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巧妮,吴明波,黄 锐
(1.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武汉 430061;2.武汉启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制剂部,武汉 43006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武汉 430030)
·论著·
武汉地区2006-2013年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分析
钟巧妮1,吴明波2,黄锐3*
(1.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武汉 430061;2.武汉启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制剂部,武汉 43006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武汉 430030)
[摘要]目的:分析2006-2013年抗抑郁药在武汉地区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6-2013年所用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来,武汉地区抗抑郁药总体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升高,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和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的用药金额和DDDs位居前列,三环类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下降。结论:SSRIs和SNRIs因为良好的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已经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一线药物,其他新型抗抑郁药发展较快,经典抗抑郁药的使用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抗抑郁药;药物利用评审;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用药金额
[Pharm Care Res,2015,15(3): 208-21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明显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消失,具有发病率高、自杀率高、识别率低、正确诊治率低等特点,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负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终生患病率高达15%~20%[1]。2010年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抑郁症已成为全球首要的致残性疾病,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2],预计到2020年,可能将跃居为第二位[3]。随着抑郁症发病率的升高,抗抑郁药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在过去的20年里,抗抑郁药的品种不断增加,用药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目前抗抑郁药主要分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5-HT2A受体拮抗剂和5-HT再摄取抑制剂(SARIs),以及其他非典型的抗抑郁药。为了解各种抗抑郁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对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6-2013年的抗抑郁药用药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医药工作者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资料来源于“上海地区长江流域医院用药信息网”提供的武汉地区32家入网医院,2006-2013年所用抗抑郁药的品种、用药量和用药金额等。32家医院包括21家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和2家一级医院,病床总数>2万张,基本可反映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的总体使用情况。
1.2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二部和《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规定,结合药品说明书,综合确定各种药品的DDD值。用药频度(DDDs)=药品总用量/该药品DDD值。日均费用(DDC)=某药总用药金额/该药的DDDs。
2结果和分析
2.1用药金额统计结果各种抗抑郁药在2006-2013年的用药金额统计结果见表1。按药理学分类统计各类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见图1(A)。8年来,武汉地区的抗抑郁药用药金额呈逐年增加趋势,由2006年的769.43万元增至2013年的5 147.82万元
表1 各种抗抑郁药在2006-2013年的用药金额
图1 不同类别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次Figure 1 Consumption sum and use frequency of various types of antidepressantsA:用药金额;B:用药频次;○: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和四环类;▲天然抗抑郁药;□:其他类别
元,增长了569.04%, 年均增幅32.18%。由图1(A)可以看出,除了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外,其他类别的抗抑郁药用药金额均呈明显增加趋势,其中SSRIs类药物增幅最大。8年来,各类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整体比较稳定,SSRIs类药物一直占据着近一半的市场(41.99%~52.18%),SNRIs类药物紧随其后(18.65%~25.53%)。
相对于各类抗抑郁药比较稳定的用药金额构成比,单个药品的用药金额在这8年间有较大波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的用药金额一直稳居前列,氟西汀和西酞普兰的用药金额从2011年起逐渐下降,而艾司西酞普兰自2008年进入武汉市场以来,用药金额迅速增加,在2012年跃居首位。近几年来,传统的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氯米帕明和米安色林,用药金额一直居于末位,用药金额构成比逐年减少。
