工资宏观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对于调动医院工作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4.3辅诊科室指标的选取尚较单一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中,临床科室考评指标较丰富,但辅助科室考评指标相对单一,缺乏全面的指标考评,是医院在完善考评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难点和重点。
4.4指标之间缺乏横向比较本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中,指标之间在纵向上进行比较,缺乏院际之间横向上的比较,应考虑影响医院宏观发展的因素,将影响因素纳入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Cambell J P.Modeling the performance prediction:problem in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M].Punnette M D Hough L M.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nd ed.Palo Alto,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90:687-732.
[2]孙纽云,周军,梁铭会,等.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思考与设计[J].中国医院,2012,16(4):7.
[3]陆霞,王丽芹,陈瑜.国内护士长绩效考核研究现状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60-462.
[4]Eugene F,Romero S,Alvarez K,et al.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conceptual and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of contextual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construct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9,19(2):104-116.
[5]丁珠林,刘也良,张海鸥.北京市属医院绩效考核有新规[J].中国卫生,2015,1(1):106.
[6]潘胜东,余华,何晓华,等.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内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1):18-19.
[7]胡庆华,胡罡.医保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提升[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5):429.
(2015-05-24收稿2015-10-06修回)
(本文编辑丁陶)
Depart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Based on Standards of Research Oriented Hospital
LI Lai-chun1,2, ZHANG Yi-jie2, LI Bin2*
(1.Postgraduate School,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230000;2.Section of Medical Service, Department of Health Affairs, No.306 Hospital of PLA, Beijing100101)
[Abstract]ObjectiveReferring standards of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key medical quantity and quality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and department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was bulit. The effectiveness was verified by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Methods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e quantit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and the weights were calculated. Scores in the surgical system were compared. ResultsScores of medical quantity and quality indicator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year by year. ConclusionStandard management of performance pa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working efficiency and medical quality could be promoted by applying our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Key words]research oriented hospit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indicator system; Delphi method
[通讯作者]李斌,电话:13601316678
[作者简介]李来春,男,硕士在读;电话:18501163420
[中图分类号]R 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985(2015)10-09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