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分析

2016-01-25 03:21卢朝晖韩慧芳
河北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

卢朝晖 韩慧芳

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治疗分析

卢朝晖韩慧芳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病机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恶性肿瘤需化疗的患者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治疗上均予以患者常规方法化疗,研究组在药物使用上加用黄芪多糖,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所患恶性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及胃癌。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化疗,研究组患者加用黄芪多糖。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其他临床情况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血象及血小板改善情况更为明显,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黄芪多糖治疗化疗后恶性肿瘤患者不仅可有效的改善患者骨髓抑制情况,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骨髓抑制病机

【中图分类号】R 73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86(2015)16-2460-03

doi:10.3969/j.issn.1002-7386.2015.16.019

收稿日期:(2015-01-13)

作者单位: 056001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医院肿瘤内科(内四科)

恶性肿瘤通常在机体内也形成一个肿块,呈浸润性生长,活动性差,生长迅速,常发生淋巴结或脏器转移,病人常有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消瘦,贫血,晚期可形成恶液质。大多数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但皮肤基底细胞癌、原位癌,一般不转移,也不危及人的生命。目前对于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治疗是最重要的。恶性肿瘤化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较多,骨髓抑制是其中较为常见的毒副作用,传统的治疗手法往往无法有效的改善骨髓抑制情况[1,2]。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仍然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需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疗中加用黄芪多糖可减缓患者病情,改善症状,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今对曾在我院诊治需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恶性肿瘤患者36例,男17例,女19 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0.6±5.1)岁,所有患者所患恶性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胰腺癌、肺癌及胃癌。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2组均予以常规化疗,研究组加用黄芪多糖。2组患者性别比、年龄及其他临床情况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避免电解质紊乱、防止感染以及脏器衰竭为常规化疗的治疗原则,因病患所患恶性肿瘤类型不同,其具体治疗包括:肺癌运用VP-16(足叶乙甙)100mg/m2D1-3+PDD(顺铂)75mg/m2

(EP)的化疗方案;胃癌运用阿霉素(ADM),20mg/m2静脉滴注,d1、7; VP-16,120mg/m2(老年人减为100mg/m2)静脉滴注,d 4、5、6;顺铂40mg/m2静滴,d2、8。每4周重复(EAP)的化疗方案;乳腺癌运用CTX 800~1 000mg/m2,d1或者600mg d1、8,EPI 70mg/m2d1,5-Fu 750mg d1-5(CEF)的化疗方案,胰腺癌运用泽菲(GEM)1 000mg/m2d1,8+15DDP 20mg/m2d1-3(GP)的化疗方案,疗过程中同时采用甲甲磺酸托烷司琼注射液6mg,行静脉滴注治疗[3-5]。研究组患者加用注射用黄芪多糖+ 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次/d,1周后观察其疗效。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周内,研究组患者血象及血小板改善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内,患者血象及血小板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患者症状体征等亦均有较好改善。见表1。

表1 2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对比n =18,x±s

表1 2组患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对比n =18,x±s

注:与研究组比较,*P<0.05

组别 白细胞数1周内 2周内中性粒细胞数1周内 2周内血小板数1周内 2周内研究组 2.4±1.1 5.2±2.6 1.8±0.3 4.3±1.5 96±62  186±107对照组 2.5±1.0 4.3±1.4*1.7±0.2 2.8±0.4*91±61  148±89*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疫苗的普及,传染病在大部分地区已得到很好的控制,恶性肿瘤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恶性肿瘤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10种主要恶性肿瘤依次是: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直结肠肛门癌、白血癌、宫颈癌、鼻咽癌、乳腺癌、膀胱癌等[6]。