2.2DDDs统计结果各种抗抑郁药的DDDs统计结果见表2。抗抑郁药的总DDDs年均增长30.85%。按药理学分类统计各类抗抑郁药的DDDs,见图1(B)。由图1(B)可见,除了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药从2010年起DDDs逐年减少外,其他类别抗抑郁药的DDDs都呈增长趋势,SSRIs类的增长最快。对于单个药品来说,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的DDDs 8年来稳居首位,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的DDDs一直位于前5位。艾司西酞普兰的DDDs迅速增加,而其消旋体西酞普兰的DDDs从2012年起开始下降。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舍曲林和疏肝解郁的DDDs排序呈明显上升趋势。
2.3DDC统计结果根据用药金额和DDDs计算各种药品的DDC,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2010年DDC由高到低排序前4位的依次为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和安非他酮。除文拉法辛外,其他3种均为新型抗抑郁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所以价格相对较高。DDC较低的药品有多塞平、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和噻奈普汀,其中前3种为传统的TCA类药物。
3讨论
近8年来,武汉地区抗抑郁药的品种、用药金额和DDDs均呈增长趋势,分析原因如下。第一,抑郁症的发病率上升,患者数不断增加; 第二,全社会开始更多地关注心理卫生和健康,对抑郁症的认识更加深入;第三,新型、耐受性良好的抗抑郁药进入市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以改善,更多患者实现了长期用药;第四,抗抑郁药的适应证不断扩大,除了治疗情绪紊乱、焦虑等精神障碍,还有一些临床可接受的超说明书用药,如睡眠紊乱、神经性疼痛等[4]。
表2 各种抗抑郁药在2006-2013年的用药频次
表3 各种抗抑郁药在2006-2013年的日均费用
3.1SSRIs类药物近年来,SSRIs一直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线药物,2006-2013年其DDDs和用药金额占据了抗抑郁药约50%的市场,这与其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依从性好有一定关系。一项针对比利时疗养所的调查表明,74.8%的抑郁症患者选择使用SSRIs[5]。在意大利SSRIs的使用率较低,但其市场份额从2003年的7.5%增至2009年的13.1%[6]。在中国台湾,2000-2009年共有37.5%的抑郁症患者使用SSRIs,且其市场份额一直在增加[4]。由此可见,SSRIs占据了抗抑郁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依然会如此。
艾司西酞普兰于2008年进入武汉市场后,迅速被临床医师和患者认可,用量急剧增加。Cipriani等[7]对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疗效进行Meta分析,结果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的耐受性最好,且疗效显著优于度洛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帕罗西汀和瑞波西汀。与其他SSRIs和所有SNRIs一线抗抑郁药相比,艾司西酞普兰是最经济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虽然其价格较高,但是依然受到医师和患者的青睐。SSRIs类药物帕罗西汀和舍曲林的DDDs也一直处于增加趋势,且前者的DDDs自2009年起一直位居前3位。而曾经一度傲居榜首的氟西汀,近几年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
3.2SNRIs类药物SNRIs类药物在抗抑郁治疗中的使用仅次于SSRIs,明星产品包括文拉法辛和度洛西汀。该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抑制5-HT和NE再摄取,具有双重阻滞的特殊药理作用,对SSRIs治疗8周无明显疗效的抑郁症有较好疗效,因此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度洛西汀自2007年进入武汉地区以来,用量迅速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该药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的情绪和躯体症状,弥补当前主流抗抑郁药在躯体疼痛症状治疗方面的不足[8]。
3.3SARIs类药物SARIs类代表药物为曲唑酮,在武汉地区的使用量一直处于增长趋势,可能与该药近几年被发现的一些新适应证和较高安全性有关。低剂量(25~100 mg/d)的曲唑酮具有镇静作用[9],《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2年版明确指出,曲唑酮可用于治疗催眠药物停药后的失眠反弹,因此其在辅助催眠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此外,舍曲林、文拉法辛、西酞普兰、帕罗西汀和氟西汀等第二代抗抑郁药都有导致性功能障碍的不良反应,而曲唑酮可以改善这一副作用[10]。
3.4TCAs和MAOIs类药物MAOIs作为最早的抗抑郁药物,由于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步被淘汰,在武汉地区已不再使用。TCAs的用药金额和DDDs不断下降,这与其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差有关,但是由于价格低廉、疗效确切,在低收入人群中仍有市场。
3.5天然药物类抗抑郁药虽然化学合成药物抗抑郁效果显著,但是依然存在不良反应明显、易产生耐受性等缺点,因此医药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抗抑郁的天然药物。2010年贯中连翘(又名圣约翰草)、解郁丸和疏肝解郁胶囊3种抗抑郁中药同时进入武汉市场,目前均已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其中疏肝解郁胶囊的DDDs呈稳定增长趋势。中药抗抑郁的优势在于,药品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通过多个环节、多个靶点起效,具有协同作用,每种成分剂量较小,因此毒副作用较轻。但是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尚不明确,因此在国际上的认可度不高。
综上所述,武汉地区2006-2013年的抗抑郁药使用量在不断增加,用药金额明显上升,从侧面反映了抑郁症患者数增加以及社会对抗抑郁治疗的逐步重视。经典抗抑郁药,如TCAs类药物使用不断减少,新型抗抑郁药,如SSRIs类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SNRIs类文拉法辛,以及中成药,由于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受到临床的青睐, SARIs类药物也具备相当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Maneeton N,Maneeton B,Srisurapanont M.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pain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Asian J Psychiatr,2013,6(4):288-291.
