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血脂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1-25 03:21温晋华潘峰
河北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影响因素

温晋华潘峰

成人血脂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温晋华潘峰

【摘要】目的了解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在社区18以上人群中进行现况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收集人口学资料、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等指标。依据中国血脂异常成人防治指南确定血脂异常诊断标准。结果社区血脂异常成人患病率为43.2%,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7.6%,女性为4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0~59岁患病率最高,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血脂异常有显著关联的因素有性别、是否吸烟、体重指数水平、蔬菜食用量、收缩压、血肌酐、血糖、血尿酸。结论社区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市人群的水平,40~59岁男性、老年女性是重点人群,在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以及血脂管理。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 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6-2516-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6.040

收稿日期:(2015-03-26)

作者单位: 067000河北省承德市医学情报站(温晋华);河北省承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潘峰)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1]血脂异常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研究报道,目前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3]。由于血脂异常具隐匿性,无明显症状,因此有些人不能尽早发现或发现后不以为然,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本研究于2014年9~10月开展了本辖区成人血脂异常的监测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辖区内1276例成人血脂水平,旨在了解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社区综合有针对性地对血脂异常进行干预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结果汇总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分为职业人群和常住人群。职业人群:辖内区的企、事业单位在岗人员,人数达30人及以上的。常住人群:指年满18岁的常住居民(即在过去一年中,在该社区累计居住6个月及以上者),包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

1.2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等比例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按照社区居委会人口比例确定每个居委会调查人数,每个居委会再按位置随机抽取职业人群、非职业人群,共1 267人。

1.3调查内容及方式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统一的培训及考核。调查内容包括血生化指标检测、身体测量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个人生活方式与行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和血脂异常及诊疗等情况。身体检查包括体重、身高、腰围、血压测量,其中血压测量采用OMRON HEM770A电子血压计,测量前对血压计进行校正,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1min,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个体血压代表值。血生化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肌酐(Scr)。血脂、血糖测定采用酶法,使用中生公司试剂盒。血脂检测按照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2003年发病

的“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4]的标准操作。

1.4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依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版)[5]推荐的指标进行诊断: HDL-C<1.04mmol/L为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血症; TG≥2.26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TC≥6.22mmol/L和(或)LDL-C≥4.14mmol/L为高胆同醇血症;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达到上述诊断标准,即诊断为(总)血脂异常。本研究将人群分为男、女两类,年龄按照18~39岁、40~59岁、≥60岁分组,观察血脂水平变化。

1.5统计学分析应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比较率和构成比,血脂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情况本次共调查1 267人,资料完整者1 243例,应答完整率98.1%。其中男性507人,占40.8%,女性736人,占59.2%。年龄18~86岁,平均(53.9±12.7)岁。

2.2血脂异常患病情况本次调查显示,社区居民(总)血脂异常(TC、TG、HDL-C、LDL-C至少一项异常)患病率为43.2%,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7.6%,女性为4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0~59岁血脂异常比例最高,而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P<0.05,女性P<0.01);高三酰甘油血症,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社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 例(%)

2.3血脂异常影响因素本次调查显示,血脂异常结果显示女性低于男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伴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体重指数水平、是否吸烟、蔬菜食用量均与血脂异常显著性相关(P<0.05或P<0.01);而月收入水平、肉类食用量、学历水平等,本次调查显示,与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以血脂异常是否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体育锻炼、文化程度、是否吸烟、蔬菜食用量、肉类食用量、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肌酐、血糖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否吸烟、体重指数水平、蔬菜食用量、收缩压、血肌酐、血糖、血尿酸与血脂异常存在显著性关联。见表3。

表2 血脂异常影响因素

表3 血脂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脂异常是罹患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引起全身各处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血脂异常可使血液中脂质逐渐在血管内壁沉积,导致管壁增厚、官腔变窄、弹性减退,形成动脉硬化。加之因血脂异常对血管内膜损伤,导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脂类物质等沉积粘附形成粥样斑块,最终造成的病理改变,使潜伏性危险逐渐增加。一旦动脉斑块破裂,其粥糜样物质进入血液,或附着在动脉内壁上的血栓脱落,发生血栓性疾病将引发严重后果。血脂异常对血管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血清总胆固醇是缺血性脑卒中和冠心病的罹患危险因素之一,防控LDL-C水平将对防治心血管病有重要意义[6]。调脂治疗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措施。生活方式的调整、使用调脂药物治疗并根据个体特点选择治疗策略,对于血脂异常患者的综合管理尤为重要。2013年发布的《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高度重视生活方式在血脂异常防治,在一级预防中详细介绍了生活方式对脂蛋白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的影响[7]。

本次调查显示,由表1可知,社区居民(总)血脂异常(TC、TG、HDL-C、LDL-C至少一项异常)患病率为43.2%,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7.6%,女性为40.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0~59岁血脂异常比例最高,而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高胆固醇血症,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P<0.05,女性P<0.01);高三酰甘油血症,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则无统计学意义;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男性和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由表2可知,血脂异常结果显示女性低于男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伴随年龄增加,血脂异常患病率逐渐升高,不同年龄段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殷应传等[8]报道一致,其指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59.4%,标准化率为58.9%;女性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 <0.05)。另外,体重指数水平、是否吸烟、蔬菜食用量均与血脂异常显著性相关(P<0.05或P<0.01);而月收入水平、肉类食用量、学历水平等与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2%,远高于2005年市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33.2%的水平[9],研究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社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男性在40~59岁最多,女性则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也增加,40~59岁男性、≥60岁的女性是高胆固醇血症的重点人群;耿慧等[10]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血脂异常是成人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性别、是否吸烟、体重指数水平、蔬菜食用量、收缩压、血肌酐、血糖、血尿酸与血脂异常存在显著性相关。刘竟芳等[11]报道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体育锻炼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与本研究一致。

目前血脂水平异常比较普遍的采取药物治疗,而对生活方式的干预远远不够。

为适应健康服务的新需求,实现由“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服务模式转型,在对社区居民进行血脂管理时,要推动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变,建议多进低钠高钾食物,多食蔬菜和纤维,增加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因男性40~59岁血脂异常比例最高,而女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则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社区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市人群的水平,40~59岁男性、老年女性是重点人群,应加强重点人群血脂水平异常人群综合社区干预,在进行家庭医生式服务时要加强这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和血脂管理。

参考文献

1汤振源,王燕,张勇.苏州市润达社区老年人血脂水平.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671-2672.

2刘静,赵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561-565.

3王宝华,张军伟,唐明贵,等.中国北方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3,13:520-522.

4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全国血液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培训班会议纪要.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82-184.

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90-419.

6李莹,陈志红.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预测作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643-647.

7严晓伟.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全球血脂异常诊治建议》解读.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63-64.

8殷应传,闫成锐,李广琪.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的性别分析及其与慢性疾病的关系.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352-354.

9张普洪,焦淑芳,周滢,等.市2005年18岁及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和防治水平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625-628.

10耿慧,刘梅林.老年人血脂异常的治疗进展.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7.

11刘竟芳,陈哲,杨非柯,等.长沙市老年人血脂异常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中南大学学报,2014,39:797-801.

猜你喜欢
血脂异常患病率影响因素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及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
社区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模式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血脂异常112例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