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根据恶性肿瘤的种类、临床分期以及患者的年龄、基础状况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化学药物干扰癌细胞的快速分裂,抑制癌细胞增殖,但同时也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骨髓抑制是其主要的副作用。骨髓抑制是由于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等影响干细胞分裂,出现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下降,对化疗效果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有时重者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更有甚者可直接危及病患生命。有时患者并非死于恶性肿瘤的迅速发展本身,而是由于骨髓抑制,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细菌、病毒后不能正常完成免疫应答,进而感染加重,出现器官衰竭等而死亡[7,8]。重度骨髓抑制应提高警惕,特别是Ⅲ度及Ⅳ度骨髓抑制病例,患者一经出现Ⅲ度及Ⅳ度骨髓抑制,应立即隔离观察,并且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对于重度骨髓抑制的患者应做多重准备,一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用药物控制或避免出血,另一方面,应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病人出现感染等情况发生,妥善处理患者并发症。同时,对于病患居住的病房要消毒灭菌。治疗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积极控制造血功能,治疗中可应用集落细胞刺激因子刺激骨髓,密切观察患者血象情况,当患者血象恢复到正常状态时则予一般处理。

治疗肿瘤疾病目前主要依赖的途径有三种[9],放射治疗、化疗及手术治疗,生物治疗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化疗的治疗手段兴起于20世纪,特别是对于治疗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而言,其疗效较为显著,故而化疗也被认为是近代肿瘤化疗的开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医疗科学的不断进步,至60年代末,化疗药物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并且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化疗方案也逐渐被细化,可针对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各环节,选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化疗在肿瘤细胞动力学及化疗药药代动力学中的作用极其重要[10-13]。直到70、80年代,化疗手段也逐渐在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中偏于成熟,具体到不同的肿瘤患者,较多的会有与之对应的化疗方案。并且化疗新药的不断推出,一定程度上也丰富起来,化疗能根治一些肿瘤的概念已被普遍接受,人们不再把化疗看成为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手段,而是追求用化疗根治肿瘤[14,15]。如今,化疗不仅仅是一项单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可根据病人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根据病人的肿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发展趋向以及患者的基础状况,合理地对病患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化疗作为治疗肿瘤手段之一,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以及实体瘤,运用化疗的治疗手段,其疗效较为显著;其次,对于有些已经做过手术的肿瘤患者来说,化疗对一些比较局限,播散趋向很小的肿瘤可治愈,同时化疗还可杀灭体内残存癌细胞或微小转移灶,使得容易播散的肿瘤有相当部分得以治愈。化疗作为一种全身治疗在综合治疗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随着各类新药的开发及基础研究的进展,化疗将成为今后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应用范围也会愈来愈广泛[16]。

目前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一般认为,粒细胞的减少通常开始于化疗停药后一周,至停药10~14 d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 d后缓慢回

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17,18]。化疗后粒细胞计数小于0.5×109/L时,应对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避免感染。血小板降低稍晚于粒细胞降低,红细胞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规律具有以下意义:(1)它限定化疗疗程的间隔时间。理论上,化疗应该在最短时间内施以最强剂量,以达到迅速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但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恢复需要时间,待血象恢复后方可继续接受治疗,故很多化疗是3~4周进行一次。(2)涉及对2度骨髓抑制的处理[19]。对于3度和4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已经成为共识,但对于2度骨髓抑制,何时必须干预暂未有定论,利用上述规律,有助于决策(后述)。(3)有助于及早发现骨髓抑制。根据化疗后粒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下降的规律,能及早发现骨髓抑制并行注射免疫球蛋白、胸腺肽等相应处理。化疗后每两天检查一次血常规即可达到这一目的[20]。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与更新,化疗药物的种类也逐渐增多,根据药物的作用机理、细胞毒性等,选择合适的药物、次序、剂量进行配伍联合治疗,科学的联合化疗方案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以烷化剂(环磷酰胺、氮芥等)和鬼臼毒素(VP16)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但这些化疗药物均常见。在铂类药物中,卡铂的肾脏毒性小于顺铂,但其骨髓抑制的作用强于后者。紫杉醇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肝脏毒性、局部炎症等,骨髓抑制作用尚不及烷化剂,但多烯紫杉醇(泰索蒂)的骨髓抑制作用较强。拓泊替康的骨髓抑制作用很强,曾与卡铂联合用于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骨髓动员前的抑制药物。