[2]Whiteford H A,Degenhardt L,Rehm J,etal.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mental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Lancet, 2013,382(9904):1575-1586.
[3]Eljamel M S.Ablative neurosurgery for mental disorders:is there still a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A personal perspective[J].Neurosurg Focus,2008,25(1):E4.
[4]Wu C S,Shau W Y,Chan H Y,etal.Utiliz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in Taiwan: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urvey from 2000 to 2009[J].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2012,21(9):980-988.
[5]Bourgeois J,Elseviers M M,Van Bortel L,etal.The use of antidepressants in Belgian nursing homes:focus on indications and dosages in the PHEBE study[J].Drugs Aging,2012,29(9):759-769.
[6]Aguglia E,Ravasio R,Simonetti M,etal.Use and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SSRI and SNRI antidepressants in Italy during the period of 2003-2009[J].Curr Med Res Opin,2012,28(9):1475-1484.
[7]Cipriani A,Furukawa T A,Salanti G,etal.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12 new-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a multiple-treatment meta-analysis[J].Lancet,2009,373(9665):746-758.
[8]Smith E M,Pang H,Cirrincione C,etal.Effect of duloxetine on pain,function,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induced painful peripheral neuropathy: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2013,309(13):1359-1367.
[9]Roth A J,McCall W V,Liguori A.Cognitive,psychomotor and polysomnographic effects of trazodone in primary insomniacs[J].J Sleep Res,2011,20(4):552-558.
[10]Stryjer R,Spivak B,Strous R D,etal.Trazod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xual dysfunction induced by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a preliminary open-label study[J].Clin Neuropharmacol,2009,32(2):82-84.
[修回日期]2015-02-21
[本文编辑]兰芬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2016年征订启事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是第二军医大学主管、主办的,我国第一本有关药学服务方面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宗旨:普及药学服务,提供用药咨询,推广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报道药物治疗经验和研究进展,反映药学研究现状,提供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新进展、新信息。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于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和文摘类期刊。本刊辟有:院士论坛、专家论坛、论著、医院药学、文献综述、临床药师等栏目。本刊为双月刊,双月月末出版,大16开,正文80页。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671-283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1877/R,邮发代号4-706,国外发行代号BM 3731。定价每册15元,全年90元。
您可到当地邮局或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进行订阅,免邮寄费。联系地址:上海市长海路168号《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社,邮编:200433,联系人:秦丽华(汇款时勿写收款人具体姓名),电话:021-65519829(兼传真),021-31162330。网址:http://www.pcarjournal.net.cn,E-mail:pharmcr@vip.163.com,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和订阅!
Analysis of the utilization of antidepressants in Wuhan area from 2006 to 2013
ZHONG QiaoNi1,WU MingBo1,HUANG Rui2*
(1.Cente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Institute of Hubei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Co.Ltd.,Wuhan 430061,China;2.Preparation Departmen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Q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Wuhan 430060,China;3.School of Pharmacy,Tongji Medical Colleg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of antidepressants in Wuhan area from 2006 to 2013.Methods: Consumption sum,use frequency(DDDs) and defined daily cost(DDC) of antidepressants in 32 hospitals in Wuhan area from 2006 to 2013 were analyzed with defined daily dose(DDD) analysis method.Results: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of antidepressants increased year by year.The consumption sum and DDDs of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s) and selective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 ranked the first,while those of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TCAs) decreased year by year.Conclusion: SSRIs and SNRIs have become first-line antidepressants clinically due to their good efficacy 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Other novel antidepressants developed quickly,and the application of classical antidepressants displays a downtrend.
[KEY WORDS]antidepressants;drug utilization review;defined daily dose;use frequency;consumption sum
[收稿日期]2014-07-21
DOI:10.5428/pcar20150315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38(2015)03-0208-05
作者简介钟巧妮(女),助理研究员.E-mail:qiaoni2000@163.com*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黄锐,E-mail:hys1981061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