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星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白星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疗效。方法310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根据病情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97例、B组108例、C组105例。A组给予单纯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B组给予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联合碘油栓塞;C组给予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联合碘油栓塞, 1周后行125I粒子植入术。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经过介入治疗3个月后, 根据临床表现及复查增强CT和动脉造影后进行初步评定, A组临床有效率为63.9%, B组临床有效率为70.4%, C组临床有效率为81.0%, C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A、B组(P<0.05)。随访1年后, C组6个月、1年的生存率90.5%、75.2%均高于A组62.9%、44.3%及B组73.1%、58.3%(P<0.05)。结论对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是安全效的, 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碘油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疗效最佳。
肝癌;门脉癌栓;介入治疗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是一种多因素、多基因、病理机制复杂的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排第五位, 因其恶性程度高, 预后差, 被称为癌中之王[1]。肝癌主要发生在东非、中非和西非, 在欧美地区、北非及中东则较为罕见。我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比欧美高5~10倍, 原发性肝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胃癌, 位居各种肿瘤的第二位[2]。据报道,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发生率达40%~60%, 门脉癌栓一旦成形, 癌细胞在肝内播散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癌栓堵住门静脉可导致门脉高压[3]。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随着科技的进步, 介入治疗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通过介入治疗也成为现今常用的方法。本研究对310例在本院确诊的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肝癌合并门脉癌栓进行介入治疗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310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研究对象经临床表现, 影像学即肝脏增强CT、B超、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 血管造影, 甲胎蛋白及病理确诊为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排除生殖系统肿瘤、胃肠道或其他肿瘤转移致肝癌的患者, 排除介入治疗禁忌者。根据病情情况将患者分为A组97例、B组108例、C组105例, A组中男50例, 女47例;年龄32~65岁, 平均年龄(50.75±12.30)岁;体重45~74kg, 平均体重(60.13±9.67)kg。B组中男55例, 女53例;年龄29~69岁, 平均年龄(51.53±13.62)岁;体重46~73kg, 平均体重(61.84±10.20)kg。C组中男53例,女52例;年龄30~67岁, 平均年龄(49.85±12.62)岁;体重48~75kg, 平均体重(59.94±12.20)kg。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根据Seldinger的方法, 经皮穿刺行腹腔动脉造影,以确实肿瘤及癌栓情况, 包括肿瘤及癌栓的大小、范围、具体位置、类型及血供情况。然后, 超选导管致肿瘤供血的动脉进行药物灌注化疗或化疗联合碘油栓塞。A组患者按常规的方法进行单纯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 药物为5-氟尿嘧啶(5-FU)500~1000 mg、羟基喜树碱 15~20 mg、表阿霉素(EPI)30~60 mg、顺铂(DDP)20~40 mg;B组患者给予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联合碘油栓塞, 即A组药物联合超液化碘油10~20ml;C组患者先按常规的方法进行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联合碘油栓塞(同B组), 1周后根据CT结果, 进行125I粒子植入术, 根据肿瘤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 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 选取18G粒子斜面针进行穿刺, 根据CT扫描确定针尖位置逐渐植入125I粒子, 植入间距为5~10 mm。术前1 h和植入术后6 h肌内注射药物止血, 如患者需要持续进行介入治疗, 按原计划进行。三组患者术后1、2、3周复查, 包括上腹部CT和彩超、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甲胎蛋白等。通常4~6周重复1次药物灌注化疗或化疗联合碘油栓塞。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考WHO关于实体肿瘤疗效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消失, 维持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缩小50%, 维持4周以上;无变化(NC):病灶无明显变化, 维持4周以上, 即肿瘤病灶增加<25%, 病灶缩小<50%;进展(PD):肿瘤病灶增加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三组患者进行不同介入治疗方案后的疗效比较三组患者经过介入治疗3个月后, 根据临床表现及复查增强CT和动脉造影后进行初步评定, 结果显示, A组7例(7.2%)CR, 55例(56.7%)PR, 29例(29.9%)NC, 6例(6.2%)PD, 临床有效率为63.9%。B组11例(10.2%)CR, 65例(60.2%)PR, 27例(25.0%) NC, 5例(4.6%)PD, 临床有效率为70.4%。C组17例(16.2%) CR, 68例(64.8%)PR, 19例(18.1%)NC, 1例(1.0%)PD, 临床有效率为81.0%。C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
2.2 三组患者生存率比较随访1年后, A组患者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2.9%、44.3%;B组患者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3.1%、58.3%;C组患者6个月、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0.5%、75.2%, C组6个月、1年的生存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
对于肝癌合并门脉癌栓失去手术治疗时机的患者, 采用介入治疗是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案[4]。本文研究对象均已失去手术治疗的可能, 分别对患者采取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结果发现, 肝癌合并门脉癌栓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是有效的, 但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案疗效存在差异。其中, 以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碘油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的治疗方案疗效最佳, 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碘油栓塞的疗效次之,而单纯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的治疗方案疗效最差。因此, 本研究认为, 在患者病情允许情况下, 选择肝动脉药物灌注化疗+碘油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的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有效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 对患者更有利。
[1]Jemal A, Bray F, Center MM,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CA Cancer J Clin, 2011, 61(2):69-90.
[2]王徽, 王纯, 张北光.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当代医学, 2011, 17(30):49-50.
[3]徐爱民, 程红岩, 陈栋.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9):530-532.
[4]伍先才, 谷文韬, 梁兆玉.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介入栓塞化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1, 21(6):429-4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5.039
2016-04-13]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肿瘤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