患者在接受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其体内的肿瘤细胞将被杀伤,获得得到抑制。但化疗也具有一定弊端,即人体内的正常机体细胞,也将受到杀伤。因此,在恶性肿瘤化疗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多种毒副反应,较为多见的即为骨髓抑制。骨髓属于人体的免疫中枢,其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骨髓受到抑制,则可导致白细胞的质量下降,以及系统数量减少等,进而造成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弱。骨髓抑制情况较为严重的时候,可导致人体的红细胞减降低,以及血小板降低等。恶性肿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是因为化疗药物的应用,化疗药物可使人体的骨髓造血组织受到损害,并且可造成患者出现一定程度的胃肠道损害,比如恶心、呕吐,以及食欲不振等,此均为脾胃损伤。在本文研究中,常规化疗方案中结合了黄芪多糖的应用,其对造血系统影响巨大,同时具有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对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能对抗免疫抑制剂作用,以起到抑制癌细胞生长,协同化疗药抗肿瘤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其次,通过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患者在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也可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调动抗癌能力,提高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关实验证实,大部分的恶性肿瘤患者,具有微循环、血液凝固性增加,以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现象。患者在进行恶性肿瘤化疗之后,其正常组织,以及大量癌细胞崩解,所产生的大分子物质均可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情况加重。因此,在进行恶性肿瘤化疗之后,通过选择黄芪多糖这种药物进行配合使用,可有效增加患者恶性肿瘤化疗的效果,减轻其毒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金兰,徐怀忠.地塞米松联合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Ⅲ°骨髓抑制.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41-42.

2姜丽,王智文,金海红,等.G-CSF、GM-CSF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刊,2010,45:68-69.

3李泉,方珊珊,漆辉雄,等.芪胶升白胶囊防治胃肠道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3-174.

4齐元富,钱怕文.肿瘤血癣证及活血化瘀的现代研究进展.中医杂志,1993,34:370-373.

5吴志奎,姜葆华,李承军,等.肾生矗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医药杂志,1990,40:626-628.

6王笑天主编.癌症患者的血瘀证与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第1版.北京:学苑出版社,1990.260.

7吴志奎,姜葆华,李承军.肾生髓理论的现代研究.中医杂志,1999,40:26-628.

8李楠,戴锡孟.补肾方药对骨髓造血影响的实验研究进展.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4-46.

9廖军鲜,谢仁敷,郭惟.补肾活血方对骨髓造血作用的病理及电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4:731-732.

10李美芬,蒋德昭.黄芪保进小鼠粒系造血.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1,16:135-137.

11汪德清,孙仲怡.黄芪的三种提取成分对氧自由基作用的影响.中国药理学通报,1994,10:129-132.

12洪介民,王培训.黄芪多糖对小鼠巨核系祖细胞的影响.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161-163.

13夏星,申萍,严翠娥,等.黄芪多糖在长期骨髓细胞培养中支持体外造血的作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10:27-28.

14翁玲,刘学英,刘彦,等.黄芪多糖对小鼠骨髓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及动员作用.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23:306-309.

15毛和良,鞠长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8例疗效观察.江苏中医,1998,30:34-35.

16张兆湘.驴胶补因冲剂治疗老年性贫血216例疗效观察.湖南中医杂志,1998,14:23-23.

17元阿萍,刘超,黄霞,等.熟地多糖联合康力龙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4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351-353.

18贾自建,马玉琛.益元化浊汤防治肺癌化疗毒副反应.山西中医,1995,11:9-10.

19肖永红,王进,赵彩云,等.2006~2007年Mohnarin细菌耐药监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51-1056.

20高瑞英,盖红波.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及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041-1041.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化疗
跟踪导练(二)(3)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
新癀片糊剂治疗化疗致组织损伤40例